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缓冲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256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缓冲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改善的车辆缓冲组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用于通电 车辆部件(例如雾灯)的保护器的车辆缓冲组件。
背景技术
公知的缓冲组件通常包括刚性缓冲梁,该梁跨过车辆横向延伸,在该梁中配置缓 冲组件。缓冲梁通常设置在车辆前端以吸收前端冲撞,或设置在车辆后端以吸收后端冲撞。 通常,缓冲梁被车辆的纵向延伸框架轨道保持在车辆的前方或后方位置。铝(包括挤出铝) 和钢是用于形成缓冲梁的较佳材料,且缓冲梁的一种较佳形状是中空、闭合轮廓的B形。因为车辆越来越复杂,所以缓冲组件通常为车辆提供额外的功能,即除了在冲撞 过程中吸收撞击力以外的功能。例如,公知的是缓冲组件携带各种通电部件,例如雾灯、角 部传感器等。在设计缓冲组件过程中,通常所关心的不仅是缓冲组件吸收撞击力的能力而 且还关心缓冲组件为安装在其上的车辆部件提供限制损坏的能力。这在这种部件更加昂贵 和/或复杂时逐渐地变为重要,这种情况通常会涉及通电部件,例如雾灯、角部传感器等时 发生。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缓冲组件。更具体地,根据该方面,缓冲组件 包括横向跨过车辆延伸的缓冲梁和覆盖该缓冲梁的缓冲罩。缓冲罩包括在缓冲梁下方向下 延伸的悬出部分。通电车辆部件安装在缓冲罩的悬出部分中。保护性支架安装在缓冲梁下 方,以在对缓冲罩的悬出部分的冲撞撞击过程中限制通电车辆部件的接触。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缓冲组件。更具体地,根据该方面,车辆缓冲组件包 括安装到车辆的缓冲梁和设置在缓冲梁上的缓冲罩,该罩具有延伸到缓冲梁下方的悬出部 分。车灯部件安装在悬出部分中。保护性支架安装在缓冲梁下方,在缓冲罩的悬出部分的 很大撞击过程中通过阻碍车灯部件运动到内部车辆部件中来保护车灯部件,所述内部车辆 部件相对于缓冲梁向内设置。根据又一方面,提供车辆缓冲组件的保护性支架用于车灯部件。车辆缓冲组件包 括缓冲梁和从缓冲梁向下悬出的支架部分。更具体地,根据该方面,保护性支架包括从支架 部分向内延伸的臂和被臂支撑的板。所述板具有与下侧安装的备胎的胎面区域以紧邻的关 系间隔开的内部面,以使得当在缓冲梁下方受到撞击时所述板接触备胎的胎面区域,以防 止安装在缓冲梁下方的车灯部件接触备胎。


图1是用于车辆的缓冲组件的部分截面图。图2是图1的缓冲组件的下侧部分截面图。图3是保护性支架或其至少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图1的缓冲组件的下侧透视图。图5是图1的缓冲组件的截面图,其显示了施加到缓冲罩的撞击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见附图,其中处于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给出的了显示,图1显 示了用于车辆的车辆缓冲组件10。该缓冲组件10包括缓冲梁12,该梁跨过车辆横向延伸,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和理解的那样。缓冲梁12可通过固定到一对间隔开的框架轨道 (未示出)而安装到车辆上,所述轨道沿车辆纵向延伸。缓冲梁12可用钢或铝形成,且在一 个例子中用挤出铝形成,所述铝使得缓冲梁采用所述的B形或双箱体形轮廓。具体地,缓冲 梁12可用外部构件14和内部构件16来形成,所述构件在被焊接在一起时提供双箱体形结 构。如所示的,缓冲罩(bumper fascia) 18可设置在缓冲梁12周围,以覆盖缓冲梁12。 缓冲罩18包括悬出部分(copending portion) 20,该部分向下延伸到缓冲梁12下方。通电 车辆部件22安装在缓冲组件10中,且具体安装在缓冲罩18的悬出部分20中。在所示实 施例中,通电车辆部件22是车灯部件,如所示的雾灯。因而,所示的车辆缓冲组件10可包 括车灯部件,如雾灯22,该雾灯安装在缓冲罩18的悬出部分20上并在缓冲梁12下方垂直 地间隔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并理解,通电车辆部件22可以是一些其他的通电车辆部 件,而不是所示的雾灯,例如缓冲传感器(如角部传感器)、其他类型的车灯部件等。车辆缓冲组件10额外地包括保护性支架30,该支架安装在缓冲梁12下方,以在对 缓冲罩18的悬出部分20的冲撞撞击过程中防止或限制通电车辆部件22的接触。在所示 实施例中,支架30定位为使得通电车辆部件22垂直地设置于支架30下方并与该支架垂直 地间隔开。如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的,保护性支架30在对缓冲罩的悬出部分20的很大撞 击过程中通过阻挡通电车辆部件22运动到内部车辆部件32来保护通电车辆部件22。尽管 内部车辆部件3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对于缓冲梁向内设置的其他部件,但是在所示实施 例中,内部车辆部件32是相对于缓冲梁12向内安装到车辆下侧的备胎。缓冲组件10的构 造使得保护性支架30在对悬出部分20的撞击过程中接合内部车辆部件32,以限制或防止 通电车辆部件22运动到内部车辆部件32中。额外参见图2-4,保护性支架30包括第一支架部分34和第二支架部分36。该第 一支架部分34包括至少一个箱体形结构,该结构从缓冲梁12向下悬出。在所示实施例中, 第一支架部分34包括一对间隔开的箱体结构38、40,每个箱体形结构从缓冲梁12向下悬 出,用于接收在缓冲梁下方导向的撞击力并将这种撞击力转移到缓冲梁。具体说,一对箱 体形结构包括第一箱体形结构38和第二箱体形结构40,它们沿缓冲梁12彼此横向地间隔 开。如在后文更详细描述的,每个箱体形结构38、40可包括下壁44,该下壁与缓冲梁12的 底壁46间隔开并基本平行于该底壁,且该箱体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侧壁(例如壁60、62、 64,88),所述侧壁从底壁46延伸到下壁44。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箱体形结构38、40可具有一对凸缘端M、56,所述凸缘端例 如通过焊接配合到缓冲梁12的底壁46。每个箱体形结构38、40还包括间隔开的侧壁60、 62,所述侧壁分别从凸缘端M、56悬出。间隔开的侧壁60、62以相对于缓冲梁12的底壁46 间隔开且基本平行的关系支撑下壁44。
5
每个箱体形结构38、40还可包括外侧壁64和内壁68,所述外侧壁从缓冲梁12悬 出并基本平行于缓冲梁12的外侧66,该内壁从缓冲梁12悬出并基本平行于缓冲梁12的内 侧70。如图所示,间隔开的侧壁60、62可包括形成在其外边缘中的槽口 72,且外壁64可包 括接收在该槽口 72中的通道部分74。替换地,每个箱体形结构可用至少两个构件分开形 成,例如第一冲压构件可包括凸缘端M、56、侧壁60、62和底壁44,且第二冲压构件可包括 壁64、68和额外的下壁(未示出),所述额外的下壁交叠第一冲压构件的下壁44。第二支架部分36连接到第一支架部分34(即所示实施例中的箱体形结构38、40) 并向内远离缓冲罩18的悬出部分20延伸。第二支架部分36方位设定为在冲撞撞击过程 中接触内部车辆部件32 (即所示实施例中的备胎),以限制通电车辆部分22的运动并由此 防止或限制通电车辆部件22的后侧42接触内部车辆部件32。参见图3,第二支架部分36可包括臂80,该臂远离缓冲罩18的悬出部分20向内 延伸到车辆中。间隔开的端臂80c、80d交叠第一支架部分34的相对侧壁60、62,且下侧臂 80a、80b交叠第一支架部分34的底壁44。在所示实施例中,端臂80c、80d方位为相对于下 侧臂80a、80b和板件82是基本垂直的关系。第二支架部分36可进一步包括板件82 (或板 件部分),所述板件被臂80a-d支撑并跨过车辆横向延伸(即平行于缓冲梁12跨过车辆横 向延伸所沿的方向)。额外参见图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板件82方位设定为在冲撞撞 击过程中接触备胎32的接触胎面区域84,以防止或限制通电车辆部件22接触备胎32。如 图所示,第二支架部分36远离悬出部分20向内延伸进入车辆中,到达与缓冲梁12的后侧 70纵向地间隔开的位置。具体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下臂80a、80b交叠且经由焊接安装到 箱体形结构38、40的下壁44。侧臂80c、80d交叠且经由焊接安装到第一箱体形结构38的 侧壁60和第二箱体形结构40的侧壁62。更具体地,板82具有内部面82a,该内部面以与安装到下侧的备胎32的胎面区域 84紧邻的关系间隔开,以使得当在缓冲梁12的下方(例如在缓冲罩18的悬出部分20的区 域中)受到撞击时,板82接触备胎32的胎面区域84,以防止或限制安装在缓冲梁12下方 的通电车辆部件22接触内部车辆部件32并受到严重损坏。参见图5,保护性支架30显示为能防止通电车辆部件22在撞击力F传送到缓冲罩 18的悬出部分20时接触内部车辆部件32。具体说,在图5中,来自撞击构件90的撞击力 F显示为被传递到缓冲罩18的悬出部分20。该撞击力使得缓冲梁18和保护性支架30被 向内朝向通电车辆部件22推入车辆内。第二支架部分36被显示为接合内部车辆部件,如 备胎的胎面区域84,其能进一步停止悬出部分20 (包括通电车辆部件2 沿内部车辆部件 32的方向的运动。以此方式,保护性支架30防止或限制通电车辆部件22的后侧与内部车 辆部件32接触。应理解,上面披露的各个方面和其他特征和功能或其替换例可按需要组合成许多 不同的系统或应用。还有,各种之前未提出或未遇到的替换例、修改例或改进例可随后通过 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其也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缓冲组件,包括 缓冲梁,跨过车辆横向延伸;缓冲罩,覆盖所述缓冲梁,所述缓冲罩包括在所述缓冲梁下方向下延伸的悬出部分; 通电车辆部件,安装在所述缓冲罩的所述悬出部分中;和保护性支架,安装在所述缓冲梁下方,以在对所述缓冲罩的所述悬出部分的冲撞撞击 过程中限制所述通电车辆部件的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保护性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分,从所述缓冲梁向下悬出,用于接收方向在所述缓冲梁下方的撞击力并 将撞击力传递到所述缓冲梁;和第二支架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并远离所述缓冲罩的所述悬出部分向内延 伸,所述第二支架部分在冲撞撞击过程中接触内部车辆部件,以限制所述通电车辆部件的 运动并由此防止所述通电车辆部件的后侧接触所述内部车辆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内部车辆部件是安装到车辆的下侧的备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部分包括远离所述悬出部分向 内延伸到车辆中的臂,并进一步包括被所述臂支撑并跨过所述车辆横向延伸的板,所述板 在冲撞撞击过程中接触所述备胎的胎面区域,以防止所述通电车辆部件接触所述备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部分远离所述悬出部分向内延 伸到车辆中,并到达与所述缓冲梁的后侧纵向间隔开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箱体形结构,其从所述缓冲梁向下悬出,每个所述至少一个箱体形结构包括 与所述缓冲梁的底壁间隔开并基本平行于该底壁的下壁,且包括从所述缓冲梁的所述底壁 延伸到所述下壁的至少一个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箱体形结构包括第一箱体形结 构和第二箱体形结构,所述第一和第二箱体形结构沿所述缓冲梁彼此横向间隔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箱体形结构的每一个包括 一对凸缘端,与所述缓冲梁的所述底壁、分别从所述凸缘端悬出的间隔开的侧壁和所述下壁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箱体形结构每一个还包括从所述缓冲梁悬出并基本平行于所述缓冲梁的外侧的外壁,和从所述缓冲梁悬出并基 本平行于所述缓冲梁的内侧的内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间隔开的侧壁包括形成在其外边缘中的 槽口且所述外壁包括接收在所述槽口中的通道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部分包括臂,这些臂交叠并安 装到所述间隔开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下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通电车辆部件是雾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通电车辆部件垂直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保护性支架定位在在下侧安装的备胎附近并在冲撞撞击过程中接触所述备胎,以防止所述通电车辆部件接触所述备胎。
15.一种车辆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梁,安装到车辆;缓冲罩,设置在所述缓冲梁上,所述缓冲罩具有延伸到所述缓冲梁下方的悬出部分;车灯部件,安装在所述悬出部分上;和保护性支架,安装在所述缓冲梁下方,在对所述缓冲罩的所述悬出部分的很大撞击过 程中、通过阻碍所述车灯部件运动到相对于所述缓冲梁向内设置的内部车辆部件而保护所 述车灯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内部车辆部件是相对于所述缓冲 梁向内安装的备胎,在对所述悬出部分的撞击过程中所述保护性支架接合所述备胎,以限 制所述车灯部件运动进到所述备胎中。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缓冲组件,其中,所述保护性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分,从所述缓冲梁向下悬出;第二支架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并远离所述缓冲罩的所述悬出部分向内延 伸,所述第二支架部分包括远离所述悬出部分向内延伸到车辆中的臂,且还包括被所述臂 支撑并横向延伸的板,所述板在所述很大撞击过程中接触所述内部车辆部件,以保护所述 车灯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缓冲组件,其中,所述车灯部件是在所述缓冲梁和所述 保护性支架下方垂直地间隔开的雾灯。
19.一种用于车灯部件的车辆缓冲组件的保护性支架,车辆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梁和从 该缓冲梁向下悬出的支架部分,所述保护性支架包括臂,从所述支架部分向内延伸;板,被所述臂支撑,所述板具有与在下侧安装的备胎的胎面区域以邻近关系间隔开的 内部面,以使得当在所述缓冲梁下方受到撞击时,所述板接触所述备胎的所述胎面区域,以 防止安装在缓冲梁下方的车灯部件接触所述备胎。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护性支架,其中,所述臂包括一对间隔开的端臂和一对下 侧臂,所述一对端臂交叠支架部分的侧壁,所述一对下侧臂交叠支架部分的底壁,所述端臂 方位相对于所述下侧臂处于垂直的关系。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缓冲组件,包括跨过车辆横向延伸的缓冲梁和覆盖缓冲梁的缓冲罩。缓冲罩包括在缓冲梁下方向下延伸的悬出部分。通电车辆部件安装在缓冲罩的悬出部分中。保护性支架安装在缓冲梁的下方,以在对缓冲罩的悬出部分的冲撞撞击过程中防止或限制通电车辆部件的接触。
文档编号B60R19/48GK102066157SQ200980122514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
发明者埃里克.A.德霍夫, 沃伦.A.戴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