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102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厢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通风装置,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 厢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有这样一种类型的车厢出风装置,该车厢出风装置包括罩壳; 多个风向调节板,所述多个风向调节板可转动地安装在罩壳内,用于打开 和关闭罩壳前端的出口;连接部件,其将多个风向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并 使这些风向调节板以联锁的方式转动。在这种类型的车厢出风装置中,当 风向调节板处于基本垂直于罩壳的轴线位置时,该车厢出风装置处于关闭 状态;当推动风向调节板时,所有的风向调节板以连锁的方式围绕各自的 转动中心转动,使出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另外,通过风向调节板的转动, 还可实现风向的调节。
在上述的车厢出风装置中,通过调节风向调节板,使之与罩壳的轴线 之间的夹角变化,可以实现风向的调节,同时风量的大小也会随着风向调 节板的转动而变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风量的大小是随着风向的调节 而变化的,即在某一风向下,所对应的风量也是固定的,不能实现风量的 有效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出风装置,该装置可实现风量的有 效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出风装置,能让空气从其中流过;所述车厢出风装置 包括罩壳;风向调节板,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罩壳内;筒形保持件, 所述罩壳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筒形保持件中,空气从所述筒形保持件的一 端流进,从另一端流出;其中,还包括一个带多个孔的风量调节板,所述 风量调节板安装在所述筒形保持件中,且所述风量调节板与所述罩壳联 动;所述筒形保持件的空气流进端有一个带多个孔的圆形板部;所述风量 调节板和所述圆形板部叠靠在一起,空气从二者的孔的交错形成的空隙中流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量调节板上有多个孔,筒形保持件的圆 形板部也有多个孔,且风量调节板和圆形板部叠靠在一起,空气从二者的 孔的交错形成的空隙中流过;当罩壳相对筒形保持件转动时,与罩壳联动 的风量调节板也会转动,风量调节板和圆形板部的多个孔交错形成的空隙 也跟着变大或变小,且交错形成的空隙越大,流过的风量越大,交错形成 的空隙越小,流过的风量越小,由于在风量调节板和圆形板部上均有多个
孔,因此只需将罩壳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实现风量的有效调节;由于风向
调节板安装在罩壳中,故风向调节板随着罩壳的转动而转动,但由于罩壳
转动的角度较小,故风向调节板转动的角度也较小,即风向的变化也很小。
即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出风装置可在风向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实现风量的有效调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车厢出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车厢出风装置完全打开时的正面 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车厢出风装置完全关闭时的正面 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车厢出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车厢出风装置中筒形保持件的结 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车厢出风装置中风量调节板的结 构示意图7是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8是沿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9是沿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10是沿图3中D-D方向的剖视图11是沿图7中E-E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厢出风装置,能让空气从其中流 过,所述车厢出风装置安装在车厢内,以作为中央通风装置、侧通风装置、 下通风装置或侧除霜器等使用。该车厢出风装置包括罩壳1、第一风向调节板2、第二风向调节板3、连杆4、筒形保持件5、环形盖6、支撑件7、 风量调节板8和弹性件9。空气从筒形保持件5的一端流进,从另一端流 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空气流进端称为筒形保持件5的后端,将空气流 出端称为筒形保持件5的前端。
第一风向调节板2呈椭圆形的平板状,包括风向调节板主体21和连接 臂22,以及左侧支撑轴23和右侧支撑轴24。第二风向调节板3与第一风 向调节板2相似,第二风向调节板3呈大致椭圆形的平板状,包括呈阶梯 状的风向调节板主体31、连接臂32、左侧支撑轴33和右侧支撑轴34。第 一风向调节板2和第二风向调节板3的左侧支撑轴23和33可转动的安装 在罩壳l内的支撑孔中,第一风向调节板2和第二风向调节板3的右侧支 撑轴24和34由支撑件7可转动地支撑,支撑件7装配在罩壳1中,第一 风向调节板2和第二风向调节板3的连接臂22和32通过连杆4连接在一 起,使第一风向调节板2和第二风向调节板3以联锁的方式转动。罩壳1 安装在筒形保持件5中,环形盖6安装在筒形保持件5的前端。
罩壳1包括罩壳主体11和一个从罩壳主体11的后端部延伸出的拱形 支撑臂12,在拱形支撑臂12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支撑部13,在支撑部13 处有一个盲孔14,该盲孔14的开口背向罩壳主体11。
风量调节板8呈圆形板状,其上有四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扇形孔81, 扇形孔81的扇形角是45度。在筒形保持件5的后端有一个圆形板部51, 圆形板部51上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扇形孔52,扇形孔81的形状和大 小与扇形孔52相同。风量调节板8安装在圆形板部51和拱形支撑臂12 之间。
圆形板部51的中心位置处有一个凸出轴53,风量调节板8的中心位 置处有一个圆孔82,风量调节板8通过其上的圆孔82安装到凸出轴53上, 风量调节板8和圆形板部51叠靠在一起。
当罩壳1装配到筒形保持件5中时,突出轴53插入到盲孔14中,从 而罩壳1可转动地安装在筒形保持件5中。弹性件9包括安装部91和两个 腿部92,安装部91安装在罩壳主体11上的方形孔15中。在筒形保持件5 的纵向中间位置处有阶梯部54,该阶梯部54的整个周向上形成连续的、 不平坦的前侧端面。当罩壳1安装在筒形保持件5中时,阶梯部54的端面 弹性挤压并支撑装配在罩壳1上的弹性件9的腿部92,通过阶梯部54的 端面与腿部92的弹性挤压,罩壳1能沿周向逐步转动。在风量调节板8上有两个扇形突起部83,每个扇形突起部83上各有 一个直的凹槽84,两个凹槽8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穿过风量调节 板8的中心。拱形支撑臂12的靠近支撑部13的部分卡在两个凹槽84中。 通过这种安装方式,当罩壳l沿周向转动时,通过拱形支撑臂12的带动, 风量调节板8也能随着罩壳1的转动而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筒形保持件5的轴线方向,将圆形板部51所在的 一端称为该车厢出风装置的后端,将环形盖6所在的一端称为该车厢出风 装置的前端。
该车厢出风装置的后端与空调出风管道连接,该车厢出风装置的前端 面向车厢内部。风量调节板8与筒形保持件5的圆形板部51叠靠在一起, 空气从风量调节板8的四个扇形孔81和圆形板部51的四个扇形孔52交错 形成的空隙中流进,并从车厢出风装置的前端流出。随着风量调节板8的 转动,四个扇形孔81和四个扇形孔52交错形成的空隙的大小不断变化, 当四个扇形孔81和四个扇形孔52完全重合时,所述空隙最大,从这里流 过的风量最大;当风量调节板8相对圆形板部51转过45度时,四个扇形 孔81和四个扇形扎52完全错开,所述空隙最小,从这里流过的风量最小。 即在风量调节板8相对圆形板部51转过45度的过程中,可完成风量从最 大到最小的调节,而不需要风量调节板8转过一周。
本实施方式的车厢出风装置,安装在车厢内,以作为中央通风装置、 侧通风装置、下通风装置或侧除霜器等使用,因此一个车厢内可能有多个 车厢出风装置。当需要调节某个车厢出风装置的出风量时,车内人员可用 手旋动罩壳1,使罩壳1向某个方向旋转,罩壳1通过其上的拱形支撑臂 12带动风量调节板8转动,风量调节板8的四个扇形孔81和圆形板部51 的四个扇形孔52交错形成的空隙的大小将变大或变小,当罩壳1向相反方 向旋转时,所述空隙的大小将变小或变大。
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形板部51上的扇形孔52和风量调节板8上的扇 形孔81都是4个。实际上,扇形孔52和扇形孔8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比 如说5个、6个、7个、……;而且,扇形孔52和扇形孔81的数量越多, 将风量调节板8转动同样角度时风量的变化越大,风量调节作用越强。扇 形孔52和扇形孔81的形状和数量可以不相同,通过适当设计扇形孔52 和扇形孔81的形状和数量,也可实现较好的风量调节效果。这些对于本领 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不需要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做到的。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厢出风装置,所述车厢出风装置能让空气从其中流过;所述车厢出风装置包括罩壳;风向调节板,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罩壳内;筒形保持件,所述罩壳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筒形保持件中,空气从所述筒形保持件的一端流进,从另一端流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带多个孔的风量调节板,所述风量调节板安装在所述筒形保持件中,且所述风量调节板与所述罩壳联动;所述筒形保持件的空气流进端有一个带多个孔的圆形板部;所述风量调节板和所述圆形板部叠靠在一起,空气从二者的孔的交错形成的空隙中流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一 个从其后端延伸出的拱形支撑臂,所述风量调节板上有两个在同一直线上 的凹槽,所述拱形支撑臂卡接在所述两个凹槽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板 上有两个突起部,所述两个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突起部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板 的多个孔均为扇形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孔有四 个,且它们沿所述风量调节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孔的扇 形角为45度。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板部的 多个孔均为扇形孔。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孔有四 个,且它们沿所述圆形板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孔的扇 形角为45度。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板的中心位置处有一个中心孔,所述圆形板部的中心位置处 有一个伸出轴,所述风量调节板通过其上的中心孔安装在所述圆形板部的 伸出轴上。
专利摘要一种车厢出风装置,其能让空气从中流过;所述车厢出风装置包括罩壳;风向调节板,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罩壳内;筒形保持件,所述罩壳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筒形保持件中,空气从所述筒形保持件的一端流进,从另一端流出;其中,还包括一个带多个孔的风量调节板,所述风量调节板安装在所述筒形保持件中,且所述风量调节板与所述罩壳联动;所述筒形保持件的空气流进端有一个带多个孔的圆形板部;所述风量调节板和所述圆形板部叠靠在一起,空气从二者的孔的交错形成的空隙中流过。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出风装置,可在风向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实现风量的有效调节。
文档编号B60H1/24GK201342920SQ20082023573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跃 李, 肖海云, 赵泽明, 刚 陈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