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1252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既能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汽车 车身前、后部位,又能起到车身装饰作用的安全装置对结构可靠性,工艺可行性和成本等多 方面指标之间的平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现有的汽车保险杠主要包括保险杠本体、两个 连接件、保险杠骨架、三块加强板以及支架。两个连接件分别设于保险杠骨架的两端,且连 接件位于保险杠本体和保险杠骨架之间,每个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保险杠骨架焊接,另一 侧与保险杠本体焊接。保险杠骨架弯折呈“几”字型,保险杠骨架具有第一凹陷部、突起部 以及第二凹陷部。其中两块加强板分别焊接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内,另一块加强板 焊接于突起部形成的空腔内并连接保险杠本体,三块加强板均用于加强保险杠骨架的支撑 力。支架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保险杠骨架和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然而,一方面,由于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包括了多个较小的零件,因而现有汽车保险 杠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加工和装配时,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由于连接件、保险杠骨架、三块 加强板以及支架均固定安装于保险杠本体的中间,因而保险杠本体两端是悬置的,从而导 致保险杠的两端容易振动,降低了汽车保险杠的刚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安全可靠的汽车保险杠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高刚度和稳定强度的汽车保险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和对称 固定在所述保险杠本体两端内侧的保险杠骨架,每一所述保险杠骨架连接有一支架组件,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沿所述第一固定 部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分别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 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保险杠骨架的内侧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 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两侧倾斜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和 沿所述连接部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的支持部,所述支持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由 于所述连接部是倾斜支撑所述第一固定部,因而可加强对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支撑,从而使 所述保险杠骨架与汽车车架连接更稳固。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垂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 垂直,所述支持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较佳地,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侧边呈弧形,所述保险杠骨架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 板的侧边内翻形成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侧边点焊连接。所述保险杠本体和所述保险杠骨架焊接成一体后形成封闭的结构,从而提高了汽车保险杠的刚度。而且,保险杠本体与 保险杠骨架焊接采用点焊工艺,解决了过去采用C02保护焊而无法消除人为的焊接质量问 题,提高了保险杠总成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支持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保险杠骨架内 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得在装配和 拆卸所述第一支架、所述保险杠骨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时方便、快捷。 较佳地,所述保险杠本体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大灯口、第一雾灯口和第一拖钩口,所 述保险杠骨架上正对开设有第二大灯口、第二雾灯口和第二拖钩口。可理解地,用于夜间行 车照明的大灯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大灯口和所述第一大灯安装在汽车上。用于雨雾天气行 车照明的雾灯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雾灯口和所述第一雾灯口安装在汽车上。另外,当汽车 遇到故障时,救援车的拖钩可通过所述第一拖钩口和所述第二拖钩口对发生故障的汽车进 行救援。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包括的零件少,因而结构 简单,安装方便。另一方面,通过将一对保险杠骨架对称地固定连接在保险杠本体上并通过 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对保险杠骨架进行 支撑,实现了对保险杠本体的两端的支撑,从而增加了保险杠本体的刚度。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保险杠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保险杠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10、对称固定在所述保险 杠本体10两端内侧的保险杠骨架20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保险杠骨架20上的支架组件30。所述保险杠本体10包括基板11以及呈弧形的侧边12。所述基板11上对称设有 第一大灯口 13、第一雾灯14和第一拖钩口 15。所述保险杠骨架20包括底板21以及沿所述底板21的侧边内翻形成的翻边22。 所述翻边22与所述侧边12点焊连接。所述底板2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基板11上的第一大 灯口 13、第一雾灯口 14和第一拖钩口 15对应的第二大灯口 23、第二雾灯口 M和第二拖钩 口 25。这样,用于夜间行车照明的大灯(未图示)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大灯口 23和所述第 一大灯口 13安装在汽车上。用于雨雾天气行车照明的雾灯(未图示)可依次通过所述第 二雾灯口 M和所述第一雾灯口 14安装在汽车上。可理解地,由于所述保险杠骨架20和所 述保险杠本体10之间是点焊连接,因而提高了工艺的稳定性和焊接处的强度,从而保证了 产品的质量。另外,当汽车遇到故障时,救援车的拖钩可通过所述第一拖钩口 15和所述第 二拖钩口 25对发生故障的汽车进行救援。[0020]所述支架组件30包括呈C字型的第一支架31和呈L字型的第二支架32。所述 第一支架31包括第一固定部311以及沿所述第一固定部311垂直弯折形成的第一支撑部 312。所述第二支架32包括第二固定部321以及分别沿所述第二固定部321的两端对称垂 直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支撑部322。所述第二支撑部322包括沿所述第二固定部321 的两侧倾斜延伸形成的连接部323和沿所述连接部323向外垂直弯折形成的支持部324。 且所述连接部323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21。所述支持部324、所述第一固定部311以及 所述底板21通过第二螺栓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21、所述第一支撑部312以及汽 车车架(未图示)通过第一螺栓40固定连接。由上可知,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包括的零件少,因而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另一方面,通过将一对保险杠骨架20对称地固定连接在保险杠本体10上并通 过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分别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对保险杠骨 架20进行支撑,实现了对保险杠本体10的两端的支撑,从而增加了保险杠本体10的刚度。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固定在所述保险杠本体 两端内侧的保险杠骨架,每一所述保险杠骨架连接有一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 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沿所述第一固定部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 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分别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两 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保险杠骨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 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沿所述第二固 定部的两侧倾斜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和沿所述连接部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的支持部,所述支 持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 垂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所述支持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侧边呈 弧形,所述保险杠骨架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的侧边内翻形成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 侧边点焊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支持部通过 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保险杠骨架内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上对称开 设有第一大灯口、第一雾灯口和第一拖钩口,所述保险杠骨架上对应部位开设有第二大灯 口、第二雾灯口和第二拖钩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对称固定在保险杠本体两端内侧的保险杠骨架以及与保险杠骨架连接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沿第一固定部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分别沿第二固定部的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支撑部,第一固定部与保险杠骨架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部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具有可靠的刚度和强度,并且结构简单,工艺性好。
文档编号B60D1/56GK201932103SQ20102069227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侯路, 宋纪侠, 操芹, 江克峰, 王彦, 蔡维卿, 谭伟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