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弯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47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转弯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转弯角度受转向输出机构,转向节及悬架空间影响,内前轮最大的偏转角度为45度。所以任何车辆在转向时都会对转弯半径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这种小的转弯角度,在一些堵车或停车的在有限空间下,难于调头,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弯辅助机构,通过一个液压千斤顶抬升汽车后通过旋转液压机构带动车身旋转,实现了汽车零转弯半径的360度范围内自由转弯。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转弯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机座、液压升降机构、连杆机构和旋转液压机构,所述液压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上,液压升降机构顶部与汽车铰接,所述旋转液压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上,所述连杆机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汽车相连,连杆机构另一端与旋转液压机构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的连杆机构与主动齿轮相连,所述从动齿轮顶面与汽车固定相连,从动齿轮底面与液压升降机构铰接。所述的连杆机构为四连杆机构。所述的液压升降机构为千斤顶。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弯辅助机构通过一个液压千斤顶抬升汽车后通过旋转液压机构带动车身旋转,实现了汽车零转弯半径的360度范围内自由转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有利于对交通状况的改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弯辅助机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动旋转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机座、2液压升降机构、3连杆机构、4旋转液压机构、5汽车、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0014]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转弯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机座1、液压升降机构2、连杆机构3和旋转液压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杆机构3为四连杆机构,所述的液压升降机构2为千斤顶;所述液压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I上,液压升降机构2顶部与汽车5铰接,所述旋转液压机构4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I上,所述连杆机构3 —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汽车5相连,连杆机构3另一端与旋转液压机构4的活塞杆8相连。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描述为,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所述的连杆机构3与主动齿轮6相连,所述从动齿轮7顶面与汽车5固定相连,从动齿轮7底面与液压升降机构2铰接。使用本实用新型辅助汽车转弯时,驾驶员通过液压升降机构2,将支撑机座I缓缓放下,直到与地面接触,再慢慢继续抬升将汽车5升到一定高度,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与其它物体碰撞。驾驶员再通过控制旋转液压机构4的控制单元,使旋转液压机构4中的活塞杆8做活塞运动,通过连杆机构3带动主动齿轮6旋转,主动齿轮6再带动从动齿轮7转动,因从动齿轮7顶面与汽车5固定相连,从而实现汽车在360度范围内的无需转弯半径的自由转弯。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转弯辅助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机座(I)、液压升降机构(2)、连杆机构(3)和旋转液压机构(4),所述液压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I)上,液压升降机构(2)顶部与汽车(5)铰接,所述旋转液压机构(4)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I)上,所述连杆机构(3) —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汽车(5)相连,连杆机构(3)另一端与旋转液压机构(4)的活塞杆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弯辅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所述的连杆机构(3)与主动齿轮(6)相连,所述从动齿轮(7)顶面与汽车(5)固定相连,从动齿轮(7)底面与液压升降机构(2)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弯辅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杆机构(3)为四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弯辅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升降机构(2)为千斤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辅助机构。一种汽车转弯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机座、液压升降机构、连杆机构和旋转液压机构,所述液压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上,液压升降机构顶部与汽车铰接,所述旋转液压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机座上,所述连杆机构一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汽车相连,连杆机构另一端与旋转液压机构的活塞杆相连。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弯辅助机构通过一个液压千斤顶抬升汽车后通过旋转液压机构带动车身旋转,实现了汽车零转弯半径的360度范围内自由转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有利于对交通状况的改善。
文档编号B60S9/14GK202987097SQ2012205780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李小勇, 唐鹏, 曾涛, 周骅, 赵志广, 彭明明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