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混合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891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混合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动力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发明和出现,给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带来巨变,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它已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有汽车一般采用汽油或柴油(统称燃油)为燃料,以燃油燃 烧释放的能量作为动力来驱动汽车前进。燃油燃烧后的大量排放物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 已成为全人类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同时,燃油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在不远的 将来,燃油就会耗尽。多少年来人们进行了不断的有益探索,当前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电 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发明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是其蓄电池的蓄电量不够 大、充电时间过长、 一次充电后行驶量程有限等问题限制了电动汽车在现阶段中的广泛 使用,同时充电过程也是消耗其他能源,另外电动车电瓶制造和回收存在一定的环境污 染,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以生物技术分解海水获得氢气,以氢气作为燃料驱动汽车, 污染较小,虽资源充足,但这一技术成本较大,况且仍有许多技术难题未能克服,不易 推广。
应时而生的环保型的空气动力汽车系利用压縮空气作为能量载体,驱动车辆,它有 两个突出优点第一,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因为空气经过压縮、膨胀作功,排放的 过程没有污染物出现。第二,采集方便,成本低,且能量转化效率高。压縮空气在作功 过程中,没有"相变"变化,因而没有相变能量损失。空气动力汽车的心脏就是气源和 热源,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气体在压縮时是放热过程。反之,气体在膨胀时是吸热过程。 因此,要空气动力汽车开发成功,就必须解决热源和气源两个问题。目前公开一种空气
动力汽车,专利申请号99111828.6和一种空气动力汽车00131220.0均未涉及到膨胀作 功时吸热降温的问题,上述两种空气动力汽车,能源单一,另外造成能源的浪费。专利 申请号02111984.8和02111983.X用气动一燃油/燃气混合动力解决膨胀吸热问题, 无形中增加技术复杂性,自重增加、体积增大、空间减少、能耗增加等,显示不出气动 汽车的优越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以空气动力为主动力,且
4多路能源回收和利用,即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利用汽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縮空气做 功为一体,且能量转化效率高、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方向盘、前桥架、后桥架、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 车体、前桥架和后桥架通过传动轴连接的轮毂、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 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能 回收装置、压縮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 太阳能发电装置,叶轮发电机安装在车体上,轮毂发电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太阳能发 电装置安装在车体的顶部,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充 电分配器,充电分配器连接变频器;压縮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重力采压装 置安装在轮穀内侧的悬挂装置上,悬挂装置上端连接车体,重力采压装置的上端与车体 连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縮空气储气罐、 蓄电瓶,所述压縮空气储气罐包括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分别连接 自动进气阀,自动进气阀连接恒压室;主储气罐上安装有安全阀、压力表、出气阔、加 气阀,辅储气罐安装有安全阔、出气阀,出气阀连接恒压室的自动进气阀;所述充电分 配器通过变频器连接蓄电瓶,辅储气罐与重力采压装置连接;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 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 机的输出端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连接轮毂,变速箱连接换挡装置,空气动力发 动机通过排气管连接排气筒;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启动 主控器、气电切换器、气电启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制动器,所述启动主控器输入端 分别连接恒压室、蓄电瓶,启动主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气电启动控制器,气电启动控制器 连接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连接气电切换器,所述制动器连接制动助力分油泵,制动 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断路复位器,断路复位器连接自动控制器,制动助力分油泵通 过油管分别连接控制刹车碟片的刹车钳,断路复位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空气压力分配室、 电动机,空气压力分配室连接空气动力发动机,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辅助装置,所述辅助 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扬声器、空调、显示仪表,照明装置、显示仪表分别连接蓄电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叶轮发电机分布在车头中网处、车体的两侧以及车体的后侧,每个叶轮发电 机的外侧均设有可折叠的挡风罩,挡风罩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蓄电瓶、制动器下端设置的接触器和换挡装置的空挡位处设置的接触器,叶轮 发电机包括整流罩、风扇叶轮,风扇叶轮连接发电机,叶轮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 配器。
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轮毂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车体上的发电机外壳,发电机 外壳内安装用永磁体制成的定子和转子,转子套装在传动轴上,转子的一端传动轴上安 装有液压离合器,液压离合器连接助力分油泵,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
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上的重力采压装置包括位于汽车轮毂内侧悬挂支架 上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导向柱外圆周壁上设有环
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塞环,缸套上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 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与辅储气罐相连,缸套通过紧固件 与车体相连,缸套的外圆周壁上定位环,定位环的下端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
所述恒压室内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恒压室上设有压力 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电加热自动控制器连接蓄电瓶。
所述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气缸床、活塞、凸轮轴、曲轴,气缸床上设有数个气缸, 每个气缸上均设有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连接进气管,排气门连接排气管,每个气缸 的排气管通过排气总管连接排气室,排气室内至少设有一个叶轮发电机,叶轮发电机输 出端通过充电分配器、变频器连接蓄电瓶,所述每个气缸的进气门处设有进气控制装置, 进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进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每个气缸的排气门处设排气控制装 置,排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排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通过支撑架安装气 缸床上,凸轮轴的一端设有链轮,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曲轴,对应凸轮轴上的链轮位置处 的曲轴上设有链轮,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凸轮轴上的链轮。
所述发动机曲轴一端设有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连接安装在设置在气缸床上的液 压泵,液压泵连接恒压室的进气阀。
所述进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 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点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 柱的下端连接气缸进气门。
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 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柱 的下端连接气缸排气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 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 能回收装置、压縮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 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压縮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縮 空气储气罐、蓄电瓶,其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 装置,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以及辅助装置。根据汽车运动原 理,通过太阳能和重力采压收集能量,当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空气动力发动机做功和空气 动力发动机排气室内的叶轮机做功,其轮毂发电和车体上安装的叶轮发电机不做功,当 汽车在制动、刹车、转弯、下坡等需要减速时,此时开动轮毂发电和叶轮发电,收集电 能并再利用,此种方式回收的能源相当可观,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能源得到很好的补 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空气动力为主动力,且多路能源回收和利用,即集风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和利用汽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縮空气做功为一体,并气源采集方便,能量转化 效率高、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制动结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式叶轮发电机结构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滚筒式叶轮发电机结构示意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毂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9是空气动力发动机结构示意图IO是单个气缸结构示意图11是重力采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桥架;2、后桥架;3、大梁;4、传动轴;5、车体;6、轮毂;7、换档 装置;8、辅助装置;9、叶轮发电机;9-1、挡风罩;9-2、驱动电机;9-2-1、控制器;9-3、 整流罩;9-4、风扇叶轮;9-5、发电机;10、轮毂发电装置;10-1、发电机外壳;10-2、 转子;10-3、定子;10-4、液压离合器;11、太阳能发电装置;11-1、太阳能电池板;12、充电分配器;13、变频器;14、蓄电瓶;15、重力采压装置;15-1、导向柱;15-2、缸套;
15- 3、活塞环;15-4、进气口; 15-5、进气阀;15-6、出气口; 15-7、出气阀;15-8、定 位环;15-9、减震弹簧;16、主储气罐;16-1、安全阀;16-2、压力表;16-3、出气阀;
16- 4、加气阀;17、辅储气罐;17-1、安全阀;17-2、出气阀;18、恒压室;18-1、自动 进气阀;18-2、电加热器;18-3、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4、压力传感器;19、空气压力
分配室;20、空气动力发动机;20-1、气缸床;20-2、气缸;20-2-1、进气门;20-2-2、 排气门;20-2-3、进气管;20-2-4、排气管;20-2-5、排气总管;20-2-6排气室;20-2-7 叶轮发电机;20-2-8、进气控制装置;20-2-81、底座;20-2-82、导向柱;20-2-83、复位 弹簧;20-2-84、弹簧压盖;20-2-9、排气控制装置;20-2-91、底座;20-2-92、导向柱; 20-2-93、复位弹簧;20-2-94、弹簧压盖;20-3、活塞;20-4、凸轮轴;20-4-1链轮;20-4-2、
凸轮;20-5、曲轴;20-5-1、链轮;20-6、连杆;20-7、链条;20-8、速度传感器;20-9、 液压泵;21、电动机;22、启动主控器;23、气电切换器;24、气电启动控制器;25、 制动器;26、制动助力分油泵;27、断路复位器;28、自动控制器;29、刹车碟片;30、 刹车钳;31、离合器;32、变速箱、33、悬挂装置;34、排气管;35、排气筒;36、方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5, 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方向盘36、前桥架l、后桥架2、 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3、车体5、前桥架1和后桥架2通过传动轴4连接的轮毂6、 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7及辅助装置8。所 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能回收装置、压縮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 发电机9、轮毂发电装置10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11,压縮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
置15;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縮空气储气罐、蓄电瓶14,其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
存装置,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动力驱动 装置以及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动力驱动以压縮空气做功为主动力,当汽车在行驶时颠
伏、上下坡、启动以及转弯时,通过重力采压装置15收集压縮空气,作为空气总动力的 一个补充;为了保证汽车在行驶时减小较大阻力,叶轮发电机9、轮毂发电装置10在汽 车行驶时不工作,当汽车刹车、转弯、下坡以及空挡滑行时,通过控制装置开启叶轮发电机9、轮毂发电装置10进行发电,同时增大了阻力,使得汽车的速度下降,确保刹车、 转弯以及下坡时的安全性能。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光和热能进行收集能源,并补充蓄电 瓶的电能。
叶轮发电机9包括两种结构形式, 一种风扇式叶轮和电机,该叶轮发电机安装在中
网处,请参阅图6;另一种为滚筒式叶轮发电机,请参阅图7此滚筒式叶轮发电机安装在
车体两侧及后侧,每个叶轮发电机的外侧均设有可折叠的挡风罩9-l,挡风罩连接驱动电 机9-2,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9-2-1,控制器分别连接蓄电瓶14、制动器25下端和换挡装 置7的空挡位处设置的接触器,叶轮发电机包括整流罩9-3、风扇叶轮9-4,风扇叶轮连 接发电机9-5,叶轮发电机9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12,由充电分配器通过导线输送 到变频器13,通过变频器的变频、恒压、整流给蓄电瓶14集中充电;轮毂发电装置IO 安装在轮毂6内侧,请参阅图8,主要包括安装在-汽车车体上的发电机外壳10-1,发电 机外壳内安装定子10-3和转子10-2,转子和定子均采用永磁体,转子套装在传动轴4上, 转子的一端传动轴4上安装有液压离合器10-4,液压离合器连接助力分油泵26,发电机 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12。当汽车刹车、转弯、下坡以及空挡滑行时,通过控制装置 启动液压离合泵10-4,液压离合泵使得传动轴4带动转子10-2—起转动,此时转子IO-与定子10-3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电能,该电能仍需要充电分配器12的分配、变频器 的变频、恒压、整流最终给蓄电瓶充电;另外在车体的顶部还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11, 太阳能发电该技术目前比较成熟, 一般在汽车的车顶布置一块太阳能电池板11-1,太阳 能电池板的充电触电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12,收集的此电能也通过充电分配器12 的分配、变频器13的变频、恒压、整流最终给蓄电瓶14充电,综上所述电能回收装置 充分收集了汽车在当汽车刹车、转弯、下坡以及空挡滑行时所能收集的能源。所有充电 分配器12通过变频器13连接蓄电瓶14
能量回收装置中的压縮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15,请参阅图ll,重力采压 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33上(悬挂装置为汽车行业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在此 不做详细描述),悬挂装置上端连接车体,重力采压装置15的上端与车体连接;其重力 采压装置包括位于汽车轮毂内侧传动轴上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15-1,导向柱的外 圆周套装有缸套15-2,导向柱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塞环15-3,缸套 上端设有进气口 15-4和出气口 15-6,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阀15-5和出气阀 15-7,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与辅储气罐17相连,缸套15-2通过紧固件与车体相连,缸套15-2的外圆周壁上定位环15-8,定位环的下端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 15-9,汽车在行驶是由于路面的不平、刹车以及行驶的惯性会使得汽车上下起伏,在上 下起伏时会产生较大作用力,此作用力带动重力采压装置收集压縮空气。
所述压縮空气储气罐包括主储气罐16和辅储气罐17,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分别通过 导气管连接的自动进气阀18-1,自动进气阀连接恒压室18,主储气罐16上安装有安全 阀16-1、压力表16-2、出气阀16-3、加气阀16-4,由于压縮空气在膨胀时吸热,因此恒 压室18内还设有电加热器18-2,电加热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3,恒压室18设有 压力传感器18-4,压力传感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3,电加热自动控制器连接蓄电 瓶14;当主储气罐的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所设定值后,压力传感器18-4将信号传给电加 热自动控制器18-3,电加热自动控制器得到信号后控制蓄电瓶14停止给电加热器供电, 停止加热;当主储气罐16内的压力值低于压力传感器18-4所设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 器将给电加热自动控制器18-3信号,电加热自动控制器将控制蓄电瓶给电加热器供电开 始加热。此结构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縮特性,通过对主储气罐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在密闭 的主储气罐内随着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压力值也随之上升,达到恒压室所承受压力范围 后释放压力空气,压力空气将驱动空气动力发动机工作,从而获得动力,此动力可直接 驱动空气混合动力汽车行驶,也可作为汽车自身发电装置获得电能的补充动力,从而达 到节能的目的,辅储气罐17上安装有安全阀17-1、出气阀17-2,出气阀连接恒压室18 的自动进气阀18-1。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连接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动力发动机 20、电动机21;空气动力发动机20、电动机21的输出端通过离合器31、变速箱32、传 动轴4连接轮毂6,空气动力发动机20通过排气管34连接排气筒35;所述空气动力发 动机包括气缸床20-l、活塞20-3、凸轮轴20-4、曲轴20-5,气缸床上设有数个气缸20-2, 每个气缸上均设有进气门20-2-1和排气门20-2-2,进气门20-2-1连接进气管20-2-3,排 气门20-2-2连接排气管20-2-4,每个气缸的排气管20-2-4通过排气总管20-2-5连接排气 室20-2-6,排气室内至少设有一个叶轮发电机20-2-7,叶轮发电机连接蓄电瓶14,排气 室内设有叶轮发电机20-2-7,做功完毕后的压縮空气带动叶轮发电机发电,从而可获得 电能,这样充分利用做功完毕后的压缩空气,达到重复利用、节能的目的,上述的叶轮 发电机可根据从气缸排出的压縮空气的压力设置多个,此叶轮发电机20-2-7还具有减弱 具有高压的压縮空气,从而使得从排气室20-2-6内排出接近常压,叶轮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通过充电分配器12的分配和变频器13的变频、恒压、整流给蓄电瓶14进行充电。所 述每个气缸的进气门20-2-1处设有进气控制装置20-2-8,进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制进 气门开、闭的凸轮轴20-4,所述进气控制装置20-2-8包括底座20-2-81,底座上设有导向 柱20-2-82,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20-2-83,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上的弹 簧压盖20-2-84,导向柱的上端点与凸轮轴20-4的凸轮20-4-2相切,导向柱20-2-82的下 端连接气缸进气门20-2-1。每个气缸的排气门处设排气控制装置20-2-9,排气控制装置 上端设有控制排气门20-2-2开、闭的凸轮轴20-4,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20-2-91, 底座上设有导向柱20-2-92,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20-2-93,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 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压盖20-2-94,导向柱20-2-92的上端与凸轮轴20-4的凸轮20-4-2相切, 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排气门20-2-2。所述凸轮轴20-4通过支撑架安装气缸床20-1上, 凸轮轴20-4的一端设有链轮20-4-1,活塞20-3通过连杆20-6连接曲轴20-5,对应凸轮 轴上的链轮20-4-1位置处的曲轴20-5上设有链轮20-5-1,该链轮通过链条20-7连接凸轮 轴20-4上的链轮20-4-1。这样保证了整个做功的协调和稳定。所述发动机曲轴20-5 —端 设有速度传感器20-8,速度传感器连接安装在设置在气缸床上的液压泵20-9,液压泵连 接恒压室的自动进气阀18-1 。通过发动机曲轴20-5的转速控制自动进气阀18-1开度的大 小,即供气量的多少。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启动主控器 22、气电切换器23、气电启动控制器24、自动控制器28、制动器25,所述启动主控器 22输入端分别连接恒压室18、蓄电瓶14,启动主控器22的输出端连接气电启动控制器 24,气电启动控制器24连接自动控制器28,自动控制器连接气电切换器23,所述制动 器25连接制动助力分油泵26,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断路复位器27,断路复位 器连接自动控制器28,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分别连接控制刹车碟片29的刹车钳30, 自动控制器28输出端分别连接空气压力分配室19、电动机21,空气压力分配室19连接 空气动力发动机20。
1权利要求1. 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方向盘、前桥架、后桥架、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车体、前桥架和后桥架通过传动轴连接的轮毂、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电能回收装置、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其中电能回收装置包括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叶轮发电机安装在车体上,轮毂发电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车体的顶部,叶轮发电机、轮毂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连接充电分配器,充电分配器连接变频器;压缩空气回收装置包括重力采压装置,重力采压装置安装在轮毂内侧的悬挂装置上,悬挂装置上端连接车体,重力采压装置的上端与车体连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储气罐、蓄电瓶,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包括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主储气罐和辅储气罐分别连接自动进气阀,自动进气阀连接恒压室;主储气罐上安装有安全阀、压力表、出气阀、加气阀,辅储气罐安装有安全阀、出气阀,出气阀连接恒压室的自动进气阀;所述充电分配器通过变频器连接蓄电瓶,辅储气罐与重力采压装置连接;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连接轮毂,变速箱连接换挡装置,空气动力发动机通过排气管连接排气筒;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启动主控器、气电切换器、气电启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制动器,所述启动主控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恒压室、蓄电瓶,启动主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气电启动控制器,气电启动控制器连接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连接气电切换器,所述制动器连接制动助力分油泵,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断路复位器,断路复位器连接自动控制器,制动助力分油泵通过油管分别连接控制刹车碟片的刹车钳,断路复位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空气压力分配室、电动机,空气压力分配室连接空气动力发动机,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扬声器、空调、显示仪表,照明装置、显示仪表分别连接蓄电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发电机分布 在车头中网处、车体的两侧以及车体的后侧,每个叶轮发电机的外侧均设有可折叠的挡 风罩,挡风罩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蓄电瓶、制动器下 端设置的接触器和换挡装置的空挡位处的接触器,叶轮发电机包括整流罩、风扇叶轮, 风扇叶轮连接发电机,叶轮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轮毂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车体上的发电机外壳,发电机外壳内安装用永磁体制成的 定子和转子,转子套装在传动轴上,转子的一端传动轴上安装有液压离合器,液压离合 器连接助力分油泵,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分配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在轮毂内侧的 悬挂装置上的重力采压装置包括位于汽车轮毂内侧悬挂支架上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 柱,导向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导向柱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塞环, 缸套上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口与 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与辅储气罐相连,缸套通过紧固件与车体相连,缸套的外圆周壁 上设有定位环,定位环的下端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室内设有电加 热器,电加热器连接电加热自动控制器,恒压室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电 加热自动控制器,电加热自动控制器连接蓄电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动力发动机包 括气缸床、活塞、凸轮轴、曲轴,气缸床上设有数个气缸,每个气缸上均设有进气门和 排气门,进气门连接进气管,排气门连接排气管,每个气缸的排气管通过排气总管连接 排气室,排气室内至少设有一个叶轮发电机,叶轮发电机输出端通过充电分配器、变频 器连接蓄电瓶,所述每个气缸的进气门处设有进气控制装置,进气控制装置上端设有控 制进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每个气缸的排气门处设排气控制装置,排气控制装置上端设 有控制排气门开、闭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通过支撑架安装气缸床上,凸轮轴的一端设 有链轮,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曲轴,对应凸轮轴上的链轮位置处的曲轴上设有链轮,该链 轮通过链条连接凸轮轴上的链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曲轴一端设 有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连接安装在气缸床上的液压泵,液压泵连接恒压室的进气阀。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 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点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进气门。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在导向柱 上的弹簧压盖,导向柱的上端与凸轮轴的凸轮相切,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气缸排气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方向盘、前桥架、后桥架、连接前桥架后桥架的大梁、车体、前桥架和后桥架通过传动轴连接的轮毂、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换档装置及辅助装置,其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储存装置,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以及辅助装置。当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空气动力发动机提供动力,当汽车在制动、刹车、转弯、下坡等需要减速时,此时开动轮毂发电和叶轮发电,收集电能并再利用,此种方式回收的能源相当可观,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能源得到很好的补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空气动力为主动力,且多路能源回收和利用,且气源采集方便,能量转化效率高、尾气排放接近于零污染,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K8/00GK201261385SQ200820143070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
发明者周登荣, 朱仕亮 申请人:周登荣;朱仕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