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816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难以向坐垫传递、乘坐的舒适性良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10)具备座框架(21)、被张架在座框架(21)之间的坐垫支承构件(30)、和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30)的上方的坐垫(40);坐垫(40)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21)上的尺寸,并在搭在该座框架(21)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底提高部(45),以与座框架(21)不抵接。坐垫支承构件(30)是片,经由卷簧(35)张架在座框架(21)上;底提高部(45)形成为与卷簧(35)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不抵接。
【专利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被设置在轨道行驶车辆、自由行驶车辆、船舶、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上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座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0002]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部,为了良好的乘坐舒适性而要求大的弹性行程,另外,为了轻量性和省空间性而要求薄型化。作为能同时满足此弹性行程和薄型化的座部构造,存在以下座部构造,即,该座部构造在座框架之间经由卷簧或使坐垫支承构件自身具有弹性地张架二维状地扩展的坐垫支承构件,在座框架及坐垫支承构件的上方载置坐垫。能够由坐垫支承构件和坐垫获得大的弹性行程,并且,因为坐垫支承构件可以是薄的和将坐垫做成为较薄型而能够谋求薄型化。
[0003]在专利文 献I中,作为坐垫支承构件使用氯乙烯制片等具有弹性的片。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坐垫支承构件使用线材4 ^),该线材经由卷簧张架在座框架上。另外,作为坐垫支承构件,也能使用S形弹簧。专利文献3,作为坐垫支承构件也是使用线材,将该线材经由卷簧张架在座框架上。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04550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8-91952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57-65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因为交通工具的行驶时的振动向交通工具用座椅传递,所以,最好使得该振动尽可能不向落座者传递。上述的以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专利文献I~3),因为即使座框架振动,该振动也由卷簧或坐垫支承构件自身的弹性吸收,所以,坐垫支承构件的振动被抑制。因此,可以认为振动难以向被载置在该坐垫支承构件的上方的坐垫传递。
[0011]可是,因交通工具不同,行驶时的振动的原因、频率、波形、振幅等也存在各种差异,本
【发明者】进行研究后得知,根据振动的种类,即使是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有时也向落座者传递相当大的振动。这可以认为是由以下的原因导致的。坐垫,因为被形成为在俯视下搭到座框架上的尺寸,所以,不仅坐垫的中央部分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上,而且坐垫的端部分还被载置在座框架上。于是,相比坐垫的中央部分与坐垫支承构件抵接的面积,坐垫的端部分与座框架抵接的面积要小得多,但尽管如此,振动按照其种类,从该小面积超出预想地向坐垫传递,再向落座者传递,损害乘坐的舒适性。
[0012]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在坐垫的下表面上形成与卷簧对应的凹槽,通过此凹槽,坐垫与卷簧的接触消失,弹簧的伸缩圆滑地进行,擦过异音的发生被防止。然而,此凹槽并不是与座框架对应的凹槽,所以,坐垫的端部分被载置在座框架上。
[001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该交通工具用座椅在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难以向坐垫传递,乘坐的舒适性优良。
[0014]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具备座框架、被张架在座框架之间的坐垫支承构件、和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的上方的坐垫;坐垫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上的尺寸,并在搭在该座框架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提闻了闻度水平(闻^的底提闻部,以与座框架不抵接。下面,例示本发明的方式。
[0016]1.座框架
[0017]作为座框架,能例示出在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排列的2个座框架之间张架坐垫支承构件的方式、在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排列的2个座框架之间张架坐垫支承构件的方式、和在形成方框的4个座框架之间张架坐垫支承构件的方式等。
[0018]2.坐垫支承构件
[0019]作为坐垫支承构件,只要是在座框架之间能够张架的二维状地扩展的构件即可,不特别进行限定,能够例示出(a)由布、树脂、橡胶等构成的片,(b)由布、树脂、金属等构成的网,(c)多根并行的线材,Cd)多根并行的S形弹簧等。
[0020]坐垫支承 构件,可以将其端部直接与座框架结合,也可将其端部经由卷簧等弹簧与座框架结合。在使用布片等那样自身实际上没有弹性的坐垫支承构件的情况下,为了增大落座时的弹性行程,最好是后者的经由弹簧进行的结合。
[0021]3.坐垫的底提高部
[0022]作为底提高部的形状,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能够例示出以下方式。
[0023](A)坐垫中的搭在座框架上的部分的下表面相对于坐垫中的搭在坐垫支承构件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以台阶状提高了高度水平的截面钩形状。
[0024](B)坐垫中的搭在座框架上的部分的下表面相对于坐垫中的搭在坐垫支承构件上的部分的下表面逐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截面倾斜形状。
[0025]底提高部,若在不落座于坐垫时与座框架不抵接地提高高度水平,则即使在落座于坐垫时与座框架抵接,其抵接力也弱化,所以,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变得难以从座框架向坐垫传递,向落座者传递的振动被抑制,乘坐的舒适性提高。
[0026]但是,若底提高部以即使落座在坐垫上坐垫产生压缩变形也不与座框架抵接的方式提高高度水平地形成,则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变得不直接从座框架向坐垫传递(而是经由坐垫支承构件传递),向落座者传递的振动更可靠地被抑制,乘坐的舒适性进一步改善。因此,底提高部最好以即使体重为70Kg的人落座在坐垫上也不与座框架抵接的方式提高高度水平地形成。在此情况下,即使更轻的体重不足70Kg的人落座在坐垫上,与70Kg的情况相比,也只是坐垫的压缩变形量减少,所以,底提高部与座框架不抵接。另外,现在的男性日本人的标准体重是64Kg。并且,底提高部最好以即使体重为95Kg的人落座在坐垫上也与座框架不抵接的方式提高高度水平地形成。在此情况下,即使体重不足95Kg的人落座在坐垫上,底提高部与座框架也不抵接。
[0027]4.组合的方式
[0028]作为组合上述各要素的优选的方式,能够例示出下面的方式。[0029](I)坐垫支承构件是片,经由卷簧张架在座框架上;坐垫的下表面,与坐垫支承构件至卷簧的靠近坐垫支承构件的端部抵接;底提高部,以与卷簧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至座框架不抵接的方式形成。虽然卷簧中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容易接受座框架的振动而进行振动,但靠近坐垫支承构件的端部因为卷簧自身对振动进行吸收而难以振动。因此,底提高部最好以与卷簧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也不抵接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坐垫中的形成底提高部的部分,由于厚度减少,形状保持力变弱,所以,最好底提高部不变得过大。因此,以与卷簧的靠近坐垫支承构件的端部也抵接的方式形成坐垫的下表面,使得底提高部不变得过大。
[0030](2)坐垫支承构件是片,经由卷簧被张架在座框架上;坐垫的下表面与坐垫支承构件抵接;底提高部以与卷簧至座框架不抵接的方式形成。此方式(2)与上述方式(I)相比,底提高部变大,所以,该部分的坐垫的形状保持力下降,但从卷簧向坐垫传递的振动进一步被降低。
[0031]5.交通工具
[0032]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交通工具,虽然不特别限定,但能够例示出(a)铁道车辆等沿各种轨道行驶的轨道行驶车辆、(b)公共汽车等在路上自由地行驶的自由行驶车辆、(C)船舶、Cd)飞机等。
[0033]发明的效果
[0034]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产生如下的优越的效果,S卩,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难以向坐垫传递,乘坐的舒适性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0036]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4中的I1-1I线剖视图。
[0037]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拆下了坐垫时的俯视图。
[0038]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2中的IV-1V线剖视图。
[0039]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2中的V-V线剖视图。
[0040]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5的要部放大剖视图,图6 (a)是非落座时的剖视图,图6 (b)是落座时的剖视图。
[0041]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坐垫,图7(a)是俯视图,图7(b)是仰视图,图7 (c)是侧视图。
[0042]图8 Ca)是实施例2的要部剖视图,图8 (b)是实施例3的要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0044]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框架、张架在座框架之间的坐垫支承构件、和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的上方的坐垫;坐垫,其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上的尺寸,在搭在该座框架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底提高部,以避免坐垫与座框架抵接。
[0045][实施例1]
[0046]图1?图7所示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0是适合用于轨道行驶车辆的二人坐用的座椅,包含腿部11、座部20、靠背部15、和扶手部16、17。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左右”是指从落座者观看的左右,与观看各图时的左右相反。
[0047]腿部11由被固定在地板面9上的多根的腿体12和在上端部将腿体12相互连结的连结体13构成。
[0048]座部20具备座框架21、2个坐垫支承构件30、和2个坐垫40。座框架21经由旋转机构(省略图示)被设在连结体13上,该旋转机构用于与轨道行驶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变更相应地改变座椅的朝向。2个坐垫支承构件30被张架在座框架21之间(内空间)。2个坐垫40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30上。
[0049]座框架21由前框架22及后框架23、左框架24及右框架25、和中央框架26构成。前框架22及后框架23向左右方向延伸,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平行地排列。左框架24及右框架25向前后方向延伸,对前框架22及后框架23的左右两端部以在它们的上方的位置横跨的方式进行连结。中央框架26对前框架22及后框架23的左右中央以与它们相比上方的位置横跨的方式进行连结。因此,左框架24及右框架25和中央框架26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平行地排列,在与它们相比低一级的位置有前框架22及后框架23。在左框架24及右框架25和中央框架26上,分别在前后方向隔开大致相等间隔地贯通设置多个(4个)钩挂孔28,在钩挂孔28中分别嵌入有保护套筒29。在左框架24及右框架25分别一体形成左右的扶手框架27。
[0050]2个坐垫支承构件30经由卷簧35张架在左框架24与中央框架26之间,另外,经由卷簧35张架在右框架25与中央框架26之间。坐垫支承构件30是被形成为比它们之间的距离更短的大致矩形状的布片。坐垫支承构件30的左右的两端部通过被折回、缝合,形成袋部31,在袋部31中插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拉杆32。卷簧35的一端的钩部穿过坐垫支承构件30的超过了拉杆32的部位,被钩挂在拉杆32上,卷簧35的另一端的钩部被钩挂在框架24、25、26的钩挂孔28的保护套筒29中。于是,拉杆32接收卷簧35的弹性力,均匀地向左右方向将坐垫支承构件30张紧。拉杆32的前后两端被折回成圈状,形成折回部33,通过最前部及最后部的卷簧35的钩部与此折回部33卡合,拉杆32变得不从坐垫支承构件30拔脱。在坐垫支承构件30的顶面的多个部位缝合粘扣带的一方34。
[0051]2个坐垫40由坐垫芯41、粘扣带的另一方42、和表皮43构成。坐垫芯41由大致矩形状的聚氨酯泡沫体构成。粘扣带的另一方42以从坐垫芯41的底面覆盖至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与坐垫芯41的表面接合。表皮43以从坐垫芯41的顶面覆盖至侧面及底面的一部分的方式与坐垫芯41的表面接合。坐垫40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30上,通过将上述粘扣带的另一方42扣紧(係着)在粘扣带的一方34上,与坐垫支承构件30接合。
[0052]左侧的坐垫40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21的前框架22、后框架23、左框架24、和中央框架26的左半部上的尺寸,在搭在左框架24和中央框架26的左半部上的部分,即,在坐垫40的左右的端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以台阶状提高了高度水平的截面钩形状的底提高部45,以便左侧的坐垫40与左框架24和中央框架26的左半部不抵接。
[0053]更详细地说,坐垫40的下表面与坐垫支承构件30至卷簧35的靠近坐垫支承构件的端部抵接,底提高部45形成为与卷簧35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至左框架24或中央框架26的左半部不抵接的宽度。另外,不仅如图6 (a)所示那样,底提高部45以在不落座在坐垫40时与左框架24或中央框架26的左半部不抵接的方式提高高度水平,而且还如图6 (b)所示那样,底提高部45以即使体重为95Kg的人M落座在坐垫40上该坐垫40产生压缩变形在左框架24或中央框架26的左半部也不与座框架抵接的方式提高高度水平地形成。另夕卜,如上述那样,因为前框架22及后框架23处在与左框架24和中央框架26相比低一级的位置,所以,坐垫40的前后的端部分的下表面不会与前框架22及后框架23抵接。
[0054]右侧的坐垫40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21的前框架22、后框架23、右框架25、和中央框架26的右半部上的尺寸,在搭在右框架25和中央框架26的右半部上的部分,即,坐垫40的左右的端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以台阶状提高了高度水平的截面钩形状的底提高部45,以便右侧的坐垫40与右框架25和中央框架26的右半部不抵接。更详细地说,仅是左右关系与上述左侧的坐垫40不同,其它基本相同。
[0055]靠背部15相对于座框架21能倾斜地被安装。左右的扶手部16分别被支承在扶手框架27上。中央的扶手部17被支承在中央框架26上。
[0056]根据以上详细说明了的实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0,因为在坐垫40上形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底提高部45,以便与左框架24、右框架25、中央框架26及卷簧35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不抵接,所以,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不直接从座框架21及卷簧35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向坐垫40传递(而是经由坐垫支承构件30传递),向落座者传递的振动可靠地被抑制,所以,乘坐的舒适性良好。
[0057][实施例2]
[0058]图8 (a)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形成为坐垫40中的搭在座框架21 (在图示例中是左框架24)上的部分的下表面相对于坐垫40中的搭在坐垫支承构件30上的部分的下表面,逐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截面倾斜形状,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根据此实施例2,也能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0059][实施例3]
[0060]图8 (b)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坐垫40的下表面仅与坐垫支承构件30抵接,底提高部45形成为与卷簧35 (其整体)至座框架21 (在图示例中是左框架24)不抵接,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根据此实施例3,能获得基本上与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更详细地说,与实施例1相比,由于底提高部45的宽度变大,所以,该部分的坐垫40的形状保持力下降,但从卷簧35向坐垫40传递的振动进一步被降低。
[0061]另外,本发明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适当进行变更,将其具体化。
[0062]符号说明:
[0063]10交通工具用座椅
[0064]21座框架
[0065]24左框架
[0066]25右框架
[0067]26中央框架
[0068]30坐垫支承构件
[0069]35 卷簧
[0070]40 坐垫
[0071]45底提高部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座框架(21)、被张架在座框架(21)之间的坐垫支承构件(30 )、和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30 )的上方的坐垫(40 );坐垫(40 )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21)上的尺寸,并在搭在该座框架(21)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底提高部(45),以使坐垫(40)与座框架(21)不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底提高部(45)提高高度水平地被形成,以便即使体重为70Kg的人落座在坐垫(40)上也不与座框架(2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坐垫支承构件(30)是片,经由卷簧(35)张架在座框架(21)上; 坐垫(40)的下表面与坐垫支承构件(30)至卷簧(35)的靠近坐垫支承构件的端部抵接; 底提高部(45)形成为与卷簧(35)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至座框架(21)不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坐垫支承构件(30)是片,经由卷簧(35)张架在座框架(21)上; 坐垫(40)的下表面与坐垫支承构件(30)抵接;底提高部(45)形成为与卷簧(35)至座框架(21)不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底提高部(45),形成为相对于坐垫(40)中的搭在坐垫支承构件(30)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以台阶状提高了高度水平的截面钩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底提高部(45),形成为相对于坐垫(40)中的搭在坐垫支承构件(30)的部分的下表面逐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截面倾斜形状。
【文档编号】B60N2/68GK103786615SQ201310519899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高桥幸生, 角田裕树, 川上创司, 二村有哉, 山边正树 申请人: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天龙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