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907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具备配置在车室内的座席,该座席具有支 承就座者的背部的座椅靠背和支承该就座者的臀部的座椅座垫,能够 将该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折叠为重合的状态而将它们收纳在车室的上 部。
背景技术
根据上述形式的汽车,能够将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收纳在车室的 上部,在其下方确保较大的空间,而在该处收纳行李(参照专利文献1 )。 但是,以往的这种汽车具有在将折叠的座椅座垫与座椅靠背抬起到车 室的上部、或将该座椅座垫与座椅靠背向下方降下时的操作性较差、 不能轻松地使座席升降的缺点。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303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折叠的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轻松 地抬起到车室上部、或者将它们轻松地降下的在开头记载的形式的汽 车。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具备配置在车室内的座席,该座席具有支承 就座者的背部的座椅靠背、和支承该就座者的臀部的座椅座垫,其特 征在于,上述座椅座垫可在就座者能够就座的使用位置、和重叠在上 述座椅靠背上的状态的非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地连结在座椅靠背上,该 座椅靠背可在能够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使用位置、和在座椅座垫重叠
在该座椅靠背上的状态下与该座椅座垫 一起抬起到车室的上部的状态 的非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上,当该座椅靠背处于非使用位 置时,上述座椅座垫在重叠在座椅靠背上的状态下定位,在与支承就 座者的背部的座椅靠背支承面相反侧的座椅靠背背面的 一侧设有把手 臂,该把手臂的当上述座椅靠背处于使用位置时成为下部的把手臂的 基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座椅靠背上,以使该把手臂能够在沿着座椅靠
背背面定位的收纳位置、和该把手臂的自由端从座椅靠背背面离开而
7定位的使用位置之间转动。
此时,可以在上述座席上设有第1锁止部件,当上述座椅座垫 处于使用位置时与固定于车体上的第1撞针卡合,将该座椅座垫相对 于车体锁止;第2锁止部件,当上述座椅靠背处于使用位置时与固定 于车体上的第2撞针卡合,将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锁止;锁止解除 机构,与上述把手臂的转动联动而以下述方式使上述第1及第2锁止 部件的锁止解除当在上述座椅靠背被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 用位置、并且上述座椅座垫被上述第1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 的状态下上述把手臂从收纳位置朝向使用位置转动时,随着其转动, 首先将上述第1锁止部件的锁止解除,接着将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锁 止解除。
此外,在上述汽车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1锁止部件可在其 卡合凹部与上述第1撞针卡合而将座椅座垫相对于车体锁止的锁止位 置、和该卡合凹部从第1撞针脱离而将座椅座垫相对于车体的锁止解 除的锁止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座垫上,上述第2锁止郜件 可在其卡合凹部与上述第2撞针卡合而将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锁止的 锁止位置、和该卡合凹部从第2撞针脱离而将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的 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上,上述锁止解 除机构具备第1爪部件,可在与上述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卡合而 将该第1锁止部件保持在其锁止位置上的卡合位置、和从该第1锁止 部件的卡合部脱离而容许该第1锁止部件转动到上述锁止解除位置的 卡合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座椅座垫上;第2爪部件,可在 与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卡合而将该第2锁止部件保持在锁止位 置上的卡合位置、和从该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而容许该第2锁 止部件转动到上述锁止解除位置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上
述座椅靠背上;第1弹簧机构,对上述第1锁止部件朝向其锁止解除 位置转动施力,并且对该第1锁止部件与第1爪部件向该第1锁止部 件与第1爪部件相互卡合的方向转动施力;第2弹簧机构,对上述第2 锁止部件朝向其锁止解除位置转动施力,并且对该第2锁止部件与第2 爪部件向该第2锁止部件与第2爪部件相互卡合的方向转动施力;滑 块,可在原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移动地支承在上述座椅靠背上;第1 连结机构,将该滑块与把手臂连结,以使得当上述把手臂处于收纳位置时上述滑块占据其原始位置,当该把手臂转动到使用位置时该滑块 占据其动作位置;第2连结机构,将该滑块与第1爪部件连结,以使 得在上述座椅靠背被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并且上 述座椅座垫被上述第1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在上 述把手臂从其收纳位置开始转动而达到该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 随之上述滑块移动到其原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的位置时,上述第1 爪部件从上述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而转动到卡合解除位置,容 许第l锁止部件利用上述第1弹簧机构的作用而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 而在该第1锁止部件占据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即使上述把手臂从 其使用位置向收纳位置转动,随之上述滑块回到其原始位置,上述第1
爪部件也留在其卡合解除位置;第1转动臂,可在初始位置与末端位
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上;第3连结机构,将上述滑块与第1
转动臂连结,以使得当上述滑块从其原始位置向其动作位置移动时,
上述第1转动臂从其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转动;第3弹簧机构,向上 述第1转动臂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方向对该第1转动臂转动施力;第2 转动臂,可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上;第4弹簧机构,向该第2转动 臂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方向对该第2转动臂转动施力;第4连结机构, 将该第2转动臂与第2爪部件连结,以使得在上迷座椅靠背被上述第2 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在上述把手臂从其收纳位置 开始转动,随之从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开始转动的第1转动臂推压占 据初始位置的第2转动臂而使该第2转动臂转动时,上述第2爪部件 从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而转动到卡合解除位置,容许第2 锁止部件利用上述第2弹簧机构的作用而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而在 该第2锁止部件占据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在上述第4弹簧机 构的作用下第2转动臂向其初始位置转动,上述第2爪部件也留在其 卡合解除位置;设定第1及第2转动臂的位置,以使得当上述第1转 动臂从其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转动时,该第1转动臂在推压上述第2 转动臂而使该第2转动臂转动后,越过该第2转动臂,解除对该第2 转动臂的推压,随之第2转动臂在上述第4弹簧机构的作用下向其初 始位置转动,当第1转动臂从其末端位置向初始位置转动时,该第1 转动臂也在推压第2转动臂而使该第2转动臂转动后,越过该第2转 动臂而回到其初始位置;上述第2连结机构、第3连结机构和滑块限制上述第1爪部件的转动开始时机和上述第1转动臂的转动开始时机,
以使得在上述座椅靠背被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并 且上述座椅座垫被上述第1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 在上述把手臂从其收纳位置向其使用位置开始转动、上述滑块从其原 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时,首先上述第1爪部件从第1锁止部件的卡 合部脱离,接着第2爪部件从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当上 述座椅靠背从其非使用位置向使用位置转动时,上述笫2锁止部件与 上述第2撞针碰撞并转动,其卡合凹部与该第2撞针卡合,并且上述 第2爪部件借助上述第2弹簧机构的作用而与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卡 合部卡合,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锁止;当上述座椅座垫从其非使用 位置向使用位置转动时,上述第1锁止部件与上述第1撞针碰撞并转 动,其卡合凹部与该第1撞针卡合,并且通过上述第1弹簧机构的作 用使上述第1爪部件与上述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卡合,将该座椅座 垫相对于车体锁止。
进而,在上述汽车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1连结机构由各端 部分别固定在上述把手臂和滑块上的第1金属线构成;上述第2连结 ^L构由一端部固定在上述第1爪部件上、另一端侧可相对于上述滑块 相对滑动地贯通该滑块且在其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小块的第2金属线构 成;上述第3连结机构由一端部固定在上述第1转动臂上、另一端侧 可相对于上述滑块相对滑动地贯通该滑块且在其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小 块的第3金属线构成;上述第4连结机构由一端部固定在上述第2爪 部件上、另一端侧可相对于上述第2转动臂相对滑动地贯通该第2转 动臂且在其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小块的第4金属线构成;当上述座椅靠 背被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并且上述座椅座垫被上 述第1锁止部件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并且上述把手臂占据收纳位置 时,固定在上述第2金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占据比固定在上述第3 金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更接近于占据原始位置的滑块的位置,在 此状态下,在使上述把手臂从其收纳位置向使用位置转动,随之上述 滑块从其原始位置朝向动作位置移动时,该滑块与固定于上述第2金 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抵接,首先牵引该第2金属线,使上述第1 爪部件从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当上述滑块开始牵引第2金属 线后,该滑块与固定于上述第3金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抵接,牵引该第3金属线,使上述第1转动臂和第2转动臂从其各初始位置转 动,对与该第2转动臂抵接的固定于上述第4金属线上的小块加压, 牵引该第4金属线,随之使上述第2爪部件从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 脱离。
此外,在上述汽车中,也可以具有当上述座椅靠背处于其非使用 位置时与固定于车体上的第3撞针卡合、将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锁 止的第3锁止部件;该第3锁止部件可在其卡合凹部与上述第3撞针 卡合而将座椅靠背锁止在其非使用位置上的锁止位置、和该卡合凹部 从第3撞针脱离而将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位置 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上;在上述座椅靠背上设有与上述把手臂 的转动联动而使第3锁止部件转动的联动机构,以使得当上述把手臂 处于其使用位置时,上述第3锁止部件占据其锁止解除位置,当该把 手臂转动到其收纳位置时,上述第3锁止部件占据其锁止位置。
进而,在上述汽车中,也可以在上述第3锁止部件上形成有导引 面,所述导引面,当在使上述把手臂置于使用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座 椅靠背从其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转动、在该座椅靠背转动到非使用 位置之前的位置而停止时,使上述把手臂从其使用位置朝向收纳位置 转动而使第3锁止部件从锁止解除位置朝向锁止位置转动时, 一边与 上述第3撞针滑动接触一边使上述第3锁止部件的卡合凹部与上述第3 撞针卡合。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上设有能够在收纳位置与使 用位置之间转动的把手臂,所以在使座椅座垫成为重叠在座椅靠背上 的状态后,操作者能够将手钩在处于使用位置的把手臂上而轻松地使 其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转动到车室上部,或者使该座椅座垫与座椅靠 背轻松地向下方转动。


图1是汽车的概略剖视图,是表示座椅靠背和座椅座垫处于使用 位置时的车室内的状况的图。
图2是表示使座椅座垫转动到与座椅靠背重合的非使用位置时的 状况的、与图l同样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座椅靠背置于车室上部的非使用位置时的状况的、与图1同样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从斜后方观察座席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第1锁止部件与第1爪部件的作用的图。
图6是说明第2锁止部件与第2爪部件的作用的图。
图7是撞针的主视图。
图8是说明把手臂与滑块的动作的图。
图9是说明第l及第2转动臂的动作的图。
图IO是说明第l及第2转动臂的动作的图。
图ll是说明第3锁止部件的作用的图。
图12是说明形成在第3锁止部件上的导引面的作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
11…座席
12…座椅靠背
12A…座椅靠背支承面
12B…座椅靠背背面
13…座椅座垫
16…把手臂
21...自由端
23…第1锁止部件
24…第2锁止部件
26...第1爪部件
28…第1弹簧机构
29…卡合部
30…卡合凹部
31…第l撞针
33…第2爪部件
35…第2弹簧机构
36…卡合部
37…卡合凹部
38…第2撞针
41…滑块42...第l金属线44...第2金属线45...小块47...第l转动臂48...第2转动臂49...第3弹簧机构52...第4弹簧机构53...第3金属线55...小块56...第4金属线
58,..小块61...第3锁止部件62...第3撞针69...卡合凹部70...引导面P..就座者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是明确车室内的状况的汽车的概略剖视图。这些图的 标号Fr表示汽车的前进方向,正交于该前进方向Fr的、相对于图1 至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车宽方向。图4中用标号W表示该车宽方 向。本说明书中的"前,,或"后"的语言,是指以汽车的前进方向Fr 为基准的前后。
图l所示的汽车的车体l、即其主体如其自身公知那样,包括构成 车体1的上部的顶面板2、构成车室R的地面的底面面板3、和构成车 室R的车宽方向各侧部的侧面板4等的各种面板,在图1至图3中仅 表示了一个侧面板4。顶面板2由相互一体地固接的内面板2A和外面 板2B构成。在该车体1的后部开口上配置有后门5,该后门5可向箭 头A、 B方向转动开闭地支承在车体l上。进而,在形成在车体l的各 侧面板4上的门开口 7上,配置有可转动开闭地支承在车体1上的侧 门9,在其后方的窗开口 8上配置有窗玻璃10。此外,也可以将侧面板4的车室内侧的面用未图示的内装部件覆盖、将顶面板2的内面板 2A的车室内侧的面用未图示的顶才反部件覆盖。
在车室R内,配置有由前座本亇构成的座席20、和配置在比该前座 椅靠后方的后座椅构成的座席11,该座席11如图1所示,与其他座席 20同样地具有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座椅靠背12、和支承就座者的臀部 的座椅座垫13。在图1中用双点划线简略地表示就座在座席11上的就 座者P。
图1表示座椅座垫13和座椅靠背12都占据其使用位置的状态,此 时,座椅座垫13保持大致水平的姿势,座椅靠背12占据相对于座椅 座垫13大致垂直地竖起的姿势。
在座椅靠背12占据使用位置时成为下部的座椅靠背部分的车宽方 向各侧部,分别设有固定在该座椅靠背框架(未图示)上的铰链销15。 此外,在座椅座垫13的车宽方向各侧部上,分别设有固接在垫框架(未 图示)上的托架14,形成在该各托架14上的各孔分别可相对旋转地与 各铰链销15嵌合。另一方面,如图4中也表示那样,在座椅靠背12 的车宽方向各侧部的上部,分别固定着臂17的一端部,该各臂的另一 端部经由轴销18分别可转动地连结在车体1的各侧面板4上。当座椅 座垫13和座椅靠背12处于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时,它们通过后述的 第l及第2锁止部件23、 24、和它们所卡合的第l及第2撞针31、 38, 如后述那样地相对于车体1锁止,由此,座椅座垫13能够支承就座者 P的臀部、座椅靠背12能够支承就座者P的背部。
如果解除对座椅座垫13的锁止,则座椅座垫13在作为设在铰链 销15的周围的第l施力机构的一例的未图示的盘簧的作用下,绕座椅 靠背12的铰链销15向图1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如图2所示, 占据与处于使用位置的座椅靠背12重叠的位置。此时的座椅靠背12 的位置是其非使用位置。进而,如果解除对座椅靠背12的锁止,则在 作为设在座椅靠背12与车体1之间的第2施力机构的一例的未图示的 气体阻尼杆的作用下,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起绕轴销18朝向 图2中箭头E所示的前方转动,如图3所示那样占据被抬起到车室R 的上部的位置。所述气体阻尼杆是具有缸体、可滑动地配置在该缸体 内的活塞、和活塞杆的公知装置,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上,活塞 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座椅靠背12上的臂17可转动地连结。与活塞杆相反侧的缸体的端部可转动地与车体连结。座椅靠背12利用该气体阻 尼杆的缸体内的气体的压力而向非使用位置受到施力。此时的座椅靠 背12的位置是其非使用位置。此时,座椅座垫13位于重叠在座椅靠 背12上的位置,该座椅靠背12在图1所示的第3锁止部件61和第3 撞针62的作用下相对于车体1被锁止,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 起被保持在其非使用位置上。对于第3锁止部件和第3撞针62在后面 -洋细地j兌明。
如上所述,由于将座席11收纳到车室R的上部,所以能够在该座 席11的下方确保较大的空间,能够将行李(未图示)高效率地收纳到 该空间中。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操作,能够将座席11置于图1所示的使 用位置,能够使用该座席ll。即,在将上述第3锁止部件61的锁止解 除后,使座椅靠背12绕轴销18向图3中箭头F所示的方向转动而将 其置于图2所示的位置,接着,使座椅座垫13绕铰链销15向图2中箭 头D所示的方向转动,置于图l所示的位置。这样,座椅靠背12与座 椅座垫13再次占据使用位置,此时,该座椅座垫13和座椅靠背12分 别借助第l及第2锁止部件23、 24、和第1及第2撞针31、 38相对于 车体1锁止。
如上所述,本例的汽车构成为,具备配置在车室R内的座席11, 该座席ll具有支承就座者P的背部的座椅靠背12、和支承该就座者P 的臀部的座椅座垫13,该座椅座垫13可在就座者P能够就座的使用位 置、和重叠在该座椅靠背12上的状态的非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地连结在 座椅靠背12上,该座椅靠背12可在能够支承就座者P的背部的使用 位置、和在座椅座垫13重叠在座椅靠背12的状态下与该座椅座垫13 一起被抬起到车室R的上部的状态的非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车 体上,当该座椅靠背12处于非使用位置时,座椅座垫13在重叠在座 椅靠背12上的状态下定位,该座椅座垫13和座椅靠背12保持大致水 平姿势。
进而,在本例的汽车中,如图2所示,在提高将座椅靠背12与座 椅座垫13折叠而将它们抬起到图3所示的车室上部、反之将该座椅靠 背12和座椅座垫13再次下降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的操作性的目的下, 在该座椅靠背12上设有把手臂16。如图1所示,在就座者P就座在座 席11上时,如果将支承该就座者P的背部的座椅靠背12的面称作座椅靠背支承面12A,将与其相反侧的面称作座椅靠背背面12B,则把手 臂16设在该座椅靠背背面12B —侧。并且,在座椅靠背12处于图1 所示的使用位置时成为下部的把手臂16的基端部经由销19可转动地 连结在座椅靠背12的座椅靠背框架上。此外,如图4所示,在把手臂 16的自由端21 —侧形成有孔22,通过该孔22构成把手臂16用的把手 部。
当就座者P就座在座席11中而使用该座席11时,把手臂16通常 如图1中虚线所示那样收纳在沿着座椅靠背背面12B的位置的收纳位 置中。此时,把手臂16被未图示的锁止装置保持在其收纳位置。作为 该锁止位置,可以使用可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背面12B上的锁止爪, 利用该锁止爪推压处于收纳位置的把手臂16,将其锁止,通过使该锁 止爪转动,能够使该锁止爪从把手臂16离开而解除对该把手臂16的 锁止。
在将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如上述那样抬起到车室上部时, 首先使图l所示的后门5向箭头A方向转动,将其置于图2所示的开 位置。接着,图2中用双点划线简略表示的操作者从通过将后门5打 开而开放的车体后部的开口将手伸入,转动上述锁止爪,将把手臂16 的锁止解除后,将手指钩在把手臂16的孔22 (图4)中,使该把手臂 16如图1中箭头G所示那样、朝向其自由端21向后方移动的方向转动, 使该把手臂16转动到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此时,该把手臂16抵接 在设于座椅靠背12上的未图示的挡块上,被保持在使用位置。将把手 臂16转动到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的状况在图1中用 双点划线表示。此外,图4表示把手臂16转动到该中间位置时的状况。
在将把手臂16置于使用位置、如后述那样解除第l及第2锁止部 件23、 24对座椅座垫13和座椅靠背12的锁止、并且使座椅座垫13 转动到图2所示的非使用位置后,操作者只要抓着该把手臂16而将其 向车体1的前方側轻轻推动,就通过上述气体阻尼杆的作用,将座椅 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向箭头E方向转动、抬起到图3所示的非 使用位置。接着,操作者使把手臂16向箭头H方向转动,将其收纳在 收纳位置,将上述锁止爪转动而将把手臂16锁止在收纳位置。通过相 反的操作,能够使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轻松地转动到其使 用位置。
16如上所述,在座椅靠背12处于使用位置时成为下部的把手臂16 的基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座椅靠背12上,以使把手臂16能够在沿着 座椅靠背背面12B定位的收纳位置、和该把手臂16的自由端21从座 椅靠背背面12B离开而定位的使用位置之间转动。由此,操作者能够 将手钩在处于使用位置的把手臂16上而轻松地使座椅座垫与座椅靠背 转动到车室上部、或者轻松地使该座椅座垫与座椅靠背转动到下方。 此外,由于把手臂16设在座椅靠背背面12B的一侧,所以即使如图4 所示那样将把手臂16大型地构成,也不会成为就座者的妨碍。通过这 样使把手臂16的尺寸较大,如图2及图3所示,操作者能够保持着轻 松的姿势而将手钩在该把手臂16上、使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转 动。
如图1及图4所示,在座椅座垫13与座椅靠背12的车宽方向侧部, 设有上述第1及第2锁止部件23、 24。图5是表示第1锁止部件23和 与其关联的结构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第2锁止部件24和与其关联的 结构的放大图。
如图1、图4及图5(a)所示,笫l锁止部件23经由销25可转动 地支承在座椅座垫13的未图示的垫框架上。与该第1锁止部件23相 邻,第1爪部件26经由销27可转动地支承在座椅座垫13的垫框架上, 在第l锁止部件23与第1爪部件26上,分别卡止着由拉伸弹簧构成的 第1弹簧机构28的各端部。
在座椅座垫13处于图l所示的使用位置时,第l爪部件26的爪部 如图5 (a)所示,通过第l弹簧机构28的作用而卡合在形成于第l锁 止部件23上的由切口构成的卡合部29中,由此,第1锁止部件23的 转动^皮禁止。此时,在形成于第1锁止部件23上的卡合凹部30中, 卡合着固定于车体l的侧面板4上的第l撞针31。由此,将座椅座垫 13相对于车体1锁止。此时的第1锁止部件23的位置是该第1锁止部 件23的锁止位置,此时的第1爪部件26的位置是该第1爪部件26的 卡合位置。第1撞针31如图7所示,形成为其基端部31A固接在车体 1的侧面板4上的大致U字形,第l锁止部件23的卡合凹部30卡合在 该第l撞针31上。
另一方面,如图1、图4及图6(a)所示,第2锁止部件24也经 由销32可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12的未图示的座椅靠背框架上。相邻于该第2锁止部件24,第2爪部件33经由销34可转动地支承在座 椅靠背12的座椅靠背框架上,在第2锁止部件24与第2爪部件33上, 分别卡止着由拉伸弹簧构成的第2弹簧机构35的各端部。
当座椅靠背12处于图l所示的使用位置时,第2爪部件33的爪部 如图6 (a)所示,通过第2弹簧机构35的作用而卡合在形成于第2锁 止部件24上的由切口构成的卡合部36中,由此,第2锁止部件24的 转动^皮禁止。此时,在形成于第2锁止部件24上的卡合凹部37中, 卡合着固定于车体l的侧面板4上的第2撞针38。由此,将座椅靠背 12相对于车体1锁止。此时的第2锁止部件24的位置是该第2锁止部 件24的锁止位置,此时的第2爪部件33的位置是该第2爪部件33的 卡合位置。第2撞针38具有与第l撞针31实质上相同的构造,其基端 部固接在车体1的側面玲反4上。
如上所述,在本例的汽车中,设有当座椅座垫13处于使用位置时 卡合在固定于车体l上的第1撞针31上而将该座椅座垫13相对于车体 锁止的第l锁止部件23、和当座椅靠背12处于使用位置时卡合在固定 于车体l上的第2撞针38上而将该座椅靠背12相对于车体1锁止的第 2锁止部件24。
这里,如图5 (a)中箭头I所示,如果第1爪部件26绕销27向 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第1爪部件26的爪部从第1锁止部件23的卡合部 29脱离。因此,第1锁止部件23借助第1弹簧机构28的拉伸作用而 向图5 (a)中箭头K所示的方向绕销25转动,占据图5 (b)所示的 位置。由此,第l锁止部件23的卡合凹部30从第1撞针31脱离,第 1锁止部件23对座椅座垫13的锁止^L解除。此时的第1锁止部件23 的位置是该第1锁止部件23的锁止解除位置,此时的第1爪部件26 的位置是该第1爪部件26的卡合解除位置。
同样,如图6 (a)中箭头J所示,如杲第2爪部件33绕销34向 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第2爪部件33的爪部从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 36脱离。因此,第2锁止部件24借助第2弹簧机构35的拉伸作用而 向图6 (a)中箭头L所示的方向绕销32转动,占据图6 (b)所示的 位置。由此,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凹部37从第2撞针38脱离,第 2锁止部件24对座椅靠背12的锁止^:解除。此时的第2锁止部件24 的位置是该第2锁止部件24的锁止解除位置,此时的第2爪部件33的位置是该第2爪部件的卡合解除位置。
如上所述,第1锁止部件23可在其卡合凹部30卡合在第1撞针 31上而将座椅座垫13相对于车体1锁止的锁止位置、和该卡合凹部30 从第1撞针31脱离而将座椅座垫13相对于车体1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 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座垫13上,第2锁止部件24可在其卡 合凹部37卡合在第2撞针38上而将座椅靠背12相对于车体1锁止的 锁止位置、和该卡合凹部37从第2撞针38脱离而将座椅靠背12相对 于车体1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12 上。
这里,在座椅座垫13和座椅靠背12被锁止在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 的状态下,当操作者如上述那样使把手臂16从其收纳位置朝向使用位 置转动时,在该把手臂16达到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中间位置时,如 图5(b)所示,第1爪部件26转动到其卡合解除位置,第l锁止部件 23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座椅座垫13的锁止被解除。接着,在把手臂 16转动到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时,如图6(b)所示,第2爪部件33 转动到其卡合解除位置,第2锁止部件24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座椅 靠背12的锁止被解除。这样,在座席11上设有与把手臂16的转动联 动而使第l及第2锁止部件23、 24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机构。关于 该锁止解除机构的具体的结构在后面详细地说明。也可以构成为,当 把手臂16达到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中间位置、和图2所示的使用位 置之间的位置时,第2锁止部件24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而将座椅靠背 的锁止解除。
通过设置上述锁止解除机构,使第1锁止部件23的锁止的解除、 和第2锁止部件24的锁止的解除具有时间差,可以首先将对座椅座垫 13的锁止解除、接着将对座椅靠背12的锁止解除。因此,在使把手臂 16朝向使用位置转动时,首先通过上述盘簧的作用使座椅座垫13转动 到图2所示的与座椅靠背12重叠的非使用位置,接着,通过上述气体 阻尼杆的作用使座椅靠背12向图2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转动,也置于 图3所示的非使用位置。能够一边将座椅座垫13与座椅靠背12正确 地折叠、 一边使座椅靠背12转动到车室上部的非使用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例的汽车中,在座席11上设有与把手臂16的转 动联动而使第l及第2锁止部件23、 24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机构,以使得当在座椅靠背12被第2锁止部件24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并 且座椅座塾13被第1锁止部件23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把 手臂16从收纳位置朝向使用位置转动时,随着其转动,首先第l锁止 部件23的锁止,皮解除、接着第2锁止部件24的锁止^皮解除。
接着,说明上述锁止解除机构的具体的结构。该锁止解除机构包 括上述第1及第2爪部件26、 33和第1及第2弹簧机构28、 35。即, 锁止解除机构具有第1爪部件26,可在卡合在第1锁止部件23的卡 合部29上而将该第1锁止部件23保持在其锁止位置的卡合位置、和 从该第l锁止部件23的卡合部29脱离而容许该第l锁止部件23转动 到锁止解除位置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座垫13上;第 2爪部件33,可在卡合在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36上而将该第2 锁止部件24保持在该锁止位置的卡合位置、和从该第2锁止部件24 的卡合部36脱离而容许该第2锁止部件24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的卡 合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12上;第1弹簧机构28,朝向 其锁止解除位置对第l锁止部件23转动施力,并且向该第l锁止部件 23与第1爪部件26相互卡合的方向对该第1锁止部件23与第1爪部 件26转动施力;第2弹簧机构35,朝向其锁止解除位置对第2锁止部 件24转动施力,并且向该第2锁止部件24与第2爪部件26相互卡合 的方向对该第2锁止部件24与第2爪部件26转动施力。
进而,该锁止解除机构具有图4中筒略表示的限制装置39,该装 置39配置在座椅靠背12的内部中。图8是简略表示限制装置39的说 明图。如图8所示,限制装置39具有固定在座椅靠背12的座椅靠背 框架上的导引框架40、和能够一边受该导引框架40导引一边在图8(a) 所示的原始位置与图8(b)所示的动作位置之间沿箭头M、 N方向滑 动的滑块41。在该滑块41和上述把手臂16上,固定卡止有作为第1 连结机构的一例的第l金属线42的各端部,第l金属线42如图4所示 那样在座椅靠背12的内部中延伸。
如图l及图8(a)中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表示那样地,当把手臂16 处于收纳位置时,滑块41占据其原始位置,如果把手臂16转动到图2 及图8 (b)所示的使用位置,则滑块41被第1金属线42牵引,移动 到其动作位置。如果把手臂16再次转动到收纳位置,则滑块41被第1 金属线41推压,回到图8 (a)所示的原始位置。如上所述,本例的锁止解除机构具有可在原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
间移动地经由导引框架40支承在座椅靠背12上的滑块41、和将该滑 块与把手臂连结而使得当把手臂16处于收纳位置时滑块41占据其原 始位置且当把手臂16转动到使用位置时该滑块41占据其动作位置的 第l连结机构,该第1连结机构由其各端部分别固定在把手臂16和滑 块41上的第l金属线42构成。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形成于滑块41上的贯通孔43中,可滑 动地插入有作为第2连结机构的一例的第2金属线44。该第2金属线 44如图4所示,在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的内部中延伸,并且在 其中途出到座椅座垫13的外部,沿着其侧部延伸,其一端部如图4及 图5所示那样固定卡止在第1爪部件26上。此外,该第2金属线44 的另一端侧如上述那样可滑动地插入在形成于图8所示的滑块41上的 贯通孔43中,并且在其另一端部上固定有比贯通孔43的直径大径的 小块45。在图8 (a)所示的例子中,把手臂16处于收纳位置,因而, 当滑块41占据其原始位置时,小块45抵接在滑块41上,或者接近于 该滑块41。
这里,如图1所示,在座椅靠背12被第2锁止部件24锁止在其使 用位置上、并且座椅座垫13被第1锁止部件23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 的状态下,如上所述,若托操作者使把手臂16从其收纳位置开始转动, 则滑块41被第l金属线42牵引,向图8 (a)中箭头M所示的方向开 始滑动。此时,滑块41抵接在固定于第2金属线44的另一端部上的 小块45上,将该第2金属线向图8和图5(a)中用箭头O表示的方向 牵引。由此,图5 (a)所示的第1爪部件26向箭头I所示的方向开始 转动。如果把手臂16如图l及图8 (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那样、转动 到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滑块41达到其原始位置与动 作位置之间的位置,则如图5(b)所示,第1爪部件26从第1锁止部 件23的卡合部29脱离,转动到卡合解除位置。由此,第1锁止部件 23转动到其锁止解除位置,对座椅座垫13的锁止被解除。由此,座椅 座垫13在上述盘簧的作用下从图l所示的使用位置转动到图2所示的 非使用位置。此时,第2锁止部件24对座椅靠背12的锁止还没有被 解除,座椅靠背12被锁止而停止在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对于对座椅 靠背12的锁止的解除动作在后面叙述。如上所述,本例的锁止解除机构具有将滑块41与第1爪部件26 连结的第2连结机构,以使得在座椅靠背12被第2锁止部件24锁止在 其使用位置、并且座椅座垫13被第1锁止部件23锁止在其使用位置 上的状态下,当把手臂16从其收纳位置开始转动而达到该收纳位置与 使用位置之间的位置、随之滑块41移动到其原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 的位置时,第l爪部件26从第1锁止部件23的卡合部29脱离而转动 到卡合解除位置,借助第1弹簧机构28的作用容许第1锁止部件23 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并且,该第2连结5〖几构由一端部固定在第1爪 部件26上、另一端侧相对于滑块41可相对滑动地贯通该滑块41、并 且在其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小块45的第2金属线44构成。
此外,本例的锁止解除机构如图4中简略表示的那样,具有包括 设置在座椅靠背12的内部中的多个转动臂(在图4中没有表示)的转 动臂装置46。图9及图10是具体地表示该转动臂装置46的说明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转动臂装置46分别具有经由销50、 51可转动地 支承在座椅靠背12的座椅靠背框架上的第l转动臂47、和第2转动臂 48。在第1转动臂47和座椅靠背框架一侧,分别卡止着由拉伸弹簧构 成的第3弹簧机构49的各端部。由此,第l转动臂47被向图9及图 10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施力,通常抵接在未图示的挡块上,停止在图9 (a)所示的初始位置上。同样,在第2转动臂48和座椅靠背框架一 侧,分别卡止着由拉伸弹簧构成的第4弹簧机构52的各端部。此时, 当第2转动臂48处于图9(a)所示的初始位置时,第4弹簧机构52 处于自由状态,第2转动臂48没有受到第4弹簧机构52施力。这样, 第2转动臂48被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上。
进而,在第1转动臂47上,如图9(a)所示,固定卡止着作为笫 3连结机构的一例的第3金属线53的一端部,该第3金属线53如图4 所示那样在座椅靠背12的内部中延伸,该第3金属线的另一端侧如图 8(a)所示那样可滑动地嵌合在形成于滑块41上的贯通孔54中,在 其另一端部上固定有比贯通孔54的直径大径的小块55。此时,如图1 所示,当座椅靠背12被第2锁止部件24锁止在其使用位置、座椅座 垫13被第l锁止部件23锁止在其使用位置、并且把手臂16占据收纳 位置时,如图8(a)所示,固定在第2金属线44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 45占据比固定在第3金属线53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55更接近于占据原始位置的滑块41的位置。在一个小块45与另一个小块55之间隔开 了if巨离LM。
此外,如图6所示,在第2爪部件33上,固定卡止着作为第4连 结^/L构的一例的第4金属线56的一端部,该第4金属线56的另一端侧 如图9U)所示,可滑动地卡合在形成于第2转动臂48上的贯通孔57 中,在其另一端部上固定有比贯通孔57的直径大径的小块58。当第2 爪部件33处于图6(a)所示的卡合位置、并且第2转动臂48处于图9
(a) 所示的初始位置时,小块58处于抵接或接近于第2转动臂48的 位置。
如图l所示,在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座垫13分别处于使用位置,把 手臂16占据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当操作者使把手臂16从其收纳位置 朝向使用位置转动、随之滑块41从图8(a)所示的原始位置朝向图8
(b) 所示的动作位置移动时,如上所述,滑块41与固定于第2金属 线44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45抵接,首先将该第2金属线44向箭头0 方向牵引,由此第l爪部件26从第l锁止部件23的卡合部29脱离, 第l锁止部件23转动到图5 (b)所示的锁止解除位置。这样,在使把 手臂16转动到图l及图8(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收纳位置和使用位 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第1锁止部件23对座椅座垫13的锁止被解除, 而这样滑块41开始牵引第2金属线44后,该滑块41与固定于第3金 属线53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55抵接,将第3金属线53向图8 (a)和 图9 (a)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牵引。由此,在此以前占据图9 (a)所 示的初始位置的第1转动臂47被第3金属线53牵引,向箭头Q方向 开始转动,接着,该第1转动臂47与占据初始位置的第2转动臂48 抵接,如图9(b)所示,使该第2转动臂48向箭头R方向转动。这样, 第l转动臂47在使第2转动臂48转动后,如图9 (c)所示那样越过 第2转动臂48,将对第2转动臂48的推压作用解除。当把手臂16转 动到使用位置、随之滑块41达到图8 (b)所示的动作位置时,第l转 动臂47达到图9 (c)所示的末端位置,在这里停止。如果第l转动臂 47向第2转动臂48的推压作用被解除,则第2转动臂48在第4弹簧 机构52的作用下向与图9(b)中箭头R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转动到图9(c)所示的初始位置并停止。
如上所述,当第2转动臂48被第1转动臂47推压而从其初始位置转动时,该第2转动臂48对固定在第4金属线56上的另一端部上的小 块58加压,将第4金属线56向图6 (a)和图9 (b)中箭头T所示的 方向牵引。由此,图6 (a)所示的第2爪部件33绕销34向箭头J方 向转动,其爪部从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36脱离。由此,如上所 述,第2锁止部件24转动到图6 (b)所示的锁止解除位置,对座椅靠 背12的锁止被解除。这样,能够使该座椅靠背12转动到图3所示的 非使用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使滑块41从其原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牵引第 3金属线53,由此使第1转动臂47和第2转动臂48从其各初始位置转 动,对抵接在第2转动臂48上的第4金属线56的小块58加压,拉伸 第4金属线56,随之将第2爪部件33从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36 脱离而将对座椅座垫12的锁止解除。此时,从原始位置移动到动作位 置的滑块41首先牵引第2金属线44,接着牵引第3金属线53,具有时 间差地开始牵引这些金属线44、 53,所以首先座椅座垫13的锁止被解 除,接着座椅靠背12的锁止被解除。因此,如上所述,首先座椅座垫 13无障碍地转动到图2所示的非使用位置,接着座椅靠背12可以转动 到图3所示的非使用位置。
此外,在第l转动臂47越过第2转动臂48后,第2转动臂48在 第4弹簧机构52的作用下转动到图9(c)所示的初始位置,但此时第 2转动臂48不对第4金属线56加压,第2锁止部件24占据图6(b) 所示的锁止解除位置,第1爪部件26在与第2锁止部件24抵接的状态 下被保持在卡合解除位置。因此,即使第2转动臂48向其初始位置转 动,第4金属线56也不动作,如图9(c)所示那样,回到了初始位置 的第2转动臂48与固定在第4金属线56上的小块58相互较大地离开。
如上所述,本例的锁止解除机构具备第1转动臂47,可在初始 位置与末端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12上;第3连结机构,将 滑块41与第l转动臂47连结,以使得当滑块41从其原始位置朝向其 动作位置移动时,第1转动臂47从其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转动;第3 弹簧机构49,对该第1转动臂47向第1转动臂47转动到其初始位置 的朝向转动施力;第2转动臂48,可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12上;第 4弹簧机构52,向该第2转动臂48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朝向对该第2 转动臂48转动施力;第4连结机构,将该第2转动臂48与第2爪部件
2433连结,以使得在座椅靠背12被笫2锁止部件24锁止在其使用位置 的状态下,把手臂16从其收纳位置开始转动,随之从初始位置向末端 位置开始转动的第l转动臂47推压占据初始位置的第2转动臂48,使 该第2转动臂48转动时,第2爪部件33从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 36脱离而转动到卡合解除位置,允许在第2弹簧机构35的作用下第2 锁止部件24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但在该第2锁止部件24占据锁止 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在第4弹簧机构52的作用下第2转动臂48 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第2爪部件33也留在其卡合位置。
并且,在该锁止解除机构中,设定第l及第2转动臂47、 48的位 置,以使得当第1转动臂47从其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转动时,该第1 转动臂47推压第2转动臂48而使该第2转动臂48转动后,越过该第 2转动臂48,将对该第2转动臂48的推压解除,随之第2转动臂48 在第4弹簧机构52的作用下转动到其初始位置。
而且,在该锁止解除机构中,第2连结机构、第3连结机构和滑 块41构成为,限制第1爪部件的转动开始时机和第l转动臂47的转动 开始时机,以使得在座椅靠背12被第2锁止部件24锁止在其使用位 置上、并且座椅座垫13被第1锁止部件23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的状 态下,把手臂16从其收纳位置朝向其使用位置开始转动,滑块41从 其原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时,首先第1爪部件26从第l锁止部件23 的卡合部29脱离,接着第2爪部件33从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36 脱离。
进而,第3连结机构由一端部固定在第l转动臂47上、另一端侧 相对于滑块41可相对滑动地贯通该滑块41、并且在另 一端部上固定有 小块55的第3金属线53构成,第4连结^L构由一端部固定在第2爪部 件33上、另一端侧相对于第2转动臂48可相对滑动地贯通该第2转动 臂48、并且在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小块58的第4金属线56构成。
在使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转动到图3所示的非使用位置 后,操作者使把手臂16向箭头H方向转动,将其收纳在收纳位置,而 随着这样使把手臂16转动到收纳位置,滑块41被第1金属线42推压, 从图8 (b)所示的动作位置回到图8 (c)所示的原始位置。因此,滑 块41对第3金属线53的约束作用被解除,所以第1转动臂47在第3 弹簧机构49的作用下向图9(c)中箭头U所示的方向转动,回到图10 (a)所示的初始位置,使第3金属线53回到图8(c)所示的初始 的位置。此时,第l转动臂47也推压如图9 (c)所示那样停止在初始 位置的第2转动臂48,使其向箭头V方向转动,接着越过该第2转动 臂48而转动到图10 (a)所示的初始位置。并且,如果第1转动臂47 越过第2转动臂48、第1转动臂47对第2转动臂48的推压作用被解 除,则第2转动臂48在第4弹簧机构52的作用下向与箭头V相反的 方向转动,回到图10 (a)所示的初始位置。在这样第2转动臂48转 动时,该第2转动臂48不会与固定于第4金属线56上的小块58抵接, 并且由于第2锁止部件24占据图6(b)所示的锁止解除位置、第2爪 部件33在与第2锁止部件24抵接的状态下被保持在卡合解除位置上, 所以即使第2转动臂48如上述那样转动,该第2转动臂48也只是相对 于第4金属线56滑动,第4金属线56不动作。
如上所述,当第1转动臂47从其末端位置转动到初始位置时,也 设定第1及第2转动臂的位置,以使得该第1转动臂47在推压第2转 动臂48而使该第2转动臂48转动后、越过该第2转动臂48而回到其 #刀始位置。
另一方面,使占据图3所示的使用位置的把手臂16向箭头H方向 转动,随着将其收纳在收纳位置,滑块41从图8 (b)所示的动作位置 回到图8 (c)所示的原始位置时,第l锁止部件23占据图5(b)所示 的锁止解除位置,第1爪部件26与第l锁止部件23抵接,被保持在卡 合解除位置,所以当滑块41回到原始位置时,该滑块41只是相对于 第2金属线44滑动,第2金属线44不动作。这样,由第2金属线44 构成的第2连结机构将该滑块41和第1爪部件26连结,以使得在第1 锁止部件23占据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即使把手臂16从其使用位 置向收纳位置转动,随之滑块41回到其原始位置,第1爪部件26也 留在其卡合解除位置。
为了使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座垫13从图3所示的车室上部的位置向 下方下降,首先转动上述未图示的锁止爪,将对收纳在收纳位置的把 手臂16的锁止解除后,使把手臂16向与箭头H相反的方向转动,将 该把手臂16也置于使用位置。由此,滑块41再次移动到图8 (d)所 示的动作位置。由此,在此之前处于图8 (c)所示的位置的第3金属 线53再次被向箭头P方向牵引,移动到图8 (d)所示的位置。因此,处于图10 (a)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第1转动臂47再次向箭头Q方向转 动,使第2转动臂48向箭头R方向转动后,越过该第2转动臂48,达 到图10 (b)所示的末端位置,在这里停止。在此情况下,如杲第l转 动臂47越过第2转动臂48,则该第2转动臂48也在第4弹簧机构52 的作用下回到图10 (b)所示的初始位置。此时,第2转动臂48不对 固定在第4金属线56上的小块58加压,并且不通过滑块41使第2金 属线44移动,所以第l及第2锁止部件23、24都是占据图5及图6(b) 所示的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
相对于此,如果将把手臂16从其收纳位置转动到图3所示的使用 位置,则设在座椅座垫13上的第3锁止部件61 (图l)如后述那样从 固定在车体上的第3撞针62脱离,对座椅靠背12的锁止被解除。
所以,操作者用手抓住占据使用位置的把手臂16,使座椅靠背12 与座椅座垫13 —起向图3中箭头F所示的方向转动,将该座椅靠背12 置于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此时,当座椅靠背12达到其使用位置之前 的位置时,图6 (b)所示的第2锁止部件24的抵接部59抵接在图6 (a)所示的第2撞针38上,由此,在此之前占据锁止解除位置的第2 锁止部件24克服第2弹簧机构35的作用,向图6 (b)中用箭头W表 示的方向转动。因此,如果座椅靠背12达到使用位置,则第2锁止部 件24转动到图6(a)所示的锁止位置,其卡合凹部37卡合在第2撞 针38上,并且第2爪部件33利用第2弹簧机构35的拉伸作用而向与 箭头J相反的方向转动,其爪部与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36卡合。 第2爪部件33转动到其卡合位置上。这样,座椅靠背12被锁止在其 使用位置上。
如上所述,当第2锁止部件24从其锁止解除位置转动到锁止位置、 随之第2爪部件33转动到其卡合位置时,第4金属线56被第2爪部件 33向图6及图10 (b)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牵引,而当第2爪部件33 占据卡合解除位置时,固定在第4金属线56上的小块58如图10 (b) 所示那样从占据初始位置的第2转动臂48离开,所以即使第4金属线 56被向箭头X方向牵引,该第4金属线56也只是相对于第2转动臂 48滑动,第2转动臂48不转动。通过第2锁止部件24转动到锁止位 置、第4金属线56被向箭头X方向牵引,固定在其上的小块58如图 10(c)所示那样位于抵接或接近于第2转动臂48的位置。这样,在将把手臂16置于使用位置的状态下,仅通过使座椅靠背12从非使用位 置向使用位置转动,就能够自动地将该座椅靠背12相对于车体1锁止。
如上所述,当座椅靠背12从非使用位置转动到使用位置时,第2 锁止部件24碰撞到第2撞针38上而转动,其卡合凹部37卡合在第2 撞针38上,并且通过第2弹簧机构35的作用,第2爪部件33卡合在 第2锁止部件24的卡合部36上,将该座椅靠背12相对于车体1锁止。
接着,操作者如图2所示那样将处于使用位置的把手臂16朝向车 体的前方推压,使其向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转动,将该把手臂16收纳 在收纳位置。随着该动作,滑块41被第l金属线42推压,从图8(d) 所示的动作位置移动到图8 (c)所示的原始位置。此时,由于滑块41 相对于第2金属线44滑动,所以该第2金属线44不会动作,该金属线 44留在图8 (c)所示的位置。
相对于此,当滑块41回到图8 (c)所示的原始位置时,图10(c) 所示的第1转动臂47受到第3弹簧机构49的施力,向箭头U方向转 动,越过第2转动臂48而回到初始位置。由此,第3金属线53移动到 图8 (c)所示的初始位置,此时,第2转动臂48^皮第l转动臂47推 压,向箭头V方向转动后,在第4弹簧机构52的作用下再次回到其初 始位置,但此时第2转动臂48不对固定在第4金属线56上的小块58 加压,第4金属线56不动作。
如上所述,当将把手臂16从使用位置收纳到收纳位置时,操作者 将该把手臂16朝向车体的前方推压,但此时由于座椅靠背12已经相 对于车体l被锁止,所以不会在对把手臂16施加的推压力的作用下使 座椅靠背12向图2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轻松地使把 手臂16转动到其收纳位置。
接着,使图2所示的座椅座垫13向箭头D方向转动,将该座椅座 垫13置于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而当座椅座垫13达到其使用位置之 前的位置时,图5(b)所示的第l锁止部件23的抵接部60抵接在图5 (a)所示的第1撞针31上,由此,在此之前占据锁止解除位置的第1 锁止部件23克服第1弹簧机构28的作用而向箭头Y方向转动。因此, 如果座椅座垫13达到使用位置,则第l锁止部件23转动到图5(a) 所示的锁止位置,其卡合凹部30卡合在第1撞针31上,并且第1爪部 件26在第1弹簧机构28的拉伸作用下向与箭头I相反的方向转动,其爪部卡合在第1锁止部件23的卡合部29上。第1爪部件26转动到其 卡合位置。这样,座椅座垫13被锁止在其使用位置上。
如上所述,当第1爪部件26转动到卡合位置时,第2金属线44 -故向图5(b)中箭头Z所示的方向牵引,所以当第l锁止部件23回到 锁止位置、并且第1爪部件26转动到卡合位置时,第2金属线44移动 到图8xa)所示的初始位置。这样,所有部件回到图1、图5 (a)、 图6 (a)及图8 (a)所示的位置。
如上所述,当座椅座垫13从其非使用位置转动到使用位置时,第 l锁止部件23碰撞到第1撞针31上并转动,其卡合凹部30卡合在第1 撞针31上,并且在第1弹簧机构28的作用下第1爪部件26卡合在第 1锁止部件23的卡合部29上,该座椅座垫13相对于车体1 ;波锁止。
以上,说明了设在车宽方向的一方的座席端部侧的第1及第2锁 止部件23、 24、和与其关联的结构,但本例的汽车在车宽方向的另一 座席端部一侧也具有第1及第2锁止部件和与其关联的结构要素。它 们与上述第l及第2锁止部件23、 24和与其关联的结构没有变化,所 以省略其i兌明。
此外,配置在座椅座垫13和座椅靠背12的侧部的第1及第2锁止 部件23、 24、第1及第2爪部件26、 33及金属线的一部分^皮未图示的 盖覆盖,使得手不会直接接触到这些部件。
接着,对前面简单说明的第3锁止部件61、和与其关联的结构进 行i兌明。
如图l所示,第3锁止部件61设在座椅靠背12的内部中。图11 是用假想线表示被抬起到非使用位置的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座垫13而 使第3锁止部件61和与其关联的结构变得清楚的图。该第3锁止部件 61配置在形成于座椅靠背12的基部侧的空处SA中,经由销64可向箭 头a、 b方向转动地支承在固定于座椅靠背12上的基台63上。
另一方面,把手臂16固定在上述销19上,该销19可旋转地支承 在座椅靠背12的座椅靠背框架上。在图11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把 手臂16与销19分离地表示。在该销19上固定着第1连杆65的基端部, 在该第l连杆65的顶端部上,经由连结销66可相对旋转地连结着第2 连杆67的一端侧。该第2连杆67的另一端侧经由另一连结销68可相 对旋转地连结在第3锁止部件61上。当把手臂16如图11中实线表示那样收纳在收纳位置时,第l及第 2连杆65、 67和第3锁止部件61也占据图11中实线表示的位置,此 时形成在第3锁止部件61上的卡合凹部69与固定于构成车体的顶面 板的内面板2A (图1)上的第3撞针62卡合,由此,座椅靠背12与 座椅座垫13 —起被锁止在其非使用位置上。第3撞针62的一部分通 过座椅靠背12的空处SA的开口 OP而进入到该空处中,第3锁止部 件61卡合在该第3撞针部分上。此时的第3锁止部件61的位置是该第 3锁止部件61的锁止位置。第3撞针62具有与第l及第2撞针31、 38 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其基端部固接在顶面板的内面板上。
如果将把手臂16如图11中虚线所示那样转动到使用位置,则销 19随着该把手臂16的运动而旋转,所以固定在该销19上的第1连杆 65向箭头c方向转动而占据虚线所示的位置。随之,第2连杆67也向 虛线所示的位置移动,第3锁止部件61向箭头a方向转动。由此,第 3锁止部件61的卡合凹部69如图11中虛线所示那样从第3撞针62脱 离,对座椅靠背12的锁止被解除。此时的第3锁止部件61的位置是 第3锁止部件61的锁止解除位置。这样,通过将对座椅靠背12的锁 止解除,操作者如前面说明那样,可以抓住占据使用位置的把手臂16 而使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转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
如果再次将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置于图3及图11所示 的非使用位置、将把手臂16收纳在图11中用实线表示的收纳位置, 则第1及第2连杆65、 67移动到实线表示的位置,随之第3锁止部件 61向箭头b方向转动而达到锁止位置,其卡合凹部69卡合在第3撞针 62上,座椅靠背12被锁止在非使用位置。
第1及第2连杆65、 67、和连结销66、 68表示了与把手臂16的 转动联动而使第3锁止部件61转动的联动机构的一例。
如上所述,本例的汽车具有当座椅靠背12处于其非使用位置时与 固定于车体l上的第3撞针62卡合而将该座椅靠背12相对于车体1 锁止的第3锁止部件61,该第3锁止部件61可在其卡合凹部69卡合 在第3撞针62上而将座椅靠背12锁止在其非使用位置上的锁止位置、 和该卡合凹部69从第3撞针62脱离而将座椅靠背12相对于车体1的 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12上,在座椅靠 背12上设有使第3锁止部件61与把手臂16的转动联动而转动的联动机构,以使得当把手臂16处于其使用位置时,第3锁止部件61占据 其锁止解除位置,当该把手臂16转动到其收纳位置时,第3锁止部件 61占据其锁止位置。
当使如图2所示那样相互折叠的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旋 转到图3所示的非使用位置时,如上所述,利用未图示的气体阻尼杆 的施力。此时,当气温较低时,气体阻尼杆的内部的压力降低,所以 有未使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转动到图3所示的非使用位置、 它们在其之前的位置停止的情况。构成为在斤通过操作者的力将座椅 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抬起到其非使用位置、活使用气体阻尼杆 以外的弹簧力将座椅靠背12抬起到其非使用位置时,有时也出现相同 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仅通过操作者的人力将被抬起到非使用位 置之前的位置的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抬起到非使用位置并不容 易。
所以,在本例的汽车中,构成为,当操作者抓住处于使用位置的 把手臂16而将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抬起到非使用位置之前 的位置时,在该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停止的情况下,仅通过使 把手臂16转动到收纳位置,座椅靠背12就会与座椅座垫13 —起自然 地转动到非使用位置。其具体的结构如下。
图12 (a)表示当抓住占据了使用位置的把手臂、将座椅靠背12 抬起到非使用位置时、该座椅靠背12达到其非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而 停止时的状况。在该图中,把手臂虽然没有图示,但此时把手臂16占 据图3所示的使用位置。在此状态下,如果操作者将把手臂16向图3 中箭头H所示的方向转动,则如图12(b)所示,第3锁止部件61稍 稍向箭头b方向转动,其卡合凹部69附近的导引面70抵接在第3撞 针62上。在此状态下,如果进一步使把手臂朝向其收纳位置转动,则 第3锁止部件61进一步向箭头b方向转动,但此时由于导引面70滑 动接触在第3撞针62上,所以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 —起朝向其 非使用位置转动,第3锁止部件61的卡合凹部69如图11中实线所示 那样卡合在第3撞针62上。此时,座椅靠背12也与座椅座垫13—起 被抬起到其非使用位置上。这样,仅通过使把手臂16从其使用位置转 动到收纳位置,就能够将在非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停止的座椅靠背12 抬起到其非使用位置,能够容易地使座椅靠背12转动到非使用位置。如上所述,在本例的汽车中,在第3锁止部件61上形成有导引面 70,所述导引面70,当在将把手臂16也置于使用位置的状态下使座椅 靠背12从其使用位置朝向非使用位置转动、该座椅靠背12转动到非 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并停止时,使把手臂16从其使用位置朝向收纳位 置转动而使第3锁止部件61从锁止解除位置朝向锁止位置转动时,一 边与第3撞针62滑动接触一边使第3锁止部件61的卡合凹部69与第 3撞针62卡合。
在图11中表示了 1个第3锁止部件61,但只要构成为在车宽方向 上相互隔开间隔而设置多个第3锁止部件、使其各锁止部件与把手臂 16的转动联动而如上述那样动作,就能够将占据非使用位置的座椅靠 背12在更稳定的状态下锁止。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具备配置在车室内的座席,该座席具有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座椅靠背、和支承该就座者的臀部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座椅座垫可在就座者能够就座的使用位置、和重叠在上述座椅靠背上的状态的非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地连结在座椅靠背上,该座椅靠背可在能够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使用位置、和在座椅座垫重叠在该座椅靠背上的状态下与该座椅座垫一起抬起到车室的上部的状态的非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上,当该座椅靠背处于非使用位置时,上述座椅座垫在重叠在座椅靠背上的状态下定位,在与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座椅靠背支承面相反侧的座椅靠背背面的一侧设有把手臂,该把手臂的当上述座椅靠背处于使用位置时成为下部的把手臂的基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座椅靠背上,以使该把手臂能够在沿着座椅靠背背面定位的收纳位置、和该把手臂的自由端从座椅靠背背面离开而定位的使用位置之间转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座席上设有 第l锁止部件,当上述座椅座垫处于使用位置时与固定于车体上的第1 撞针卡合,将该座椅座垫相对于车体锁止;第2锁止部件,当上述座 椅靠背处于使用位置时与固定于车体上的第2撞针卡合,将该座椅靠 背相对于车体锁止;锁止解除机构,与上述把手臂的转动联动而以下 述方式使上述第1及第2锁止部件的锁止解除当在上述座椅靠背被 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并且上述座椅座垫被上述第1锁 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上述把手臂从收纳位置朝向使用位 置转动时,随着该转动,首先将上述第1锁止部件的锁止解除,接着 将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锁止解除。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锁止部件可在其卡合凹部与上述第1撞针卡合而将座椅 座垫相对于车体锁止的锁止位置、和该卡合凹部从第1撞针脱离而将 座椅座垫相对于车体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 椅座垫上,上述第2锁止部件可在其卡合凹部与上述第2撞针卡合而将座椅 靠背相对于车体锁止的锁止位置、和该卡合凹部从第2撞针脱离而将 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上,上述锁止解除机构具备第1爪部件,可在与上述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卡合而将该第1 锁止部件保持在锁止位置上的卡合位置、和从该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 部脱离而容许该第1锁止部件转动到上述锁止解除位置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座椅座垫上;第2爪部件,可在卡合于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上而将该第2 锁止部件保持在锁止位置上的卡合位置、和从该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 部脱离而容许该第2锁止部件转动到上述锁止解除位置的卡合解除位 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座椅靠背上;第1弹簧机构,对上述第1锁止部件朝向锁止解除位置转动施力, 并且对该第1锁止部件与第1爪部件向该第1锁止部件与第1爪部件 相互卡合的方向转动施力;第2弹簧机构,对上述第2锁止部件朝向锁止解除位置转动施力, 并且对该第2锁止部件与第2爪部件向该第2锁止部件与第2爪部件 相互卡合的方向转动施力;滑块,可在原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移动地支承在上述座椅靠背上;第1连结机构,将该滑块与把手臂连结,以使得当上述把手臂处 于收纳位置时上述滑块占据原始位置,当该把手臂转动到使用位置时 该滑块占据动作位置;第2连结机构,将该滑块与第1爪部件连结,以使得在上述座椅 靠背被上述笫2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并且上述座椅座垫被上 述第1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在上述把手臂从收納位 置开始转动而达到该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的位置,随之上述滑块 移动到原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的位置时,上述第1爪部件从上述第1 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而转动到卡合解除位置,容许第1锁止部件利 用上述第1弹簧机构的作用而转动到锁止解除位置,而在该第1锁止 部件占据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即使上述把手臂从使用位置向收纳 位置转动,随之上述滑块回到原始位置,上述第1爪部件也留在卡合 解除位置;第l转动臂,可在初始位置与末端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上;第3连结机构,将上述滑块与第i转动臂连结,以使得当上述滑 块从原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时,上述第i转动臂从初始位置向末端 位置转动;第3弹簧机构,向上述第1转动臂向初始位置转动的方向对该第l转动臂转动施力;第2转动臂,可转动地支承在座椅靠背上;第4弹簧机构,向该第2转动臂向初始位置转动的方向对该第2转动臂转动施力;第4连结机构,将该第2转动臂与第2爪部件连结,以使得在上 述座椅靠背被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在上述 把手臂从收纳位置开始转动,随之从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开始转动的 第1转动臂推压占据初始位置的第2转动臂而使该第2转动臂转动时, 上述第2爪部件从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而转动到卡合解除 位置,容许第2锁止部件利用上述第2弹簧机构的作用而转动到锁止 解除位置,而在该第2锁止部件占据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在 上述第4弹簧机构的作用下第2转动臂向初始位置转动,上述第2爪 部件也留在卡合解除位置,设定第1及第2转动臂的位置,以使得当上述第1转动臂从初始 位置向末端位置转动时,该第1转动臂在推压上述第2转动臂而使该 第2转动臂转动后,越过该第2转动臂,解除对该第2转动臂的推压, 随之第2转动臂在上述第4弹簧机构的作用下向初始位置转动,当第1 转动臂从末端位置向初始位置转动时,该第1转动臂也在推压第2转 动臂而使该第2转动臂转动后,越过该第2转动臂而回到初始位置,上述第2连结机构、第3连结机构和滑块限制上述第1爪部件的 转动开始时机和上述第1转动臂的转动开始时机,以使得在上述座椅 靠背被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并且上述座椅座垫被上 述第1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的状态下,在上述把手臂从收纳位 置向使用位置开始转动、上述滑块从原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时,首 先上述第1爪部件从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接着第2爪部件从 上述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当上述座椅靠背从非使用位置向使用位置转动时,上述第2锁止部件与上述第2撞针碰撞并转动,第2锁止部件的卡合凹部与该第2 撞针卡合,并且上述第2爪部件借助上述第2弹簧机构的作用而与第2 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卡合,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锁止,当上述座椅座垫从非使用位置向使用位置转动时,上述第1锁止 部件与上述第1撞针碰撞并转动,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凹部与该第1 撞针卡合,并且通过上述第1弹簧机构的作用使上述第1爪部件与第1 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卡合,将该座椅座垫相对于车体锁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l连结机构由各端部分别固定在上述把手臂和滑块上的第1 金属线构成,上述第2连结机构由一端部固定在上述第1爪部件上、另一端侧 可相对于上述滑块相对滑动地贯通该滑块且在该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小 块的第2金属线构成,上述第3连结机构由一端部固定在上述第1转动臂上、另一端侧 可相对于上述滑块相对滑动地贯通该滑块且在该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小 块的第3金属线构成,上述第4连结机构由一端部固定在上述第2爪部件上、另一端侧 可相对于上述第2转动臂相对滑动地贯通该第2转动臂且在该另一端 部上固定有小块的第4金属线构成,当上述座椅靠背被上述第2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并且上 述座椅座垫被上述第1锁止部件锁止在使用位置上、并且上述把手臂 占据收纳位置时,固定在上述第2金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占据比 固定在上述第3金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更接近于占据原始位置的 滑块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在使上述把手臂从收纳位置向使用位置转 动,随之上述滑块从原始位置朝向动作位置移动时,该滑块与固定于 上述第2金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块抵接,首先牵引该第2金属线, 使上述第1爪部件从第1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脱离,当上述滑块开始牵 引第2金属线后,该滑块与固定于上述第3金属线的另一端部上的小 块抵接,牵引该第3金属线,使上述第1转动臂和第2转动臂从各初 始位置转动,对与该第2转动臂抵接的固定于上述第4金属线上的小 块加压,牵引该第4金属线,随之使上述第2爪部件从第2锁止部件 的卡合部脱离。
5、 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当上述座椅靠背处于非使用位置时与固定于车体上的第3撞针卡合、将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锁止的第3锁止部件,该第3锁止部件可在其卡合凹部与上述第3撞针卡合而将座椅靠 背锁止在非使用位置上的锁止位置、和该卡合凹部从第3撞针脱离而 将座椅靠背相对于车体的锁止解除的锁止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承在 座椅靠背上,在上述座椅靠背上设有与上述把手臂的转动联动而使第3锁止部 件转动的联动机构,以使得当上述把手臂处于使用位置时,上述第3 锁止部件占据锁止解除位置,当该把手臂转动到收纳位置时,上述第3 锁止部件占据锁止位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锁止部件 上形成有导引面,所述导引面,当在将上述把手臂置于使用位置的状 态下使上述座椅靠背从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转动、该座椅靠背转动 到非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而停止时,使上述把手臂从使用位置朝向收 纳位置转动而使第3锁止部件从锁止解除位置朝向锁止位置转动时, 一边与上述第3撞针滑动接触一边使上述第3锁止部件的卡合凹部与 上述第3撞针卡合。
全文摘要
在具有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能够将该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收纳到车室上部的汽车中,能够将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轻松地抬起到车室上部的位置。将座椅座垫(13)可转动地连结在座椅靠背(12)上,以便能够将座椅座垫(13)重叠在座椅靠背(12)上,以能够使重叠的座椅座垫(13)与座椅靠背(12)转动到车室上部的方式将座椅靠背(12)支承在车体(1)上,并且在座椅靠背(12)的背面(12B)上设有当将座椅靠背(12)与座椅座垫(13)抬起到车室上部时操作者抓住的把手臂(16)。
文档编号B60N2/30GK101293490SQ200810095918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7日
发明者藤本宰, 金守润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关东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