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058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特别涉及到一种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
背景技术
轻型全地形摩托车主要应用于山地、丛林、沼泽、沙漠、戈壁等非铺装路面使用。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对轮辋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但迫于经济性动力性的需求,轮辋的重量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大。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美国轮胎轮辋协会标准(简称TRA)所规定的轮辋结构,当对整车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或者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此种轮辋结构无法满足要求,除非增加轮辋整体板材的厚度,或者在轮辋两边焊接用板材卷形的支撑圈。但是,增加轮辋整体板材的厚度除了工艺上不易实现外,还会增加整车的重量;而采用支撑圈则会由于支撑圈的形状必须和加强部分的形状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做到严格一致,且厚板材的卷形在工艺上不易实现等有因,使工艺变得复杂,几乎等同于将轮辋做成两层来焊接。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轻型全地形摩托车轮辋结构存在的不能满足整车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或者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的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包括
⑴轮缘处为两段圆弧且不同心,一段圆弧的半径R1范围为9. 5 11. 5mm,另一段圆弧的半径R2范围为6 8mm ;
(2)轮辋为平底深槽,槽深H1范围为20 30mm,槽宽L1范围为60 100mm,且槽两边的轮廓线倾斜角α范围为4 6° ;
(3)凸峰处距离轮缘内侧距离L2范围为20 30mm,轮缘宽度L3和高度H2范围分别为16 18mm ;
⑷轮辋的直径Cji1范围为305 381mm;轮辋宽度L4范围为203 267mm;
(5)轮辋板材厚度范围为2.5 4. 5mm ;
(6)辐板与轮辋连接段为直线,直线末端连接一段半径R3范围为18 30的圆弧,圆弧的末端与一段倾斜度β范围为65 85°的斜线相,形成一个7字形;
(7)在辐板中心孔向外侧,前凸一个厚度H3范围为3 6mm的加强筋槽;
(8)辐板的直径Φ2范围为134 198mm ; O)辐板正面沿螺栓孔附近,开梯型减重孔A 3 6个且沿周向均布,沿辐板外边缘开半圆弧减重槽B 3 6个且周向均布;
CO)辐板厚度范围为4 8mm。
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对轮辋的轮廓线以及辐板的结构进行创新设计,使得在相同材料厚度之下,轮辋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附图I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轮缘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辐板的局部示意 附图3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辐板正视示意 附图4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辐板剖视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I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轮缘处的剖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辐板的局部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主要是针对轮缘轮廓线和辐板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中
对轮缘轮廓线的改进主要包括
⑴轮缘处为两段圆弧且不同心,一段圆弧的半径R1范围为9. 5 11. 5mm,另一段圆弧的半径R2范围为6 8mm。如果是采用一段圆弧或者两段同心的圆弧则承载效果较差。另夕卜,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采用两端圆弧的设计有利于用直径为10 12 mm的钢丝圈对轮缘处加强,钢丝圈可以和轮辋进行良好的贴合,加强效果更为明显。(2)轮辋为平底深槽,槽深H1范围为20 30mm,槽宽L1范围为60 100mm,且槽两边的轮廓线倾斜角α范围为4 6°。这样的设计保证在该范围内承载能力最强,与轮胎配合效果最佳。(3)凸峰处距离轮缘内侧距离L2范围为20 30mm,轮缘宽度L3和高度H2范围分别为16 18_。由此,加大了胎圈座与轮辋的接触面积,使得轮辋接触应力得到有效地降低。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轮辋的直径Cji1范围为305 381mm ;轮辋宽度L4范围为203 267mm ;轮辋板材厚度范围为2. 5 4. 5mm ;
对辐板结构的改进主要包括
(1)辐板与轮辋连接段为直线,直线末端连接一段半径R3范围为18 30的圆弧,圆弧的末端与一段倾斜度β范围为65 85°的斜线相,形成一个7字形。这样的设计比直角边过渡的承载能力大很多。⑵在辐板中心孔向外侧,前凸一个厚度H3范围为3 6mm的加强筋槽,使得辐板的结构更加优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辐板的直径Φ 2范围为134 198mm,辐板厚度范围为4 8mm。附图3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辐板正视示意图,附图4是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辐板剖视示意图,图中,A为梯型减重孔,B为减重槽。由图可知,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尽可能的减轻自身重量,在辐板正面沿螺栓孔附近,开梯型减重孔A 3 6个且沿周向均布,沿辐板外边缘开半圆弧减重槽B 3 6个且周向均布,在增加承载能力的同时,对重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得辐板做到更轻
通过上述改进,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 车的轮辋结构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轮胎受力得到有效传递和合理分布,且不明显增加材料厚度和轮辋重量。显然,本发明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对轮辋的轮廓线以及辐板的结构进行创新设计,使得在相同材料厚度之下,轮辋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辋结构包括 ⑴轮缘处为两段圆弧且不同心,一段圆弧的半径R1范围为9. 5 11. 5mm,另一段圆弧的半径R2范围为6 8mm ; (2)轮辋为平底深槽,槽深H1范围为20 30mm,槽宽L1范围为60 100mm,且槽两边的轮廓线倾斜角a范围为4 6° ; (3)凸峰处距离轮缘内侧距离L2范围为20 30mm,轮缘宽度L3和高度H2范围分别为1、6 18mm ; ⑷轮辋的直径^范围为305 381mm;轮辋宽度L4范围为203 267mm; (5)轮辋板材厚度范围为2.5 4. 5mm ; (6)辐板与轮辋连接段为直线,直线末端连接一段半径R3范围为18 30的圆弧,圆弧的末端与一段倾斜度P范围为65 85°的斜线相,形成一个7字形; (7)在辐板中心孔向外侧,前凸一个厚度H3范围为3 6mm的加强筋槽; (8)辐板的直径小2范围为134 198mm; (9)辐板正面沿螺栓孔附近,开梯型减重孔A3 6个且沿周向均布,沿辐板外边缘开半圆弧减重槽B 3 6个且周向均布; CO)辐板厚度范围为4 8mm。
全文摘要
为解决现有技术轻型全地形摩托车轮辋结构存在的不能满足整车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或者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的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轻型全地形摩托车的轮辋结构对轮缘轮廓、辐板结构和减重孔大小和形状等的改进,包括轮缘处为两段圆弧且不同心、轮辋为平底深槽、辐板与轮辋连接段为直线和辐板中心孔向外侧前凸加强筋槽等等,使得摩托车轮辋在相同材料厚度之下,轮辋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文档编号B60B21/02GK102627056SQ20121010582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刘猛 申请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