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顶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510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车顶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
背景技术
由DE3826662A1已知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其中,在车顶上设两个高出车顶平面 的撑架。这些撑架与车顶铰接。撑架之间可装入用于承接要运输的荷载的支杆。这种车顶 行李架的缺点是,它不仅要求支杆承接要运输的荷载,而且还用于使撑架彼此锁定。因此只 有在将支杆安装在车顶行李架上时才能固定撑架。此外,支杆只能将撑架锁定在唯一一个 位置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撑架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中,撑架 固定在不止一个位置上,为此并不需要一个或更多个支杆。上述技术问题通过这样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来解决,它有至少一个第一撑架和一 个第二撑架。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设计用于占据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以及 与汽车的车顶铰接。汽车的车顶有至少两个凹槽,它们设计用于容纳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 此外,汽车车顶行李架有至少两个保险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设计用于将第一撑架 和第二撑架固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按本发明的汽车车顶行李架有以下优点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借助相同的保险件 既可以固定在第一位置也可以固定在第二位置。也就是说,为了将撑架固定在两个不同的 位置,不需要不同的锁具。此外,当用于承接要运输的荷载的支杆没有安装在汽车车顶行李 架上或甚至根本没有设置这种支杆时,仍能固定撑架。因此,在按本发明的汽车车顶行李架 中免除应制备支杆的必要性。按一项优选的设计,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各有一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这里, 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在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置入第一凹槽中,以及在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 置入第二凹槽中。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各有一个弹簧。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各有一个销子。 由此能以有利的方式简单而可靠地将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固定在两个位置上。按本发明的汽车车顶行李架一种实施形式,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基本上平行于汽 车轴线和基本上互相平行地布置。按本发明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另一种实施形式,第一撑架 和第二撑架基本上垂直于汽车轴线和基本上互相平行地布置。按另一项优选的设计,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在第一位置时完全置于所述至少两个 车顶的凹槽内。其结果是能有利地实现汽车车顶行李架良好的空气动力学,因为在此第一 位置,汽车的空气阻力不因汽车车顶行李架而增大。由此可以明显降低对汽车燃油消耗量 的不利影响。汽车车顶行李架可以有至少两个弹簧,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弹簧装在所述至少两 个车顶凹槽内。由此能以简单的方式将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从第一位置带到第二位置。
按一项有利的设计,按本发明的汽车车顶行李架有至少两个驱动件,其中,这两个 驱动件设计用于将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带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按一种实施形式,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各有一台马达。此外,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 各有一个蜗杆传动轴。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各有一个小齿轮,其中,每一个小齿轮 可移动地分别安装在一个蜗杆传动轴上并与第一和第二撑架之一连接。按一项设计,所述 至少两个驱动件可转动地支承。按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形式,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各有一个液压活塞。此外,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各有至少一个密封唇。由此,一方面在第一位置时通过 密封唇封闭车顶凹槽与各自撑架之间的开口缝隙,进一步减小汽车的空气阻力。另一方面 借助密封唇还可以避免水和污垢侵入车顶凹槽内。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图IA表示汽车侧向透视图,包括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处于第一种配置时的 汽车车顶行李架;图IB表示汽车侧向透视图,包括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处于第二种配置时的 汽车车顶行李架;图2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局部横截面;图3A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处于第一位置;图3B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处于中间位置;图3C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处于第二位置;图4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局部横截面;图5A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处于第一位置;图5B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处于中间位置;图5C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A表示汽车12侧向透视图,它包括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处于第一种配置 时的汽车车顶行李架1。汽车车顶行李架1有一个第一撑架2和一个第二撑架3。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 3按图IA中没有详细表示的方式与汽车12的车顶4铰接。因此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 设计用于占据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在图IA中,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处
于第一位置。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基本上平行于汽车12轴线和基本上互相平行地布置。在 图IA中,汽车轴线仅示意性地表示为箭头13以及与汽车12的行驶方向一致。第一撑架2 和第二撑架3可相对于一条与汽车轴线平行的轴线旋转地支承。图IB表示汽车12侧向透视图,它包括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处于第二种配置 时的汽车车顶行李架1。与图IA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 再详细讨论。
与图IA的区别在于,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基本上垂直于汽车12轴线并因而 垂直于汽车12的行驶方向布置。图2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1局部横截面。与图IA和 IB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针对图IA所示的第一种配置,此横截面垂直于在图IA和IB中借助箭头13表示 的汽车轴线,而对于图IB表示的第二种配置,此横截面则平行于在图IA和IB中借助箭头 13表示的汽车轴线。图2中仅表示部分车顶4。为了视图清晰的原因,没有表示汽车12的 其他构件。汽车12的车顶4有至少两个凹槽5和6,它们设计用于容纳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 架3。在这里凹槽5容纳第一撑架2以及凹槽6容纳第二撑架3。在图2中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处于第二位置。在此第二位置,第一撑架2和 第二撑架3处于相对于车顶垂直的位置,亦即它们与车顶4相交一个约90°角。因此在第 二位置可以将一个例如形式上为一件行李的荷载24,以图2中没有详细表示的方式固定在 第一撑架2或第二撑架3的侧面22和23上。此外,汽车车顶行李架1有两个保险件7和8。这两个保险件7和8设计用于将 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如还要在下面的图中详细说明的那样,固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此外,汽车车顶行李架1有两个弹簧14和15,其中,弹簧14装在车顶4的凹槽5 内以及弹簧15装在车顶4的凹槽6内。弹簧14和15用于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从 第一位置带到第二位置,如结合图3A至3C进一步说明的那样。图3A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1处于第一位置。与前面 的那些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在这里,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处于第一位置,在图3A中只表示了第一撑架2。 在第一位置时,第一撑架2完全置于车顶4的凹槽5内,以及第二撑架3完全置于车顶4的 凹槽6内。此外,在此位置弹簧14压缩。为了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各有 一个第一凹槽9,在第一位置时,所述保险件7或8部分置入其中。保险件7或8被它们所 具有的弹簧11压入第一凹槽9内,并由此固定在其中。为此,在图示的实施形式中,保险件 7或8各有一个销子25,它被压入第一凹槽9内。若应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从第一位置带到第二位置,则将保险件7或8脱 开。为此它们以图3A中未表示的方式从第一凹槽9退出。因此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 不再固定在第一位置,并因而可以被原先压缩的弹簧14置于第二位置。图3B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1处于中间位置,在图3B 中只表示了第一撑架2。与前面的那些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 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在此中间位置时保险件7和8从第一凹槽9退出。在此中间位置弹簧14不再受 压缩,但是弹簧11被压缩。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从凹槽5或6部分突伸出。图3C表示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1处于第二位置。与前面 的那些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
在这里,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处于第二位置,在图3C中只表示了第一撑架2。为了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固定在第二位置,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各有 一个第二凹槽10,在此第二位置保险件7或8部分置入其中。保险件7或8被弹簧11压入 第二凹槽10内,并由此固定在其中。若应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从第二位置重新带到第一位置,则将保险件7或8 脱开。为此它们以图3C中未表示的方式从第二凹槽9退出。因此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 3不再固定在第二位置,并因而可以手动置于第一位置。图4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20局部横截面。与前面的 那些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汽车车顶行李架20与汽车车顶行李架1的区别在于,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 带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不是借助弹簧或手动进行,而是汽车车顶行李架20为此有两个 驱动件16。在图5A至5C中详细说明驱动件16的工作方式。汽车车顶行李架20的其他特 征与汽车车顶行李架1的特征一致,因此为避免重复不再重复详述。图5A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20处于第一位置。与前面 的那些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在这里,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处于第一位置,在图5A中只表示了第一撑架2。这两个驱动件16各有一马达17(例如电动机)并可旋转地支承。此外它们各有 一个蜗杆传动轴18,在蜗杆传动轴18上可移动地分别安装一个小齿轮19。这些小齿轮19 分别通过一个连接件21与撑架2和3之一连接。在第一位置时,两个驱动件16处于相对 于车顶4的水平位置。若应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从第一位置带到第二位置,则为此起动驱动蜗杆 传动轴18的马达17,并使小齿轮在蜗杆传动轴18上移动。由此使通过连接件21与小齿轮 19连接的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离开第一位置。图5B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20处于中间位置。与前面 的那些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在此中间位置,这两个驱动件16相对于车顶4略有倾斜。小齿轮19在蜗杆传动 轴18上从其占据第一位置时的位置移开,由此使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从凹槽5或6部 分突伸出。图5C表示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汽车车顶行李架20处于第二位置。与前面 的那些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不再详细讨论。在第二位置时,这两个驱动件16重新处于相对于车顶4的水平位置。小齿轮19 在蜗杆传动轴18上更进一步移动,由此使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占据一个相对于车顶4
的直立位置。若应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从第二位置重新带到第一位置,则再次起动马达 17,此时蜗杆传动轴18的旋转方向与从第一位置带到第二位置时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小 齿轮19沿反方向在蜗杆传动轴18上移动,以及通过连接件21与小齿轮19连接的第一撑 架2和第二撑架3被重新置于第一位置。附图标记表1汽车车顶行李架[00592第一撑架[00603第二撑架[00614车顶[00625、6凹槽[00637、8保险件[00649第一凹槽[006510第二凹槽[006611弹簧[006712汽车[006813箭头[006914、15弹簧[007016驱动件[007117马达[007218蜗杆传动轴[007319小齿轮[007420汽车车顶行李架[007521连接件[007622、23侧面[007724荷载[007825销子
权利要求
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撑架(2)和一个第二撑架(3),其中,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设计用于占据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以及其中,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与汽车(12)车顶(4)铰接,以及其中,汽车(12)车顶(4)有至少两个凹槽(5、6),它们设计用于容纳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其特征为汽车车顶行李架(1、20)有至少两个保险件(7、8),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7、8)设计用于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固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各 有一个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以及,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7、8)在第一位置时至少 部分置入第一凹槽(9)中,以及在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置入第二凹槽(10)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7、8) 各有一个弹簧(11)。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 (7,8)各有一个销子(25)。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 架(3)基本上平行于汽车(12)轴线和基本上互相平行地布置。
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 架(3)基本上垂直于汽车(12)轴线和基本上互相平行地布置。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 架(3)在第一位置时完全置于所述至少两个车顶(4)凹槽(5、6)内。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汽车车顶行李架(1、 20)有至少两个弹簧(14、15),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弹簧(14、15)装在所述至少两个车顶(4) 凹槽(5、6)内。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汽车车顶行李架(1、 20)有至少两个驱动件(16),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16)设计用于将第一撑架(2)和 第二撑架(3)带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16)各有 一马达(17)。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 (16)各有一个蜗杆传动轴(18)。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16)各 有一个小齿轮(19),其中,每一个小齿轮(19)可移动地分别安装在一个蜗杆传动轴(18)上 并与所述撑架(2、3)之一连接。
13.按照权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16)可转 动地支承。
14.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16)各有一个液压活塞。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为,第一撑架(2)和第二 撑架(3)各有至少一个密封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它有至少一个第一撑架(2)和一个第二撑架(3)。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设计用于占据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以及与汽车(12)车顶(4)铰接。汽车(12)车顶(4)有至少两个凹槽(5、6),它们设计用于容纳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此外,汽车车顶行李架(1、20)有至少两个保险件(7、8),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保险件(7、8)设计用于将第一撑架(2)和第二撑架(3)固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文档编号B60R9/045GK101898536SQ20101018575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沃尔克·德鲁纳特 申请人: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