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996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汽车安全变道的后视镜。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因为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违法变道等争道抢行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汽车安全事故的三成。国家已经通过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规范变道问题,但是法律能够遏制恶意非法变道的情况,却不能遏制因为技术原因导致的变道意外事故的发生。驾驶员在变道时要观察后视镜内的后行车辆的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变道。通常有经验的驾驶员能够快速判断出变道时机,而驾龄较短或大多女性驾驶员则难以根据后视镜内的后行车辆情况准确判断出变道时机,变道时机判断错误后导致出现变道事故。目前还 没有一种系统的测量安全变道距离的装置,都是根据驾驶员经验进行变道。根据上述情况,市面上有推出一种变道安全辅助系统,但是这种变道安全辅助系统配置于高端汽车内,而高端汽车的价格却十分昂贵,普通百姓难以负担。另外,现有的实验设备能够测得两辆车之间的变道安全距离,但是目前还没有将变道安全距离直观的作为判断变道时机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根据多次实验测得的变道安全距离为基础,意在提供的一种成本低廉、且能辅助汽车安全变道的后视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包括平面镜和镜体外壳,所述平面镜的镜面上设有上、下变道框痕,上、下变道框痕之间的范围大于等于安全变道距离内的后车在平面镜上的最大镜像范围。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平面镜上直接设置上、下变道框痕,上、下变道框痕间的距离根据变道安全距离设置,可监测后行车辆是否与前行车辆保持在变道安全距离,相比昂贵的变道安全辅助系统,本实用新型观察结果更加直观、成本更加低廉,结构更加简单,直接在后视镜镜面上增加框痕即可实现。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变道框痕包括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和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所述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为虚线,所述上、下高速路变道框为实线;所述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位于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内;驾驶员可根据不同限速的道路选择观察不同的变道框痕,防止发生变道安全事故。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变道框痕均为荧光框痕;荧光材料的框痕更加醒目,便于驾驶员观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1]图I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置变道框痕依据的原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两车间的安全变道距离,例如在限速60km/h城区路上,前车变道时,实验测得前车速与后车的竖向速度差达到30km/h时,此时前车变道才是安全的,此时,根据公式“安全变道距离=竖像速度差*变道时间”,假设变道时间为2. 4s 3. 6s,计算得到前车与后车间的安全变道距离为20 30m ;同理,在80km/h的高速路上,前车变道时,实验测得前车速与后车的竖向速度差达到40km/h时,此时前车变道才是安全的 ,计算得到前车与后车间的安全变道距离为22 28m。将不同道路测得的安全变道距离反映到汽车后视镜上,得到安全变道距离时后车在前车后视镜上的最大镜像范围,然后按此时镜像范围在后视镜上划出不同道路的安全变道框痕。实施例参照


图1,一种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包括连接底座,连接底座上铰接有塑料制成的塑料镜体外壳1,塑料镜体外壳I内安装有平面镜2。平面镜2的镜面上画有上、下两条平行的虚线,即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3,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3之间的距离为20mm 30mm,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3之间的范围大于等于安全变道距离内的后车在平面镜上的最大镜像范围;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3范围内画有上、下两条平行的实线,即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4,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4间的距离为22 28mm,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4之间的范围大于等于安全变道距离内的后车在平面镜上的最大镜像范围。当汽车在城区内以一般速度行驶,驾驶员观察后视镜中后行汽车成像时,当后车在后视镜中镜像的大小完全在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3内的时候,则说明此时汽车可以进行安全变道;当后车在后视镜中镜像的大小不完全或者完全不在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3时,则说明此时不能进行安全变道。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时,驾驶员观察后视镜中后行汽车成像时,当后车在后视镜中镜像的大小完全在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4内的时候,则说明此时汽车可以进行安全变道;当后车在后视镜中镜像的大小不完全或者完全不在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4时,则说明此时不能进行安全变道。所述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3和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4均为荧光框痕。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包括平面镜和镜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镜的镜面上设有上、下变道框痕,上、下变道框痕之间的范围大于等于安全变道距离内的后车在平面镜上的最大镜像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变道框痕包括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和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所述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为虚线,所述上、下高速路变道框为实线;所述上、下高速路变道框痕位于上、下城区路变道框痕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变道框痕均为荧光框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变道后视镜,包括平面镜和镜体外壳,所述平面镜的镜面上设有上、下变道框痕,上、下变道框痕之间的范围大于等于安全变道距离内的后车在平面镜上的最大镜像范围;平面镜上直接设置上、下变道框痕,上、下变道框痕间的距离根据变道安全距离设置,可监测后行车辆是否与前行车辆保持在变道安全距离,相比昂贵的变道安全辅助系统,本实用新型观察结果更加直观、成本更加低廉,结构更加简单,直接在后视镜镜面上增加框痕即可实现。
文档编号B60R1/02GK202669638SQ20122023681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周陶, 邵毅明, 向精权, 蒙清华, 侯建旭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