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105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去除附着在汽车挡风玻 璃内侧的水雾的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行驶过程中,常常会因车内外温度的差异使得挡风玻璃内侧表面附着一层水 雾,这些水雾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为了行车安全,必须及时去除附着在挡风玻璃内侧 表面上的水雾。现在一般采用通风除雾法和空调去湿除雾法来除雾,缺点是除雾时间慢。因 此我们常常发现,为了加快除雾,有些司机会降低车速然后边行车边用抹布手工抹除水雾, 更多的司机则是利用等红绿灯的时间用抹布手工抹除水雾,这些方法既不便捷,也不安全。[0003]于2003年4月30公开、公开号为CN2547591Y、名称为“挡风玻璃除雾器”的中国 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由刮雨器、磁铁和除雾装置组成,在刮雨器 的橡胶条与刮雨器橡胶条安装底座之间安装一块与橡胶条等长的片状长条磁铁,在驾驶 室内的挡风玻璃上与两个刮雨器对应的位置上安装两个与刮雨器的橡胶条等宽等长的除 雾装置,除雾装置由磁铁和海绵组成,海绵安装在除雾架上,磁铁安装在海绵和除雾架之 间,海绵贴近挡风玻璃。”该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除雾时,必须同时启动雨刮器,这必将缩短 雨刮器的检修更换时间周期,提高汽车使用保养成本,同时增加电力消耗;同时,由于除雾 装置依靠磁铁的吸附作用工作,容易脱落,使用可靠性差。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使用便捷、可靠,可以快速除雾的挡风玻 璃内侧除雾装直。[0005]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包括除雾驱动电机 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固定在车身上,其特征是它还包 括由柔性吸水材料制成的、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除雾条,用于固定除雾条的除雾条固 定支架,除雾条固定支架的一端和除雾驱动电机总成的输出轴固定相连。[0006]这里的除雾驱动电机总成,与现有的雨刮器电机总成类似,由电机、传动装置和安 装板构成,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涡轮、与涡轮配合的蜗杆、连杆、摇杆和与除雾条固定支架相 连的输出轴组成;涡轮、蜗杆、连杆和摇杆置于壳体内,电机和蜗杆的一端相连,除雾驱动电 机总成通过安装板固定在车身上,除雾条紧贴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表面。当汽车前挡风玻 璃内侧表面出现水雾而影响驾驶视线时,打开除雾装置开关,除雾驱动电机总成的电机开 始工作,带动除雾条紧贴前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移动,从而把吸附在挡风玻璃内侧表面上的 水雾擦除。除雾条可以采用海绵等具有较强吸水性能的柔性材料制成,这样可以保证除雾 条与前挡风玻璃内侧表面贴合紧密,摆动一次就可以可靠地抹除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水 雾,使用便捷可靠,且不伤玻璃。[0007]作为优选,除雾条固定支架包括除雾条固定部和电机连接部;除雾条固定支架与除雾驱动电机总成的输出轴固连的一端为电机连接部的一端,电机连接部的另一端和除雾 条固定部的一端铰接;除雾条固定部与电机连接部之间设有使除雾条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 面的张紧结构。本优选方案,所述的张紧结构类似于雨刮器中的相应结构,包括两端分别与 除雾条固定部与电机连接部相连的张紧弹簧,工作可靠,除雾条检修更换方便。[0008]作为优选,所述除雾条为海绵制件。本优选方案,除雾条由海绵材料制成,成本低, 除雾吸水性好。[0009]作为优选,除雾条为四棱柱形制件,相应地除雾条固定架上设有与除雾条适配的、 横截面为梯形的除雾条固定槽,所述除雾条固定槽与除雾条固定架自由端部的端面导通。 本优选方案,除雾条与除雾条固定架的连接部位固定在除雾条固定槽里,除雾条与除雾条 固定架的连接可靠、安装方便快捷、除雾条检修更换容易。[00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除雾快速、有利于提高汽 车行驶安全性。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雾条和除雾条固定架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除雾驱动电机总成3及图中未示出的、与除雾驱动 电机总成电连接的除雾装置开关,由柔性吸水材料制成的、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除雾 条1,用于固定除雾条的除雾条固定支架2 ;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固定在车身 上;除雾驱动电机总成3与现有汽车雨刮器的雨刮器电机总成类似,由电机、传动装置和安 装板构成;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涡轮,与涡轮配合的蜗杆,连杆,摇杆和与除雾条固定支架相 连的输出轴组成;涡轮、蜗杆、连杆和摇杆置于壳体内,电机和蜗杆的一端相连,除雾驱动电 机总成通过安装板固定在车身上,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具体结构因系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 述。除雾条固定支架2的一端和除雾驱动电机总成3的输出轴3.1固定相连。本实施例, 除雾条固定支架2包括除雾条固定部2.1和电机连接部2. 2 ;除雾条固定支架2与除雾驱 动电机总成3的输出轴固连的一端为电机连接部2. 2的一端,电机连接部2. 2的另一端和 除雾条固定部2.1的一端铰接;除雾条固定部2.1与电机连接部2. 2之间设有使除雾条I 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张紧结构,该张紧结构与雨刮器中的使雨刮片紧贴挡风玻璃表面 的相应张紧结构类同(具体细节在此不做赘述),工作可靠,便于除雾条的维修更换。本实施 例,除雾条I由海绵材料制成、为四棱柱形制件,相应地除雾条固定架2 (本实施例的除雾 条固定部2.1)上设有与除雾条I适配的、横截面为梯形的除雾条固定槽(如图2所示),所 述除雾条固定槽与除雾条固定架2自由端部的端面导通,除雾条I与除雾条固定架2的连 接部位固定在除雾条固定槽里,除雾条I与挡风玻璃贴紧的除雾面位于除雾条固定槽的外 部,因此除雾条与除雾条固定架的连接可靠、安装方便快捷、除雾条检修更换容易。[0015]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范围。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除雾条的侧壁上加设几个螺钉孔,相应地除雾条和除雾条固定部之间用与这些螺钉孔螺纹连接、并刺入除雾条内的螺钉加强除雾条和除雾条固定部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除雾条和除雾条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再比如,还可以先把除雾条粘贴在一块与除雾条固定槽槽底适配的薄板条上再安到除雾条固定槽内,除雾条与除雾条固定架的连接安装快捷高效。总之,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 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包括除雾驱动电机总成(3)及除雾装置开关,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固定在车身上,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由柔性吸水材料制成的、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除雾条(1),用于固定除雾条的除雾条固定支架(2),除雾条固定支架(2)的一端和除雾驱动电机总成(3)的输出轴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其特征是除雾条固定支架(2)包括除雾条固定部(2.1)和电机连接部(2. 2);除雾条固定支架(2)与除雾驱动电机总成(3)的输出轴固连的一端为电机连接部(2. 2)的一端,电机连接部(2. 2)的另一端和除雾条固定部(2.1)的一端铰接;除雾条固定部(2.1)与电机连接部(2. 2)之间设有使除雾条(I)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张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除雾条(I)为海绵制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其特征是除雾条(I)为四棱柱形制件,相应地除雾条固定架(2)上设有与除雾条(I)适配的、横截面为梯形的除雾条固定槽,所述除雾条固定槽与除雾条固定架(2)自由端部的端面导通,除雾条(I)与除雾条固定架(2)的连接部位固定在除雾条固定槽里。
专利摘要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包括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固定在车身上,它还包括由柔性吸水材料制成的、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除雾条,用于固定除雾条的除雾条固定支架;除雾条固定支架包括除雾条固定部和电机连接部;除雾条固定支架与除雾驱动电机总成的输出轴固连的一端为电机连接部的一端,电机连接部的另一端和除雾条固定部的一端铰接;除雾条固定部与电机连接部之间设有使除雾条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张紧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除附着在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的除雾装置,优点是使用便捷、可靠,可以快速除去附着在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B60S1/32GK202863395SQ2012205218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汤蔚聪, 岳中英, 高朝乾, 刘强, 杨安志,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