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478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盖,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箱盖没有机械触动结构和无线电子感应器,即没有报警功能,仅通过锁具把油箱盖锁住以防盗,这种防盗方式的防盗性能非常低,容易给小偷足够的时间开锁盗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电低、感应灵敏、防盗性能高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包括外壳,还包括依序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弹簧、作动件、磁环、安装座和电路板,所述外壳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安装部,所述作动件滑动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簧弹性压缩在所述作动件的一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磁环安装在所述作动件上的相对抵触所述弹簧的另一侧,所述安装座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空心定位柱,所述空心定位柱依次穿过所述磁环、所述作动件和所述弹簧,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内且连接至防盗主机,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伸入所述空心定位柱内且在开启油箱盖时可与所述磁环感应的干簧开关。较佳地,所述作动件包括环形安装板和自所述环形安装板上朝所述安装座延伸的“ η ”型支架,所述环形安装板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 η ”型支架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围,且所述弹簧弹性压缩在所述“ η ”型支架的末端内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较佳地,所述“ η ”型支架的末端外侧凹设有容纳槽,所述磁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较佳地,所述“ η ”型支架进一步于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 η ”型支架的末端的通孔,所述空心定位柱穿过所述通孔。较佳地,所述安装座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两限位部,所述两限位部对称分设于所述空心定位柱的两侧,且所述两限位部位于所述“ η ”型支架的两侧。较佳地,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供所述“ η ”型支架滑动的两个滑槽。较佳地,还包括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套接在所述“ η ”型支架上。较佳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由于当油箱盖未被打开,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外壳、所述作动件、所述磁环和所述安装座呈压紧状态,干簧管触点断开,不会耗电;油箱盖被打开时,所述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使所述外壳往外弹,带动所述作动件运动使所述磁环靠近干簧管,产生感应,使干簧管触点闭合,则所述电路板的触发器触发,并立即向防盗主机发信号,报警,感应效果灵敏。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 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2,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包括外壳I以及依序设置在所述外壳I内侧的弹簧2、作动件3、橡胶垫圈4、磁环5、安装座6、电路板(图未示)和盖体7。其中,所述弹簧2弹性压缩在所述作动件3的一侧和所述外壳I之间。所述橡胶垫圈4套在所述作动件3上。所述磁环5安装在所述 作动件3上的相对抵触所述弹簧2的另一侧。所述安装座6限位在所述作动件3上。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6内。所述盖体7盖在所述安装座6上,用于保护电路板。具体而言,所述外壳I朝所述作动件3凸伸形成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上设有对称分布在其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的两个滑槽12,所述的两个滑槽12沿所述安装部11的凸伸方向设置。所述作动件3滑动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1上,更具体而言,所述作动件3包括环形安装板31和自所述环形安装板31上朝所述安装座6延伸的“ η ”型支架32,所述环形安装板31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1上,所述“η”型支架32位于所述安装部11的外围且滑动设置在所述的两个滑槽12上。所述弹簧2是弹性压缩在所述“ η ”型支架32的末端内侧和所述安装部11的表面之间。所述橡胶垫圈4是套接在所述“η”型支架32上。所述“η”型支架32的末端外侧凹设有容纳槽321,所述磁环5容纳于所述容纳槽321内。所述“ Π ”型支架32进一步于所述容纳槽321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 Π ”型支架32的末端的通孔322。所述安装座6朝向所述作动件3的一侧凸伸形成空心定位柱61和两限位部62,所述空心定位柱61依次穿过所述磁环5、所述作动件3的通孔322和所述弹簧2,所述两限位部62对称分设于所述空心定位柱61的两侧,且所述两限位部62位于所述“ Π ”型支架32的两侧。所述安装座6朝向所述盖体7的一侧凹设有凹槽63,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凹槽63内。所述电路板连接至防盗主机,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伸入所述空心定位柱61内且在开启油箱盖时可与所述磁环5感应的干簧开关(图未示)。所述盖体7通过螺钉8固定在所述安装座6上。当油箱盖未被打开,所述弹簧2呈压缩状态,所述外壳1、所述作动件3、所述磁环5和所述安装座6呈压紧状态,干簧管触点断开,不会耗电;油箱盖被打开时,所述弹簧2的弹性回复力使所述外壳I往外弹,带动所述作动件3运动使所述磁环5靠近干簧管,干簧管触点闭合,则所述电路板的触发器触发,并立即向防盗主机发信号,报警,感应效果灵敏。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的电路工作原理如下(I)触发器在休眠状态时,干簧管触点断开,Q3截止,整机电路没有工作电流;[0026](2)当油箱盖被打开,盖内触发机构(即弹簧2、作动件3、磁环5)动作,磁环靠近干簧管,干簧管触点立即闭合,6V电源经干簧管加到芯片(ICl)电源端I脚,芯片得电工作,3脚输出端输出高电平,LED点亮,高电平经R4加至Q2的b极,Q2导通,经R5将Q3的b极拉至低电位,Q3导通,6V电源经Q3给芯片继续供电。因干簧管触发时导通时间很短,不足以触发主机,因此芯片一旦得电工作,3脚输出的高电平会延续一段时间,即使磁环离开干簧管,干簧管触点断开,Q3还是导通的,导通时间由芯片内部设定程序决定,保证触发效果;(3)芯片工作时,2脚数据端输出数据信号,由5、6脚选择端接高电平或低电平决定数据内容。例如5脚接高电平、6脚接低电平,则2脚所输出的信号为防偷油状态。此信号经Rl加至Ql的b极,调制由Q1、Y1、C2、ANT组成的调幅发射电路发射射频信号,由于Yl的作用,发射的信号频率始终稳定在315MHz。触发器的优点(I)耗电低未被触发时,Q3截止,干簧管触点打开,接到电源上只有一个上拉电阻R6有微小电流,所以整个电路在休眠状态时耗电极小,有效延长触发器监控时间;(2)触发可靠在油箱盖未被打开时,触发器不工作,没有信号发出,一旦油箱打开,触发信号立即从打开的油箱口发出,不用担心信号被油箱屏蔽。发射的信号强度可保证在50-60米范围内可靠接收;(3)隐蔽性好因是无线触发,容易隐藏,避免了类似有线触发的可破坏性;(4)互换性好万一触发器遭到破坏、电池耗尽、或者更换油箱盖等情况,可用一个新触发器重新学码使用。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序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弹簧、作动件、磁环、安装座和电路板,所述外壳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安装部,所述作动件滑动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簧弹性压缩在所述作动件的一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磁环安装在所述作动件上的相对抵触所述弹簧的另一侧,所述安装座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空心定位柱,所述空心定位柱依次穿过所述磁环、所述作动件和所述弹簧,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内且连接至防盗主机,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伸入所述空心定位柱内且在开启油箱盖时可与所述磁环感应的干簧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件包括环形安装板和自所述环形安装板上朝所述安装座延伸的“ η ”型支架,所述环形安装板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 η ”型支架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围,且所述弹簧弹性压缩在所述“ η ”型支架的末端内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支架的末端外侧凹设有容纳槽,所述磁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支架进一步于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η”型支架的末端的通孔,所述空心定位柱穿过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两限位部,所述两限位部对称分设于所述空心定位柱的两侧,且所述两限位部位于所述“η”型支架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供所述“η”型支架滑动的两个滑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套接在所述“ η ”型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包括外壳和依序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弹簧、作动件、磁环、安装座和电路板,所述外壳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安装部,所述作动件滑动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簧弹性压缩在所述作动件的一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磁环安装在所述作动件上的相对抵触所述弹簧的另一侧,所述安装座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空心定位柱,所述空心定位柱依次穿过所述磁环、所述作动件和所述弹簧,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内且连接至防盗主机,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伸入所述空心定位柱内且在开启油箱盖时可与所述磁环感应的干簧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耗电低、感应灵敏、防盗性能高。
文档编号B60K15/05GK202863130SQ2012205780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
发明者曾清华 申请人:曾清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