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79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支架将电动负压泵安装于车体框架的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并用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中,当利用电动机行驶时,不能够将发动机的进气负压供应给制动助力器,因而设置电动负压泵,当发动机停止时进行驱动电动负压泵将负压供应给制动助力器的工作。
电动负压泵在发动机室内经由支架安装于车体框架,而在该电动负压泵和支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固定件,利用该橡胶固定件吸收发动机振动、行驶所伴随的车体的振动,抑制振动向电动负压泵传播,提高电动负压泵的耐久性,并且抑制电动负压泵驱动时的振动传播到车体,确保车厢内的安静性。此处,作为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如下构成在支架上形成比电动负压泵直径大的安装孔,将纵置的电动负压泵插入该安装孔,在立设于支架的凸起部上安装电动负压泵的凸缘部,从而将电动负压泵在支架上的突出高度抑制得低。
_5] 现有技术文献
_6]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实公平7-0233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电动负压泵经由橡胶固定件安装于支架,但仅凭该安装用橡胶固定件有时不能够充分吸收车体、发动机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负压泵以橡胶固定件为中心晃动。若电动负压泵像这样晃动,则过大负荷作用于橡胶固定件、支架、安装螺栓等,它们的耐久性有可能产生问题,另外,会产生电动负压泵不能够发挥本来的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限制电动负压泵的晃动,减轻作用于橡胶固定件、支架等的负荷,并且能够防止电动负压泵的性能下降的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负压泵经由支架安装于车体框架,上述支架具备泵安装部,其用于安装上述电动负压泵;以及晃动抑制部,其形成在上下方向离开上述泵安装部的位置上并包围上述电动负压泵的一部分,上述晃动抑制部安装有防晃动固定件,其抵接于上述电动负压泵用于限制上述电动负压泵的晃动。另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将上述电动负压泵纵置时的上部安装于上述支架的上述泵安装部,上述电动负压泵的下端部插入上述晃动抑制部的内侧,且在其圆周方向上分开地配置有多个上述防晃动固定件。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中,上述支架的上述泵安装部形成为双叉状、其双叉呈突出形,上述电动负压泵定位在双叉之间,并通过橡胶固定件将其安装到双叉的各侧上。发明效果本发明根据上述构成,即使电动负压泵要以支架的泵安装部为中心晃动,安装于支架的晃动抑制部的防晃动固定件也会抵接于电动负压泵而限制其晃动,因而,电动负压泵的晃动被抑制,作用于在该电动负压泵的向支架的安装部设置的橡胶固定件、支架等的负荷减轻,它们的耐久性提高。另外,电动负压泵的晃动被抑制,因而能够防止该电动负压泵与周围的部件的干扰,能够使电动负压泵接近周围的部件而配置,并且能够防止电动负压泵的晃动所伴随的性能下降。另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电动负压泵在纵置状态下以其上部悬吊于支架的状态被安装,支架的晃动抑制部不需要支撑电动负压泵,因而防晃动固定件能够使用振动吸收能力高的柔软的部件来抑制向电动负压泵的振动传播。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中,电动负压泵定位在按双叉状突出的泵安装部之间,并通过橡胶固定件将其安装到双叉的各侧上,因而电动负压泵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图I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电动负压泵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截面图。图4是支架的立体图。图5是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I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电动负压泵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截面图,图4是支架的立体图,图5是该支架的俯视图。图I所示的电动负压泵I配置于例如并用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室,经由支架2安装于车体框架3。在此,上述支架2由金属板冲压成形,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水平上壁2A形成有成为与车体框架3相反侧的一侧开放的半圆形的切口 2a,在该切口 2a的两侧形成有向成为与车体框架3相反侧的一侧按双叉状突出的泵安装部2B。并且,在形成于支架2的上壁2A的各泵安装部2B分别形成有圆孔2b,在上壁2A的下表面的各圆孔2b的周围焊有焊接螺母4(在图4中只图示一方)。另外,从支架2的上壁2A的车体框架3侧的缘部沿着车体框架3的形状一体地延设有臂部2C,在该臂部2C,如图I所示,形成有沿着车体框架3的侧壁垂直地立起的垂直部2C-1和沿着车体框架3的上表面的水平部2C-2,在水平部2C-2形成有带切口的圆形的孔2c。并且,在设置有支架2的臂部2C的一侧(车体框架3侧),形成有从上壁2A的周缘以直角向下方弯折并沿着车体框架3的侧壁的侧壁2D,在该侧壁2D中形成有带切口的圆形的孔2d(在图4中只图示一方)。详细来说,从按双叉状突出的各泵安装部2B的成为与切口2a相反侧的端缘向下方弯折,使该各弯折部的车体框架3侧的端缘沿着车体框架3的侧壁弯曲而在2处形成有侧壁2D。并且,在各侧壁2D中形成有在不同方向切开的带切口的圆形的孔2d。而且,在支架2的上壁2A的下方,与上壁2A空开间隔地形成有晃动抑制部2F。晃动抑制部2F具有俯视时为大致六边形的框状的形状(详细来说,是在正六边形的6边内与5边相当的位置配置为框状的形状),从大致六边形的形状延设到上方的撑条2E朝向上下方延伸,这些撑条2E连接于从支架2的上壁2A的端缘向下方弯折的上述弯折部。在此,晃动抑制部2F的大致六边形的形状如图5所示,在形成于上壁2A的切口 2a的下方(在与形成于上壁2A的泵安装部2B在下方分开的位置)与切口 2a同心地形成,该晃动限制部2F
的内接圆直径和切口 2a的内径均设定为比电动负压泵I的下半部IB的外径大。并且,在形成于支架2的下端部的上述晃动限制部2F的六边形的6边中的每隔一个的3边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孔2e,如图I所示,在各长孔2e中插入、安装有防晃动固定件5。另一方面,上述电动负压泵I如图2所示呈圆柱形,从在其上部外周形成为帽檐形的凸缘部IC的左右2处,安装支架Ia朝向径向外方水平延伸,在各安装支架Ia中分别插入、固定有橡胶固定件6。在此,各橡胶固定件6如图3所示,是在金属制的套筒7的外周通过烧结等来固定圆筒形的橡胶制垫圈8等而构成的,通过将形成于电动负压泵I的安装支架Ia的朝向径向外方开放的狭缝Ib的周缘嵌入形成于橡胶制垫圈8的外周的嵌合槽8a而如上所述将橡胶固定件6插入、固定于安装支架la。然后,对电动负压泵1,在将其圆柱形状的轴纵置的状态下,将其下半部IB从上方插入支架2的切口 2a和晃动限制部2F,将2个橡胶固定件6载置于形成于支架2的上壁2A的一对泵安装部2B上,从而由支架2垂直地支撑。在该状态下,如图I所示,电动负压泵I的上半部IA从安装支架2的上壁2A向垂直上方突出,下半部IB由形成于支架2的下端部的六边框状的晃动限制部2F包围其周围。另外,安装于支架2的晃动限制部2F的3个防晃动固定件5与电动负压泵I的下半部IB的外周在确保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对峙。如上所述,将安装于电动负压泵I的2个橡胶固定件6分别载置于形成于支架2的一对泵安装部IB上,从而对电动负压泵I以垂直悬吊的状态由支架2的上壁2A从下方支撑,将各橡胶固定件6的套筒7与形成于支架2的各泵安装部2B的圆孔2b对齐,使从上方插入套筒7的螺栓9插入形成于支架2的各泵安装部2B的圆孔2b,将其端部拧入焊于支架2的泵安装部2B的下表面的焊接螺母4,从而将电动负压泵I经由橡胶固定件6以纵置状态安装于支架2。并且,将安装有电动负压泵I的支架2,如图I所示,通过在形成于其臂部2C的顶端的带切口的圆形的孔2c中嵌入橡胶衬套10,将从上方插入该橡胶衬套10的螺栓11箍紧到车体框架3的上表面,而以I点安装于车体框架3的上表面。另外,将未图示的橡胶衬套分别嵌入形成于支架2的侧壁2D的带切口的圆形的孔2d,将从横方向插入各橡胶衬套的螺栓12 (在图I中只图示一方)拧入车体框架3的侧表面,从而将支架2以2点安装于车体框架3的侧表面。因此,支架2以3处固定于车体框架3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在该3点经由橡胶衬套10 (其它2个未图示)安装于车体框架3。即,电动负压泵I经由橡胶固定件6安装于支架2,该支架2经由橡胶衬套10安装于车体框架3,因而能够抑制电动负压泵I和车体的振动传播。然后,如上所述,在因发动机停止而不能够将发动机的进气负压用作制动器的辅助力的情况下,将电池作为电源来驱动经由支架2安装于车体框架3的电动负压泵1,将利用该电动负压泵I产生的负压供应给制动助力器。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由于发动机、车体的振动等,电动负压泵I要以支架2的泵安装部2B (橡胶固定件6)为中心晃动,安装于包围该电动负压泵I的下半部IB的周围的支架2的晃动抑制部2F 的3个防晃动固定件5也会抵接于电动负压泵I的下半部IB的外周而限制其晃动。因而,电动负压泵I的晃动被抑制,作用于在该电动负压泵I的向支架2的安装部设置的橡胶固定件6、支架2等的负荷减轻,它们的耐久性提高。另外,如上所述,电动负压泵I的晃动由防晃动固定件5抑制,因而能够防止该电动负压泵I与周围的部件的干扰,能够使电动负压泵I接近周围的部件而配置,并且能够防止电动负压泵I的晃动所伴随的性能下降,该电动负压泵I能够充分发挥其本来的性能。而且,电动负压泵I在纵置状态下以其上部悬吊于支架2的状态被安装,支架2的晃动抑制部2F不需要支撑电动负压泵1,因而防晃动固定件5能够使用振动吸收能力高的柔软的部件来抑制向电动负压泵I的振动传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架2中形成按双叉状突出的泵安装部2B,将电动负压泵I插入形成于该泵安装部2B之间的半圆形的切口 2a,将该电动负压泵I的安装部经由橡胶固定件6安装于支架2的泵安装部2B,因而还得到电动负压泵I的组装作业性提高的效
果O此外,以上说明了并用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的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当然本发明也同样可以应用于只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而行驶的电动汽车所具备的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附图标记说明I电动负压泵IA电动负压泵的上半部IB电动负压泵的下半部2 支架2A支架的上壁2B支架的泵安装部2C支架的臂部2D支架的侧壁2E支架的撑条2F支架的晃动抑制部2a支架的切口3车体框架5防晃动固定件6橡胶固定件9 螺栓
10橡胶衬套 11、12 螺栓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负压泵经由支架安装于车体框架,上述支架具备泵安装部,其用于安装上述电动负压泵;以及晃动抑制部,其形成在上下方向离开上述泵安装部的位置上并包围上述电动负压泵的一部分,上述晃动抑制部安装有防晃动固定件,其抵接于上述电动负压泵用于限制上述电动负压泵的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电动负压泵纵置时的上部安装于上述支架的上述泵安装部,上述电动负压泵的下端部插入上述晃动抑制部的内侧,且在其圆周方向上分开地配置有多个上述防晃动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的上述泵安装部形成为双叉状、其双叉呈突出形,上述电动负压泵定位在双叉之间,并通过橡胶固定件将其安装到双叉的各侧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动负压泵的安装结构,其中,电动负压泵(1)经由支架(2)安装于车体框架(3),上述支架(2)具备晃动抑制部(2F),其形成在上下方向离开泵安装部(2B)的位置上并包围上述电动负压泵(1)的一部分,上述晃动抑制部(2F)安装有防晃动固定件(5),其抵接于上述电动负压泵(1)用于限制上述电动负压泵(1)的晃动。
文档编号B60T17/02GK102947155SQ201180028910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松本祥弘, 广濑大辅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