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在平行平面中或共平面布置的膜片用于控制在机动车的abs-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256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在平行平面中或共平面布置的膜片用于控制在机动车的abs-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力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用于这样地 控制在机动车的ABS-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力,即在出现机动车的各个车轮的抱死倾向期 间可适合地调整在对应的制动缸中的制动压力,其中在压力控制阀装置的壳体中设置了至 少两个具有通过弹簧件加载的膜片的膜片阀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前导控制膜片阀的、可由电 子控制装置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以及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制造该压力控 制阀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ABS(防抱死系统)阻止了车轮抱死并且当轮胎与车道之间要求了大于可传递的 力的附着力、也就是说当由驾驶员制动过大时,则该防抱死系统起作用。当制动过大时, ABS-制动设备的中央电子控制装置由转速传感器信号识别出一个或多个车轮的抱死倾向 并且由此计算出作用于对应的制动缸上的压力控制阀装置的控制情况。制动压力随后根据 车轮性能和进而根据轮胎与车道之间的摩擦比,借助于压力控制阀装置通过下降、保持或 者建立而调节到最佳的打滑率。由DE 101 56 773 Al公开了 ABS-制动设备的一种这种类型的压力控制阀装置。 对于机动车的ABS-制动设备大多使用了带有或没有继电器作用的单通道-压力控制阀。带 有继电器作用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应用在半挂车和牵引杆式挂车中。本发明所涉及的、没有 继电器作用的ABS-压力控制阀装置应用在所有另外的机动车中,例如在商用车辆、客车、 鞍式牵引车也如在挂车中。没有继电器作用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具有3/2路电磁阀作为膜片 阀的前导控制阀,其中电子控制装置对3/2路电磁阀进行控制,以便可以实现对于ABS-运 行而言必需的功能“压力保持”、“压力降低”和“压力建立”。在制动期间,当ABS未作出反 应时(没有车轮抱死倾向),压力介质、大多情况下是空气当制动缸进气或排气时不受阻碍 地在两个方向上流过压力控制阀。因此确保了,常用制动器装置的功能不会受到ABS压力 控制阀装置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压力控制阀装置这样地进一步加以改 进,即该压力控制阀装置可以更简单地制造和装配。同时应给出相应的、用于制造这种压力 控制阀装置的方法。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特征来实现。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思想,即在壳体的壳体部件的平面中设置了用于装入或插入膜 片的开口,并且膜片的边缘保持在开口的开口边缘和壳体的另一个壳体部件之间,其中开 口的开口边缘位于共同的平面内或平行的平面内并且开口的开口边缘的平面垂线指向相同的方向。因此应该将“一个”平面理解为壳体部件的一个唯一的相同的平面,即例如侧面、 端面或底面。因此应该将“平面垂线”理解为在相应的自由平面上建立的垂直线,该垂直线从这 个自由平面离开指向或离开伸出。带有这些特征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并且然后利用以下步骤至少 部分地制造或装配a)使至少两个膜片成形;b)这样地布置一个壳体部件,即开口的开口边缘的平面垂线平行于装配方向;c)将膜片阀的膜片在装配方向上这样地弓丨入开口中,即膜片边缘放置在开口边缘 上;并且然后d)将弹簧件在装配方向上安装在膜片上;e)这样地将另一个壳体部件在装配方向上安装在一个壳体部件上,即一方面膜片 边缘在一个壳体部件和另一个壳体部件之间锁紧并且另一方面弹簧件支撑在膜片和另一 个壳体部件上。膜片优选地由弹性体通过成形进行制造,其中这些膜片在由模型中脱模之后在一 定条件下通过注入的、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件彼此连接。因为用于膜片的开口相邻地布置在平面上,开口的开口边缘位于共同的平面(共 平面地)或平行的平面中,并且开口的开口边缘的平面垂线也指向相同的方向,所以可能 通过注入的密封件连接的膜片从唯一的侧面、优选地从上侧引导到或插入开口中。通过该 措施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法简化了压力控制阀装置的制造和装配,其中用于膜片的开 口布置在壳体的不同的平面上并且因此可以仅仅从多个装配方向上装配膜片,这例如需要 将壳体换位或需要更多数量的装配步骤。此外不需要其它的部件,以便将膜片在边缘侧保持在壳体中,这是因为它们在一 个壳体部件和另一个壳体部件之间例如通过压合座进行锁紧。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设计的措施,可能实现本发明在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6 中给出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改善。根据一个优选的措施,在具有用于膜片的开口的壳体部件中设计了用于连接到压 力控制阀装置上的流体管路的全部螺栓接口,其中该壳体部件由轻金属-压铸成型件构 成。特别优选地,该壳体部件由铝-压铸部件构成。此外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足够高,以便将 配有螺纹的、用于流体管路的接口直接地、即不设置插入件地设置在壳体部件中。根据一个改进方案,对膜片阀的膜片进行加载的弹簧件一方面支撑在膜片的中心 处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另一个壳体部件上,其中在另一个壳体部件中设置指向一个壳体部 件的盲孔,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弹簧件。在将另一个壳体部件装配在一个壳体部件上时,弹 簧件通过盲孔自动地对中心并且固定在其安装位置上。特别优选地,另一个壳体部件由塑料-压铸成型件构成,其中至少一个电磁控制 阀的至少一个阀座和另一个壳体部件一体地设计。该阀座在成型之后不再需要和另一个壳 体部件一起进行例如切削的进一步加工,这是因为压铸过的塑料的表面质量或者说表面粗 糙度足够满足对于这种阀座提出的密封性要求。因此不需要构成阀座的插入物作为附加的部件,这引起压力控制阀装置的元件数量有利地减少。根据一个改进方案,构成阀座的另外的壳体部件布置在具有螺栓接口和用于膜片 的开口的一个壳体部件与另一个壳体部件之间,至少一个电磁控制阀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该 另一个壳体部件中。该另一个壳体部件优选地同样是塑料-压铸成型件,至少一个电磁控制阀的至少 一个电磁线圈注入在该塑料-压铸成型件中。优选地,该另一个壳体部件配有至少一个通孔,用于装入至少一个电磁控制阀的 元件、如电枢或磁芯,其中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于在一个壳体部件中的膜片的开口的开口 边缘的平面垂线布置。另一个壳体部件的至少一个通孔优选地由顶盖封闭。然后适合地,至少一个对应于电磁控制阀的阀座设计在另一个壳体部件的、指向 另外的壳体部件的平面上。基于压力控制阀装置的部件的、上面说明的设计方案,用于对其进行制造的方法 然后还包括至少下列步骤f)在另一个壳体部件中,在指向另一个壳体部件的平面中制造至少一个电磁控制 阀的至少一个阀座;g)在壳体的另一个壳体部件中制造至少一个通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磁控制阀 的元件、如电枢和/或磁芯,其中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用于在一个壳体部件中的膜片的 开口的开口边缘的平面垂线或平行于装配方向;h)将至少一个电磁控制阀的元件在装配方向上装入另一个壳体部件中的通孔 中;i)这样地将另一个壳体部件在装配方向上安装在另一个壳体部件上,即在另一个 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阀座可以和至少一个电磁控制阀的、布置在另一个壳体部件中的元 件共同作用。压力控制阀装置的所有主要的元件如壳体部件、膜片阀和至少一个电磁控制阀然 后可以从一个唯一的装配方向上、优选的是垂直地并且从上面进行装配,这具有的优点是, 在装配期间不必进行换位。压力控制阀的装配方向因此特别通过在一个壳体部件中的开口 的开口边缘的平面垂线的方向而预先给出,这是因为膜片在该方向上装入开口中。特别优选地,压力控制阀装置的壳体仅仅或专有地由一个壳体部件、另一个壳体 部件和另外的壳体部件组成。该措施也引起根据本发明的压力控制阀装置的元件的数量有 利地减少,该压力控制阀装置优选地是单通道的压力控制阀装置。


另外的改进本发明的措施在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 说明一起详细地进行描述。图中示出图1示出了 ABS-制动设备的原理图,作为机动车的4S/4K-ABS-制动设备的一般 性示意图;图加示出了控制制动缸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在打开状态(压力建立)中的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加中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在关闭状态(压力下降)中的示意图;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示出了图加和图2b中的压力控制阀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横截面图;图4示出了沿着图3中的线IV-IV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装备有ABS-制动设备的机动车具有前轴1以及后轴2。在前轴1上布置 了车轮3a和北;后轴2例如具有分别装备有双轮胎的车轮如和4b。用于对这些车轮3a, 3b和^,4b进行制动的ABS-制动设备在这里按照4S/4K-设备(四个传感器,四个通道) 的方式设计。这意味着,这里一共提供了四个转速传感器如_5(1以及四个压力控制阀装置 7a_7d。压力控制阀装置7a_7d用于控制分别对应的制动缸6a_6d。通过分支的气动的制动 压力管路8,所有的压力控制阀装置7a-7d和脚踏制动阀9形成连接。当对脚踏制动阀9进行操作时,驾驶员制造出制动压力,该制动压力通过气动的 制动压力管路8经过压力控制阀装置7a-7d被传递至对应于车轮3a,3b以及车轮^,4b的 制动缸6a_6d。压力控制阀装置7a_7d可通过集成的、在图2a、图2b和图4中示出的电磁阀15a, 1 进行控制并且为此目的和中央电子控制单元10电连接。在输入端一侧,电子控制单元 10和四个测定轮速度的转速传感器5a4b连接。在将车轮3a-3d抱死的情况下按照ABS-调 节,根据电子控制单元10的指示,由驾驶员通过脚踏制动阀9控制引入的制动压力由相应 的压力控制阀装置7a-7d —直进行降低,直到抱死被排除为止。此外,本实施例的ABS-制 动设备包括ASR-功能组件,其包括用于减小发动机转矩的ASR-单元11,以及ASR-磁阀12 和换向阀13。在这里根据1-通道-压力控制阀装置的类型,对根据图加在々85_制动设备的范 畴中为了 ABS-调节的目的而使用的压力控制阀装置7进行装配,并且压力控制阀装置主要 包括两个集成的膜片阀Ha和14b以及两个对其控制的、弹簧加载的电磁阀15a,15b。膜片 阀1 和14b分别通过弹簧件16a,16b在关闭方向上进行加载并且通过分布相对应的电磁 阀15a和15b进行前导控制。压力控制阀装置7在图加中显示为在其打开位置上,在此位置中进行通向连接上 的制动缸6的压力建立。在此,电磁阀15a,1 不受电控制。在示出的位置中,来自于脚踏 制动阀9的压缩空气压向设计为进气阀的膜片阀14a。通过正常关闭的电磁阀1 避免了, 即将相对应的膜片阀Ha再次关闭。通过正常打开的第二电磁阀15b,来自于脚踏制动阀9 的制动压力关闭了用作为排气阀的第二膜片阀14b。因此压缩空气畅通无阻地通过压力控 制阀装置7。如果不进行ABS-调节,则压力控制阀装置7也随之处于该状态中。为了使制动缸6a至6d中的制动压力保持恒定,仅仅对电磁阀1 通电,由此打开 该电磁阀并且因此使来自于脚踏制动阀9的制动压力对进气口一侧的膜片阀1 进行挤 压。现在,在膜片阀14a的右侧和左侧上的压力大小相等。但是因为在膜片阀14a的左侧 上的作用面更大,所以使膜片阀Ha关闭。相应地适用于通过电磁阀1 控制的、在排气口 一侧的膜片阀14b。压力控制阀装置7为了使压力保持恒定也就关闭了从脚踏制动阀9朝 向制动缸6的、气动的制动压力管路8。根据图2b,由此获得在制动缸6a至6d中的压力降低,即对两个电磁阀15a和1 通电。上述的用于保持压力的说明适用于电磁阀15a和相应的在进气口一侧的膜片阀15a。相反地,另一个电磁阀15b因为通电而关闭。所以来自制动缸6的压力压在排气口一侧的 膜片阀14b上并且使制动缸6排气。压力控制阀装置7的上述说明的功能根据电子控制装置10在ABS/ASR-调节的范 畴中以开头所述的方式来实施。在图3和图4中,在图加和图2b中仅仅示意性描述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 压力控制阀装置7示出在安装位置中,也就是说上方示出的部件位于上方。在该实施方式 中,两个用于前导控制膜片阀14a,14b的电磁阀15a,15b组合在一个双磁阀中,然而其功能 类似于单阀15a,15b。在图3和图4中,在压力控制阀装置7的壳体18的下方的壳体部件17的上表面 上设置了两个并排布置的开口 19a,19b,用于装入或插入膜片阀14a,14b的膜片20a,20b。 开口 19a,19b的中心轴线21a,21b在此彼此平行并且垂直地取向。膜片20a,20b分别和膜 片阀座45a,4 共同作用,其中根据膜片20a,20b是否放在膜片阀座45a,4 上面或从其 上面抬起而定,通过膜片20a,20b开启或关闭流体通道46a,46b的流体横截面。膜片20a,20b的膜片边缘22a,22b保持在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和压 力控制阀装置 的壳体18的另一个壳体部件M之间,其中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 2 优选地位于共同的平面中,并且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的设想的平面垂线 指向相同的方向,在此是指向上方,这些平面垂线的方向在图3和图4中通过箭头44说明。 也可替代的是,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可能位于平行的平面中,这在当前情况下 可能意味着,即它们根据图3垂直偏移地布置。膜片20a,20b优选地由弹性体、例如NBR,通过成型方式制造而成,其中这些膜片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注入的密封件彼此连接。另一个壳体部件M例如是间隔板,该间隔板接触了下方的壳体部件17的上方的 平面25,该平面具有用于膜片20a,20b的开口 19a,19b,并且该间隔板固定在下方的壳体部 件17上,优选地与该壳体部件通过螺栓拧紧。在具有用于膜片20a,20b的开口 19a,19b的、在图3和图4中的下方的壳体部件 17中,设计了用于需要连接到压力控制阀装置7上的流体管路的全部的螺栓接口,其中由 轻金属-压铸成型件构成了下方的壳体部件17。特别优选地,下方的壳体部件17由铝-压 铸件构成。示范性地在图3中示出了这些螺栓接口沈中的任一个。这些螺栓接口 尤选 地直接地、即不在下方的壳体部件中设置螺纹插入物来制造,例如通过螺纹切削。对膜片阀14a,14b的膜片20a,20b进行加载的弹簧件16a,16b 一方面例如通过从 膜片20a,20b伸出离开的定心销^a,28b支撑在膜片20a,20b的中心处并且另一方面支撑 在间隔板M上。间隔板M带有指向下方的壳体部件17的盲孔^a J9b,用于至少部分地 容纳弹簧件16a,16b。弹簧件16a,16b例如是具有优选地垂直的弹簧中心轴线的螺旋弹簧, 从而使膜片20a,20b的运动方向或作用方向平行于以后还要说明的装配方向。因此弹簧件 16a, 16b在装配间隔板M时在下方的壳体部件17上和在间隔板M上都自动地对中心并且 固定在其安装位置中。特别优选的是,间隔板M通过例如由聚酰胺制成的塑料压铸成型件构成,其中电 磁阀15a, 15的阀座30a, 30b和间隔板24设计为一体。如特别由图4看出的那样,阀座30a, 30b由此设计为圆锥形,即间隔板M的、具有阀座30a,30b的平面43带有环形的盲孔凹槽
831a, 31b。在入口区域中垂直延伸的流体通道32a,32b通入阀座30a,30b的区域中。构成阀座30a,30b的间隔板M布置在下方的壳体部件17与在图3和图4中上方 的壳体部件33之间,该下方的壳体部件具有螺栓接口沈和用于膜片20a,20b的开口 19a, 19b,除了设计在间隔板M中的阀座30a,30b以外,电磁阀15a,15的元件容纳在上方的壳 体部件中。两个电磁阀15a,15b的阀座30a,30b设计在间隔板M的、指向上方的壳体部件 33的平面43上。优选的是,上方的壳体部件33设计具有两个通孔34a,34b,用于装入电磁阀15a, 15b的部件如其电枢35a,35b和磁芯36a,36b,其中通孔34a,34b的中心轴线36a,36b平行 于在下方的壳体部件17中的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的平面垂线布置,该平面垂 线指向箭头44的方向。此外通孔34a,34b的中心轴线36a,36b和阀座30a,30b同轴地布置。上方的壳体部件33的通孔34a,34b由顶盖37封闭,该顶盖优选地是由钢板制成 的冲压件。此外上方的壳体部件33例如是塑料压铸成型件,电磁阀15a,15b的两个在图示 中不可见的电磁线圈被注入到该塑料压铸成型件中。通过布置在上方的壳体部件33上的 插头接点壳体38,电磁阀15a,15b的电磁线圈可以由电子控制单元10控制。在上方的壳体部件33的通孔34a,34b中将电磁阀15a,15b的电枢35a,3 垂直 地、即平行于用于膜片20a,20b的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的平面垂线44可运动 地引导,其中例如将由弹性体制成的闭锁件39a,39b布置在指向阀座30a,30b的端部上。取 决于电磁阀15a,15b的电磁线圈的通电,因此电枢35a,35b占据垂直的位置,在该位置中闭 锁件39a,39b接触了阀座30a,30b并且进而闭锁相应的流体通道32a,32b,或在该位置中由 阀座30a,30b将其抬起并且因此开启流体断面。电枢35a,35b的行程通过从上面插入在通 孔34a,34b中并且固定在那里的磁芯40a,40b进行限制。通过一方面支撑到电枢35a,35b 上和另一方面支撑到上方的壳体33上的弹簧件41a,41b,对电枢35a,3 在阀座30a,30b 的方向上施加预应力。压力控制阀装置7的壳体18特别优选地仅仅或专有地包括三个壳体部件,即下方 的壳体部件17、间隔板M和上方的壳体部件33。例如将这三个壳体部件17,24和33彼此 以螺栓拧紧,其中,引导流体的通道在壳体部件的分隔平面上通过密封件42进行密封。然后压力控制阀装置7利用至少下列的、在一个唯一的在这里垂直的装配方向上 进行的步骤,在此优选地从上方进行装配,而无需换位a)使两个膜片阀14a,14b的膜片20a,20b成形,其中膜片20a,20b在一定条件下 生产受限制地通过这里未示出的喷射或注入的密封件彼此连接;b)在指向上方的壳体部件33的平面43中的间隔板M中制造电磁阀15a,15b的 阀座 30a, 30b ;c)制造在壳体18的上方的壳体部件33中的通孔34a,34b,用于容纳电磁阀15a, 15b的元件如电枢:35a,35b和磁芯40a,40b,其中通孔:34a,34b的中心轴线36a,36b平行于 在下方的壳体部件17中的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的平面垂线44 ;d)这样地布置或张紧下方的壳体部件17,即开口 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的 平面垂线44指向上方;e)将膜片阀14a,14b的膜片20a,20b这样地从上方插入下方的壳体部件17的开口 19a,19b中,即膜片边缘22a,22b平放在开口边缘23a,23b上;和f)在一定条件下将连接膜片20a,20b的喷射或注入的密封件移除;g)将弹簧件16a,16b安装在膜片20a,20b上或将弹簧件16a,16b插入间隔板M 的盲孔29a, 29b中;h)将间隔板M这样地安装在下方的壳体部件17上,即一方面将膜片边缘22a, 22b夹紧在或锁紧在下方的壳体部件17和间隔板M之间,并且另一方面弹簧件16a,16b支 撑在膜片20a, 20b和间隔板24上;i)将电磁阀15a,15b的元件、例如电枢35a,35b和磁芯40a,40b从下方插入上方 的壳体部件33的通孔34a,34b中;j)将上方的壳体部件33从上方这样地安装在间隔板24上,即在间隔板M中的阀 座30a,30b可以和电磁阀15a,15b的电枢:35a,:35b共同作用。参考标号表
1前轴
2后轴
3车轮
4车轮
5转速传感器
6制动缸
7压力控制阀装置
8制动压力管路
9脚踏制动阀
10控制单元
11ASR-单元
12ASR-磁阀
13换向阀
14膜片阀
15电磁阀
16弹簧件
17下方的壳体部件
18壳体
19开口
20膜片
21中心轴线
22膜片边缘
23开口边缘
24间隔板
25平面
26螺栓接口
28定心销
10
29盲孔
30阀座
31盲孔凹槽
32流体通道
33上方的壳体部件
34通孔
35电枢
36中心轴线
37顶盖
38插头接点壳体
39闭锁件
40磁芯
41弹簧件
42密封件
43平面
44平面垂线
45膜片阀座
46流体通道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控制阀装置(7),用于这样地控制在机动车的ABS-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 力,即在出现所述机动车的各个车轮(3a,:3b;4a,4b)的抱死倾向期间可适合地调整在对应 的制动缸(6a至6d)中的制动压力,其中在所述压力控制阀装置(7)的壳体(18)中设置 至少两个具有通过弹簧件(16a,16b)加载的膜片(20a,20b)的膜片阀(14a,14b)以及至 少一个用于前导控制所述膜片阀(14a,14b)的、可由电子控制装置(10)控制的电磁控制 阀(1 ,1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8)的壳体部件(17)的平面05)中设置了用于 装入或插入所述膜片(20a,20b)的开口(19a,19b)并且所述膜片(20a,20b)的边缘(22a, 22b)保持在所述开口(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和所述壳体(18)的另一个壳体部 件04)之间,其中所述开口(19a,19b)的所述开口边缘(23a,23b)位于共同的平面内或平 行的平面内并且所述开口(19a,19b)的所述开口边缘Q3a,2;3b)的平面垂线04)指向相 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用于所述膜片(20a, 20b)的所述开口(19a,19b)的所述壳体部件(17)中设计了用于流体管路的全部的螺栓接口 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所述膜片(20a,20b) 的所述开口(19a,19b)的所述壳体部件(17)由轻金属-压铸成型件构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膜片阀 (14a, 14b)的所述膜片(20a,20b)进行加载的所述弹簧件(16a,16b) —方面支撑在所述膜 片(20a,20b)的中心处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04)上,并且所述弹簧 件的作用方向平行于在所述一个壳体部件(17)中的所述开口(19a,19b)的所述开口边缘 (23a, 23b)的所述平面垂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04) 中设置指向所述一个壳体部件(17)的盲孔09a,29b),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弹簧件 (16a,16b)。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 (24)由带有流体通道(3 ,32b)的板形的塑料-压铸成型件构成,所述流体通道延续了设 计在所述一个壳体部件(17)中的流体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控制阀 (15a, 15b)的至少一个阀座(30a,30b)和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04) —体地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控制阀(15a,15b)的 至少一个所述阀座(30a,30b)设计为圆锥形并且限定了中央的所述流体通道(3h,32b)。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壳体 部件04)布置在所述一个壳体部件(17)和至少部分地容纳了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控制阀 (15a, 15b)的另一个壳体部件(3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33)是 塑料-压铸成型件,所述电磁控制阀(15a,15b)的至少一个电磁线圈注入在所述塑料-压 铸成型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 (30a, 30b)设计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04)的、指向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3 的平面(4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 (33)配有至少一个通孔(3 ,34b),用于装入所述电磁控制阀的元件、如电枢(35a,35b)或 磁芯GOa,40b),其中所述通孔(34a,34b)的中心轴线(36a,36b)平行于在所述一个壳体部 件(17)中的所述开(19a,19b)的所述开口边缘Q3a,2;3b)的所述平面垂线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 (33)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通孔(34a, 34b)由顶盖(37)封闭。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 阀装置的所述壳体(18)仅仅由所述一个壳体部件(17)、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04)和所述 另一个壳体部件(3 组成。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 装置是单通道的压力控制阀装置。
16.一种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装置(7)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至少以下步骤a)使至少两个膜片(20a,20b)成形;b)这样地布置一个壳体部件(17),即开(19a,19b)的开口边缘Q3a,2;3b)的平面垂线 平行于装配方向;c)将膜片阀(14a,14b)的所述膜片(20a,20b)在所述装配方向上这样地引入所述开口 (19a, 19b)中,即膜片边缘(22a, 22b)啮合入所述开口边缘(23a, 23b)中;d)将弹簧件(16a,16b)在所述装配方向上安装在所述膜片(20a,20b)上;e)这样地将另一个壳体部件04)在所述装配方向上安装在所述一个壳体部件(17) 上,即一方面所述膜片边缘(22a,22b)在所述一个壳体部件(17)和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 (24)之间锁紧并且另一方面所述弹簧件(16a,16b)支撑在所述膜片(20a,20b)和所述另一 个壳体部件04)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另外的步骤f)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04)中,在指向另一个壳体部件(3 的平面中制造至 少一个电磁控制阀(15a, 15b)的至少一个阀座(30a, 30b);g)在壳体(18)的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33)中制造至少一个通孔(3 ,34b),用于容 纳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控制阀(15a,15b)的至少几个元件(3 ,3 ,40a,40b),其中所述通 孔(34a, 34b)的中心轴线(36a, 36b)和至少一个所述阀座(30a, 30b)是同轴的;h)将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控制阀(15a,15b)的所述元件(35a,35b,40a,40b)装入所述另 一个壳体部件(3 中;i)这样地将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3 在所述装配方向上安装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 (24)上,即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04)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阀座(30a,30b)可以和至少一个 所述电磁控制阀(15a,15b)的、布置在所述另一个壳体部件(3 中的所述元件(35a,35b, 40a, 40b)共同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控制阀装置(7),用于这样地控制在机动车的ABS-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力,即在出现机动车的各个车轮(3a,3b;4a,4b)的抱死倾向期间可适合地调整在对应的制动缸(6a至6d)中的制动压力,其中在压力控制阀装置(7)的壳体(18)中设置至少两个具有通过弹簧件(16a,16b)加载的膜片(20a,20b)的膜片阀(14a,14b)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前导控制膜片阀(14a,14b)的、可由电子控制装置(10)控制的电磁控制阀(15a,15b)。本发明提出,在壳体(18)的壳体部件(17)的平面(25)中设置了用于装入或插入膜片(20a,20b)的开口(19a,19b)并且膜片(20a,20b)的边缘(22a,22b)保持在开口(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和壳体(18)的另一个壳体部件(24)之间,其中开口(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位于共同的平面内或平行的平面内并且开口(19a,19b)的开口边缘(23a,23b)的平面垂线指向相同的方向。
文档编号B60T8/36GK102066170SQ200980122652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
发明者弗里德贝特·勒特尔, 扬·格雷比, 维尔弗里德·格贝尔, 赖纳·艾登斯钦科 申请人: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