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818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碰撞吸能作用的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台位置上的各凸出的旋钮、按键和开关等构件在车辆发生碰撞 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国标标准GB 11552-2009,对乘员舱内部构件(内后视镜除外)、操纵件、顶盖或活动顶盖、座椅靠背和座椅后部零件在凸出物方面都做了规定。其中,当这些构件凸出仪表盘表面的高度超过9. 5mm时,用一直径不大于50mm的平端压头,在其上施加378N的向前纵向水平力,这些构件应能缩回仪表盘表面或脱落,缩回后的高度应在9. 5mm以下。为了达到该标准,一些汽车厂家直接将仪表盘上旋钮的高度做成低于9. 5mm,这影响了司乘人员操作按钮时的便利性。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984989U,授权公告日2011年09月21日,公开了一种溃缩式控制旋钮安装结构,包括电路板和固定于电路板上的旋钮,电路板在旋钮下方位置开设有多个弧线槽,弧线槽围成圆形,弧线槽之间利用电路板肋条相连,电路板下方设置有正对旋钮且可容纳旋钮的空腔,电路板肋条可在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情况下断裂以使旋钮部分或全部下沉至空腔内。该结构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旋钮的操控舒适度,不足之处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该溃缩式控制旋钮在受到的向前纵向水平撞击力达到预定压力情况下会发生瞬间溃缩,溃缩过程缺少吸能作用以减少撞击力,所以人体当对旋钮的冲击力大于预定压力时,人体还是会继续与溃缩后的旋钮及仪表盘控制面板发生硬性碰撞,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溃缩式控制旋钮安装结构缺少吸能作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碰撞吸能作用的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包括控制面板、伸出控制面板的旋钮、位于控制面板下方的连接旋钮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位于旋钮下方的弧线槽和弧线槽之间的肋条,电路板下方具有肋条在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情况下断裂后旋钮下沉入内的空腔,所述控制面板与电路板之间设有在旋钮溃缩时撕裂的软体垫圈,软体垫圈的内侧连接旋钮底部,软体垫圈的外侧夹接于控制面板和电路板之间。旋钮溃缩时,软体垫圈的内侧随旋钮向下,软体垫圈的外侧被夹于控制面板和电路板之间不会随旋钮向下,软体垫圈会随旋钮溃缩撕裂。根据法规规定的旋钮受到378N的向前纵向水平力时发生溃缩,此时电路板上的肋条断裂,旋钮高度下降,因为软体垫圈的设置,下降过程因受到软体垫圈撕裂过程的阻力放慢速度,产生吸能作用,对冲击力部分抵消,减少人体对溃缩后的旋钮及仪表盘控制面板冲击力,防止硬性碰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0007]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垫圈上设有若干个伸向控制面板的用于软体垫圈定位的定位柱,控制面板上设有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槽对软体垫圈定位,改变传统的螺钉连接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拆装效率。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垫圈上设有与定位柱位置对应的伸向电路板的支撑柱,控制面板和电路板通过定位槽、定位柱、支撑柱与软体垫圈的外侧夹紧连接。通过夹紧连接将软体垫圈的外侧固定于控制面板与电路板之间,同样改变传统的螺钉连接方式,节约成本并提闻拆装效率。作为优选,定位柱、支撑柱与软体垫圈为同质结构。通过定位柱、支撑柱共同将软体垫圈夹紧与控制面板和电路板之间,定位柱与支撑柱与软体垫圈同质,具有减振降噪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包括与电路板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和可围绕固定部旋转的旋转 部,所述软体垫圈上设有伸入固定部和旋转部之间间隙并与固定部和旋转部滑动配合的第一凸筋。软体垫圈通过第一凸筋定位旋转,并对旋钮构成支撑,安装方便,防止旋钮在车辆行进中晃动发生噪音。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垫圈上还设有第二凸筋,第二凸筋位于旋转部的外侧,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均为圆筒状,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之间为容纳润滑液的滑槽。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之间形成的滑槽,内部可以涂润滑液,使旋钮使用时更顺滑,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垫圈为ABS树脂。ABS树脂具有耐热、耐低温、耐磨、耐油等许多特别适合用于汽车配件的性能,同时ABS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较差,便于控制软体垫圈在旋钮溃缩过程中的撕裂过程。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垫圈的厚度为I至I. 5毫米。该厚度的ABS树脂在承受378N的纵向水平压力时会撕裂,而且撕裂过程可以吸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软体垫圈的设置,放慢旋钮溃缩的速度,产生吸能作用,减少人体对溃缩后的旋钮及仪表盘控制面板冲击力,防止硬性碰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2)软体垫圈通过定位柱和支撑柱定位、固定于控制面板和电路板之间,改变传统的螺钉固定的方式,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3)采用与软体垫圈同质的定位柱、支撑柱夹紧垫圈,固定旋钮,有减振降噪的作用;(4)软体垫圈与旋钮的旋转部连接处设置凸筋,在凸筋之间设润滑液,使旋钮的旋转顺滑,提高使用舒适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移除控制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剖视图;图4是软体垫圈及所附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包括控制面板I、伸出控制面板I的旋钮2、位于控制面板I下方的连接旋钮2的电路板3,电路板3上设有位于旋钮2下方的弧线槽和弧线槽之间的肋条,电路板3下方具有肋条在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情况下断裂后旋钮2下沉入内的空腔,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面板I与电路板3之间设有在旋钮2溃缩时撕裂的软体垫圈4,软体垫圈4的内侧连接旋钮2底部,软体垫圈4的外侧夹接于控制面板I和电路板3之间。所述软体垫圈4上设有3个伸向控制面板I的用于软体垫圈4定位的定位柱41,如图3所示,控制面板I上设有与定位柱41对应的定位槽11。所述软体垫圈4上设有与定位柱41位置对应的伸向电路板3的支撑柱42,控制面板I和电路板3通过定位槽11、定位柱41、支撑柱42与软体垫圈4的外侧夹紧连接。定位柱41、支撑柱42与软体垫圈4为同质结构。所述旋钮2包括与电路板3相对固定的固定部21和可围绕固定部21旋转的旋转部22,所述软体垫圈4上设有伸入固定部21和旋转部22之间间隙并与固定部21和旋转部22滑动配合的第一凸筋43。所述软体垫圈4上还设有第二凸筋44,第二凸筋44位于旋转部22的外侧,第一凸筋43和第二凸筋44均为圆筒状,如图4所示,第一凸筋43和第二凸筋44之间为容纳润滑液的滑槽45。所述软体垫圈4为ABS树脂。所述软·体垫圈4的厚度为I. 2毫米。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垫圈4及其上的定位柱41、支撑柱42、第一凸筋43、第二凸筋44为一次注模成型,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只需从控制面板底面安装,先将第一凸筋43和第二凸筋44之间的滑槽45内涂润滑液,使润滑液涂遍滑槽45,将滑槽45对准旋钮2的旋转部22的底端,轻压软体垫圈4,使旋转部22伸入滑槽45,再沿滑槽45转动软体垫圈4,使软体垫圈4上的定位柱41对准控制面板底部的定位槽11,将定位柱41插入定位槽11中,软体垫圈4被定位,旋钮2也被定位不能晃动。再安装好电路板3与控制面板1,支撑柱42顶住电路板3,软体垫圈4被夹紧与控制面板I和电路板3之间。软体垫圈4和旋钮2的安装过程不需要拧螺钉,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如果人体碰撞到控制面板I上的旋钮2,当纵向水平冲击力大于378N时,电路板上的肋条就发生断裂,旋钮2溃缩,溃缩过程中,当旋钮2开始下压时,软体垫圈4内侧的第一凸筋43和第二凸筋44随旋转部22的下降对软体垫圈4产生下拉的力,而此时,软体垫圈4的外侧通过定位柱41、定位槽11、支撑柱42夹紧于控制面板I和电路板3上弧线槽的外侧之间,旋钮2下压时软体垫圈4的外侧不动。旋钮2对软体垫圈4内侧的下拉的力将软体垫圈2撕裂,撕裂过程放慢了旋钮2溃缩的速度,对撞击产生吸能作用,抵消部分冲击力,减少人体对溃缩后的旋钮及仪表盘控制面板冲击力,防止硬性碰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权利要求1.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包括控制面板(I)、伸出控制面板(I)的旋钮(2)、位于控制面板⑴下方的连接旋钮⑵的电路板⑶,电路板⑶上设有位于旋钮⑵下方的弧线槽和弧线槽之间的肋条,电路板(3)下方具有肋条在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情况下断裂后旋钮(2)下沉入内的空腔,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面板(I)与电路板(3)之间设有在旋钮(2)溃缩时撕裂的软体垫圈(4),软体垫圈(4)的内侧连接旋钮(2)底部,软体垫圈(4)的外侧夹接于控制面板⑴和电路板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垫圈(4)上设有若干个伸向控制面板(I)的用于软体垫圈(4)定位的定位柱(41),控制面板(I)上设有与定位柱(41)对应的定位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垫圈(4)上设有与定位柱(41)位置对应的伸向电路板(3)的支撑柱(42),控制面板⑴和电路板(3)通过定位槽(11)、定位柱(41)、支撑柱(42)与软体垫圈(4)的外侧夹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定位柱(41)、支撑柱(42)与软体垫圈(4)为同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钮(2)包括与电路板(3)相对固定的固定部(21)和可围绕固定部(21)旋转的旋转部(22),所述软体垫圈(4)上设有伸入固定部(21)和旋转部(22)之间间隙并与固定部(21)和旋转部(22)滑动配合的第一凸筋(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垫圈(4)上还设有第二凸筋(44),第二凸筋(44)位于旋转部(22)的外侧,第一凸筋(43)和第二凸筋(44)均为圆筒状,第一凸筋(43)和第二凸筋(44)之间为容纳润滑液的滑槽(45)。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垫圈⑷为ABS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垫圈(4)的厚度为I至I. 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溃缩式旋钮安装结构,包括控制面板、旋钮、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弧线槽和弧线槽之间的肋条,电路板下方具有肋条在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情况下断裂后旋钮下沉入内的空腔,控制面板与电路板之间设有在旋钮溃缩时撕裂的软体垫圈,软体垫圈的内侧连接旋钮底部,软体垫圈的外侧夹接于控制面板和电路板之间。软体垫圈的设置,放慢旋钮溃缩的速度,产生吸能作用,减少人体旋钮及控制面板冲击力,防止硬性碰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软体垫圈通过夹紧方式固定于控制面板和电路板之间,改变传统的螺钉连接的方式,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60K37/06GK202564109SQ20122007502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曹兰宝, 韦新, 陈文强, 潘之杰,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