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35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架,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汽车的后面,在它上面装载携带自行 车的掉挂式车用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和商用轿车的的普及率大大增加,这些车不但可以 载人,也可以在车上安装各种行李架后,进行装载、携带一些行李、帐篷之类的出行使用物 品,而这些行李架大多固定在车的顶棚上,用它们装载、携带自行车很不方便,而现在用轿 车携带自行车时,只能将自行车的后轮或前轮放在三厢车的后备厢内,另一部分支出车外, 不但不安全,也不方便,常常因路面额簸,自行车在后备厢内上下颠动将车刮伤,而有些两 厢车或suv由于没有支出的后备厢,也无法携带自行车,但是随着如今人们越来越崇尚户外
休闲运动,特别是骑自行车运动,在驾车出外休闲运动的同时,随车携带自行车更是成为一 种必要,需要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控装在汽车后面,可以将自行车固定在它的上面,方 便安全携带自行车的自行车架,让汽车得以载运自行车至自行车道或其它地方,增加其便利 性。但目前出现的自行车架要么结构过于简单,实际效果不大不安全,要么结构太过复杂, 制作成本高且维护不方便、使用的方便性受限制。
公告日为2008年12月24日的授权专利号ZL200820000715.0公开了一种携车架结构,包括 吊挂架,包含n形杆及数个固定座,且该固定座组设于该门形杆上;主支架,包含主杆、次 杆、及定位座,且该定位座组设于主杆顶端,该定位座两侧边进一步各设一卡槽,以供一对 次杆分别固定于该卡槽,使得该主支架整体呈Y形体;结合部,包含L形管;通过上述构件, 该吊挂架枢固于该主支架的顶端,以提供自行车固挂,且该结合部枢固于该主支架的底端, 使该结合部能够固设套接于汽车尾端,以达到汽车携带自行车的目的;又借该次杆能紧密贴 合于该卡槽,以锁固来增加携车架结合的稳定度,且该结合部增设左塞体及右塞体,根据汽 车尾端的拖车架的规格决定是否从L形杆卸下,使该携车架可以适用两种规格的拖车架。此 结构能够对自行车进行有效的携载,拆卸也较为方便,但尚存在着其固定座的设计太过简单 ,且固定座直接压在自行车上,对其的有效固定自行车架及对自行车架的漆层保护均存在一 定的影响,再者其虽然可以实现可拆卸的结构,当还存在拆卸不够方便特别是一个人进行拆 卸的时候,还不够方便、快捷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自行车架要么结构过于简单,实际携车效果不够安全,或者结构 太过复杂,制作成本高且维护不方便、使用的方便性受限制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更安全、拆 卸及维护更方便快捷,更有效的将自行车携架于汽车尾部的车用自行车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自行车架,包括主 支架,主支架设在底座上,主支架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插槽结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主支架 的斜向上端部分设有数个卡槽、卡槽两端设有适用于避免擦伤的护套和适用于紧固的雌雄织 带,主支架的主杆体与底座的定位槽连接,并通过定位件与底座连接固定。能够快捷有效的 进行将自行车安全有效的安装紧固到卡槽上,并能轻松快捷有效的进行主支架和底座之间的 安装和拆卸工作。
作为优选,主支架包括一对主杆体、连接在主杆体下端定位杆上的定位槽、定位件,以 及从主杆体上端部分开始斜向上折的上挂架杆。
作为优选, 一对主杆体在空间上为从下端定位杆直向上,再相对向折向靠拢成倒V后再 斜向上折弯,在斜向上折的上挂杆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数对卡槽的安装孔。作为优选,底座由连接板连接两端对称设置的定位槽及两个纵横向设置的定位件,连接 板凸出两定位槽中心连接线地方,并在连接板凸出的中间位置上设有连接孔,且其凸出方向 与上挂架杆的斜向上方向成相反方向,两个定位件之间成纵横的结构方向设置。纵横向设置 两个定位件的位置能保证主支架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除了上下是其可拆卸方向,能从左右前后 方向进行有效定位紧固。
作为优选,连接板为V形板结构,连接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斜杆。V形板结构能方便的将底 座与汽车尾端拖车架相连接,支撑斜杆加强底座的可靠强度。
作为优选,卡槽设在固定板上,卡槽为v形槽结构,卡槽的两端设有橡胶护垫件,橡胶
护垫件外侧上设有雌雄织带。橡胶护垫件更有效的起到既能保护自行车架漆层又能紧固自行 车的卡牢位置等作用。
作为优选,雌雄织带为毛毡结构,雌雄织带穿过卡槽底部。雌雄织带进一步将自行车有 效紧固在卡槽的橡胶护垫件上。
作为优选,固定板在其斜下端部分设有弹性尼龙织带,弹性尼龙织带的尾端设有金属钩 片。弹性尼龙织带进一步将自行车有效定位紧固。
作为优选,可拆卸连接方式为通过插销件方式将已插槽连接固定主支架与底座再用插销 结构方式连接,插销包括插销、销端和设在销端上的弹扣环。插入插销扣牢弹扣环可以紧固主支架与底座,打开弹扣环拔出插销可以拆卸主支架与底座之间的连接。主支架与底座之间 的安装与拆卸过程都非常轻松、快捷方便。
作为优选,主支架包括单根主杆体,主杆体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底座上设有连接孔和主 杆体的固定边。单根主杆结构更经济实惠,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安全有效的将自行车定位紧固在卡槽里的橡胶垫件上, 提高了自行车携带在汽车尾端的安全可靠性,操作简单轻松,同时主支架和底座之间以及自 行车与卡槽之间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快捷有效,同时维护也很方便。并可根据不同的 客户群选择不同结构的车用自行车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一种结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一种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俯视图。
图6是图2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一种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卡槽结构正视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的左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雌雄织带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自行车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所示的实施例l中, 一种车用自行车架,包括主支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架10设在底 座20上,主支架10与底座20的连接方式为插槽结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主支架10的斜向上端 部分设有数个卡槽30、卡槽30两端设有适用于避免擦伤的护套和适用于紧固的雌雄织带40, 主支架10的主杆体11与底座20的定位槽25连接,并通过定位件与底座连接固定。主支架10包 括一对主杆体ll、连接在主杆体11下端定位杆111上的定位槽12、定位件13,以及从主杆体 11上端部分112开始斜向上折的上挂架杆113 (见图2)。定位件13上设有定位孔131 (见图7),定位槽12和定位件13为U形体结构,定位件13的U形开口朝下。 一对主杆体ll在空间上为 从下端定位杆111直向上再相对向折向靠拢成倒V后再斜向上折,在斜向上折的上挂杆113上 方焊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开有数对卡槽30的安装孔15。在倒V形下端部分的一对主杆 体11上装接有连杆114,加强主支架10的强度。底座20由连接板22连接两端焊接对称的定位 槽25、定位件23、定位件24,连接板22凸出两定位槽25中心连接线地方的中间位置上设有连 接孔21,且其凸出方向在安装好主支架10后与上挂架杆113的斜向上方向成反方向设置,定 位件23与定位件24之间成纵横的结构方向焊接在底座20两端上。底座两端上的位置从外到内 顺序为定位槽25、定位件23、定位件24 (见图4)。定位件24上设有定位孔241 (见图4) 。连接板22为V形板结构,连接板22的下方设有支撑斜杆26。 V形底为其凸出方向。卡槽30为 V形槽,卡槽30的两端设有橡胶护件31,橡胶护垫件31外侧上设有雌雄织带40。卡槽的底部 设有一对安装孔32 (见图IO)。铆钉螺丝33穿过卡槽30和安装孔32,将卡槽30安装紧固在主 支架上端的固定板14上(见图7)。雌雄织带40为毛毡结构,雌雄织带40穿过卡槽30底部( 见图ll)固定在两端的橡胶护垫件31上。雌雄织带通过扣环41将雌雄扣光面401 (见图12) 和雌雄扣毛面402牢固扣紧卡在卡槽里的自行车架。固定板14在其斜下端部分装有紧固件52 ,紧固件52上连接有可调节紧固弹性尼龙织带50的紧固组件53,弹性尼龙织带50的尾端设有 金属钩片51。主支架10与底座20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为通过插销件60将主支架10与底座20 连接固定,插销60包括插销61、销端62和设在销端62上的弹扣环63。
图13所示的实施例2中,主支架10为单根主杆体11,主杆体11的下端与底座70连接,底 座70上设有连接孔71和主杆体11的固定边72,主杆体ll上端斜向上部分与实施例l相同。
使用上,将底座20通过连接孔21安装紧固到汽车尾端的拖车架上去后,当需要携带自行 车时,将装好卡槽的主支架10的两下端定位杆111对准底座20的两个定位槽25 (见图7),同 时主支架10上的定位槽12也就能对准底座的定位件23,并且主支架10上的定位件13也对准底 座的定位件24,再将主支架10插入底座20的定位槽25到位后,主支架10的定位孔131与底座 20的定位孔241达到对准位置,此时整个主支架10已经牢固的定位到底座20上;再将插销60 的销杆61穿过定位孔131及定位孔241,再将安装在插销10销端62上的弹扣环63翻扣到销杆61 穿出到定位件13的那一面上(见图l),将弹扣环63扣牢在定位件13上,实现主支架10与底 座20的定位固定及紧固;再打开雌雄织带40将自行车的车架放入卡槽30中带保护及紧固功能 的橡胶垫件31里,卡紧固定自行车后,再扣紧雌雄织带40的雌雄扣光面401和雌雄扣毛面402 实现自行车的进一步紧固;再弹性尼龙织带50通过其尾端的铁钩51将自行车再进一步的有效 定位紧固。这样汽车就可以安全的进行携带其尾端的车用自行 架上的自行车。在不使用车用自行车架携带自行车或者是需要使用车辆后备箱时,只需要卸下自行车后,打开弹扣在定 位件13上的弹扣环63,拔出插销60后,就可以轻松将主支架10从底座20上提起卸下,整个操 作简单,轻松、快捷。当然也可以轻松再把底座20从车尾端上卸下来。另一种单杆结构的车 用自行车架的安装和使用相对来说也就更为简单、有效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自行车架,包括主支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架(10)设在底座(20)上,主支架(10)与底座(20)的连接方式为插槽结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主支架(10)的斜向上端部分设有数个卡槽(30)、卡槽(30)两端设有适用于避免擦伤的护套和适用于紧固的雌雄织带(40),主支架(10)的主杆体(11)与底座(20)的定位槽(25)连接,并通过定位件与底座连接固定。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 (10)包括一对主杆体(11)、连接在主杆体(11)下端定位杆(111)上的定位槽(12) 、定位件(13),以及从主杆体(11)上端部分(112)开始斜向上折的上挂架杆(113)。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主 杆体(11)在空间上为从下端定位杆(111)直向上再相对向折向靠拢成倒V后再斜向上折弯 ,在斜向上折的上挂杆(113)上方设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设有数对卡槽(30 )的安装孔(15)。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 20)由连接板(22)连接两端对称设置的定位槽(25)、定位件(23)、定位件(24),连 接板(22)凸出两定位槽(25)中心连接线地方,并在连接板(22)凸出的中间位置上设有 连接孔(21),定位件(23)与定位件(24)之间成纵横方向的结构位置设置。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 接板(22)为V形板结构,连接板(22)的下方设有支撑斜杆(26)。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30) 设在固定板(14)上,卡槽(30)为V形槽结构,卡槽(30)的两端设有橡胶护垫件(31) ,橡胶护垫件(31)外侧上设有雌雄织带(40)。
7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雌雄织 带(40)为毛毡扣结构,雌雄织带(40)穿过卡槽(30)底部固定在两端的橡胶护垫件( 31)上。
8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 (14)在其斜下端部分设有弹性尼龙织带(50),弹性尼龙织带(50)的尾端设有金属钩片 (51)。
9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或7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通过插销件(60)方式将已插槽连接固定主支架(10)与底座(20) 再用插销结构方式连接,插销(60)包括插销(61)、销端(62)和设在销端(62)上的弹 扣环(63)。
10 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车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 支架(10)包括单根主杆体(11),主杆体(11)的下端与底座(70)连接,底座(70)上 设有连接孔(71)和主杆体(11)的固定边(7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自行车架,主支架(10)设在底座(20)上,主支架(10)与底座(20)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主支架(10)的斜向上端部分设有数个卡槽(30)、卡槽(30)为V形结构,卡槽(30)两端设有适用于避免擦伤的护套和适用于紧固的雌雄织带(40),主支架(10)的主杆体(11)与底座(20)的定位槽(25)连接,并通过定位件与底座连接固定,主支架的一对主杆体(11)为倒V结构。能够快捷有效的进行将自行车安全有效的安装紧固到卡槽上,并能轻松快捷有效的进行主支架和底座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工作。
文档编号B60R9/06GK201371782SQ20092030083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5日
发明者张普伦 申请人:宁波纽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