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415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电驱动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交直流电驱动车辆动力设备技 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提前枯竭已备受人民的关注。为使人 类继续文明发达地生活在地球上。唯一的办法是减少开发地球资源。以生产代替自然资源, 尤其是对石油的利用。目前,燃料是个大问题,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的汽车和摩托车均使用石 油作为燃料,导致石油资源快速消耗,石油消耗量逐年破记录,专家警告,如果继续这样的 消耗速度,在68年以内,地球的石油藏量就会被消耗殆尽,而使用石油还排放碳氢化合物 及氮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尾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减少石油消耗,各国已 生产出多种节能环保车辆,比如混合动力车辆和纯电力驱动车辆。尽管比较环保节能,但是目前的电驱动车辆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电量耗尽再次充电问题油消耗完了要加油,电池能量消耗完了就要充电,这对两种汽车来说都是一样的。 现在厂家拼命延长每次充电的历程,有的已经达到300公里,但是汽车加油不过几分钟时 间,而电池充电要几个小时,这是电动汽车永远无法替代传统内燃机的致命弱点。2、电池使用寿命短而更换成本高现在国内多数锂电池生产厂家提出免费质保期限只有一年,2008奥运会唯一指定 锂电池供应商中信国安的锂电池,免费质保期限也只有二年。如前所述,即使是一辆性能相 当普通的电动车,电池成本也要8 10万RMB,如果一年或二年后消费者要自费更换电池, 其费用将是多么巨大!3、电动车空调问题电动空调的耗电功率在3 4kw,一般开启空调,电动车的续驶里程至少要减少三 分之一,换言之,原来能行驶90公里的电动车,当使用空调时最多只能行驶60公里。4、电池适应性差除了快速充电问题很难解决外,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容量将明显降低,在高温条件 下(50°C)又需要泠却才能正常工作,而这也是要消耗自身能量的。此外,随着使用时间的 延长,电池的各种性能将逐渐下降,其结果将造成电动车整车性能(车速、加速性、一次充 电的续驶里程)不断下降。5、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对于无车库的城市车主,在家充电并不方便;即便可以用家用220伏电压充电,安 全上也存在一定隐患。为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在小区、停车场建充电站,类似 网络的普及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设备,其能够在不影响电动车辆行驶前提下,尽量减少电动车 电池的使用,增强电动车一次充电续航能力,从而延长电池更换周期,实现使用成本的降低,为电动车辆的普及奠定坚实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 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该循环供电设备设计巧妙、结构简洁,使得电动车辆在不影响行驶前提 下,减少了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增强了电动车一次充电续航能力,从而延长了电池更换周 期,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电动车辆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具有如下 构成该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点是,包括至少一发电装置和 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用于利用所述转轴的转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发电从 而为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供电。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是交直流电驱动汽车,所述转轴利用所述交直流 电驱动汽车的水箱风扇的三角皮带带动实现转动。更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 件套接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三角皮带的环形凹槽。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轴 承支架、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架,所述转轴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 中,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支架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支架上。更佳地,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一轴承支架通过螺丝螺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 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架通过螺丝螺孔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螺孔中还安装有螺型弹簧。较佳地,所述转轴侧面设置有风扇叶片安装位置。更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叶片,所述风 扇叶片安装在所述风扇叶片安装位置,用于利用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产生的强 力逆风流推动所述风扇叶片转动实现所述转轴的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外罩,所 述风扇叶片位于所述风扇外罩中。尤其更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外罩支 架,所述风扇外罩支架安装在所述风扇外罩上。较佳地,所述转轴上安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发电装置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通 过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实现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更佳地,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较佳地,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至少一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包括从动轴、永磁铁外 罩、若干磁铁块和固定线圈,所述转轴与所述从动轴连接,所述永磁铁外罩安设在所述从动 轴上,所述固定线圈位于所述永磁铁外罩中,所述磁铁块安设在所述永磁体外罩内壁上环 绕所述固定线圈。更佳地,所述固定线圈是漆包线圈。
更佳地,所述永磁电机还包括线圈支架,所述固定线圈安设在所述线圈支架上。更佳地,所述永磁电机还包括第三轴承和第三轴承支架,所述从动轴可转动安装 在所述第三轴承中,所述第三轴承安设在所述第三轴承支架上。更佳地,所述永磁铁外罩通过螺纹啮合安设在所述从动轴上。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是电动汽车、电摩托车、电助力车或电瓶车。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箱体,所述发电装 置和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箱体中,且所述转轴一端穿出所述箱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本发明通过行驶途中转轴的转动驱动发电装置发电从而为交直流电驱动车辆 供电,所供的电既可以为电池充电,又可以直接提供给行驶中的汽车使用,设计巧妙、结构 简洁,使得电动车辆在不影响行驶前提下,减少了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增强了电动车一次充 电续航能力,从而延长了电池更换周期,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电动车辆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 础,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发明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可以利用车辆启动后行驶 途中产生的逆风流带动风扇产生动力发电,还可以利用汽车启动后水箱风扇的三角皮带转 动带动装置中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构思巧妙,减少了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增强了 电动车一次充电续航能力,从而延长了电池更换周期,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电动车辆的普及 奠定了坚实基础,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透视局部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透视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图1和图 2显示了本发明的二个具体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发明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包括至少一发电装置和转轴 2,所述转轴2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用于利用所述转轴2的转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发电从 而为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供电。使所述转轴2转动的方法很多,比如利用车辆中某个部 件的动作比如轮胎转轴转动带动所述转轴2,因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是交直流电驱动汽车,所述转轴2利用所述交直 流电驱动汽车的水箱风扇的三角皮带带动实现转动。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 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套 接固定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连接件3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三角皮带的环形凹槽 16。当汽车启动后,三角皮带旋转带动连接件3旋转进而带动转轴2旋转。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第一轴承31、第一 轴承支架41、第二轴承32和第二轴承支架42,所述转轴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31 和所述第二轴承32中,所述第一轴承31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支架41上,所述第二轴承32 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支架42上。所述第一轴承31和所述第一轴承支架41,以及所述第二
5轴承32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架42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更佳地,所述第一轴承31和所述第一轴承支架41通过螺丝螺孔可拆卸连接,所述 第二轴承32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架42通过螺丝螺孔可拆卸连接。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孔中还安装有螺型弹簧 12。即在轴承与轴承支架之间的每个螺孔上均装一只螺型弹簧12,当转轴2上的连接件3 的凹槽16接触三角皮带后稍许拧紧螺丝压缩螺型弹簧12,使连接件3对三角皮带带些压力 以免旋转中打滑。为了在行驶途中使所述转轴2转动,还可以在所述转轴2侧面设置风扇叶片安装 位置。所述转轴2可以直接作为水箱风扇的安装轴,本实用新型安装时水箱风扇安装在风 扇叶片安装位置,从而利用转轴2的转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发电从而为所述交直流电驱动 车辆供电。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在所述风扇叶片安装位置预先安装风扇叶片4,用于利用 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产生的强力逆风流推动所述风扇叶片4转动实现所述转 轴2的转动。将本发明的装置安装到电动车辆上时,该风扇叶片4朝向电动车辆前进方向, 当交直流电驱动车辆启动后车辆行驶中产生强力逆风流带动风扇叶片4旋转,风扇叶片4 旋转带动转轴2旋转,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可以利用电动车辆启动后行驶 途中产生的逆风流带动风扇叶片4转动产生动力实现发电。更进一步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外罩14, 所述风扇叶片4位于所述风扇外罩14中。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设计时可以在车辆某部位留 一至多个专用口安装风扇外罩14,利用强力逆风流发电提供车辆行驶。例如汽车在设计时, 左右两边各留一个安装风扇外罩14的专用口 ;而摩托车和阻力车留一个专用口即可。风扇 外罩14的长短、外形根据发电装置放置的位置而定,如进风口设计在保险杠前灯附近,而 发电装置要放在车后行李箱内,那么从进风口至发电装置相距较远,可把圆形外罩改为象 鼻形,这样可以增强风的力度。尤其更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外罩支架 13,所述风扇外罩支架13安装在所述风扇外罩14上。风扇外罩14可以通过风扇外罩支架 13与电动车辆固定。 较佳地,所述转轴2上安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发电装置设置有第二齿轮6,所述转 轴2通过所述第一齿轮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实现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从而转轴2旋转 带动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转动。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5的直径大于所 述第二齿轮6的直径。交直流电驱动车行驶途中产生逆向风流的力度是很强的,可以设置 多个第一齿轮5 ;第一齿轮5也可以同时带动2个所述发电装置,也就是第一齿轮5在中间, 左右分别啮合的第二齿轮6带动2个所述发电装置同时发电;可以根据电功率的情况设计 较小功率的发电装置或少数几个发电装置,有利于汽车空间的灵活利用;也可以设计较大 功率的发电装置或多个发电装置,以增大发电量。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发电装置。较佳地,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至少 一永磁电机1,所述永磁电机1包括从动轴15、永磁铁外罩7、若干磁铁块8和固定线圈9, 所述转轴2与所述从动轴15连接,所述永磁铁外罩7安设在所述从动轴15上,所述固定线圈9位于所述永磁铁外罩7中,所述磁铁块8安设在所述永磁体外罩7内壁上环绕所述固 定线圈9。当磁铁块8或者说是永磁铁外罩7旋转时与固定线圈9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二相对设置 的同从动轴15的永磁电机1。所述固定线圈9是漆包线圈。所述永磁电机1还包括线圈支 架10,所述固定线圈9安设在所述线圈支架10上。所述永磁电机1还包括第三轴承33和 第三轴承支架43,所述从动轴15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三轴承33中,所述第三轴承33安设 在所述第三轴承支架43上。所述永磁铁外罩7通过螺纹啮合安设在所述从动轴15上。比 如,永磁铁外罩7的螺牙与从动轴15的螺牙组成公母结合,第二齿轮6转动时带动从动轴 15、永磁铁外罩7及磁铁块8旋转。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是电动汽车、电摩托车、电助力车或电瓶车。较佳地,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箱体11,所述发电 装置和所述转轴2设置在所述箱体11中,且所述转轴3 —端穿出所述箱体11。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轴承支架41、第二轴承支 架42、第三轴承支架43和线圈支架10均固定于底座,底座固定在箱体11中,也可以不需 要底座,直接固定在箱体11中,箱体11四周有通风孔和槽,连接件3 (见图1)或风扇叶片 4(见图2)均位于箱体11外,风扇外罩支架13安装在箱体11外表面上,且风扇外罩14与 箱体11间隙2-3cm,用以排风、排雨水。由于各种型号车辆对电压、电流量要求各异,针对各种型号车辆,发电装置的构 造、规格各异,市场上都有供应,即使按不同车辆要求各异制造发电装置也不是难题。但是 针对各种型号车辆设计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必须要达到车辆最高 行驶要求的电量。本发明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交直 流电驱动车辆行万里路不需要停车充电。经电磁反应产生的电流通过固定线圈9的延长线 补充蓄电池,还可以把固定线圈9的延长线与一个专用电钮结合,在电动车辆启动后,打开 专用电钮,通过磁铁块8与固定线圈9产生的电流直接提供给行驶中的车辆的耗能。只有 车辆停车后需使用电瓶电源启动,车辆行驶后使用的又是发电装置产生的电流,这样车辆 想跑多远能跑多远,不必中途停车充电。综上,本发明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设计巧妙、结构简洁,使 得电动车辆在不影响行驶前提下,减少了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增强了电动车一次充电续航 能力,从而延长了电池更换周期,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电动车辆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适 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 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发电装置 和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用于利用所述转轴的转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发电 从而为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是交直流电驱动汽车,所述转轴利用所述交直流电驱动汽车的水箱风 扇的三角皮带带动实现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接固定在所述转 轴上,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三角皮带的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转轴侧面设置有风扇叶片安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叶片,所述风扇叶片安装在所述风 扇叶片安装位置,用于利用所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产生的强力逆风流推动所述风 扇叶片转动实现所述转轴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外罩,所述风扇叶片位于所述风扇 外罩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还包括风扇外罩支架,所述风扇外罩支架安装 在所述风扇外罩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转轴上安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发电装置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啮 合所述第二齿轮实现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发电装置包括至少一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包括从动轴、永磁铁外罩、若干磁铁块和固 定线圈,所述转轴与所述从动轴连接,所述永磁铁外罩安设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固定线圈 位于所述永磁铁外罩中,所述磁铁块安设在所述永磁体外罩内壁上环绕所述固定线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途中循环供电设备,包括发电装置和转轴,转轴与发电装置连接,用于利用转轴的转动驱动发电装置发电从而为交直流电驱动车辆供电,较佳地,交直流电驱动车辆是交直流电驱动汽车,转轴利用交直流电驱动汽车的水箱风扇的三角皮带带动实现转动,或者所述转轴侧面设置有风扇叶片安装位置,转轴通过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实现与发电装置连接,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洁,使得电动车辆在不影响行驶前提下,减少了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增强了电动车一次充电续航能力,从而延长了电池更换周期,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电动车辆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0K16/00GK102069719SQ20101011863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蒋佩文, 蒋佩武, 蒋宝泰 申请人:蒋佩文, 蒋佩武, 蒋宝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