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5407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模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运模车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花生产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运模车。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在籽棉的大量采摘,主要是通过人工来装运的,传统的人 工籽棉装运工作效率低,并且装车和卸车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既 耽误了棉花生产加工的时间,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 很大浪费。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平稳、快速 装卸棉模的运模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控制系统、自动装 卸系统、汽车底盘和自动行走系统,自动装卸系统包括主体和多根并 列设置在主体上可回转运动链条,自动装卸系统与地面夹角可调节的 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方,自动行走系统设置在自动装卸系统或汽车底盘 的下方,自动装卸系统、汽车底盘和自动行走系统连接液压控制系统。
为了装卸棉模时平稳性好,防止在装卸时棉模跑偏,所述液压控 制系统包括内燃机和三联齿轮泵,三联齿轮泵的三个齿轮泵分别与自 动装卸系统、汽车底盘和自动行走系统连接,其中与自动装卸系统和 自动行走系统连接的两个齿轮泵流量比5: 4。
所述自动装卸系统的链条齿上部有前倾的钩体。能为装棉模时提 供足够拉力,又可避免卸棉模时挂棉花。
为了便于使自动装卸系统倾斜,所述汽车底盘为后桥可前后移动 式汽车底盘,汽车底盘的前端设有与牵引机器连接的倾斜摆缸。
为了防止打滑并承载量大,并且能使自动行走系统上下摆动以适 应不同地面,所述自动行走系统包括两个履带装置、和两个驱动履带 装置的行走轮的马达,两个马达通过等量配油元件与液压控制系统连
接,履带装置通过中间轴与自动装卸系统的主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装卸车时,后桥前移、
汽车底盘和自动装卸系统倾斜使其尾端贴近地面(约25mm),装卸和
行走系统由于转速和扭矩匹配科学,装卸棉模和车体移动能够保持同 歩,实现了棉模的自动平稳装卸工作,并且装卸速度快,提高了工作
效率;运输时由5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或单桥汽车头牵引即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装卸系统 的链条齿的结构示意图中1、液压控制系统,2、自动装卸系统,3、汽车底盘,4、 自动行走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液压控制系统l、自动装 卸系统2、汽车底盘3和自动行走系统4。
液压控制系统1包括30马力的内燃机和三联齿轮泵,内燃机驱 驱动三联齿轮泵,三联齿轮泵中为自动装卸系统2和自动行走系统4 供油的两个齿轮泵流量有一定比例(5: 4),以此来保证装卸和行走 速度相同;并且三联齿轮泵供油压力各不相同以适应各自执行元件的 负载要求。②采用等量配油元件为自动行走系统中两个低速大扭矩马 达供油,保证两个马达同步转动,防止运模车装卸棉模时跑偏。
汽车底盘3采用特种汽车底盘,行程达3米的液压缸驱动可移动 式后桥车轮前后移动,保证运模车在装卸棉模时车体倾斜角度较小, 方便棉模装卸,同时又能在路上正常行驶;②前端配置倾斜摆缸及其 安装机构,控制运模车在装卸棉模时车体能够倾斜、放平。
自动装卸系统2包括主体、12根链条和在主体左右两侧配置两个 低速大扭矩马达,12根链条并列设置在主体上,并可由两马达带动作 回转运动,两个马达作为棉模装卸动力,用双排链条作为左右两半轴 联轴器,保证所有提升链条同步运动;②如图2所示,链条的链齿上 部有前倾的钩体,能为装棉模时提供足够拉力,又可避免卸棉模时挂
棉花。
自动行走系统4包括两个履带装置、和两个低速大扭矩马达驱动, 驱动两个履带装置行走轮的两个马达,行走轮压在链条覆带板上,防 止打滑并承载大的重量;两个马达通过等量配油元件与液压控制系统 l连接,履带装置通过中间轴与自动装卸系统2的主体铰接,前后可 以上下摆动,能适应不同地面。
根据棉花加工的需要,在田间或货场,运模车将棉模自动装运到 棉花加工厂。装车时首先将运模车调正对准棉模、方向一致、左右距
离相等,操纵运模车液压控制系统1将汽车底盘3的后桥车轮部前移、 自动装卸系统2的主体倾斜前端贴近地面(约25mm),开动自动装卸 系统2和自动行走系统4液压马达进行提装棉模,由于车体行走速度 和自动装卸系统2的链条运动速保持一致,棉模便自动平稳装到运模 车上;棉模上升到合适位置后,后桥车轮部后移复位并被自动锁紧、 自动装卸系统2的主体连同棉模一起被放平;用50马力以上的拖拉 机或单桥汽车头将运模车拉到棉花加工厂;卸棉模时,将运模车调整 好方向、使其对准棉模输送机或地面行走式开模机,方向一致、左右 距离相等,操纵液压控制系统按与装棉模时相反的工作顺序将棉模卸
权利要求1.一种运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系统(1)、自动装卸系统(2)、汽车底盘(3)和自动行走系统(4),自动装卸系统(2)包括主体和多根并列设置在主体上可回转运动链条,自动装卸系统(2)与地面夹角可调节的设置在汽车底盘(3)上方,自动行走系统(4)设置在自动装卸系统(2)或汽车底盘(3)的下方,自动装卸系统(2)、汽车底盘(3)和自动行走系统(4)连接液压控制系统(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1) 包括内燃机和三联齿轮泵,三联齿轮泵的三个齿轮泵分别 与自动装卸系统(2)、汽车底盘(3)和自动行走系统(4)连接, 其中与自动装卸系统(2)和自动行走系统(4)连接的两个齿轮 泵流量比5: 4。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运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装卸系统(2) 的链条齿上部有前倾的钩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运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 底盘(3)为后桥可前后移动式汽车底盘,汽车底盘(3)的前端设有与牵引机器连接的倾斜摆缸。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行走系统(4)包括两个履带装置、和两个驱动履带装置的行走轮的马达, 两个马达通过等量配油元件与液压控制系统(1)连接,履带装 置通过中间轴与自动装卸系统(2)的主体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模车,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控制系统、自动装卸系统、汽车底盘和自动行走系统,自动装卸系统包括主体和多根并列设置在主体上可回转运动链条,自动装卸系统与地面夹角可调节的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方,自动行走系统设置在自动装卸系统或汽车底盘的下方,自动装卸系统、汽车底盘和自动行走系统连接液压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在装卸车时,后桥前移、汽车底盘和自动装卸系统倾斜使其尾端贴近地面,装卸和行走系统由于转速和扭矩匹配科学,装卸棉模和车体移动能够保持同步,实现了棉模的自动平稳装卸工作,并且装卸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运输时由5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或单桥汽车头牵引即可。
文档编号B60P1/36GK201189834SQ20082001949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孝山, 张秀华, 王玉刚, 许传禄 申请人: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