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892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设施领域,主要是涉及设置有防尘机构,防止灰尘破坏其灵敏度的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安全带正常使用时,安全织带缠绕在芯轴上可自由伸缩,带动芯轴能自由旋转。在芯轴端部的罩壳内是一个腔体,腔体内装有车感传感器、带感传感器以及锁止机构等控制部件。由于安装织带的芯轴与框架之间的间隙比较大,所以灰尘极易通过此间隙进入腔体内,使腔体内的传感器等部件的精度下降,导致安全带的性能下降、机构卡滞和不回位等现象。使汽车安全带的灵敏度下降,或结构卡滞可能会带来乘员舒适性下降,顾客满意度降低。外置式防尘装置的外形尺寸偏大,成本偏高,对产品的装车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研究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对产品结构无须发生改动的防尘装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该防尘机构能有效地阻止灰尘进入装有传感器等部件的腔体内,保持传感器及锁止机构等部件的精度,保证汽车安全带工作可靠和有效保证乘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主要由框架、芯轴和罩壳组成,罩壳安装在框架上,芯轴的一端安装在罩壳上,其特征是在框架的内侧,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尘盖,防尘盖安装在框架上;防尘盖与芯轴的位置关系是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a、防尘盖套装在芯轴上,与芯轴形成的间隙小于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b、防尘盖套装在芯轴上, 防尘盖的内孔小于芯轴轴肩的外径,形成迷宫式防尘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处设置了防尘盖,有效地阻止了灰尘进入到腔体内,保证了腔体内传感器和锁止机构等部件的清洁,保证了其动作的灵敏度。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和实用可靠的特点。通用性好,适用于各种规格型号的汽车安全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迷宫式防尘盖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图中1是芯轴、2是防尘盖、3是框架、4是罩壳、5是腔体、6是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防尘机构主要由框架3、芯轴1和罩壳4 组成,罩壳4安装在框架3上,芯轴1的一端安装在罩壳4上。在框架3的内侧,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处,装有一个防尘盖2,防尘盖2安装在框架3上。一个实施例是,防尘盖2套装在芯轴1上,防尘盖2内孔与芯轴1的间隙小于芯轴1与框架3之间的缝隙,缩小灰尘进入腔体内的通道;另一个实施例是,防尘盖2套装在芯轴1上,防尘盖2的内孔小于芯轴1 轴肩的外径,形成迷宫式防尘通道。该防尘盖有效地阻止了灰尘进入由罩壳4形成的腔体 5内。保证了腔体内部件的清洁和动作灵敏可靠,保证汽车安全带工作可靠和乘员的安全。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主要由框架(3)、芯轴(1)和罩壳(4)组成,罩壳安装在框架上,芯轴的一端安装在罩壳上,其特征是在框架(3)的内侧,芯轴(1)与框架(3)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尘盖0),防尘盖(2)安装在框架(3)上;防尘盖O)与芯轴(1)的位置关系是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a、防尘盖套装在芯轴上,与芯轴形成的间隙小于芯轴(1) 与框架(3)之间的缝隙;b、防尘盖套装在芯轴上,防尘盖(2)的内孔小于芯轴(1)轴肩的外径,形成迷宫式防尘通道。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属于汽车安全设施领域。解决了汽车安全带关键部位的防尘问题。主要由框架、芯轴和罩壳组成,罩壳安装在框架上,芯轴的一端安装在罩壳上。在框架的内侧,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尘盖,防尘盖安装在框架上。防尘盖与芯轴的位置关系是以下两种方式之一a、防尘盖套装在芯轴上,与芯轴形成的间隙小于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b、防尘盖套装在芯轴上,防尘盖的内孔小于芯轴轴肩的外径,形成迷宫式防尘通道。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和实用可靠的特点。通用性好,适用于各种规格型号的汽车安全带。
文档编号B60R22/18GK202180799SQ20112026807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张丹, 胡晏殊 申请人:沈阳金杯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