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辆的储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191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用车辆的储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物系统以及一种收纳箱组件,用于在乘用车辆内储存物品。
背景技术
电动及混合动力电动车辆通常包括比传统车辆电池大的高压(“HV”)电池。这种HV电池通常太大而难以被封装在发动机室中,因此常常被封装在车辆中的其他位置。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乘用车辆设置有具有乘客舱以及位于乘客舱后的储物舱的车身。座椅排位于储物舱前的乘客舱中。座椅排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身的椅 背,以当椅背在倒下位置时提供通向储物舱的通道。具有顶表面的电池安装在储物舱中。收纳箱设置有后表面以及与后表面彼此相对的前表面,后表面通过面板被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收纳箱在储物舱内的向后位置与乘客舱内的向前位置之间相对于电池沿前后方向运动。在向前位置中,收纳箱的前表面与椅背接合,面板从收纳箱延伸到电池,以提供延伸到乘客舱中的凸起平台。在另一实施例中,储物系统设置有容器,该容器与车辆储物舱中的电池结合。收纳箱也与电池结合。收纳箱和容器中的至少一个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并且沿前后方向可运动,以在第一构造中提供凸出平台,并在第二构造中便于储物。在另一实施例中,收纳箱组件设置有与车辆储物舱中的电池结合的收纳箱。面板设置有可枢转地连接到收纳箱的近端以及与近端相反的远端,该远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收纳箱绕电池可运动到在倒下的椅背上的向前位置,以提供凸起的平台。


图I是根据至少一实施例的带有储物系统的乘用车辆的局部剖开示图,并且示出了位于向前位置的收纳箱组件和位于向下位置的容器组件。图2是图I的储物系统的后部透视图,没有示出容器组件,而是示出了位于向后位置的收纳箱组件。图3是图2的收纳箱组件的侧示意图;图4是图2的收纳箱组件的另一侧示意图;图5是图I的储物系统的后部透视图,没有示出收纳箱组件,而是示出了位于向上位置的容器组件以及虚线的位于向下位置的容器组件;图6是图5的容器组件的侧示意图;图7是图I的储物系统的后部透视图;图8是图I的储物系统的另一后部透视图,示出了位于向后位置的收纳箱组件和位于向上位置的容器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需要,在此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公开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示例,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替代形式体现;附图不一定符合比例;一些附图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示出具体组件的细节。因此,在此公开的具体结构上的和功能上的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化地应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参照图1,根据实施例的储物系统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由数字10指示。储物系统10位于乘用车辆12内部。乘用车辆12包括车身14,车身14限定乘客舱16和储物舱18。储物舱18在车辆12内,位于乘客舱16后面。电池20在储物舱18内被安装到车身14。储物系统10包括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4,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 4均与电池20结合。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4相对于电池20是可运动的,以提供第一构造中的凸起平台,以及用于在第二构造中储存物品。后座椅排26位于乘客舱16中,并与储物舱18相邻。后座椅排26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身14的椅背28,以当椅背28在倒下位置时提供通向储物舱18的通道。根据一实施例,车辆12是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的电动车辆。通常,当与传统车辆相比时,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包括较大的电池20或多个电池(未示出)。系统10的其他实施例考虑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以及包括位于车辆储物舱中的大电源(诸如,电池20)的传统车辆(未示出)。电池20延伸到在后座椅排26后面的储物舱18,这产生沿车身14的地板的不平坦表面。储物舱18中的不平坦表面使得难以在车辆12中储存大型物品。然而,储物系统10调整为提供在乘客舱16中延伸的凸起平台,以提供基本上水平的表面,以容纳大型包裹(诸如包裹30)。参照图I和图2,收纳箱组件22相对于电池20沿前后方向可运动。收纳箱组件22在乘客舱16中的向前位置(图I)与储物舱18中的向后位置(图2)之间调整。收纳箱组件22在向前位置被构造为凸起平台(第一构造)。收纳箱组件22在向后位置被构造为用于储物(第二构造)。收纳箱组件22在向后位置便于储物。收纳箱组件22包括在横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的第一收纳箱32和第二收纳箱34。每个收纳箱32和34限定用于储存物品(诸如工具、杂物等(未示出))的内部空腔。每个收纳箱32和34包括具有开口 38的前表面36,开口38穿透前表面36形成,以当收纳箱32和34位于向后位置时提供通向内部空腔的通道。系统10的其他实施例考虑在每个收纳箱32和34的开口 38上设置盖(未示出)。根据一实施例,车辆12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身14的后表面的舱口盖39(图I中示出),用于提供通向储物系统10的外部入口。每个收纳箱32和34彼此独立地进行调整。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长条座椅构造中,后座椅排26包括彼此紧挨着的双座椅组件40和单座椅组件42。双座椅组件40容纳两个乘员,单座椅组件42容纳一个乘员。第一收纳箱32位于双座椅组件40的后面,第二收纳箱34位于单座椅组件42的后面。每个收纳箱32和34的宽度分别与相邻的座位组件40和42的宽度相对应。这允许第一收纳箱32位于向前位置,第二收纳箱34位于向后位置,反之亦然,以容纳各种封装和占据构造(未示出)。系统10的其他实施例考虑具有彼此横向分开的两个单座椅组件42 (未示出)的后座椅排26。对于此实施例,收纳箱组件22可包括两个分开的收纳箱(例如,两个第二收纳箱34),两个分开的收纳箱中的每个与座椅组件42中的一个对齐(未不出)。图3和图4示出了收纳箱组件22相对于电池20在向前位置与向后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运动。收纳箱组件22在向前位置以虚线示出。收纳箱组件22在向前位置被构造为凸起平台。每个收纳箱32和34包括与前表面36相对的后表面44。第一面板46和第二面板48均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表面44。每个面板46和48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表面44的边缘的近端50。第一面板46连接到后表面44的上边缘,而第二面板48连接到下边缘。前表面36安放在椅背28上,面板46、48在向前位置远离收纳箱32延伸。第一面板46将收纳箱32连接到电池20的顶表面52。每个座椅组件40和42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身14以调整到竖立位置的座椅垫54。第二面板48从收纳箱32朝向竖立座椅垫54延伸。根据一实施例,在座椅垫54上侧设置连接部件,诸如锁销56。第二面板48的远端58与锁销接合56,以将第二面板48固定到座椅垫54。面板46和48、后表面44以及电池20的顶表面52在向前位置共同地提供凸起平台。 图3示出了从电池20拆卸下来在向前位置与向后位置之间进行调整的收纳箱22的实施例。在向后位置中,第一面板46折叠在第二面板48上,并且两面板46和48被安置在第一收纳箱32与电池20之间。为了使收纳箱22从向后位置运动到向前位置,将第一组件22从储物舱18移走。储物系统10包括用于在向后位置固定收纳箱组件22的连接部件(未示出)。接下来,收纳箱组件22被置于乘客舱16中,使得前表面36安放在倒下的椅背28上。而后,面板46和48展开为远离每个收纳箱32和34延伸。第一面板46的远端60连接到电池20的顶表面52。第一面板46包括连接部件,诸如托架61,用于将远端60连接到电池20的顶表面52。图4示出了在向前位置与向后位置之间调整的过程中绕电池20枢转的收纳箱组件22的实施例。在向后位置中,第一面板46在电池20的顶表面52上延伸,第二面板48折叠在后表面44上。铰链62可枢转地将第一面板46的远端60连接到电池20的顶表面52。铰链62使得收纳箱组件22在向前位置与向后位置之间绕水平轴A-A枢转。在向前位置中,收纳箱组件32和34的前表面36安放在乘客舱16内部的倒下的椅背28上。第二面板48展开并远离容器32和34延伸,以接合到座椅垫54。参照图5和图6,容器组件24在向下位置与向上位置之间相对于电池20可调整。容器组件24被构造为凸起平台(“第一构造”),并且在向下位置中以虚线示出。容器组件24在向上位置被构造为用于储物(“第二构造”)。容器组件24在向上位置便于储物。容器组件24包括彼此横向相邻的第一容器64和第二容器66。每个容器64和66总体上具有限定用于储存物品(诸如工具、杂物等)(未示出)的内部空腔的矩形形状。每个容器64和66包括下表面68、上表面70和在下表面68和上表面70之间延伸的敞开表面72。下表面68在向上位置中安放在电池20的顶表面52上,敞开表面72提供通向容器64和66的内部空腔的通道。第一容器64包括彼此横向分开的内壁74,以将内部空腔分成较小的储物仓。壁74还用作支撑置于容器组件24上的负载物的结构件。系统10的其他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敞开表面72上的盖(未示出),以保持容器64和66内的物品。
每个容器64和66彼此独立地调整。第一容器64位于双座椅组件40的后面,第二容器66位于单座椅组件42的后面。每个容器64和66的宽度分别与相邻的座椅组件40和42的宽度相对应。这种布置允许第一容器64位于向前位置,同时第二容器66位于向后位置,反之亦然,以容纳各种封装和占据构造(未示出)。系统10的其他实施例考虑具有彼此横向分开(未不出)的两个单座椅组件42的后座椅排26。对于此实施例,容器组件22可包括两个分开的容器(例如,两个第二容器66),两个分开的容器中的每个与座椅组件42中的一个对齐(未不出)。在向下位置中,容器组件24使凸起平台延伸。在向下位置中,每个容器64和66的上表面70安放在车身14的一部分上。在一实施例中,盖76在储物舱18内设置在车身14上,以提供用于安放每个容器64和66的平坦表面。在向下位置中,容器64和66的下表面68与电池20的顶表面52对齐,以使凸起平台在储物舱18中进一步延伸。图5和图6示出了在向上位置与向下位置之间调整容器组件24。在向上位置中,下表面68安放在电池20的顶表面52上。铰链支架78可枢转地将每个容器64和66的下 表面68连接到电池20的顶表面52。铰链支架78允许每个容器64和66在向上位置与向下位置之间绕水平轴B-B枢转。铰链支架78可被构造为可拆卸地连接,以允许将容器组件24从车辆12移走。根据一实施例,车辆12包括在储物系统10上方延伸的搁物盘82。如图6所示,当椅背28位于竖立位置时,搁物盘82将乘客舱16与储物舱18分开。搁物盘82绕搁物盘82的前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身14。一个或多个缆线84从舱口盖39延伸,并连接到搁物盘82的后端以进行支撑。缆线84将搁物盘82结合到舱口盖39,从而搁物盘82随着舱口盖39的打开而向上枢转。搁物盘82可从车身14拆卸下来,以产生额外的储物空间。参照图I到图8,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4相对于电池20沿前后方向是可运动的,以用于在第一构造中提供凸起平台(如图7所示)和用于在第二构造中储存物品(如图8所示)。如前面参照图3到图6所述的,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4均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20或可拆卸地连接到电池20。然而,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4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电池20,以允许两个组件22和24都运动。在一实施例中,储物系统10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20的收纳箱组件22(如图4所示)以及从电池20可拆卸下来的容器组件24。为了将系统10从第二构造(图8)调整到第一构造(图7),第一容器组件24从电池20拆卸下来,并且从储物舱18移走。接下来,如图4所示,收纳箱组件22从向后位置绕轴A-A枢转到向前位置。而后,容器组件24在向下位置再次连接到电池20,以使凸起平台延伸为图7所示。在储物系统10的另一实施例中,容器组件24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20 (如图6所示),收纳箱组件22可从电池20拆卸下来(如图3所示)。为了将系统10从第二构造(图8)调整到第一构造(图7),如图3所示,第一收纳箱组件22从电池20拆卸下来,并且从储物舱18移走。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容器组件24从向上位置绕轴B-B枢转到向下位置。而后,收纳箱组件22在向前位置再次接到电池20,以提供凸起平台,如图7所示。系统10的其他实施例包括均可从电池20拆卸下来的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4。可选地,储物系统10可仅包括收纳箱组件22和容器组件24中的一个。虽然前面描述了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描述本发明的所有可能形式。相反,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为描述性词语而非限定,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另外,可将各种实施实施例的特征结合, 以形成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储物系统,所述储物系统包括 容器,与车辆储物舱中的电池结合; 收纳箱,与所述电池结合; 其中,容器和收纳箱中的至少一个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并且沿前后方向是可移动的,以在第一构造中提供凸起平台,并且在第二构造中便于储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物系统,其中,收纳箱和容器中的另一个在沿前后方向运动过程中从电池拆卸下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物系统,所述储物系统还包括面板,用于将收纳箱的后表面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铰链,用于将面板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其中,电池的顶表面和面板与收纳箱的后表面一起提供凸起平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系统,所述储物系统还包括第二面板,第二面板可枢转地连接到收纳箱的后表面,其中,在第一构造中,第二面板从收纳箱的后表面延伸,以与座椅垫接合并且使凸起平台在乘客舱中延伸。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物系统,其中,收纳箱包括具有开口的前表面,开口穿过前表面形成,以当收纳箱处于第二构造时暴露收纳箱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物系统,其中,容器包括下表面和从下表面延伸的敞开的前表面,其中,在第二构造中,下表面安放在电池的顶表面上,敞开的前表面提供通向容器内部的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系统,其中,在第一构造中,容器的下表面与电池的顶表面对齐,以使凸起平台在储物舱中进一步延伸。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物系统,所述储物系统还包括铰链支架,用于将容器的下表面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储物系统,该储物系统适用于一种乘用车辆,所述乘用车辆设置有位于储物舱之前的乘客舱中的座椅排。座椅排具有可枢转连接到车身的椅背,以当椅背在倒下位置时提供通向储物舱的通道。具有顶表面的电池安装在储物舱中。收纳箱设置有后表面,而该后表面通过面板被连接到电池的顶表面。收纳箱在储物舱内的向后位置与乘客舱内的向前位置之间相对于电池沿前后方向运动。在向前位置中,收纳箱的前表面与椅背接合,并且面板从收纳箱延伸到电池,以提供延伸到乘客舱中的凸起平台。
文档编号B60R7/02GK102848984SQ20121021134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马克·乔纳森·鲁卡斯, 约翰·斯蒂芬·伍尔特, 彼得·丹尼尔·浩克 申请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