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429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支承于靠背(2)的靠背框架(10);支承于座垫(3)的座垫框架(18);第一梁部件(12);第二梁部件(13);将第一梁部件(12)和靠背框架(10)轴支承为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一轴部(10a、12a);将第二梁部件(13)和座垫框架(18)轴支承为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二轴部(13a、18a);以及将第一梁部件(12)和第二梁部件(13)轴支承为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三轴部(11、12c、13b)。
【专利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使座垫相对于靠背能够跳起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关联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有专利文献I的将安装座垫的发动机上部的地板能够进行开闭的结构。专利文献I中,构成为,将座垫后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地板,并且在设于座垫后部的铰链连结靠背的下部,并设有将靠背的上部能够脱离地卡定于车体的锁定部件,使靠背与座垫的转动联动地以锁定部件为中心能够进行转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0114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然而,这样的关联技术中,由于座垫碰撞于靠背的前侧,座垫在半途的位置停止,所以座席的前侧的空间变得狭小。因此,关联技术中,能够向座席的前侧移动的距离较短。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交通工具用座椅,即、在靠背的前侧能够将座垫抬起至沿着靠背的位置,并能够将能够向座席的前侧移动的距离确保得较长。
[0008]本发明的方式的主旨在于,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靠背;相对于上述靠背能够跳起的座垫;支承于上述靠背的靠背框架;支承于上述座垫的座垫框架;第一梁部件;第二梁部件;在上述第一梁部件的一端部以及上述靠背框架的下端部将上述第一梁部件和上述靠背框架轴支承为相互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一轴部;在上述第二梁部件的一端部以及上述座垫框架的后端部将上述第二梁部件和上述座垫框架轴支承为相互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二轴部;以及在上述第一梁部件的另一端部以及上述第二梁部件的另一端部将上述第一梁部件和上述第二梁部件轴支承为相互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三轴部,在将上述座垫相对于上述靠背跳起时,落座状态的座垫和靠背彼此的邻接部分不干涉,在上述座垫相对于上述靠背完全跳起的跳起状态下,上述座垫和上述靠背大致平行地配置。
[0009]根据上述方式,由于座垫能够大致平行地沿着靠背,所以靠背以及座垫所成的前后尺寸变小。由于前后尺寸变小,所以具有座席能够相应地向前侧移动的实际效益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从斜前侧表示使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座垫为落座状态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0011]图2是沿图1的I1-1I线的剖视图。
[0012]图3是图2的III部的放大说明图。
[0013]图4是从斜前侧表示处于抬起了图1的座垫的前侧的状态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0014]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0015]图6是图5的VI部的放大说明图。
[0016]图7是从斜前侧表示图1的座垫位于沿着靠背的位置(完全的跳起状态)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0017]图8是沿图7的VII1-VIII线的剖视图。
[0018]图9是图8的IX部的放大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通过以下的结构实现了提供能够在靠背的前侧将座垫抬起至沿着靠背的位置从而使座席能够进一步向前侧移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目的。即,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靠背;相对于上述靠背能够跳起的座垫;支承于上述靠背的靠背框架;支承于上述座垫的座垫框架;第一梁部件;第二梁部件;在上述第一梁部件的一端部以及上述靠背框架的下端部将上述第一梁部件和上述靠背框架轴支承为相互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一轴部;在上述第二梁部件的一端部以及上述座垫框架的后端部将上述第二梁部件和上述座垫框架轴支承为相互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二轴部;以及在上述第一梁部件的另一端部以及上述第二梁部件的另一端部将上述第一梁部件和上述第二梁部件轴支承为相互能够转动自如的第三轴部,在上述座垫相对于上述靠背跳起时,落座状态的座垫和靠背彼此的邻接部分不干涉,在上述座垫相对于上述靠背完全跳起的跳起状态下,上述座垫和上述靠背大致平行地配置。
[0020]以下,基于图1?图9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I由靠背2、座垫3以及头枕4构成。在靠背2支承有靠背框架10,靠背框架10通过未图示的机构固定设于车体5。在座垫3支承有座垫框架18,座垫框架18通过未图示的机构能够固定于车体5。靠背框架10和座垫框架18经由图3所示的安装部6连接。也就是说,座垫3经由安装部6支承于靠背2。FR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交通工具的前侧。RR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交通工具的后侧。UP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交通工具的上侧。LWR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交通工具的下侧。
[0021]如图3所示,安装部6由第一梁部件12和第二梁部件13构成。
[0022]第一梁部件12包括: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靠背框架10的下端部1a (第一轴部)的卡合部12a (第一轴部);将该卡合部12a引导为容易卡合于靠背框架10的下端部1a的延长部12b ;以及使第一梁部件12转自如动地轴支承于第二梁部件13的下端部12c (第三轴部)。
[0023]第二梁部件13包括: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座垫框架18的后端部18a (第二轴部)的卡合部13a (第二轴部);保持该卡合部13a的卡合状态的盖14 ;以及使第二梁部件13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第一梁部件12的下端部13b (第三轴部)构成。第一梁部件12的下端部12c和第二梁部件13的下端部13b由销11 (第三轴部)轴支承为相互转动自如。盖14由螺栓16以及螺母17固定于第二梁部件13。垫片15使螺栓16的紧固力增加。通过上述的结构,卡合部13a以及销11的位置相对于靠背2能够上下移动。
[0024]座垫3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公知的锁定装置固定于车体5。如图1所示,把手7从座垫3与车体5之间向前侧FR突出。通过向前侧FR拉动该把手7,来解除锁定装置的锁定,从而成为能够向前侧FR拉动座垫3的状态。该状态下,安装部6成为图3所示的紧密的V字状。
[0025]该状态下,如图4以及图5所示,⑴若向前侧FR拉座垫3,⑵若向上侧UP抬起座垫3,则安装部6从图3所示的紧密的V字状成为图6所示的松缓的V字状。并且,如图8所示,(3)若使座垫3转动至沿着靠背2的前侧FR,则安装部6如图9所示地成为大致U字状。最后,用未图示的带将座垫3例如固定于头枕4,而保持该跳起状态。
[0026]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27]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I而言,在将座垫3相对于靠背2跳起时,落座状态(图1、图2的状态)的座垫3和靠背2彼此的邻接部分不干涉。因此,在使座垫3相对于靠背2完全跳起的状态下,座垫3能够大致平行地沿着靠背2。这样,完全的跳起状态(图7、图8的状态)下,能够大致平行地配置座垫3和靠背2,从而靠背2以及座垫3所成的前后尺寸变小。由于前后尺寸变小,所以具有能够使交通工具用座椅I进一步向前侧FR移动的实际效益的效果。此处,大致平行也包括平行,是指并排地重叠靠背2和座垫3的情况下的厚度变得最小的状态。
[0028]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以汽车用的座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安装于飞机、铁路车辆、船舶等的座椅。
[0029]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 靠背; 相对于上述靠背能够跳起的座垫; 支承于上述靠背的靠背框架; 支承于上述座垫的座垫框架; 第一梁部件; 第二梁部件; 在上述第一梁部件的一端部以及上述靠背框架的下端部将上述第一梁部件和上述靠背框架轴支承为相互转动自如的第一轴部; 在上述第二梁部件的一端部以及上述座垫框架的后端部将上述第二梁部件和上述座垫框架轴支承为相互转动自如的第二轴部;以及 在上述第一梁部件的另一端部以及上述第二梁部件的另一端部将上述第一梁部件和上述第二梁部件轴支承为相互转动自如的第三轴部, 在将上述座垫相对于上述靠背跳起时,落座状态的座垫和靠背彼此的邻接部分不干涉, 在上述座垫相对于上述靠背完全跳起的跳起状态下,上述座垫和上述靠背大致平行地配置。
【文档编号】B60N2/30GK104411540SQ20128007350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渡边圣, 冈野能全 申请人: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