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997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车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行车安全装置的改良,尤指一种可用来辅助查看,让驾驶的视角能再往外做延伸的路况监视记录器。
背景技术
相信每位驾驶者都有这种经验,就是车辆要从巷弄开出时,常会因为左、右两侧视线已被路旁建物遮蔽,而需先在路口将车辆停住后,再缓慢开动,直至车头完全伸出,让视线闪过建物遮蔽,以进行目视判断左、右来车状况后,才能再继续前开。该将车头开出的过程,由于车辆驾驶是处于看不到左、右来车的遮蔽状况,故只能依直觉盲目缓慢的往前开,但有时因为左、右来车(尤其是机车)已相当靠近而来不及煞车或闪避,若驾驶再径行将车辆从巷弄开出的话,必然会经常发生重大的车祸意外、造成人车伤亡的不幸,也让车辆驾驶常会曝露在提心吊胆的开车环境,且会耗费许多时间在目视与盲目的判断上,再者由于车辆在转弯时,车辆前方两侧的立柱是会对驾驶形成视觉的死角, 该视觉死角常会延误车辆驾驶者对转弯后的路况做出最实时与最正确的判断,进而常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憾事发生。所以,如何针对上述习知行车时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实用新型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 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现有车辆要从巷弄开出,或要转弯时,常会因为视觉的遮蔽与死角,而发生车祸的意外,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车安全装置的改良,其安全装置主要是在车辆引擎盖前方 1/3处至前保险杆后方所共同界定的范围内设有至少三个摄影镜头,该三个摄影镜头并被一壳体所集中罩覆,以连同壳体一起固定在车身中央轴线的相对位置,且该三个摄影镜头分别朝向车辆前方左侧、右侧与前端照射,利用照射角度的重叠,让监视范围能涵盖整个车辆前方大于180度的扇形范围,又三个摄影镜头与车辆内部的控制器相接,以透过控制器的驱动,将摄影的影像同步投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屏幕上,且该控制器配备有大容量硬盘,并具有各种切换模式,可以在摄影的同时一并进行影像的储存,让该多向的摄影镜头也能具有行车记录器的功能,因此,可以得到一种行车安全装置的改良。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实用新型提供行车安全装置的改良,由于安全装置是安装在车辆引擎盖相对于前保险杆后方的最前端位置,而三个摄影镜头的照射又将车辆前方两侧与前端的范围给据以涵盖入,故当车辆欲从巷弄开出时,不用将车头大幅度开出,该甚至根本不用先开出,就能利用三个摄影镜头的照射,并将影像投射在屏幕上,来确实掌握左、右来车的实际状况与动态,以避免车头突然开出造成左、右来车的驾驶受到惊吓,该亦能防止左、右来车因闪避或煞车不及,而发生车祸意外与争端。(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行车安全装置的改良,当车辆在转弯时,该两侧的摄影镜头能将弯道后方的路况投射到屏幕上,以提供驾驶者早先预警,该相对能防止视线被车身前方立柱挡住,而形成视觉死角,令转弯的过程可相当顺利,亦能避免发生车祸的憾事。(三)本实用新型提供行车安全装置的改良,其安全装置并不是安装在碰撞最频繁的前、后保险杆上,故将能防止经常碰撞所带来的损坏,让安全装置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延长。


图ι 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配置及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la。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配置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平面配置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车辆从巷弄开出的状态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份
安全装置---10
壳体-----12
车辆-----20
前保险杆一-22 行李箱盖一M
摄影镜头一-11
引擎盖-—21
屏幕-----23
后保险杆一2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首先,先请由图1、图la、图2及图3所示,其安全装置10主要是在车辆20引擎盖 21前方1/3处至前保险杆22后方所共同界定的范围内设有至少三个摄影镜头11 (如针孔摄影机),该三个摄影镜头11并被一壳体12所集中罩覆,以连同壳体12 —起固定在车身中央轴线的相对位置,且该三个摄影镜头11分别朝向车辆20前方左侧、右侧与前端照射,利用照射角度的重叠,让监视范围能涵盖整个车辆20前方大于180度的扇形范围,又三个摄影镜头11与车辆20内部的控制器相接,以透过控制器的驱动,将摄影的影像同步投射在车辆20前挡风玻璃的屏幕23上,且该控制器是配备有大容量硬盘,并具有各种切换模式,可以在摄影的同时一并进行影像的储存,让该多向的摄影镜头11也能具有行车记录器的功能。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安全装置10是安装在车辆20引擎盖21相对于前保险杆22 后方的最前端位置,而三个摄影镜头U的照射又将车辆20前方两侧与前端的范围给据以涵盖入,故当车辆20欲从巷弄开出时(请同时由图4所示观之),是不用将车头大幅度开出,该甚至根本不用先开出,就能利用三个摄影镜头11的照射,并将影像投射在屏幕23上, 来确实掌握左、右来车的实际状况与动态,以避免车头突然开出造成左、右来车的驾驶者受到惊吓,该亦能防止左、右来车因闪避或煞车不及,而发生车祸意外与争端,当车辆20在转弯时,该两侧的摄影镜头11还能将弯道后方的路况投射到屏幕23上,以提供驾驶者早先预警,该相对能防止视线被车身前方立柱挡住,而形成视觉死角,令转弯的过程可相当顺利, 亦能避免发生车祸的憾事。续请由图5所示观之,其安全装置10亦能安装在车辆20行李箱盖M相对于后保险杆25前方的最后端位置,以利用该后方安全装置10的同时使用,而令车辆20在倒车转弯或倒车出巷弄时,亦能获得相同的安全保护,当车辆在前进与后退间的转移时,还能利用控制器主动切换成前方或后方影像模式,以避免驾驶者分心操作,又该车辆20屏幕23是分割有数个窗口,让驾驶者能自行选择摄影镜头11同时投影至屏幕23,或单一摄影镜头11单独显示,且该屏幕23是设于正驾驶座前方下为最佳,让驾驶者仅需要用眼睛余光接收屏幕 23画面讯息,而不用再转头查看,以避免造成分心。另,安全装置10的壳体12是经过防水处理,其造型还能在不影响照射为前提下, 依车型进行壳体12外形的修饰,该还能与车种、车款的品牌标志做融合,以避免造成突兀, 该在使用时将更美观。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于是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装置是在车辆引擎盖前方1/3处至前保险杆后方所共同界定的范围内设有至少三个摄影镜头,该三个摄影镜头并被一壳体所集中罩覆,以连同壳体一起固定在车身中央轴线的相对位置,且该三个摄影镜头分别朝向车辆前方左侧、右侧与前端照射,又三个摄影镜头与车辆内部的控制器相接,以透过控制器的驱动,将摄影的影像同步投射在屏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屏幕是设于车辆前挡风玻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屏幕是分割有数个窗口,让摄影镜头能同时投影显示,或单一摄影镜头单独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屏幕是设前挡风玻璃相对于正驾驶座前方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配备有大容量硬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全装置的壳体是经过防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全装置亦能安装在车辆后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影镜头为针孔摄影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其安全装置主要是在车辆引擎盖前方1/3处至前保险杆后方所共同界定的范围内设有至少三个摄影镜头,该三个摄影镜头并被一壳体所集中罩覆,以连同壳体一起固定在车身中央轴线的相对位置,且该三个摄影镜头分别朝向车辆前方左侧、右侧与前端照射,利用照射角度的重叠,让监视范围能涵盖整个车辆前方大于180度的扇形范围,据此,达成行车驾驶更能精确掌控行车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R11/04GK202071769SQ20102063831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安盛 申请人:刘安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