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具用的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517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具用的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输技术,特别是指一种载具用的动态动力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载具的动力传输机构中,动力传输机构固定在载具上,而动力输出器完全 由与该传动机构结合的固定点所支撑,且与该载具间不具有直接的固定关系。此外,该动力 传输机构也与负责驱动载具的轮轴相连接,在载具行进时,会因路面的不平整,致使该动力 传输机构随轮轴而晃动。为了减少路面振动影响,该动力传输机构会通过圆形减振橡胶垫 而固定在载具上,然而,圆形减振橡胶垫虽具有前后、上下、左右及旋转等八向减振作用,但 会使该动力传输机构相对于载具的固定刚性较弱,加上若使用较大重量的动力输出器时, 传动机构与载具间的固定点会因无法承受该动力输出器因晃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矩而有 断裂的危险。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使载具具有一稳固且平顺的动态动力传输机 构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固且平顺的动态动力传输机构。该动态动力传输机 构包括一动力输出单元,其牢固地固定在载具本体上且用以作为该动力传输机构的动力来 源。该动态动力传输机构更将差速器和轮轴视为一组结构,该组结构的大部份通过减振橡 胶垫片而固定在载具上,以避免将路面振动传到载具。相对地该组结构是一个动态固定位 置,会随路况不同或过弯而使位置不停地在变化。接着,再利用平衡及刚性良好的连接组件使差速器与等速万向接头相连接,该等 速万向接头的另一端则与板弹簧联轴器相连接,该板弹簧联轴器再与减速器相连接,而该 减速器固定在动力输出器上,其中该等速万向接头及该板弹簧联轴器皆用以联结不同轴向 结构及消弭两端套件间的轴向角度差,该等速万向接头主要用以消弭动力输出单元与差速 器间的轴向的大角度差异,而该板弹簧联轴器则用以消弭动力输出单元与差速器的轴向间 仍存在的小角度差,以求最佳的同轴稳定度。包括—种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该载具包含轮轴,该传输机构包含一动力输出单 元,固定在一载具上,以作为该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动力源;及一等速万向接头,与该动力 输出单元及该载具的轮轴相连接,以将该动力输出单元所输出的动力传至该轮轴而驱动该 载具,其中该等速万向接头用以联结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轮轴的不同轴向结构,并消弭该 动力输出单元与该轮轴之间的轴向角度差。一种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该载具包含轮轴,该传输机构包含一动力输出单 元,固定在一载具上,以作为该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动力源;一差速器,固定在该载具上; 一连接组件;及一等速万向接头,一端通过该连接组件与该差速器连接,另一端与该动力输出单元连接;其中该差速器用以将该动力输出单元所输出的动力传至该轮轴而驱动该载 具,该等速万向接头用以联结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差速器的不同轴向结构,并消弭该动力 输出单元与该差速器之间的轴向角度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仅有动力输出器1与差 速器6是固定在载具上的,因此,此二者之间相对位置是动态的。在动力输出器1与差速器 6之间,再通过等速万向接头4消弭大角度的轴向角度差,及利用板弹簧联轴器3消弭剩余 的微小轴向角度差,微小轴向角度差可以是小于1°的,以使动态动力传输机构100平顺地 传动动力,进而使载具获得安全、减少振动及噪音的优质动力传输。


本发明将可通过详细说明及随附的相应附图而容易理解,且相似的参照数字代表 相似的结构组件。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组合分解图。1动力输出器2减速器3板弹簧联轴器4等速万向接头5连接组件6差速器11 螺丝12减振橡胶垫片13 螺丝31 螺丝32 螺丝51 螺丝61减振橡胶100动态动力传输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特征和实施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 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在阅 读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时,可同时参考附图,且该附图也视作该详细说明的一部分。图1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 动态动力传输机构100可包含动力输出器1、减速器2、板弹簧联轴器3、等速万向接头4、连 接组件5、及差速器6,其中动力输出器1用以作为动态动力传输机构100的动力来源;减速 器2用以将动力输出器1所输出的高转速低扭力动力转化成低转速高扭力动力;板弹簧联 轴器3及等速万向接头4皆用以联结不同轴向结构及消弭两端套件间的轴向角度差,其中 等速万向接头4通过钢珠与轴向滑槽的配合或轴向齿条与轴向滑槽的配合,而消弭动力输出单元(动力输出器1及减速器2)与差速器6的轴向间大角度差和轴向差,而板弹簧联轴 器3则通过其板形弹簧而消弭动力输出单元(动力输出器1及减速器2)与差速器6的轴 向间仍存在的小角度差,该小角度差可以是小于1°的,以求最佳的同轴稳定度;差速器6 则用以将动力输出器1所输出的动力传至轮轴(图中未标示)以驱动载具车轮(图中未标 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若干不严格要求同轴稳定度的情况下,动态动力传输机构 100可不包含板弹簧联轴器3。或者,等速万向接头4也可不经由连接组件5及差速器6,而 直接将动力输出器1所输出的动力传至轮轴。其中,所述连接组件5具体可以采用法兰。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100的组合分解图。需注意的是, 图2中所示的连接固定用的螺丝仅为说明的目的,并不意味该等套件间是用如此数目的螺 丝来作连接。如图2所示,动力输出器1具有一传动轴,且通过螺丝13而固定在载具(图 中未标示)上。可在动力输出器1与螺丝13间设置减振橡胶垫片12,以防止来自动力输出 器1的振动传至载具。减速器2通过螺丝11而固定在动力输出器1上,且不与该载具有任 何其它固定关系。板弹簧联轴器3通过螺丝31、32轴向锥度迫紧将减速器2与等速万向接 头4联结成一体。等速万向接头4通过螺丝51而固定在连接组件5上。连接组件5直接 嵌入差速器6,且差速器6通过减振橡胶61而固定在载具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仅有动力输出器1与差 速器6是固定在载具上的,因此,此二者之间相对位置是动态的。在动力输出器1与差速器 6之间,再通过等速万向接头4消弭大角度的轴向角度差,及利用板弹簧联轴器3消弭剩余 的微小轴向角度差,微小轴向角度差可以是小于1°的,以使动态动力传输机构100平顺地 传动动力,进而使载具获得安全、减少振动及噪音的优质动力传输。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所有的参数 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且在该权利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 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一种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载具包含轮轴,该传输机构包含一动力输出单元,固定在一载具上,以作为该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动力源;及一等速万向接头,与该动力输出单元及该载具的轮轴相连接,以将该动力输出单元所输出的动力传至该轮轴而驱动该载具,其中该等速万向接头用以联结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轮轴的不同轴向结构,并消弭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轮轴之间的轴向角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动力输出单 元包括一动力输出器;及一减速器,与该动力输出器连接,并用以使该动力输出器所输出的高转速低扭力动力 转化成低转速高扭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动力输出器 为一马达。
4.一种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载具包含轮轴,该传输机构包含一动力输出单元,固定在一载具上,以作为该动态动力传输机构的动力源;一差速器,固定在该载具上;一连接组件;及一等速万向接头,一端通过该连接组件与该差速器连接,另一端与该动力输出单元连接;其中该差速器用以将该动力输出单元所输出的动力传至该轮轴而驱动该载具,该等速 万向接头用以联结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差速器的不同轴向结构,并消弭该动力输出单元与 该差速器之间的轴向角度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动力输出单 元包括一动力输出器;及一减速器,与该动力输出器连接,并用以使该动力输出器所输出的高转速低扭力动力 转化成低转速高扭力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动力输出器 为一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板弹簧联轴器,介设在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等速万向接头之间,该板弹簧联轴器用 以联结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等速万向接头的不同轴向结构,并消弭该动力输出单元与该等 速万向接头之间所剩余的轴向角度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板弹簧联轴 器与该万向接头整合成一组联结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组件为 一法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具用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动力输出单 元与该差速器之间的剩余轴向角度差小于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具用的动态动力传输机构,该动态动力传输机构包含一动力输出器、一减速器、一板弹簧联轴器、一等速万向接头、一连接组件、及一差速器,其中该动力输出器固定在载具上作为动力输出来源;该减速器用以将动力输出器所输出的高转速低扭力的动力转化成低转速高扭力的动力;该板弹簧联轴器及该等速万向接头皆用以联结不同轴向结构,并消弭两端套件间的轴向角度差,以求最佳的同轴稳定度;该差速器固定在载具上且用以将动力传送给轮轴而驱动载具移动。
文档编号B60K17/16GK101954860SQ20091015217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陈圣文 申请人:创意库设计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