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277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侧拉厢端板靠近侧拉厢侧板的部分向侧拉厢内凹陷形成门洞,在门洞位置的侧拉厢端板中部安装有车门,上车梯的上端铰接在门洞位置的侧拉厢底板上,在门洞位置的侧拉厢端板外壁固定有上导轮,在门洞位置侧拉厢侧板的下端固定有内插摇把的套筒和减速器,摇把的手柄位于侧拉厢侧板外侧,摇把的转轴穿过套筒并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下导轮,在下导轮上固定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上导轮并固定在上车梯的下部。采用上述结构,使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更小,并且后续维修方便,具有构思巧妙、改造容易和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专利说明】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改装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带侧拉厢的改装车使用越来越普遍,早期带侧拉厢的改装车的上车梯多为抽拉式固定在车厢上。这样,上车梯的安装空间直接影响了侧拉厢的长度和车内的工作空间。为了拓展工作区域,一部分带侧拉厢的改装车将上车梯设计在侧拉厢端部主门口处,其安装结构主要包括车体、侧拉厢和上车梯,其中侧拉厢安装在车体的左、右侧,所述侧拉厢包括底板、顶板、侧板和前、后两块端板,其中端板靠近侧板的部分向侧拉厢内凹陷形成矩形的门洞,在门洞位置的端板中部安装有车门,所述上车梯由左、右边梁和梯板构成,上车梯的上端与门洞位置的底板铰接。现有的上车梯翻转机构均采用电动绞盘作为动力向上翻转,但是绞盘不仅噪声大,而且占用的安装空间也不小,加大了后续的维修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维修方便的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包括车体
(I)、侧拉厢和上车梯,其中侧拉厢安装在车体(I)的左、右侧,所述侧拉厢包括底板(12)、顶板(2)、侧板(3)和前、后两块端板(4),其中端板(4)靠近侧板(3)的部分向侧拉厢内凹陷形成矩形的门洞,在门洞位置的端板(4)中部安装有车门(6),所述上车梯包括左、右边梁和梯板,上车梯的上端铰接在门洞位置的底板(12)上,在所述门洞位置的端板(4)外壁上部固定有上导轮(5),在所述门洞位置侧板(3)的下端固定有套筒(9)和减速器(10),在所述套筒(9)内插有摇把(8),所述摇把(8)的手柄位于侧板(3)的外侧,所述摇把(8)的转轴穿过套筒(9)并与减速器(10)的输入轴相连,在所述减速器(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下导轮(11),在下导轮(11)上固定钢丝绳(13)的一端,所述钢丝绳(13)的另一端绕过上导轮
[5]并固定在上车梯的下部;当转动摇把(8)时,钢丝绳(13)缠绕在下导轮(11)上,钢丝绳
(13)拉动上车梯翻转到门洞内。
[0005]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手摇摇把,使摇把转动将钢丝绳缠绕在下导轮上,从而拉动上车梯翻转到门洞内,这种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后续维修方便,并且手动操作使用更加灵活、便捷。
[0006]在所述上车梯从上往下的第二级梯板上安装有插销(14),在所述端板(4)的下部固定有带插孔的锁片(7),当上车梯翻转到门洞内时,插销(14)插入锁片(7)的插孔内。这样通过插销和锁片将翻转到门洞内的上车梯进行机械锁紧,对上车梯的翻转机构进行机械保护,可以有效避免上车梯从门洞倒下。
[0007]在所述上车梯边梁下部的内侧固定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与边梁之间形成夹层,在该夹层内自下而上插有调节板(17),调节板(17)的下端伸出夹层,在所述挡板
(15)的外侧插有螺钉(16),螺钉(16)的中心线与挡板(15)垂直,当螺钉(16)拧紧时,将调节板(17)与上车梯的边梁固定。当上车梯放下时,调节板可以对上车梯左、右边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上车梯更加平稳。
[000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洞位置设置上导轮、插有摇把的套筒和减速器,摇把的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下导轮,下导轮上固定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上导轮并与上车梯的下部固定,从而使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更小,并且后续维修方便,具有构思巧妙、改造容易和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1]图3为整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侧拉厢、上车梯、顶板2、侧板3、端板4、上导轮5、车门6、锁片7、摇把8、套筒9、减速器10、下导轮11、钢丝绳13、插销14、挡板15、螺钉16和调节板17。其中侧拉厢包括底板12、顶板2、侧板3和前、后两块端板4,该侧拉厢安装在车体I的左、右侧。并且端板4靠近侧板3的部分向侧拉厢内凹陷形成矩形的门洞,在门洞位置的端板4中部安装有车门6。所述上车梯包括左、右边梁和梯板,上车梯的上端铰接在门洞位置的底板12上,这些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所述门洞位置的端板4外壁上部固定有上导轮5,所述上导轮5的转轴与侧板3垂直。在所述门洞位置侧板3的下端固定有套筒9和减速器10,在所述套筒9内插有摇把8,所述摇把8的手柄位于侧板3的外侧,摇把8的转轴穿过套筒9并与减速器10的输入轴相连。在所述减速器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下导轮11,所述下导轮11的转轴也与侧板3垂直。在下导轮11上固定钢丝绳13的一端,所述钢丝绳13的另一端绕过上导轮5并固定在上车梯的下部,本实施例优选所述钢丝绳13的另一端与上车梯靠近侧板3的边梁外侧固定。当转动摇把8时,钢丝绳13缠绕在下导轮11上,钢丝绳13拉动上车梯翻转到门洞内。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上车梯从上往下的第二级梯板上安装有插销14,在所述端板4的下部固定有带插孔的锁片7,当上车梯翻转到门洞内时,插销14插入锁片7的插孔内。在所述上车梯边梁下部的内侧固定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与边梁之间形成夹层,在该夹层内自下而上插有调节板17。所述调节板17的下端伸出夹层,在所述挡板15的外侧插有螺钉16,螺钉16的中心线与挡板15垂直,当螺钉16拧紧时,将调节板17与上车梯的边梁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包括车体(I)、侧拉厢和上车梯,其中侧拉厢安装在车体(I)的左、右侧,所述侧拉厢包括底板(12)、顶板(2)、侧板(3)和前、后两块端板(4),其中端板(4)靠近侧板(3)的部分向侧拉厢内凹陷形成矩形的门洞,在门洞位置的端板(4)中部安装有车门(6),所述上车梯包括左、右边梁和梯板,上车梯的上端铰接在门洞位置的底板(12)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洞位置的端板(4)外壁上部固定有上导轮(5),在所述门洞位置侧板(3)的下端固定有套筒(9)和减速器(10),在所述套筒(9)内插有摇把(8),所述摇把(8)的手柄位于侧板(3)的外侧,所述摇把(8)的转轴穿过套筒(9)并与减速器(10 )的输入轴相连,在所述减速器(10 )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下导轮(11),在下导轮(11)上固定钢丝绳(13)的一端,所述钢丝绳(13)的另一端绕过上导轮(5)并固定在上车梯的下部;当转动摇把(8)时,钢丝绳(13)缠绕在下导轮(11)上,钢丝绳(13)拉动上车梯翻转到门洞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车梯从上往下的第二级梯板上安装有插销(14),在所述端板(4)的下部固定有带插孔的锁片(7),当上车梯翻转到门洞内时,插销(14)插入锁片(7)的插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侧拉厢改装车的上车梯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车梯边梁下部的内侧固定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与边梁之间形成夹层,在该夹层内自下而上插有调节板(17),调节板(17)的下端伸出夹层,在所述挡板(15)的外侧插有螺钉(16),螺钉(16)的中心线与挡板(15)垂直,当螺钉(16)拧紧时,将调节板(17)与上车梯的边梁固定。
【文档编号】B60R3/00GK203450034SQ201320509708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赵卫东, 刘晓根, 万能, 胡玉岭, 王明 申请人: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