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的车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868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的车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的车轴,属运输汽车零部件
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运输车用的车轴,采用的是车轴和钢板弹簧悬挂连接的方式。车轴前后左右 方向没有摆动,主要靠钢板弹簧的上下弹性缓冲冲击载荷。普通车轴最多只能使用3条轴, 如果采用4条轴,就必须有一条是转向轴,才能使车辆在顺利转弯,承载吨位最多是60吨。 这样有些大件的工程建筑运输就需要另找可以承载大吨位的车辆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轴在车辆行驶中可以前后左右
摆动,缓冲由于路面的高低不平对车辆和车轴的冲击,省去了钢板弹簧等机械悬挂零部件, 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安装和拆卸维修的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的车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 用运输车用的车轴,包括前车轴总成、固定前车轴总成的前平衡梁,后车轴总成、固定后车 轴总成的后平衡梁,一根以上的位于前车轴总成、后车轴总成之间的中间车轴总成及固定 中间车轴总成的中间平衡梁;还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一件以上的中间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支架呈门形,还包括设在前支架内的能转动的前连接件,前平衡梁的一端与前连 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第一中间支架呈门形,还包括与第一中间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 平衡摆臂,分别设在第一平衡摆臂两端内的能转动的第一、二连接件,前平衡梁的另一端与 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中间平衡梁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第二中间支 架呈门形,还包括与第二中间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二平衡摆臂,分别设在第二平衡摆臂两端 内的能转动的第三、四连接件,中间平衡梁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后平衡梁的一 端与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后支架呈门形,还包括设在后支架内的能转动的后 连接件,后平衡梁的另一端与后连接件转动连接。 所述的前连接件包括前十字孔转动体、将十字孔转动体固定在前支架内的两前销 钉、前插销及前螺母,在前十字孔转动体上设有横向通孔;所述的前平衡梁的一端设有凸字 形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穿过十字孔转动体的横向通孔,前螺母套设在圆柱体前端的凸形部 位并通过前插销定位;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十字孔转动体、将第一十字孔转动体固 定在第一平衡摆臂内的两前左销钉,在第一十字孔转动体上设有横向通孔,前平衡梁的另 一端设有圆柱,圆柱插入横向通孔中;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前连接件的结构相同,中间平衡 梁的结构与前平衡梁的结构相同,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相同,第四连接件的结 构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后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后平衡梁与前平衡梁的 结构相同。为了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保障车辆的使用性能,针对现在普通车轴承载吨位小 的局限性,设计开发此种一线三轴。[00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运输车至少可以配六条轴及配置至少24 个轮胎,承载额定吨位为100-150吨。结构上利用前、中、后支架与车辆大梁焊接,把车轴总 成和前、中后平衡梁焊接在一体,同时考虑到车辆行驶路面的复杂性,大胆采用钢性悬架的 原理,保证车轴在车辆行驶中可以前后左右摆动,缓冲由于路面的高低不平对车辆和车轴 总成的冲击。省去了钢板弹簧等机械悬挂零部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安装和拆卸维修。解 决了大吨位车辆运输的问题,同时轮胎增加,对路面的压强降低,有利的保护了公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图3中的M-M断面图; 图6是图3中的N-N断面图; 图7是图2中的S-S断面图; 图8是图2中的P-P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至8所示,其是一种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用的车轴,包括前车轴 总成11、固定前车轴总成的前平衡梁14,后车轴总成3、固定后车轴总成的后平衡梁4, 一根 以上的位于前车轴总成、后车轴总成之间的中间车轴总成7及固定中间车轴总成的中间平 衡梁18 ;还包括前支架12、后支架1及一件以上的中间支架5、9 ;使用时,前支架、后支架及 中间支架焊接固定在车辆的大梁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前支架12呈门形,还包括设在 前支架内的能转动的前连接件,前平衡梁14的一端与前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从而 使前平衡梁定位在前支架与中间支架9之间;第一中间支架9呈门形,还包括与第一中间支 架转动连接的第一平衡摆臂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间支架与第一平衡摆臂通过第一中间 销轴16转动连接,分别设在第一平衡摆臂两端内的能转动的第一、二连接件,前平衡梁的 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中间平衡梁18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 从而使中间平衡梁定位在两中间支架之间;第二中间支架5呈门形,还包括与第二中间支 架转动连接的第二平衡摆臂1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中间支架与第二平衡摆臂通过第二中 间销轴6转动连接,分别设在第二平衡摆臂两端内的能转动的第三、四连接件,中间平衡梁 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后平衡梁4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 从而使后平衡梁定位在中间支架5与后支架1之间;后支架呈门形,还包括设在后支架内的 能转动的后连接件,后平衡梁的另一端与后连接件转动连接。使用时,由于前平衡梁14相 对前连接件及第一连接件可以转动,且第一平衡摆臂8可以带动第一、二连接件上下摆动, 因此前轴总成11可以自动调节上下位置,以适应高底不平的路面;中平衡梁18相对第二连 接件及第三连接件可以转动,第二平衡摆臂19可以带动第三连接件上下摆动,因此中间轴 总成7可以自动调节上下位置,以适应高底不平的路面;同理,后轴总成3可以自动调节上下位置,以适应高底不平的路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前连接件包括前十字孔转动体25、将十字孔转动体固 定在前支架12内的两前销轴13、前插销22及前螺母23,在前十字孔转动体上水平的设有 横向通孔251及纵向通孔252 ;前平衡梁14的一端设有凸字形的圆柱体142,该圆柱体穿过 十字孔转动体的横向通孔,前螺母套设在圆柱体前端的凸形部位并通过前插销定位,这样 前平衡梁相对前十字孔转动体可以转动并定位,在前螺母与十字孔转动体之间还设有弹性 垫片24 ;两前插轴13分别插在纵向通孔中使前十字孔转动体转动的设在前支架12上,两 前插轴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前支架上。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十字孔转动体26、将第一十字孔 转动体固定在第一平衡摆臂8内的两第一平衡摆臂销轴15,在第一十字孔转动体上水平设 有横向通孔261及纵向通孔261,前平衡梁的另一端设有圆柱141,圆柱插入横向通孔中;两 第一平衡摆臂销轴分别插在纵向通孔261中使第一十字孔转动体转动的设在第一平衡摆 臂8上,两第一平衡摆臂销轴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平衡摆臂上。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十 字孔转动体等部件,它的结构与前连接件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平衡摆臂的固定 方式与第一连接件相同,中间平衡梁18的结构与前平衡梁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述,中 间平衡梁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相同,第三、 四连接件与第二平衡摆臂的固定方式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平衡摆臂的固定方式相同,中间 平衡梁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第四连接件的结构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后 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后连接件与后支架的固定方式与前连接件与前支架的固 定相同,后平衡梁4与前平衡梁的结构相同,后平衡梁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 向定位,另一端与后连接件转动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用的车轴,包括前车轴总成、固定前车轴总成的前平衡梁,后车轴总成、固定后车轴总成的后平衡梁,一根以上的位于前车轴总成、后车轴总之间的中间车轴总成及固定中间车轴总成的中间平衡梁;还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一件以上的中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架(12)呈门形,还包括设在前支架内的能转动的前连接件,前平衡梁(14)的一端与前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第一中间支架(9)呈门形,还包括与第一中间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平衡摆臂(8),分别设在第一平衡摆臂两端内的能转动的第一、二连接件,前平衡梁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中间平衡梁(18)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第二中间支架(5)呈门形,还包括与第二中间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二平衡摆臂(19),分别设在第二平衡摆臂两端内的能转动的第三、四连接件,中间平衡梁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后平衡梁(4)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后支架(1)呈门形,还包括设在后支架内的能转动的后连接件,后平衡梁的另一端与后连接件转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的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前连接件包括前十字孔转动体(25)、将十字孔转动体转动的设在前支架(12)内的两前 销轴(13)、前插销(22)及前螺母(23),在前十字孔转动体上设有横向通孔(251);所述的 前平衡梁(14)的一端设有凸字形的圆柱体(142),该圆柱体穿过十字孔转动体的横向通 孔,前螺母套设在圆柱体前端的凸形部位并通过前插销轴向定位;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 第一十字孔转动体(26)、将第一十字孔转动体转动的设在第一平衡摆臂(8)内的两第一平 衡摆销轴(15),在第一十字孔转动体上设有横向通孔(261),前平衡梁的另一端设有圆柱 (141),圆柱插入横向通孔中;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前连接件的结构相同,中间平衡梁(18) 的结构与前平衡梁的结构相同,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相同,第四连接件的结构 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后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后平衡梁(4)与前平衡梁 的结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半挂运输车或专用运输车用的车轴,包括前车轴总成、前平衡梁,后车轴总成、后平衡梁,一根以上的中间车轴总成及中间平衡梁;还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一件以上的中间支架;特点是前、后支架及第一、二中间支架均呈门形,设在前支架内的能转动的前连接件,前平衡梁的一端与前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与第一中间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平衡摆臂,分别设在第一平衡摆臂两端内的能转动的第一、二连接件,前平衡梁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中间平衡梁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与第二中间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二平衡摆臂,分别设在第二平衡摆臂两端内的能转动的第三、四连接件,中间平衡梁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后平衡梁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并轴向定位;设在后支架内的能转动的后连接件,后平衡梁的另一端与后连接件转动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安装和拆卸维修,承载吨位大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B35/00GK201511761SQ20092018935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6日
发明者蔡长平 申请人:蔡长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