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959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种作为清 洁能源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电动汽车的普 及和发展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无噪音、无污染、轻 巧快捷的交通工具。
现有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一般是以大功率电机通过机械变 速箱驱动车轴再带动车轮旋转前进或者是把小功率电机安装在车 底盘上,以旋转的电机轴直接驱动车轮毂旋转来推动车轮前进。 显然,大电机加上机械变速箱、联轴器、传动轴等机械传动系统, 既大又笨重,既占用了车内的宝贵空间,又白白消耗浪费了宝贵 的车载电能。小功率电机的输出转矩不够用,大功率电机又受体 积限制而无法安装在车底盘上使用。后来人们采用了普通的轮毂 电机,依靠电机外壳转动,用辐条或轮毂成为电动汽车车轮,电 机两边轴头伸出固定。但是这种轮毂电机外形结构设计不合理, 安装时比较麻烦,存在着车轮和制动装置之间的整体性不好,耐 制动冲击力的能力较差,车轮的安装方式也使电机轴外端受力较 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 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安装方便、同时能够降低制
3造成本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 车的车轮组件,设置在车体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本车轮组件包 括轮毂、电机和刹车盘,所述电机的伸出轴设于轮毂的一侧,上 述的轮毂、电机的伸出轴和刹车盘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且电机固定在轮毂和刹车盘之间,所述的电机的外端与轮毂的内 侧固定连接,电机的内端与刹车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将电机的伸出轴改造成单边轴并装于轮 毂的一侧,同时依靠伸出轴的作为支撑固定电机,这样使得结构 比较紧凑,节约了电机轴的成本。由于电机的外端是与轮毂的内 侧固定连接,这样当电机转动时就带动轮毂转动进而使车轮转动, 电机的内端与刹车盘固定连接,这样电机转动时,刹车盘就能够 随着电机一起转动。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中,所述的电机包括壳体组件, 该壳体组件包括筒形的壳体和分别固定在壳体两端的内端盖和外 端盖,上述的轮毂与外端盖固连,刹车盘与内端盖固连。这里具 体来说是电机的外端盖转动,由于轮毂与外端盖固连,从而带动 轮毂转动,另外刹车盘与内端盖固连,因此当电机的内端盖转动 时,同样带动刹车盘转动。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中,所述的外端盖和轮毂通过 若干穿设在外端盖和轮毂上的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的内端设有挡 体且与外端盖内侧顶靠,螺栓的外端延伸至轮毂外侧且在螺栓的 外端装有帽体。这样即保证了外端盖和轮毂连接在牢固性,同时 也方便安装和维修。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中,所述的内端盖和刹车盘通 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中,所述的刹车盘呈碟型。这 样使得制动力更强,散热效果好。中,所述的壳体内壁固定有磁 钢,所述的电机的伸出轴上固定有呈盘状的定子,在定子上设有绕 组。这里当有电流通过绕组时,由于有磁钢存在,这样使得定子 产生旋转,从而带动电机的内端盖和外端盖转动,也即电机转动 带动轮毂以及刹车盘旋转。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中,所述的电机的伸出轴与内 端盖和外端盖转动连接,在伸出轴与内端盖之间以及伸出轴与外 端盖之间分别设有轴承。这里设置轴承保证了电机的外端盖以及 内端盖转动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的优点在于在车轮 毂有限的空间内将电机安装在轮毂和刹车盘之间,同时使电机的 伸出轴单边伸出,这样不仅结构比较简单紧凑,而且也节约了制 造成本。另外本车轮组件整体性好,安装维修方便,耐制动冲击 力强,且在使用过程中电机伸出轴的外端受力较小,传动效率高, 保证了电动汽车运行的稳定性。


图1是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电机;2a、伸出轴;2b、壳体;2c、内
端盖;2d、外端盖;3、刹车盘;4、螺栓;4a、挡体;4b、帽体; 5、磁钢;6、定子;7、绕组;9、轴承;10、轴套;1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设置在车体的下部,
包括轮毂l、电机2和刹车盘3,其中刹车盘3是呈碟型的。这里 电机2包括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筒形的壳体2b和分别固定在壳体2b两端的内端盖2c和外端盖2d,在壳体2b内壁固定有 磁钢5,所述的电机2的伸出轴2a上固定有呈盘状的定子6,绕组 7绕在定子6上。
另外电机2的伸出轴2a设于轮毂1的一侧,也就是说单边轴 进行设置。该电机2的伸出轴2a内具有贯通的空心,这样是为了 安装导线的。在电机2的伸出轴2a外设置有轴套IO,另外轮毂1、 电机2的伸出轴2a和刹车盘3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电 机2固定在轮毂1和刹车盘3之间,所述的电机2的外端与轮毂 l的内侧固定连接,电机2的内端与刹车盘3固定连接。
确切的说,这里主要是用螺栓将刹车盘3与内端盖2c固连, 另外轮毂1是与外端盖2d固连。当然为了保证了外端盖2d和轮 毂1连接在牢固性,在外端盖2d和轮毂1通过若千穿设在外端盖 2d和轮毂1上的螺栓4固定连接,螺栓4的内端设有挡体4a且 与外端盖2d内侧顶靠,螺栓4的外端延伸至轮毂1外侧且在螺栓 4的外端装有帽体4b。电机2的伸出轴2a与内端盖2c和外端盖 2d转动连接,为了保证电机2的内端盖2c和外端盖2d转动的稳 定性,在伸出轴2a与内端盖2c之间以及伸出轴2a与外端盖2d 之间分别设有轴承9,在轴承9与电机2的伸出轴2a之间设置有 垫片1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轮毂;2、电机;2a、伸出轴;2b、 壳体;2c、内端盖;2d、外端盖;3、刹车盘;4、螺栓;4a、挡
体;4b、帽体;5、磁钢;6、定子;7、绕组;9、轴承;10、轴 套;11、垫片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 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 的。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设置在车体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本车轮组件包括轮毂(1)、电机(2)和刹车盘(3),所述电机(2)的伸出轴(2a)设于轮毂(1)的一侧,上述的轮毂(1)、电机(2)的伸出轴(2a)和刹车盘(3)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电机(2)固定在轮毂(1)和刹车盘(3)之间,所述的电机(2)的外端与轮毂(1)的内侧固定连接,电机(2)的内端与刹车盘(3)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2)包括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筒形的壳体(2b) 和分别固定在壳体(2b)两端的内端盖(2c)和外端盖(2d),上述的 轮毂(l)与外端盖(2d)固连,刹车盘(3)与内端盖(2c)固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端盖(2d)和轮毂(l)通过若干穿设在外端盖(2d)和轮毂 (1)上的螺栓(4)固定连接,螺栓(4)的内端设有挡体(4a)且与外端 盖(2d)内侧顶靠,螺栓(4)的外端延伸至轮毂(1)外侧且在螺栓(4) 的外端装有帽体(4b)。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端盖(2c)和刹车盘(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盘(3)呈碟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2b)内壁固定有磁钢(5),所述的电机(2)的伸出轴(2a) 上固定有呈盘状的定子(6),在定子(6)上设有绕组(7)。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2)的伸出轴(2a)与内端盖(2c)和外端盖(2d)转动连 接,在伸出轴(2a)与内端盖(2c)之间以及伸出轴(2a)与外端盖(2d) 之间分别设有轴承(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它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中的电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安装时比较麻烦等问题。本电动汽车的车轮组件,设置在车体的下部,本车轮组件包括轮毂、电机和刹车盘,电机的伸出轴设于轮毂的一侧,上述的轮毂、电机的伸出轴和刹车盘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电机固定在轮毂和刹车盘之间,电机的外端与轮毂的内侧固定连接,电机的内端与刹车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车轮毂有限的空间内将电机安装在轮毂和刹车盘之间,同时使电机的伸出轴单边伸出,结构比较简单紧凑,而且也节约了制造成本,另外耐制动冲击力强,且在使用过程中电机伸出轴的外端受力较小,传动效率高,保证了电动汽车运行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60K7/00GK201304893SQ20082016473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林志强 申请人:林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