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512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部件。
背景技术
具有后备箱的汽车,其后挡风和后备箱交界处都需要装包边条,以防止后备箱开关时损坏后挡风玻璃,现有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通常采用软质PVC材料挤出弯弧型软边(俗称LIP)与钣金搭接,这种结构虽然很好的保护的后挡风玻璃,但是在开关后备箱时候后备箱边与LIP发生位移时会发出较大的摩擦杂音。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备箱开关杂音大的缺陷。
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尾部(1)和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弯弧型软边(5)构成,后挡风玻璃(2)装在尾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弯弧型软边(5)和后备箱边(4)的接触处装有一层植绒面(3),植绒面材料可选择尼龙、晴纶、涤纶之一。
所述的硬质塑料选自硬质PVC、聚丙烯树脂PP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所述的软质材料选自软质PVC或热塑性硫化橡胶TPV。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弯弧型软边前端部和后备箱接触处采取植绒处理,产品外观美观;后备箱边与产品植绒面开关时起到一种缓冲、减震的效果,彻底解决了开关后备箱时产生的摩擦杂音。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由硬质PVC制成的尾部1和由软质PVC制成的弯弧型软边5构成,后挡风玻璃2装在尾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弯弧型软边5和后备
3箱边4的接触处装有一层植绒面3。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 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制成的尾部1和由软质PVC制成的弯弧型软边5构成,后挡风玻璃2装在尾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弯弧型软边5和后备箱边4的接触处装有一层植绒面3。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 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由聚丙烯树脂PP制成的尾部1和由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制成的弯弧型软边5构成,后挡风玻璃2装在尾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弯弧型软边5和后备箱边4的接触处装有一层植绒面3。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其特征是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尾部(1)和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弯弧型软边(5)构成,后挡风玻璃(2)装在尾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弯弧型软边(5)和后备箱边(4)的接触处装有一层植绒面(3),植绒面材料可选择尼龙、晴纶、涤纶之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其特征是所述的硬质塑料选自硬质PVC、聚丙烯树脂PP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其特征是所述的软质材料选自软质PVC或热塑性硫化橡胶TPV。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下包边条,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尾部(1)和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弯弧型软边(5)构成,后挡风玻璃(2)装在尾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弯弧型软边(5)和后备箱边(4)的接触处装有一层植绒面(3)。本实用新型针对弯弧型软边前端部和后备箱接触处采取植绒处理,产品外观美观;后备箱边与产品植绒面开关时起到一种缓冲、减震的效果,彻底解决了开关后备箱时产生的摩擦杂音。
文档编号B60R13/02GK201419682SQ20092006805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徐远刚 申请人:宁波福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