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312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越野机动性的多用途车。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包括驾驶员就坐的 驾驶员座椅、乘客就坐的乘客座椅、设置在驾驶员座椅附近的多个驾驶操作构件、和位于乘 客座椅附近的抓持构件。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 7,793,764公开了一种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的驾驶员 座椅和乘客座椅的多用途车。在驾驶员座椅附近,设有多个驾驶操作构件。该驾驶操作构 件包括,例如,主要在行驶和临时停止时进行制动的制动踏板,主要在停车时进行制动的停 车制动杆,以及用于改变变速比位置的换挡杆。抓持构件位于乘客座椅附近。当从乘客座 椅观看时,该抓持构件例如安装至车宽方向外侧的车身框架的上框架上。
如果抓持构件设置在左右座椅之间,则乘客可以使用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手(当 乘客座椅位于右侧时为左手)抓持该抓持构件。在一些多用途车中,换挡杆和停车制动杆设 置在左右座椅之间,以使驾驶员可以用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手(当驾驶员座椅位于左侧时 为右手)操作换挡杆和停车制动杆。在该配置中,抓杆构件可以靠近左右座椅之间的驾驶操 作构件。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状况,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抓持构件较靠近用 于驾驶多用途车的驾驶操作构件时也可使乘客能容易地抓持该抓持构件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多用途车包括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设置为使所 述乘客座椅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地配置;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 椅之间的控制台箱子;由驾驶员操作以执行换挡操作的换挡杆;及设置在所述乘客座椅附 近并固定至车身框架的抓持构件,所述换挡杆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 设置为比所述控制台箱子的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所述驾驶员座椅;且所述抓持构件设置在 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设置为比所述控制台箱子的所述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 所述乘客座椅。
根据上述配置,换挡杆设置在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比控制台箱子的左 右方向中央更靠近驾驶员座椅。由于该配置,驾驶员可以用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手操作换 挡杆以改变变速比位置。相反,抓持构件设置在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比控制台箱 子的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乘客座椅。因此,抓持构件设置为尽可能靠近乘客座椅,且在左右 方向上远离换挡杆。这允许乘客容易地抓持抓该持构件。
根据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并参考附图,本发明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晰。。


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多用途车的外观的立体图。2是以省略部分部件(例如控制台箱子)的状态示出的多用途车的左视图。 3是示出多用途车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周围的区域的外观的立体图。 4是示出多用途车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周围的区域的俯视图。5是示出多用途车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周围的区域的左视图。6是示出多用途车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周围的区域的右视图。7是示出从图3的部件中省略控制台箱子的状态的立体图。8是示出从图4的部件中省略控制台箱子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

本发明的多用途车。所有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不再重复说明。除非另作明确说明,所叙述的方向参考自乘骑该多用途车的驾驶员的观看的方向。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多用途车I的外观的立体图。参见图1,多用途车I适用于四个乘员且具有四个车轮。该多用途车I具有越野机动性。该多用途车I能越野驾驶,例如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或在泥泞的道路上驾驶。该多用途车I包括左右一对前轮2,左右一对后轮3,车身框架4,驾驶员座椅5,乘客座椅6,左后座椅7和右后座椅8。 前轮2悬架于车身框架4的前部,后轮3悬架于车身框架4的后部。四个座椅5-8安装于车身框架4上,且在前后方向上,即在多用途车I的纵向上,配置于前轮2与后轮3之间。
驾驶员座椅5和乘客座椅6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并排地配置。在本实施形态中,驾驶员座椅5设置在左侧而乘客座椅6设置在右侧,但是它们可以反过来设置。后座椅 7和8分别在驾驶员座椅5和乘客座椅6后并排地配置。控制台箱子10设置在驾驶员座椅 5和乘客座椅6之间。
多用途车I包括由驾驶员操作以驾驶该多用途车I的多个驾驶操作构件。这些驾驶操作构件设置在驾驶员座椅5附近。驾驶操作构件包括,例如,转向盘11、加速器踏板(未图示)、制动踏板(未图示)、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见图2)。转向盘11由驾驶员操纵。 加速器踏板用于调节驱动力的大小。换挡杆12用于改变变速比位置。制动踏板主要用于在行驶和临时停止时使多用途车I制动。停车制动杆13 (见图2)主要用于在停车时执行制动操作(以下,也称为“停车制动操作”)。
转向盘11设置在驾驶员座椅5的前方,以允许坐在驾驶员座椅5上的驾驶员用向前伸展的双手操纵该转向盘11。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安装至控制台箱子10上,以允许坐在驾驶员座椅5上的驾驶员用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手(在本实施形态中为右手)操作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未图示的加速器踏板和制动踏板设置在转向盘11的下方,以允许由坐在驾驶员座椅5上的驾驶员的脚踏下这些踏板。
多用途车I包括用于使前轮2制动的前制动器(未图示)和用于使后轮3制动的后制动器(未图示)。在踏下制动踏板时,驱动(起动)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从而使四个车轮2 和3制动。停车制动杆13 (见图2)通过推挽式电缆(未图示)连接至后制动器。在拉起停车制动杆13 (见图2)时,通过推挽式电缆驱动后制动器,从而产生施加至后轮3上的制动力。
多用途车I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6附近的多个抓持构件。在本实施形态中,两个抓持构件16和17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抓持构件16相对于乘客座椅6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在本实施形态中为右方)。抓持构件16焊接至车身框架4的一部分,即、在相对于乘客座椅6位于前方及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处大致垂直延伸的框架构件4a。如后文详细说明,抓持构件17 (见图2至图8)设置为比乘客座椅6更靠近车宽方向中央(在本实施形态中为左侧)。乘客座椅6上的乘客可以用车宽方向外侧的手(在本实施形态中为右手)抓持该抓持构件16,且可以用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手(在本实施形态中为左手)抓持该抓持构件17。
图2是省略部分部件(例如控制台箱子10)的多用途车I的左视图。参见图2,发动机单兀20设置在驾驶员座椅5和乘客座椅6 (见图1)的下方。发动机单兀20是包括一体相连的发动机21和变速器22的组件。发动机21的驱动力,在经变速器22变速后,通过后传动轴23和后差速齿轮装置24传递至左右后轮3 (见图1)。根据情况,发动机21的驱动力也通过变速器22、前传动轴25和前差速齿轮装置26传递至左右前轮2 (见图1)。
在本实施形态中,发动机21例如是四冲程· V型双汽缸·水冷发动机。在发动机 21的前方及上方,设有进气装置27。进气装置27从外部吸入空气并将空气供给至发动机 21。进气装置27包括进气管28和进气室29。进气管28从外部吸入空气并将空气引导至进气室29。在汽缸的进气行程中,空气从进气室29供给至发动机21的各汽缸。进气室29 是设置用于缓和进气中发生的波动的装置。在图2中,附图标记31标明将从发动机21排出的排气引导至外部的排气管,附图标记32标明连接至排气管31的消声器,而附图标记33 标明冷却用于使发动机21冷却的冷却水的散热器。
变速器22例如是V带式自动变速器。驾驶员切换换挡杆12的位置,以选择性地从多个变速比位置中设定一个。可在变速器22中设定的变速比位置包括,例如,空挡变速比位置,前进第一变速比位置,前进第二变速比位置,和倒车变速比位置。应注意,变速器22 可以是手动多挡变速器。在该情况中,离合器踏板设置在驾驶员座椅5附近。
图3至图6是分别示出多用途车I的驾驶员座椅5和乘客座椅6周围的区域的立体图、俯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参见图3,控制台箱子10具有左侧壁41、右侧壁42、控制台隆起部43和杆安装部44。左侧壁41在整个控制台箱子10中靠近驾驶员座椅5的位置处在大致垂直方向和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右侧壁42在整个控制台箱子10中靠近乘客座椅 6的位置处在大致垂直方向和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控制台隆起部43和杆安装部44形成控制台箱子10的顶面。控制台隆起部43和杆安装部44在左侧壁41和右侧壁42之间并排设置,且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控制台隆起部43相对于杆安装部44位于右方。控制台隆起部43平滑地弯曲且与右侧壁42的上边缘平滑地连续。杆安装部44平滑地弯曲且与左侧壁41的上边缘平滑地连续。杆安装部44的高度比控制台隆起部43的高度低。控制台隆起部43在存在杆安装部44的一侧(B卩、左侧)具有垂直壁部45。控制台隆起部43 的上表面的高度与杆安装部44的上表面的高度不同。这些上表面通过垂直壁部45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3至图5,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设置为比控制台箱子10的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驾驶员座椅5。具体地说,控制台隆起部43的垂直壁部45在控制台箱子10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设置为比垂直壁部45更靠近驾驶员座椅5,即、设置在杆安装部44上。从上方观看时,换挡杆12和停车制 动杆13在杆安装部44上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对齐。换挡杆12设置于停车制动杆13的前方。
杆安装部44在其前部具有向后高度降低的前倾斜部46。前倾斜部46具有用于 引导换挡杆12的闸门孔(gate hole)47。在本实施形态中,多用途车I包括具有闸门孔47 的闸门构件(gate member)48ο闸门构件48焊接至车身框架4上。闸门构件48的上表面 通过设置在前倾斜部46上的开口暴露,且与前倾斜部46的上表面大致共面。换挡杆12包 括通过闸门孔47大致向上突出的杆61,和安装至杆61的上端的把手62。驾驶员抓持该把 手62,使杆61沿着闸门孔47移动,并在适当的位置停止移动杆61。以此方式,驾驶员可以 改变变速比位置。
杆安装部44在其后部具有向前高度降低的后倾斜部50。停车制动杆13包括通 过在后倾斜部50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中延伸的缝51而突出的杆体63,和安装至杆体63 的顶端上的按钮64。
参见图5,杆体63围绕设置在后倾斜部50内侧的支点65 (确切地说,从侧方观看 时,位于支点65与后倾斜部50重叠的位置)在制动位置或制动驱动(制动起动)位置及释 放位置或制动未驱动(制动解除)位置之间可枢转。杆体63处于制动起动位置中时,停车制 动杆13延伸穿过缝51 (见图3)的上端部,以使该停车制动杆13向前上方倾斜,且驱动后 制动器(未图示)以产生施加至后轮3 (见图1)上的制动力。另一方面,杆体63处于制动 解除位置中时,停车制动杆13在大致向前的方向上水平地延伸穿过缝51 (见图3)的下端 部。在该状态中,不发生通过推挽式电缆对后制动器的驱动,因此没有制动力施加至后轮3 上。通过按压按钮64,驾驶员可以从制动起动位置向制动解除位置枢转停车制动杆13。
图5示出换挡杆12处于用于设定空挡变速比位置的空挡位置中的状态。当驾驶 员从多用途车I上下来时,驾驶员将换挡杆12切换至空挡位置,然后从制动解除位置向制 动起动位置拉起停车制动杆13,以驱动制动装置。在换挡杆12处于空挡位置而停车制动 杆13处于制动起动位置的状态中,停车制动杆13的顶端位于比换挡杆12的把手62高的 位置。由此,当驾驶员起动多用途车I时,停车制动杆13容易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根据该 情况,即将够到换挡杆12的驾驶员手臂会接触停车制动杆13。这适当地防止驾驶员忘记使 停车制动杆13回到制动解除位置的情形。在本实施形态中,闸门孔47 (见图3)在左右方 向上为锯齿形状,但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换挡杆12的空挡位置设定在闸门孔47(见图 3)的后下部。由于该配置,在换挡杆12处于空挡位置的状态中,换挡杆12的把手62可以 位于较低位置。换言之,可以实现停车制动杆13和换挡杆12之间的上述位置关系,而不需 要为了增加从后倾斜部50突出的部分的长度而增加停车制动杆13的尺寸。
如图3所示,抓持构件17设置为比控制台箱子10的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乘客座 椅6。确切地说,抓持构件17设置在乘客座椅6和控制台箱子10的右侧壁42之间。如图 4所示,抓持构件17设置在乘客座椅6的靠背6a的前方,且紧挨着乘客座椅6的座部6b的 前边缘。在乘客通常坐在乘客座椅6的座部6b的状态中,乘客的背和肩由靠背6a支持。在 该姿势中,乘客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前臂从后向前伸展,并用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手抓持 该抓持构件17。抓持构件17大致向上延伸以使其向前倾斜。这允许乘客容易地从后向前 伸展前臂,并抓持该抓持构件17。
参见图6,抓持构件17包括通过焊接、固定等方式刚性连接至车身框架4的管66,和安装至管66的顶端部的手柄67。该手柄67具有圆柱形。手柄67在其上端部和下端部 上具有法兰68。
根据本实施形态,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设置在驾驶员座椅5和乘客座椅6 之间,且比控制台箱子10的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驾驶员座椅5。由于该配置,驾驶员可以用 靠近车宽方向中央的手执行换挡操作和停车制动操作。靠近驾驶员座椅5设置的两个杆12 和13中的换挡杆12位于停车制动杆13的前方。因此,驾驶员从后向前伸展靠近车宽方向 中央的前臂,并抓持换挡杆12的把手62。因而,驾驶员不会被迫采取束缚的姿势。
相反,抓持构件17设置在驾驶员座椅5和乘客座椅6之间,且比控制台箱子10的 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乘客座椅6。以此方式,抓持构件17尽可能靠近乘客座椅6,且在左右 方向上远离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在该配置中,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安装至控 制台箱子10上以使驾驶员可以方便地操作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此外,乘客容易抓 持抓该持构件17。
抓持构件17设置为比控制台箱子10的右侧壁42 (靠近乘客座椅6的侧壁)更靠 近乘客座椅6。控制台箱子10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的控制台隆起部43和杆安装部 44,且杆安装部44的高度低于控制台隆起部43的高度。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设置 在杆安装部44上,而抓持构件17设置为比控制台隆起部43更靠近乘客座椅6。控制台隆 起部43向前延伸至夹在换挡杆12和抓持构件17之间的位置。抓持构件17设置为使得从 上方观看时,抓持构件17和换挡杆12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但控制台隆起部43设置在 抓持构件17和换挡杆12之间。由于该配置,乘客不伸展手越过右侧壁42、控制台隆起部 43和垂直壁部45至杆安装部44就不会碰到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另一方面,抓持 构件17设置为比垂直壁部45、控制台隆起部43和右侧壁42更靠近乘客座椅6。这允许乘 客更容易地抓持该抓持构件17。
图7是示出从图3的部件中省略控制台箱子1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从 图4的部件中省略控制台箱子10的状态的俯视图。参见图7和图8,进气室29容纳于控 制台箱子10中。进气室29具有与控制台箱子10的控制台隆起部43的形状一致的室隆起 部71。类似于控制台隆起部43,室隆起部71向前延伸至夹在换挡杆12和抓持构件17之 间的位置。进气室29具有向驾驶员座椅5突出的突出部72。该突出部72容纳于杆安装部 44 (见图3和图4)的设有换挡杆12的部分(前倾斜部46)和杆安装部44的设有停车制动 杆13的部分(后倾斜部分50)之间的中间位置的下方的空间中。
由于控制台隆起部43如上所述配置,抓持构件17可设置为物理上远离作为驾驶 操作构件的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此外,可以在控制台箱子10的内侧形成空白空间。 较大容积的进气室29可设置在该空间中。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上述配置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地 改变。例如,安装至控制台箱子10上的驾驶操作构件决不限于换挡杆12和停车制动杆13。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宗旨下,本发明可体现为多种形式,因此本发明中 的实施形态是用于说明而非限制,由于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而非由说明书限定, 而且落在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或其界定的范围的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应理解为包括 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途车,包括 驾驶员座椅; 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设置为使所述乘客座椅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地配置; 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的控制台箱子; 由驾驶员操作以执行换挡操作的换挡杆;及 设置在所述乘客座椅附近并固定至车身框架的抓持构件, 其中,所述换挡杆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设置为比所述控制台箱子的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所述驾驶员座椅;且 所述抓持构件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设置为比所述控制台箱子的所述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所述乘客座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台箱子具有在靠近所述乘客座椅的位置处在大致垂直方向和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侧壁;且 所述抓持构件设置为比所述侧壁更靠近所述乘客座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驾驶员操作以执行制动操作的停车制动杆, 其中,所述停车制动杆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设置为比所述控制台箱子的所述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所述驾驶员座椅;且 所述换挡杆设置在所述停车制动杆的前方,并与所述停车制动杆在前后方向上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台箱子具有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向上隆起的隆起部;和设置为比所述隆起部更靠近所述驾驶员座椅且高度比所述隆起部的高度低的杆安装部;且 所述换挡杆和停车制动杆设置在所述杆安装部上,所述抓持构件设置为比所述隆起部更靠近所述乘客座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从外侧向发动机供给进气的进气室; 其中,所述进气室容纳于所述隆起部中,且所述进气室的前端部和所述隆起部夹在所述抓持构件和换挡杆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车,包括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设置为使所述乘客座椅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地配置;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的控制台箱子;由驾驶员操作以执行换挡操作的换挡杆;及设置在所述乘客座椅附近并固定至车身框架的抓持构件,所述换挡杆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设置为比所述控制台箱子的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所述驾驶员座椅;且所述抓持构件设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且设置为比所述控制台箱子的所述左右方向中央更靠近所述乘客座椅。
文档编号B60N2/01GK103029598SQ2012102981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6日
发明者加来英俊, 查德·恩格尔, 布莱恩·巴特勒, 积山喜规, 高木淳 申请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