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圈辐条组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924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圈辐条组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尤指一种设于轮圈本体内周的数个固定座,其成形容易,且可提供辐条快速、便利组设的辐条组接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轮轮组主要是由外围的轮圈、中心轮毂及连结于轮圈与轮毂间的数个辐条所形成,各该辐条的一端固接于轮毂,另一端设于轮圈侧壁,并利用一固定件与辐条相互锁接固定。目前常见的自行车轮胎,大致分为有内胎轮胎及无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相较于有内胎轮胎,具有容易安装、降低轮胎被穿刺的机率、更加安全、更加平衡、更加稳定等诸多优点, 广为消费者所青睐。一般常见供无内胎轮胎组设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是由内、外侧的二桥板及二侧框连接构成,该二侧框内壁分别与该二桥板的二端连接,形成一类似倒A形状的截面,该二侧框与外侧桥板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槽道,且于内桥板的内侧或外侧穿设有数个组设孔,以供固定件穿设,且固定件是与辐条的头部组接固定,而使辐条可钩挂于轮圈的侧壁上。该轮圈辐条组接装置针对组设孔的固定位置,常见的大致可分为两侧组设孔式或中央组设孔式。按,现有的两侧组设孔式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如中国台湾第093109080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分边拉接式轻量轮圈(一)》,可借助数条钢丝及数量配合的钢丝锁头结合架设在一花毂外侧,并包含二左右间隔的环形侧壁,每一环形侧壁具有一邻近所述花毂的径向内端缘;一环形内壁,围绕在所述花毂外围,且位在该等环形侧壁的径向内端缘间;及二环形角隅,分别连结该等环形侧壁的径向内端缘与环形内壁的左、右侧,每一环形角隅具有数个相间隔的安装段、数个分别连接在两相邻安装段之间的切薄段,及一沿着环形贯穿该等安装段且延伸至该等切薄段的表面的环孔,每一安装段具有一内外延伸贯穿且供所述钢丝锁头安装的套结孔,每一切薄段是由邻近所述花毂的一内侧朝径向外侧且往相对侧的环形侧壁倾斜凹陷,而两环形角隅的该等套结孔是互相间隔错置,且该等切薄段亦互相间隔错置。另一现有的中央组设孔式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如中国台湾第095U8529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轮圈》,包含环状金属轮圈构件,其包含可供轮胎安装在上面的环状轮胎附着部份、第一环状侧壁部份、第二环状侧壁部份、及连接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的内部环状壁部份,而多个辐条附着开口形成于该内部环状壁部份,该环状轮胎附着部份具有第一及第二环状侧部区段,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部区段形成面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及第二环状制动表面且分别与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连接,而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及该内部环状壁部份形成为比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部区段薄;及至少一个加强树脂材料, 其直接附着于该环状金属轮圈构件成为使得该加强树脂材料从该第一环状侧壁部份与该第一环状侧部区段连接的区域连续地延伸横过该内部环状壁部份至该第二环状侧壁部份与该第二环状侧部区段连接的区域,以覆盖在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及该辐条附着开口周围的该内部环状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上,而不覆盖在该第一及第二环状制动表面上。上述所揭装置中,前者是于两环形角隅两相邻的安装段设有互相间隔错置的套结孔,且于两侧径向内端缘设有数个相间隔且左右贯通的侧穿孔,该套结孔可供钢丝穿设,且使钢丝锁头由侧穿孔插入,并与钢丝相互穿设锁接;后者则是将加强树脂材料附着于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及该辐条附着开口周围的该内部环状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上,并利用钻头于内部环状壁部份的中央钻设有多个辐条附着开口,以供辐条穿设组接。只是,前者需预先于轮圈穿设套结孔与侧穿孔,将钢丝锁头由侧穿孔插入,再与钢丝锁接,然而环形内壁的内腔空间有限,造成锁接动作困难、不便利,且预先穿孔亦造成加工作业的繁琐不便性,影响组装与加工效率;后者亦需预先穿设辐条附着开口,将垫圈与辐条由辐条附着开口插入并组接,再将加强树脂材料附着于表面,同样有组装不便与加工繁琐的情事,且无论套结孔或辐条附着开口设于轮圈二侧或中央,若其中一孔的钻孔作业偏差或损坏,则整组轮圈即无法采用而需报废,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整体装置确有待改良的必要;故本实用新型人,针对前述问题进一步提供一具实用创新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轮圈本体内周一体设有数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内套设有固定件,且该固定件预设位置设有定位孔以套设有结合件,且利用该结合件与辐条组接固定,该固定件与辐条的组接作业位于轮圈本体外部,非常便利组装,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则达极佳实用性及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固定件可相对于固定座旋转,且该固定件与结合件间的弯弧缘面设计,使该结合件可相对于固定件产生角度偏摆, 以便利该辐条调整至预设角度,且配合辐条组装的拉紧固定,具有稳固定位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三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固定座与轮圈本体一体成形,于该轮圈本体内周切削形成数个该固定座,其成形容易且合格率高,有效降低成本, 以达创新实用性与成本效益。本实用新型目的之四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固定件设有一定位孔或数个个定位孔,以提供一条或数个辐条组接,确具极佳便利实用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包含有一轮圈本体, 是由一第一桥板、一第二桥板及二侧框连接构成,且该二侧框内壁分别与各该第一、第二桥板的二端连接,该二侧框与第一桥板间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槽道;数个辐条组,各该辐条组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固定件、至少一结合件与至少一辐条,该固定座设于该轮圈本体内周,且该固定座设有一套孔,该固定件呈杆状,于该固定件预设位置径向设有至少一定位孔,设使该固定件穿设于该套孔,并设使该结合件穿设于该定位孔,设使该结合件的一端与辐条相互组接固定,且该辐条另端与轮毂固接。该固定座与该轮圈本体一体成形制成,而于该轮圈本体内周形成圆形框状,并将其切削形成套筒状的数个该固定座。[0015]该固定座中央部位形成有一个镂空部位,于该固定件中央径向设有一个定位孔, 使该固定件的定位孔对应镂空部位,以与该结合件穿设。该固定件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其具有一个头端,设使该结合件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以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设呈弯弧状。该固定座中央部位形成有一个镂空部位,该固定件中央与二端分别径向设有一定位孔,且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其具有一头端,设使该结合件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以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设呈弯弧状;设使该固定件中央的该定位孔与该镂空部位对应,且二端的各该定位孔凸出于该固定座的二端,使各该定位孔分别与一个结合件穿设,且该结合件另端与该辐条组接固定。该固定件二端分别径向设有一个定位孔,且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其具有一个头端,设使该结合件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以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设呈弯弧状;设使二端的各该定位孔分别与一个结合件穿设,且该结合件另端与该辐条组接固定。借助上述构件,该固定座可供固定件穿设,且该固定件穿设有结合件,该结合件供与辐条组接固定,该固定件可相对固定座产生旋转,且该结合件可相对于固定件旋转,即可便利该辐条调整至预设角度,并且该固定座成形容易、合格率高,且可供该固定件快速组设,有效提升组装效率、降低成本,整体装置可达便利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非常便利组装,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则达极佳实用性及便利性。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組合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另ー视角的組合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ニ。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三。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組合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組合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3]轮圈本体10第二桥板12槽道14辐条组20套孔211固定件22
第一桥板11 侧框13
固定座21 镂空部位212 定位孔221 第二定位孔223 第一定位孔222结合件23缘面232固定件30
头端231 辐条M 定位孔31 第一定位孔311
第二定位孔312固定座40固定件50
套孔41 定位孔51 第一定位孔511
第二定位孔512。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轮圈的装置改良,其主要包含有 一轮圈本体10及数个辐条组20。该轮圈本体10,为以金属材料挤制成杆状,并使末端连接形成圈状,且其截面呈框形,是由一第一桥板11、一第二桥板12及二侧框13连接构成,该第一、第二桥板11、12间呈上、下层状,且该二侧框13内壁分别与各该第一、第二桥板11、12的二端连接,形成一类似倒A形状的截面,该二侧框13与第一桥板11间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无内胎轮胎的槽道 14。该数个辐条组20,各该辐条组20包含有一固定座21、一固定件22、至少一结合件 23与至少一辐条24。该固定座21,可与该轮圈本体10—体挤制成形,而于该轮圈本体10内周形成圆形框状,并将其切削形成套筒状的数个固定座21,于该固定座21内部形成有一套孔211,于本实施例中,其进一步于该固定座21中央部位切削形成有一镂空部位212,并使该固定座21
一分为二。该固定件22,呈杆状,于本实施例中为一长圆杆,于该固定件22中央径向穿设有一定位孔221,该定位孔221内部设有相通的一第一定位孔222与一第二定位孔223,其中该第一定位孔222的孔径大于第二定位孔223的孔径,且该第一定位孔222的缘面环凹设形成弯弧状;设使该固定件22穿入固定座21的套孔211内,且该固定件22可相对于固定座22作旋转。该结合件23,呈套筒状,其具有一头端231,该头端231与结合件23间形成对应第一定位孔222形状而呈弯弧状的一缘面232 ;其旋转该固定件22使定位孔221对应镂空部位212,设使该结合件23由第一定位孔222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223后且凸出于固定件22,且使该头端231的缘面232容置于第一定位孔222处,而后再调整该结合件23以带动固定件222旋转,使该结合件23远离头端231的一端与辐条M相互组接固定,且该辐条24另端与轮毂固接;由于该结合件23头端231与固定件22第一定位孔222间的弯弧缘面设计,使该结合件23可相对于固定件22旋转与倾斜角度偏摆,并配合该固定件22相对于固定座21旋转,即可便利该辐条M调整至预设角度。借助上述构件,该轮圈本体10内周设有数个固定座21,该固定座21具有套孔 211,以供该固定件22穿设,且该固定件22径向穿设有结合件23,该结合件23供与辐条M 组接固定,该固定件22可相对于固定座21旋转,且该结合件23可相对于固定件22旋转, 即可便利该辐条M调整至预设角度,该固定座21成形容易、合格率高,且可供该固定件22 快速组设,有效提升组装效率、降低成本,故整体装置极具实用便利性。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组设,首先将该固定件22穿入固定座21的套孔211,接着将该结合件23穿设固定件22的定位孔221,再接着将该结合件23远离头端231的一端与辐条M组接固定,即组设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首先固定件22穿设于固定座21的套孔211,接着旋转该固定件22,使该第一定位孔222对应镂空部位212,再接着将该结合件23穿设第一、第二定位孔 222,223,且使该结合件23的头端231定位于第一定位孔222处,再接着调整该结合件23 带动固定件22旋转,使该结合件23可配合辐条M的角度设置,再将该结合件23远离头端 231的一端与辐条M组接固定,即可稳固定位该辐条24。请参照图5 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其中该固定件22可相对于固定座21旋转,即可带动该结合件23位移,且该结合件23可相对于固定件22产生360度角度偏摆,即可将该结合件23配合辐条M的角度设置,以达极佳便利组设的功效。请参照图8 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具有一长度较长的固定件 30,该固定件30中央与二端分别径向穿设有一定位孔31,且各该定位孔31内部同样设有相通的第一、第二定位孔311、312,该第一定位孔311的孔径大于第二定位孔312的孔径,并且该第一定位孔311的缘面呈环凹设形成弯弧状;设使该固定件30穿设于固定座21的套孔211,使中央的该定位孔31与镂空部位212对应,且二端的各该定位孔31凸出于固定座 21的二端,使各该定位孔31可分别供与一结合件23穿设,且该结合件23的头端231设置于第一定位孔311处,该头端231弯弧状的缘面232与第一定位孔311相抵贴,而该结合件 23另端供与辐条M组接固定,使中央及二端的各该结合件23可供与三辐条M组接固定, 使该固定座21可达提供三辐条M组接的功效,确具极佳创新与实用性。请参照图10 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轮圈本体10内周一体成形设有数个固定座40,该固定座40呈套筒状,且具有一套孔41,于该套孔41内穿设有一固定件50,并且该固定件50 二端分别径向穿设有一定位孔51,且各该定位孔51内部同样设有相通的第一、第二定位孔511、512,其中该第一定位孔511的孔径大于第二定位孔 512的孔径,且该第一定位孔511的缘面呈环凹设形成弯弧状;设使该固定件50穿设于固定座40的套孔41,且二端的各该定位孔51凸出于固定座40的二端,使各该定位孔51可供与二结合件23穿设,且该结合件23的头端231设置于第一定位孔511处,该头端231弯弧状的缘面232与第一定位孔511相抵贴,而该结合件23另端供与辐条M组接固定,使该固定座40可达提供二辐条M组接固定的功效,确具极佳创新与实用性。
7[0060]本实用新型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于该轮圈本体10内周一体设有数个固定座21, 该固定座21呈套筒状并设有套孔211,于该套孔211内套设有固定件22,该固定件22呈长杆状,且该固定件22预设位置径向设有定位孔221,并于该定位孔221套设有结合件23,且使该结合件23与辐条M组接固定,该固定件22可快速且便利组设于固定座21内,使其与该辐条M的组接作业位于轮圈本体10外部,非常便利组装,且可避免现有的装置需先将结合件组设于轮圈本体内部的繁复作业,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则达极佳实用性及便利性;再者,该固定件22可相对于固定座21旋转,且该固定件22与结合件23间的弯弧缘面设计, 使该结合件23可相对于固定件22产生角度偏摆,因此可便利该辐条M调整至预设角度, 且配合辐条M组装的拉紧固定,具有稳固定位的效果,而无松脱的顾虑,以达便利实用性的功效。该固定座21与轮圈本体10 —体挤制成形,于该轮圈本体10内周切削形成数个该固定座21,其成形容易且合格率高,有效降低成本,并可省略现有的装置需钻孔的复杂作业,以达创新实用性与成本效益;该固定件22设有一定位孔221或数个个定位孔221,以提供一条或数个辐条M组接,达到便利实用性的功效。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提供一具内周设有数个固定座21的轮圈装置,该固定座21内套设有一固定件22,且该固定件22可供结合件23穿设并与辐条M组接固定,由于该固定座21设于轮圈本体10的内周,无需另外进行钻孔作业,其成形容易、合格率高,且组设快速、便利,并且该固定件22可相对于固定座21旋转,可便利该辐条M调整至预设角度,可提升组接的便利性,以使整体确具产业实用性及创新效
■、Λ
frff. ο需陈明的是,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个轮圈本体,是由一个第一桥板、一个第二桥板及二个侧框连接构成,且该二个侧框内壁分别与各该第一、第二桥板的二端连接,该二侧框与第一桥板间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槽道;数个辐条组,各该辐条组分别包含有一个固定座、一个固定件、至少一个结合件与至少一个辐条,该固定座设于该轮圈本体内周,且该固定座设有一个套孔,该固定件呈杆状,于该固定件预设位置径向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其中该固定件穿设于该套孔,且该结合件穿设于该定位孔,并使该结合件的一端与辐条相互组接固定,且该辐条另端与轮毂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与该轮圈本体为一体成形制成,该固定座是于该轮圈本体内周形成的圆形框状,并被切削形成套筒状的数个固定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中央部位形成有一个镂空部位,于该固定件中央径向设有一个定位孔,且该固定件的定位孔对应镂空部位,以与该结合件穿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且具有一个头端,以使该结合件能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而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设呈弯弧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中央部位形成有一个镂空部位,该固定件中央及二端分别径向设有一定位孔,且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且具有一头端,以使该结合件能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而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呈弯弧状;其中,该固定件中央的该定位孔与该镂空部位对应,且二端的各该定位孔凸出于该固定座的二端,各该定位孔分别与一个结合件穿设,且该结合件另端与该辐条组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二端分别径向设有一个定位孔,且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且具有一个头端,以使该结合件能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而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设呈弯弧状;该固定件二端的各该定位孔分别与一个结合件穿设,且该结合件另端与该辐条组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包含有一轮圈本体;数个辐条组,各该辐条组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固定件、至少一结合件与至少一辐条,该固定座设于轮圈本体内周,其设有一套孔以供固定件穿设,该固定件呈杆状,其径向设有至少一定位孔,以供该结合件穿设,该结合件的一端与辐条组接固定,该辐条另端与轮毂固接;借助上述构件,该固定件可相对于固定座产生旋转,且该结合件可相对于固定件产生角度偏摆,以便利辐条调整至预设角度,该固定座成形容易、合格率高,亦便利组设,有效提升组装效率、降低成本,整体装置可达便利实用性。
文档编号B60B1/04GK202169842SQ20112027649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
发明者涂季冰 申请人:昆山亨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