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921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轮胎。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减少市区的汽车尾气排放,政府越来越提倡绿色出行, 并为此做出了大量工作,比如租赁自行车的实事工程,因租赁自行车需适应各种人群,所以 对轮胎的耐磨性、防滑性以及防穿刺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轮胎,该轮胎不仅刚性好、耐磨性 好,而且轻量,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轮胎,由里向外依 次由防擦层、防刺层和胎面层组成,所述防擦层和防刺层依次环绕形成一周,且所述防刺层 设于所述防擦层的外周,所述胎面层设于所述刺层的外周;所述胎面层由里向外依次由第 二胶料层和第一胶料层组成,所述第二胶料层为68SA胶料层,所述第一层胶料层比第二层 胶料层的耐磨性高,所述第二层胶料层比第一层胶料层的硬度高(即第一胶料层选择高耐 磨材料,第二胶料层选择高硬度材料);在所述第一胶料层背离第二胶层的表面设有防滑 块。因此,该自行车轮胎不仅高耐磨、高防滑而且防刺穿性能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胶料层背离第二胶层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对 称设有若干组排水沟,所述每组排水沟包括两个弧形状且交叉相对的排水沟,所述每个排 水沟从所述第一胶料层的表面中心延伸至边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刺层为尼龙交织帘纱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擦层为双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轮胎胎面采用双层胶料层结构,表层为高耐磨胶料,高耐磨 提升轮胎使用里程,同时表面设有防滑块和排水沟,雨天防滑效果更好;内层为68SA高硬 度胶料层,可增强轮胎的刚性;轮胎防刺层采用高密度的尼龙交织帘纱来覆盖整条轮胎,不 仅轻量,更能兼顾胎面防刺,使得整条轮胎像穿了一件盔甲,不受外界任何伤害。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行车轮胎,由里向外依次由防擦层1、防刺层2和胎面层3组成,所述防擦层 和防刺层依次环绕形成一周,且所述防刺层设于所述防擦层的外周,所述胎面层设于所述 刺层的外周;所述胎面层由里向外依次由第二胶料层4和第一胶料层5组成,所述第二胶料 层为68SA胶料层,所述第一层胶料层比第二层胶料层的耐磨性高,所述第二层胶料层比第一层胶料层的硬度高(即第一胶料层选择高耐磨材料,第二胶料层选择高硬度材料);在所 述第一胶料层背离第二胶层的表面设有防滑块。因此,该自行车轮胎不仅高耐磨、高防滑而 且防刺穿性能好。
上述第一胶料层背离第二胶层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若干组排水沟,所述 每组排水沟包括两个弧形状且交叉相对的排水沟,所述每个排水沟从所述第一胶料层的表 面中心延伸至边沿。
上述防刺层为尼龙交织帘纱层。
上述防擦层为双层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轮胎,其特征在于其由里向外依次由防擦层(I)、防刺层(2)和胎面层 (3)组成,所述防擦层和防刺层依次环绕形成一周,且所述防刺层设于所述防擦层的外周, 所述胎面层设于所述刺层的外周;所述胎面层由里向外依次由第二胶料层(4)和第一胶料层(5)组成,所述第二胶料层为68SA胶料层,所述第一层胶料层比第二层胶料层的耐磨性高,所述第二层胶料层比第一层胶料层的硬度高;在所述第一胶料层背离第二胶层的表面设有防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料层背离第二胶层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若干组排水沟,所述每组排水沟包括两个弧形状且交叉相对的排水沟,所述每个排水沟从所述第一胶料层的表面中心延伸至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层为尼龙交织帘纱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擦层为双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轮胎,由里向外依次由防擦层、防刺层和胎面层组成,所述防擦层和防刺层依次环绕形成一周,且所述防刺层设于所述防擦层的外周,所述胎面层设于所述刺层的外周;所述胎面层由里向外依次由第二胶料层和第一胶料层组成,所述第二胶料层为68SA胶料层,所述第一层胶料层比第二层胶料层的耐磨性高,所述第二层胶料层比第一层胶料层的硬度高;在所述第一胶料层背离第二胶层的表面设有防滑块。该轮胎不仅刚性好、耐磨性好,而且轻量,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文档编号B60C1/00GK102991274SQ20111027108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杨银明 申请人: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