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281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隔板移动机构的操作,能够使汽车挡泥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保持固定。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经由安装托架将保险杠安装在挡泥板上的向车体安装保险杠的安装结构(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的“ 0020”段落以及图I、图2)。另外,以往,已知经由卡夹将保险杠安装在挡泥板上的保险杠安装方法(例如參照专利文献2的“0013”段落以及图I)。 并且,以往,已知使用锥形螺母的螺母一体型螺栓(例如參照专利文献2的“0005”段落以及图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10547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99714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5-2143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以往的安装托架或者卡夹存在不具备调节挡泥板与保险杠之间间隙功能的问题点。S卩,关于以往的安装托架或者卡夹,它们的安装位置依赖于设在挡泥板上的安装孔的位置。因此,当由于制造误差等导致安装孔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偏离时,挡泥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扩大,外观变得不漂亮,或者具有在车辆的搬运过程中或者行驶过程中保险杠的一部分脱落的危险。另外,上述以往的锥形螺母也不过是仅使螺栓型外筒的外径发生了变化,也存在不具备使连接材料移动功能的问题点。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挡泥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保持为一定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各目的而提出的方案,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特征如下。第一,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将隔板经由卡夹安装在挡泥板的预定位置并将保险杠安装在隔板上来将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第二,卡夹具备以下结构。(I)卡定脚
卡定脚能够卡定在设于挡泥板上的贯穿孔中。(2)隔板移动机构(例如移动块以及外螺纹)隔板移动机构(例如移动块以及外螺纹)使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第三,通过隔板移动机构(例如移动块以及外螺纹)的操作,能够调节挡泥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所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特征如下。第一,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将隔板经由卡夹安装在挡泥板的预定位置并将保险杠安装在隔板上来将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
第二,卡夹具备以下结构。(I)卡定脚卡定脚能够卡定在设于挡泥板上的贯穿孔中。(2)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中收纳的移动块能够移动。第三,移动块具备以下结构。(3)内螺纹部内螺纹部与外螺纹进行螺纹接合。(4)斜面部斜面部用于使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第四,通过外螺纹的拧转操作,能够调节挡泥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所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特征如下。第一,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将隔板经由卡夹安装在挡泥板的预定位置并将保险杠安装在隔板上来将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第二,卡夹具备以下结构。(I)卡定脚卡定脚能够卡定在设于挡泥板上的贯穿孔中。(2)收纳部收纳部中收纳的移动块能够移动。第三,移动块是通过肘式机构(例如肘杆)使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第四,通过肘式机构(例如肘杆)的操作,能够调节挡泥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发明的效果如下。本发明由于如上所述来构成,因此通过隔板移动机构的操作、外螺纹的拧转操作、或者肘式机构的操作来调节挡泥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能够将挡泥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
隙保持为一定。


图I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该图是用于说明隔板移动机构动作的说明图。图2是保险杠与隔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隔板的立体图。图4是挡泥板、保险杠以及隔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保险杠安装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卡夹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隔板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卡夹主体的立体图。

图9是移动块的立体图。图10是移动块的其他立体图。图11是移动块的主视图。图12是移动块的侧视图。图13是移动块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安装有卡夹状态下的隔板局部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安装有卡夹状态下的隔板局部的其他立体图。图16是表示安装有卡夹状态下的隔板局部的不同立体图。图17是表示安装有卡夹状态下的隔板局部的主视图。图18是表示安装有卡夹状态下的隔板局部的侧视图。图19是表示安装有卡夹状态下的隔板局部的俯视图。图20是沿图17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21是沿图16的B-B线剖切的剖视图。图22表示本发明中隔板移动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图是用于说明隔板移动机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 图I中,10表示保险杠20的安装结构。如图I飞所示,上述安装结构10通过将隔板30经由卡夹40安装在挡泥板50的预定位置并将保险杠20安装在隔板30上来将保险杠20安装在挡泥板50、也就是车体上。如图I以及图5所示,挡泥板50上形成有用于收纳保险杠20的凹陷部51,在该凹陷部51的里侧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卡夹40的贯穿孔52。贯穿孔52贯通车(未图示)的前后方向,形成为大致方形。此外,贯穿孔51不限于形成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但是为了防止卡夹40转动,优选形成为非圆形。(隔板30)如图I以及图5所示,隔板30经由卡夹40固定在挡泥板50的凹陷部51内,通过将保险杠20固定在该隔板30上,从而将保险杠20相对于挡泥板50固定。隔板30由具有适度的刚性和弹性的热塑性树脂一体成形。具体地,如图3以及图7所示,隔板30大致具备以下各部分。(I)开ロ部 31如图3以及图7所示,开ロ部31形成为下表面敞开的“コ”字形或者“U”字形、或者桥形,形成为卡夹40的后述卡定脚90能够穿过的大小。卡夹40的卡定脚90穿过开ロ部31插入挡泥板50的贯穿孔52,相对于挡泥板50固定。
(2)凸缘部 32如图7所示,凸缘部32是对开ロ部31的内缘部进行镶边而形成为“コ”字形或者“U”字形、或者桥形。如图16以及图20所示,凸缘部32嵌入在后述的卡夹40的收纳部110的左右两侧形成为凹状的一对凹部113内。因此,隔板30相对于卡夹40在车辆(未图示)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通过卡夹40而被固定在挡泥板50上。此时,通过凸缘部32沿着凹部113滑动,从而隔板30相对于卡夹40在车辆(未图示)的高度方向、也就是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被保持。(3)爪部 33如图7所示,爪部33分别形成在凸缘部32的左右两侧的下侧,与后述的卡夹40的收纳部110的下表面弹性接触。如图7以及图21所示,爪部33用于防止卡夹40在安装在开ロ部31的状态下从开ロ部31脱落。(4)保险杠安装槽34如图2、图3、图5以及图7所示,保险杠安装槽34位于隔板30的上边缘部,沿着隔板30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而在保险杠20的上边缘部,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也沿着保险杠20的长度方向设有向保险杠安装槽34以舌片状突出的多个安装片21。如图5所示,通过将该安装片21对应于保险杠安装槽34插入,从而将保险杠20固定在隔板30上。因此,保险杠20通过隔板30以及卡夹40固定在挡泥板50上。(卡夹40)卡夹40用于将隔板30固定在挡泥板50上。如图6所示,卡夹40大致具备以下零件。此外,关于下述的(I) (3),将在下文叙述。( I)卡夹主体60(2)移动块 7O(3)外螺纹 80此外,卡夹40的零件不限于上述的(I) (3)。(卡夹主体60)如图I所示,卡夹主体60固定在挡泥板50的贯穿孔52中。卡夹主体60由具有适度刚性和弹性的热塑性树脂一体成形。具体地,如图8所示,卡夹主体60大致具备下述各部分。此外,关于下述的(I) (3),将在下文叙述。(I)卡定脚 90(2)凸边部 100(3)收纳部 110此外,卡夹主体60的各部分不限于上述的(I) (3)。(移动块7O)如图I所不,移动块70在卡夹王体60的后述收纳部110中可滑动地被保持,通过拧入后述的外螺纹80,在卡定脚90的轴心方向滑动。关于移动块70将在下文叙述,其与隔板30抵接,通过移动块70的滑动,使隔板30在车辆(未图示)的高度方向、也就是上下方向移动。隔板30与后述的外螺纹80协同动作,作为隔板移动机构发挥作用。移动块70由具有适度的刚性和弹性的热塑性树脂一体成形。具体地,如图扩13所示,移动块70具备下述各部分。此外,关于下述的(I)以及(2),将在下文叙述。(I)内螺纹部120(2)翼片 130此外,移动块70的各部分不限于上述的(I)以及(2)。
(外螺纹8O)如图I所示,外螺纹80拧入移动块70的内螺纹部120。外螺纹80为金属制,也可以为树脂制。具体地,如图6所示,外螺纹80具备下述各部分。此外,外螺纹80的各部分不限于下述的(I)以及(2)。(I)头部 81如图I以及图6所示,头部81形成为直径大于移动块70的后述插通孔121,形成
有十字槽。(2)螺旋轴 82如图I以及图6所示,螺旋轴82从头部81的下表面延伸,外形适合于内螺纹部120的插通孔121,外周形成有外螺纹。(卡定脚90)如图I所示,卡定脚90能够卡定在设于挡泥板50上的贯穿孔52中。如图8所示,卡定脚90形成为箱型或者方筒形,其外形适合于挡泥板50的贯穿孔52的内部形状。此外,卡定脚90形成为了箱型或者方筒形,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适合于贯穿孔52的内部形状的形状即可。如图I以及图8所示,在卡定脚90的背对的ー对侧壁、也就是位于上下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弹性突出的一对卡定爪91、91。(凸边部100)如图I以及图8所示,凸边部100从卡定脚90的端部以大致方形伸出,与卡定脚90的卡定爪91的距离等于挡泥板50板厚,并且相对。如图8所示,在凸边部100的中心设有外螺纹80的螺旋轴82穿过的圆形连通孔101。(收纳部110)如图I以及图8所示,移动块70可移动地、也就是在卡定脚90的轴心方向可滑动地收纳在收纳部Iio中。收纳部110形成为方筒形。具体地,如图8所示,收纳部110具备下述构成。(I)滑动孔 111如图16所示,移动块70嵌入滑动孔111,该移动块70可移动地被滑动孔111保持。如图8所示,滑动孔111的剖面形成为方形,与凸边部100相反一侧的面敞开。(2)引导槽 112
如图16所示,移动块70可移动地被引导槽112引导。如图8所示,引导槽112在收纳部110的上下的壁上形成为槽状,与滑动孔111同样的是,与凸边部100相反一侧的面敞开。引导槽112的槽宽设定为等于移动块70的后述翼片130的板厚。翼片130嵌入引导槽112,沿着引导槽112滑动,并且经由引导槽112向外部露出。如图8所示,在引导槽112的开ロ缘部设有向其终端的底部倾斜延伸的止回爪114。如图16所示,通过止回爪114防止翼片130从引导槽112脱落。(3)凹部 113如图16以及图20所示,凹部113嵌入隔板30的凸缘部32,用于允许隔板30相对于卡夹主体60的上下运动。如图8所示,凹部113在收纳部110的左右侧面形成有左右一対,向内侧凹陷成凹状,而且上下的面敞开。凹部113的槽宽设定为等于隔板30的凸缘部32的厚度,凸缘部32 在上下方向可移动地嵌入凹部113。(内螺纹部120)内螺纹部120与外螺纹80进行螺纹接合,如图扩13所示,形成为箱型。具体地,如图9 13所示,内螺纹部120具备下述各部分。(I)插通孔 121如图扩13所示,插通孔121贯通箱型内螺纹部120的中心,供外螺纹80的螺旋轴82穿过。(2)框部 122如图扩13所示,框部122形成在与插向收纳部110的插入方向相反一侧的面上,以插通孔121为中心形成为框状。(3)狭缝 124如图扩12所示,狭缝124位于框部122的基部,在与插通孔121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左右两侧形成有左右一対。狭缝124与插通孔121连通,穿过了插通孔121的后述外螺纹80的螺纹牙嵌入狭缝124内并钩住。(4)带部 125如图扩12所示,带部125在框部122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左右ー对,向外弯曲。带部125被狭缝124分割,其内径设定为小于后述外螺纹80的螺旋轴82的最大外径。带部125被插通孔121中穿过的螺旋轴82的外周挤压导致直径扩大,通过其反作用カ将螺旋轴82保持在摘通孔121内。(翼片130)如图扩13所示,翼片130从内螺纹部120上下背对的外表面伸出,在上下方向形成有一対。翼片130形成为朝向卡夹主体60的卡定脚90方向逐渐增高的三角形状,在其斜面上形成有斜面部131。斜面部131用于使隔板30在车辆(未图示)的高度方向、也就是上下方向移动。如图I所示,隔板30设有与位于上方的翼片130的斜面部131抵接的承受部35。承受部35位于开ロ部31的上边缘部,与斜面部131在相同方向上傾斜。(保险杠20的安装方法)针对使用了具备上述结构的卡夹40的安装保险杠2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预先组装卡夹40。也就是,如图6所示,外螺纹80的螺旋轴82对应于移动块70的插通孔121从框部122侧插入。若用カ压入螺旋轴82,则受到螺旋轴82的外周挤压,带部125的直径扩大,螺旋轴82嵌入插通孔121中。螺旋轴82通过带部125的反作用力被保持在插通孔121中。因此,外螺纹80的螺旋轴82不会从插通孔121脱落。接着,如图6所示,将移动块70对应于卡夹主体60的滑动孔111的开ロ面嵌入。此时,将移动块70的一对翼片130对应于引导槽112的开ロ面嵌入。若嵌入移动块70,则其翼片130与引导槽112的止回爪114抵接。在此,若用カ压入移动块70,则止回爪114受到翼片130的挤压而发生弯曲,翼片130跃过止回爪114向引 导槽112的里侧前进。若翼片130穿过止回爪114,则如图16所示,止回爪114通过树脂的复原カ复原。因此,翼片130在引导槽112中逆行导致将从开ロ面掉落吋,与复原后的止回爪114接触,从而防止从引导槽112脱落。这样,组装卡夹40。此外,以上是先将外螺纹80和移动块70进行了组装,但也可以先组装移动块70和卡夹主体60,最后将外螺纹80插入移动块70。接着,将组装好的卡夹40在隔板30的各开ロ部31分别进行装配。也就是,使卡夹40位于隔板30的开ロ部31的下側,向其卡夹主体60的一对凹部113对应于隔板30的一对凸缘部32插入,使其向着开ロ部31的里侧滑动。若使卡夹主体60滑动,则与凸缘部32的一对爪部33抵接。在此,使卡夹主体60强カ滑动时,受到卡夹主体60的外侧面的挤压,爪部33发生弯曲,卡夹主体60跃过爪部33朝向开ロ部31的里侧滑动。若卡夹主体60穿过爪部33,则如图21所示,爪部33通过树脂的复原カ复原。因此,卡夹主体60逆行导致将从开ロ部31掉落吋,与复原后的爪部33接触,从而防止从开ロ部31脱落。这样,卡夹40被装配在隔板30的开ロ部31。在装配到开ロ部31的状态下,如图I所示,移动块70的翼片130的斜面部131与隔板30的承受部35抵接。接着,将装配有卡夹40的隔板30装配到挡泥板50上。此外,以上是将隔板30装配到卡夹40上后装配到挡泥板50上,但也可以先将卡夹40固定在挡泥板50上,然后对固定在挡泥板50上的卡夹40装配隔板30。在将隔板30装配到挡泥板50时,将装配在其各开ロ部31的卡夹40的卡定脚90对应于贯穿孔52插入。若插入卡定脚90,则其ー对卡定爪91与贯穿孔52的内缘部抵接。在此,若用カ插入卡定脚90,则受到贯穿孔52内缘部的挤压,卡定爪91发生弯曲,从而使得卡定脚90朝向贯穿孔52的里侧前迸。卡定爪91穿过贯穿孔52后,如图I所示,通过树脂的弹性复原カ而复原,与挡泥板50的里面抵接。此时,凸边部100与挡泥板50的表面抵接,如图I所示,挡泥板50被复原后的卡定爪91从表里两面挟持,卡夹40固定在挡泥板50的贯穿孔52中。由此,通过将卡夹40固定在挡泥板50的贯穿孔52中,隔板30经由卡夹40固定在挡泥板50上。接着,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隔板移动机构使隔板30移动到挡泥板50的适当位置。此外,关于通过隔板移动机构进行的移动方法,将在下文叙述。最后,如图5所示,向固定在挡泥板50上的隔板30装配保险杠20。保险杠20通过将其各安装片21如图2所示对应着隔板30的保险杠安装槽34插入来进行安装。保险杠20的各安装片21如图5所示对应着隔板30的保险杠安装槽34插入后,保险杠20固定在隔板3上。 因此,如图5所示,保险杠20经由隔板30以及卡夹40固定在挡泥板50上。(隔板30的移动方法)接着,针对隔板30的移动方法进行说明。S卩,如图I右侧所示,在挡泥板50的凹陷部51的下表面与隔板30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如该图右侧所示,使隔板30向上方(Z方向)移动。S卩,使用未图示的螺丝刀使外螺纹80的头部81旋转,从而使螺纹轴82向移动块70的里侧拧入。拧入外螺纹80后,移动块70向前面侧、即从卡夹主体60的滑动孔脱离的方向移动。此时,如图I所示,通过移动块70的上侧的翼片130的斜面部131推压隔板30的承受部35。因此,由于隔板30的承受部35被推压,因此如图I右侧所示,隔板30向上方(Z方向)移动。通过使隔板30向上方(Z方向)移动,消除隔板30的上表面与挡泥板50的凹陷部5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此外,如图3所示,隔板30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开ロ部31,在各开ロ部31上分別装配卡夹40,由此,使用各卡夹40能够使隔板30移动。例如,在隔板30的整个长度上产生了间隙的情况下,操作所有的卡夹40,在仅有隔板30的一侧产生了间隙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操作沿着该ー侧的部分卡夹40来消除间隙。(第二实施方式)接着,使用图22对本申请的隔板移动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如图22所示,使用肘式机构作为隔板移动机构。S卩,如图22所示,卡夹200大致由下述零件构成。此外,卡夹200的零件不限于下述的(I广(4)。另外,对于与以上图广21所示第ー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I)卡夹主体210卡夹主体210虽然未图示出,但具备与以上图f 2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夹主体60同样的结构,构成为固定在挡泥板50上,并且能够装配在隔板30上。(2)移动轴 220
如图22所示,移动轴220可移动地被卡夹主体210支撑。(3)移动块 230如图22所示,移动块230固定在移动轴220的一端部,可与移动轴220 —体移动地被卡夹主体210支撑。移动块230具备与隔板30的承受部35抵接的斜面部231。(4)肘杆 240如图22所示,肘杆240可旋转地被移动轴220的另一端部支撑。即,肘杆240具有轴孔241,该轴孔241可旋转地嵌入设在移动轴220的另一端部的突出轴221。 肘杆240的底面242与卡夹主体210的外侧面接触,若以突出轴221为中心旋转90度,则其侧面243与卡夹主体210的外侧面抵接。底面242和侧面243距离轴孔中心的距离不同。即,设定从轴孔241中心到侧面243的距离短于从轴孔241中心到底面242的距离。因此,若旋转肘杆240,则如图22右侧所示,移动块230被提升。因此,通过移动块230的斜面部231推压隔板30的承受部35。因此,由于隔板30的承受部35被推压,因此如图22右侧所示,隔板30向上方(Z方向)移动。通过使隔板30向上方(Z方向)移动,能够消除隔板30的上表面与挡泥板50的凹陷部5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2009年10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232270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所有内容均在此引用,并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而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将隔板经由卡夹安装在挡泥板的预定位置并将保险杠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从而将所述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夹具备 能够卡定在设于所述挡泥板上的贯穿孔中的卡定脚;以及 使所述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的隔板移动机构, 通过所述隔板移动机构的操作,能够调节所述挡泥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间隙。
2.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将隔板经由卡夹安装在挡泥板的预定位置并将保险杠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从而将所述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夹具备 能够卡定在设于所述挡泥板上的贯穿孔中的卡定脚;以及 收纳部,该收纳部中收纳的移动块能够移动, 所述移动块具备 与外螺纹进行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以及 用于使所述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斜面部, 通过所述外螺纹的拧转操作,能够调节所述挡泥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间隙。
3.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将隔板经由卡夹安装在挡泥板的预定位置并将保险杠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从而将所述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夹具备 能够卡定在设于所述挡泥板上的贯穿孔中的卡定脚;以及 收纳部,该收纳部中收纳的移动块能够移动, 所述移动块是通过肘式机构使所述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 通过所述肘式机构的操作,能够调节所述挡泥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保险杠安装结构。卡夹具备能够卡定在设于挡泥板上的贯穿孔中的卡定脚和使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的隔板移动机构(例如移动块以及外螺纹)。通过隔板移动机构的操作,能够调节挡泥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使用移动块以及外螺纹作为隔板移动机构。移动块具备与外螺纹进行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和用于使隔板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斜面部。通过外螺纹的拧转操作,能够调节挡泥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B60R19/24GK102686450SQ20108004476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6日
发明者泷田高志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