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68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救援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
背景技术
全国人防“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省本级和国家人防重点城市要依托有关企业,建立一支以上能够直接掌握使用,具备综合救援能力的专业队;人防应急救援车主要用以战时防空袭,消除空袭后果,平时减灾防灾,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执行诸如倒塌建(构筑)物破拆、交通事故、道路障碍清除等多项应急救援行动,然而现有应急救援车车辆技术中,存在车种功能过于专业并单一缺陷,配备车种多,仓储和救援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人防应急救援车以模块化设计、功能的应用为基本思想,通过车型与器材分离设计,达到一车多能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使其能将多种应急救援车的功能综合为一体,提高人防应急救援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所述的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涉及功能型底盘和功能舱;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的所述功能型底盘为在常规二类或三类底盘的前端安装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和绞车,底盘的中、后部设置折叠臂吊车、背载运输托板和液压拉臂自卸机构所构成的底盘;应急救援车的所述功能舱为按照集装箱或方舱标准规定的基本尺寸设计、箱体前部带有自卸钩环、箱体内部划分为不同功能区模块、分隔成器材隔间,用以搭载便携式搜索、侦检、营救、应急发电等各类应急救援器材的功能性器材舱体;所述的功能舱为模块化设计的具备综合救援能力的单体功能性器材舱体,或为具备专业救援能力的多个单体功能性器材舱体的集合;所述的功能舱为根据任务需要,通过液压拉臂自卸机构快速更换,从而实现整车功能和用途快速转换的器材上装结构。所述的底盘上设置有用以作为背载运输托板和拉臂自卸机构的安装载体的副车架。所述的背载运输托板为放置功能舱或卸除功能舱后作为运输平台使用放置其它装备或道路障碍的、且水平设置的U型板结构;所述的背载运输托板依托副车架设置;背载运输托板的U型槽内设置有对功能舱进行自装卸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所述的折叠臂吊车和背载运输托板共同构成用以将道路上的障碍吊起并放置在应急救援车上的结构。所述的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包括有工作铲、转角油缸、升降油缸和支座;所述的工作铲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工作铲的背面连接有上下设置的分铲上耳环和分铲下耳环;两个所述工作铲的分铲上耳环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轴为空心轴,套在升降油缸的缸体外部,两个所述工作铲的分铲下耳环分别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构成两个所述的工作铲可在升降油缸的作用下升降的结构;所述的转角油缸为对应两个所述工作铲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转角油缸的缸体端固定在底盘前端的转角油缸固定支座上,所述转角油缸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对应工作铲的背面,构成两个所述的工作铲在所对应转角油缸的共同作用下、相对于道路轴线向前平推或呈倒V型或斜向向前推进清除障碍物的结构;所述的支座固定在底盘车的前端驾驶室的保险杠位置;所述的应急救援车设置有用以在其处于工作状态或行进状态时将两个所述工作铲的分铲上耳环连接的定位销。所述的绞车安装在支座上;所述的绞车为电动绞车或液压绞车。所述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包括有拉臂钩、摆臂油缸、摆臂和导向轮;所述摆臂的一端铰接副车架上;所述摆臂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副车架上;所述摆臂油缸的活塞杆与摆臂连接,构成所述的摆臂可在摆臂油缸的作用下向上回转出背载运输托板的U型槽或位于背载运输托板的U型槽内的结构;所述拉臂钩的一端与摆臂铰接,拉臂钩的另一端用以与安装在功能舱前部的自卸钩环连接;对应所述的拉臂钩设置拉臂钩回转油缸;所述拉臂钩回转油缸的缸体与摆臂铰接;所述拉臂钩回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拉臂钩连接,构成所述的拉臂钩在拉臂钩回转油缸、摆臂油缸的共同作用下,向上转出与功能舱自卸拉环连接或向下回收与功能舱脱离,并随摆臂收合于背载运输托板的U型槽内,实现对配属的功能舱进行自装卸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在底盘的前端铰接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和绞车可对道路上的障碍物进行清除;绞车具备一定的拖拽能力,耙可实施自救(配备犁)或它救,折叠臂吊车和背载运输托板共同构成用以将道路上的障碍吊起并放置在应急救援车上的结构;副车架作为U型背载运输托和拉臂自卸机构公用安装载体,在背载运输托板U型槽内部安装拉臂自卸机构,拉臂自卸机构底座上放置功能舱,所述的功能舱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救援模块,如应急发电、抗洪抢险、核化救援等专业模块,根据任务需求,通过随车的拉臂自卸机构,快速更换模块,从而实现整车功能和用途快速转换,实现其它专业救援;卸除功能舱后应急救援车可具备道路运输车、背载运输托板式道路清障车等功能;实现了将多种应急救援车的功能综合为一体的目的,提高了人防应急救援的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不含功能舱)。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7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舱的自装卸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工作铲,2、滑槽,3、分铲下耳环,4、分铲上耳环,5、定位销,6、铰接轴,7、升降油缸,8、支座,9、转角油缸,10、绞车,11、底盘车,12、长排警灯,13、液压支腿,14、折叠臂吊车,15、底盘侧面工具箱,16、拉臂钩回转油缸,17、摆臂油缸,18、副车架,19、拉臂钩,20、自卸钩环,21、摆臂,22、背载运输托板,23、器材隔间,24、导向轮,25、功能舱,26、侧定位销孔,27、转角万向铰,28、转角油缸固定支座,29、液压支腿左右伸缩装置,30、回转油缸与拉臂钩连接铰,31、摆臂油缸与副车架连接铰,32、回转油缸与摆臂连接铰,33、拉臂钩与摆臂连接铰,34、摆臂油缸与摆臂连接铰,35、摆臂与副车架连接铰。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所述的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涉及功能型底盘和功能舱25 ;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的所述功能型底盘为在常规二类或三类底盘的前端安装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和绞车10,底盘的中、后部设置折叠臂吊车14、背载运输托板22和液压拉臂自卸机构所构成的底盘;应急救援车的所述功能舱25为按照集装箱或方舱标准规定的基本尺寸设计、箱体前部带有自卸钩环20、箱体内部划分为不同功能区模块、分隔成器材隔间23,用以搭载便携式搜索、侦检、营救、应急发电等各类应急救援器材的功能性器材舱体;所述的功能舱25为模块化设计的具备综合救援能力的单体功能性器材舱体,或为具备专业救援能力的多个单体功能性器材舱体的集合;所述的功能舱为根据任务需要,通过液压拉臂自卸机构快速更换,从而实现整车功能和用途快速转换的器材上装结构。所述的功能舱25为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集装箱或方舱,为一个或一组,所述的集装箱或方舱内由铝合金型材分隔成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器材隔间。所述的底盘上设置有用以作为背载运输托板22和拉臂自卸机构的安装载体的副车架18。所述的背载运输托板22为放置功能舱25或卸除功能舱25后作为运输平台使用放置其它装备或道路障碍的、且水平设置的U型板结构;所述的背载运输托板22为依托副车架18设置;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内设置有对功能舱进行自装卸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所述的折叠臂吊车14和背载运输托板22共同构成用以将道路上的障碍吊起并放置在应急救援车上的结构,背载运输托板22同时又可以作为运输平台使用。所述的背载运输托板22,相当于平板运输车的背载运输托板,在卸除随车配置的标准功能舱后,可作为中小型工程机械的背载运输平台,也可作为非拉臂自卸标准集装箱的运输平台,最大承载能力100 240 KN ;所述的折叠臂吊车14位于车架与驾驶室之间,相当于起重运输车的前置吊车所在位置,最大起重能力为50 100 KN,可配合背载运输托板,实现道路障碍(如小型车辆)清除。结合图8、图9,所述的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包括有工作铲1、转角油缸9、升降油缸7和支座8 ;所述的工作铲I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工作铲I的背面连接有上下设置的分铲上耳环4和分铲下耳环3 ;两个所述工作铲I的分铲上耳环4通过铰接轴6铰接;所述铰接轴6为空心轴,套在升降油缸7的缸体外部,两个所述工作铲I的分铲下耳环3分别与升降油缸7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构成两个所述的工作铲I可在升降油缸7的作用下升降的结构;所述的转角油缸9为对应两个所述工作铲I设置的两个;所述工作铲的背面具有用以连接转角油缸的滑槽;两个所述转角油缸9的缸体端固定在底盘前端的转角油缸固定支座28上,所述转角油缸9的另一端通过转角万向铰27固定于所对应工作铲I背部的滑槽内,构成两个所述的工作铲I在所对应转角油缸9的共同作用下、相对于道路轴线向前平推或呈倒V型或斜向向前推进清除障碍物的结构;所述的支座8固定在底盘车的前端驾驶室的保险杠位置;所述的应急救援车设置有用以在其处于工作状态或行进状态时将两个所述工作铲的分铲上耳环4连接的定位销5,所述的分铲上耳环4上具有用以与定位销配合的侧向定位孔,在应急救援车处于工作状态或行进状态时由定位销5将两个所述的工作铲定位,确保工作铲工作或行进状态时稳定并减少对铰接轴6的损害;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的工作铲推力为10 20KN (最大推力与整车整备质量或总质量有关),装备后在行进过程中,可以对正前方道路小型障碍或经过破拆后的小型障碍进行有效清除。所述的绞车10安装在支座8上并位于应急救援车的保险杠位置,基本牵引力设计50KN,可辅助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清除障碍或进行自救及它救;所述的绞车10为电动绞车或液压绞车。所述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商用拉臂自卸装置,所述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通过副车架18固定于底盘车11上;所述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包括有拉臂钩19、摆臂油缸17、摆臂21和导向轮24 ;所述摆臂21的一端通过摆臂与副车架连接铰35铰接在副车架18上;所述摆臂油缸17的缸体通过摆臂油缸与副车架连接铰31铰接在副车架18上;所述摆臂油缸17的活塞杆通过摆臂油缸与摆臂连接铰34与摆臂21连接,使所述的摆臂21可在摆臂油缸17的作用下,围绕位于副车架18的摆臂与副车架连接铰35向上回转出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或位于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内的结构;所述拉臂钩19的一端通过拉臂钩与摆臂连接铰33与摆臂21铰接,拉臂钩19的另一端用以与安装在功能舱25前部的自卸钩环20连接;对应所述的拉臂钩19设置拉臂钩回转油缸16 ;所述拉臂钩回转油缸16的缸体通过回转油缸与摆臂连接铰32与摆臂21铰接;所述拉臂钩回转油缸16的活塞杆端部通过回转油缸与拉臂钩连接铰30与拉臂钩19连接,使所述的拉臂钩19可在拉臂钩回转油缸16的作用下,围绕拉臂钩与摆臂连接铰33转动,并向上向后推举功能舱25,在摆臂21、拉臂钩19及拉臂钩回转油缸16、摆臂油缸17的共同作用下,所述的拉臂钩19向上转出与功能舱的自卸拉环20连接或向下回收与功能舱25脱离,并随摆臂21收合于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内,实现对配属的功能舱25进行自装卸的结构。所述的导向轮24安装在副车架18上,位于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内,用以在对功能舱25进行装卸时起导向作用;所述的拉臂自卸机构为商用拉臂钩,起吊能力80 140KN。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整备状态下行进时,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通过升降油缸7,将工作铲I提离地面高度为h,h为工作铲与地面的最小间隙;工作时,视情况松开转角万向铰27,使转角油缸9与工作铲脱开,通过升降油缸7调节工作铲的离地高度,使工作铲I与地面贴合,转角油缸7与工作铲I的连接,调节铲面与公路轴线角度。结合图10,调整两个工作铲的左右角度,使两个转角油缸的缸头同时伸出分别作用于所对应的工作铲,两块所述的工作铲并排设置,形成相对与道路轴线向正前方推进清除的结构;结合图11,调整两个工作铲的左右角度,使两个转角油缸的缸头同时收缩分别作用于所对应的工作铲,两块所述的工作铲呈倒V型设置,形成相对与道路轴线向两边分进清除的结构;结合图12、图13,调整两个工作铲的左右角度,使其中一个转角油缸的缸头收缩,另一个转角油缸的缸头伸出,分别作用于所对应的工作铲,两块所述的工作铲呈斜面设置,形成相对于道路轴线向左侧推进清除或右侧推进清除的结构。如图4-图7所述为功能舱的自装卸过程示意图,所述的功能舱25可以通过拉臂自卸机构上下车,并根据需求更换其他救援模块,实现整车功能快速转换。所述功能舱为按不同功能设计的多个不同用途的单体功能舱,可配属与同一个功能型底盘。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涉及功能型底盘和功能舱(25);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的所述功能型底盘为在常规二类或三类底盘的前端安装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和绞车(10),底盘的中、后部设置折叠臂吊车(14)、背载运输托板(22)和液压拉臂自卸机构所构成的底盘;应急救援车的所述功能舱(25)为按照集装箱或方舱标准规定的基本尺寸设计、箱体前部带有自卸钩环(20)、箱体内部划分为不同功能区模块、分隔成器材隔间(23)、用以搭载便携式搜索、侦检、营救、应急发电各类应急救援器材的功能性器材舱体;所述的功能舱(25)为模块化设计的具备综合救援能力的单体功能性器材舱体,或为具备专业救援能力的多个单体功能性器材舱体的集合;所述的功能舱(25)为根据任务需要,通过液压拉臂自卸机构快速更换,从而实现整车功能和用途快速转换的器材上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上设置有用以作为背载运输托板(22)和拉臂自卸机构的安装载体的副车架(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以作为背载运输托板(22)和拉臂自卸机构安装载体的副车架(18);所述的背载运输托板(22)为放置功能舱或卸除功能舱后作为运输平台使用放置其它装备或道路障碍的、且水平设置的U型板结构;所述的背载运输托板(22)依托副车架(18)设置;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内设置有对功能舱进行自装卸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所述的折叠臂吊车(14)和背载运输托板(22)共同构成用以将道路上的障碍吊起并放置在应急救援车上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包括有工作铲(I)、转角油缸(9)、升降油缸(7)和支座(8);所述的工作铲(I)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工作铲(I)的背面连接有上下设置的分铲上耳环(4)和分铲下耳环(3);两个所述工作铲(I)的分铲上耳环(4)通过铰接轴(6)铰接;所述铰接轴(6)为空心轴,套在升降油缸(7)的缸体外部,两个所述工作铲(I)的分铲下耳环(3)分别与升降油缸(7)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构成两个所述的工作铲(I)可在升降油缸(7)的作用下升降的结构;所述的转角油缸(9)为对应两个所述工作铲(I)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转角油缸(9 )的缸体端固定在底盘前端的转角油缸固定支座(28)上,所述转角油缸(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对应工作铲(I)的背面,构成两个所述的工作铲(I)在所对应转角油缸(9)的共同作用下、相对于道路轴线向前平推或呈倒V型或斜向向前推进清除障碍物的结构;所述的支座(8)固定在底盘车(11)的前端驾驶室的保险杠位置;所述的应急救援车设置有用以在其处于工作状态或行进状态时将两个所述工作铲的分铲上耳环连接的定位销(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8)上安装绞车(10);所述的绞车(10)为电动绞车或液压绞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以作为背载运输托板(22)和拉臂自卸机构安装载体的副车架(18);所述的液压拉臂自卸机构包括有拉臂钩(19)、摆臂油缸(17)、摆臂(21)和导向轮(24);所述摆臂(21)的一端铰接在副车架(18)上;所述摆臂油缸(17)的缸体固定在副车架(18)上;所述摆臂油缸(17)的活塞杆与摆臂(21)连接,构成所述的摆臂(21)可在摆臂油缸(17)的作用下向上回转出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或位于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内的结构;所述拉臂钩(19)的一端与摆臂(21)铰接,拉臂钩(19)的另一端用以与安装在功能舱前部的自卸钩环(20)连接;对应所述的拉臂钩(19)设置拉臂钩回转油缸(16);所述拉臂钩回转油缸(16)的缸体与摆臂(21)铰接;所述拉臂钩回转油缸(16)的活塞杆端部与拉臂钩(19)连接,构成所述的拉臂钩(19)在拉臂钩回转油缸(16)、摆臂油缸(17)的共同作用下,向上转出与功 能舱自卸拉环连接或向下回收与功能舱(25)脱离,并随摆臂收合于背载运输托板(22)的U型槽内,实现对配属的功能舱(25)进行自装卸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救援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多功能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所提出的一种人防机动应急救援车涉及功能型底盘和功能舱;功能型底盘为在常规二类或三类底盘的前端安装分体开合式清障机构和绞车(10),底盘的中、后部设置折叠臂吊车(14)、背载运输托板(22)和液压拉臂自卸机构所构成的底盘;功能舱(25)为按照集装箱或方舱标准规定的基本尺寸设计、箱体前部带有自卸钩环(20)、箱体内部划分为不同功能区模块、分隔成器材隔间(23)的功能性器材舱体。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多种应急救援车的功能综合为一体的目的,提高了人防应急救援的能力。
文档编号B60P3/14GK202879317SQ2012204665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王励自, 刘国军, 高永红, 吴祥云, 冯进技, 曲建波, 张勇, 丁巧爱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