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78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撞梁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能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撞梁吸能盒。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整车碰撞要示,一般需要在车身纵梁与前保险杠之间安装防撞梁以提高车辆在高速碰撞时的吸能缓冲性能,在低速碰撞时吸能盒变形损坏后可以方便拆除更换, 这样就在保护了车身的同时又降低了维修成本。现有吸能盒由多个钣金组合而成,工艺复杂,导致模具、夹具较多,费用较高;焊装所需生产流水复杂,都是二保焊焊接而成,人工成本高,加工焊接复杂,生产时间周期长。所需配合零件多,产生相应附属零件,工艺,成本,生产线,重量等都各自增加,且总体重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结构简单、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防撞梁吸能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撞梁吸能盒为一体结构,上下部各分布有两个独立的A腔体;中间设有一个B腔体,吸能盒整体四个角位上为A圆弧导角;B腔体右边中间位置设有一 B圆弧导角。所述两A腔体间距为14. 3mm。所述A圆弧导角的半径为10cm。所述B圆弧导角的半径为14. 3cm。所述B腔体的左右间距为89. 5cm。所述A腔体的高为15cm。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撞梁吸能盒在工艺上是铝合金挤压件后加工而成,加工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零件少,不需要拼焊,且重量轻,不足钣金结构吸能盒的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吸能盒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A腔体2B腔体4A圆弧导角 5B圆弧导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撞梁吸能盒为一体结构,上下部各分布有两个独立的A腔体1 ;中间设有一个B腔体2,吸能盒整体四个角位上为A圆弧导角4 ;B腔体2右边中间位置设有一 B圆弧导角5。所述两A腔体1间距为14. 3謹。所述A圆弧导角4的半径为10cm。所述B圆弧导角5的半径为14. 3cm。所述B腔体2的左右间距为89. 5cm。所述A腔体1的高为15cm。
权利要求1.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结构,上下部各分布有两个独立的A腔体(1),两A腔体(1)间距为14. 3mm ;中间设有一个B腔体(2),吸能盒整体四个角位上为A圆弧导角;B腔体2右边中间位置设有一 B圆弧导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其牲在于所述A圆弧导角(4)的半径为IOc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其牲在于所述B圆弧导角(5)的半径为14. 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其牲在于所述B腔体O)的左右间距为89. 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其牲在于所述A腔体(1)的高为1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能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撞梁吸能盒;为一体结构,上下部各分布有两个独立的A腔体;中间设有一个B腔体,吸能盒整体四个角位上为A圆弧导角;B腔体右边中间位置设有一B圆弧导角;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撞梁吸能盒在工艺上是铝合金挤压件后加工而成,加工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零件少,不需要拼焊,且重量轻,不足钣金结构吸能盒的1/2。
文档编号B60R19/34GK202320168SQ2011203455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徐洪印, 曹华丰, 雷雨成, 黄辉 申请人: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