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28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后方的后备箱的板体的收纳构造。本实用新型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包括后备箱的前壁(后座椅的背面)、由挠性垫状基材的成形物构成的侧壁、以及座椅侧装饰件。侧壁具有:后方凸部,其以能够在该后方凸部与前壁之间收纳板体的方式与前壁相对;以及下方凸部,其配置于前壁与后方凸部之间、且是比后方凸部靠下方的位置。上述装饰件具有:朝向后方延伸的延伸设置部;后方支承部,其以插入到后方凸部的空间的形态从延伸设置部延伸,并且从后方支承板体;以及下方支承部,其以插入到下方凸部的空间的形态从延伸设置部延伸,并且从下方支承板体。
【专利说明】板体的收纳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成于车辆的后座椅后方的后备箱中的板体的收纳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如专利文献I所不,在形成于车辆的后座椅后方的后备箱中,使用板状的后窗台。该后窗台用于从外部遮挡后备箱内的货物,并以保持水平姿态的方式被支承在后备箱上方。在不利用该后窗台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I所示,该后窗台在后备箱内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附近。收纳时的后窗台的下端被设置于后座椅的背面的支架从下方支承。另外,收纳时的后窗台的上端被从后备箱侧方向内侧突出的部件从后方支承。如此一来,后窗台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备箱内。
[0003]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不,在形成于车辆的后座椅后方的后备箱中使用后备箱台面板。该后备箱台面板用于将后备箱分割为上下两层,在后备箱下部被水平地支承。在不利用该后备箱台面板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2所示,该后备箱台面板在后备箱内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附近。收纳时的后备箱台面板通过将下端插入到设置于后座椅附近的后备箱底侧且向上方开口的插入口(收纳部)而保持立起状态。
[0004]这样,通过将后窗台、后备箱台面板等的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的附近,由此能够在后备箱内确保较大的用于收纳板体以外的货物的收纳空间。
[0005]然而,作为构成后备箱的侧壁等的材料,有时使用由塑料纤维的无纺布等构成的具有挠性的垫状基材。由于这种垫状基材与一般的塑料的注射模塑成形物等相比较轻,并且在振动、噪声的吸收性、冲击吸收性、外观性等方面优异,因此近年经常使用。此类垫状基材通过冲压成形等成形为预定形状而得到的物品作为后备箱的侧壁等利用。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 - 78091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 154796号公报
[0009]即使在使用由上述垫状基材构成的成形物作为形成于后座椅的后方的后备箱的侧壁的情况下,出于确保较大的后备箱内的空间等目的,也谋求使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侧。
[0010]由垫状基材构成的成形物虽然充分具备能够保持其本身形状的程度的刚性(强度),但与一般的注射模塑成形物相比刚性(强度)较低。因此,例如,即使为了将板体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侧而想要使用由垫状基材构成的侧壁的一部分从后方等支撑板体,由于垫状基材的刚性(强度)不足,因此在刚性不足的部分无法支撑板体,成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0012]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体的收纳构造,该板体的收纳构造能够在配置于车辆的后座椅后方并且侧壁由垫状基材的成形物构成的后备箱中将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侧。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实用新型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在形成于车辆的后座椅的后方的后备箱中将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其特征在于,该板体的收纳构造包括:上述后备箱的前壁,其由上述后座椅的背面构成;上述后备箱的侧壁,其由挠性垫状基材的成形物构成;以及座椅侧装饰件,其配置于上述后座椅的侧部,上述侧壁具有:后方凸部,其以在外侧形成空间的形态朝向上述后备箱内侧呈凸状隆起,并且以能够在该后方凸部与上述前壁之间收纳上述板体的方式与上述前壁相对;以及下方凸部,其以在外侧形成空间的形态朝向上述后备箱内侧呈凸状隆起,并且配置于上述前壁与上述后方凸部之间、且是比上述后方凸部靠下方的位置,上述座椅侧装饰件具有:延伸设置部,其以从外侧与上述后方凸部以及上述下方凸部重叠的方式朝向后方延伸;后方支承部,其以插入到上述后方凸部的上述空间的形态从上述延伸设置部延伸,并且经由上述后方凸部从后方支承上述板体;下方支承部,其以插入到上述下方凸部的上述空间的形态从上述延伸设置部延伸,并且经由上述下方凸部从下方支承上述板体。
[0015]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包括上述结构,从而在侧壁形成于由垫状基材的成形物构成的后座椅的后方的后备箱中,能够将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侧。
[0016]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优选的是,上述上述挠性垫状基材的成形物含有树脂纤维聚合体或者树脂发泡体,上述座椅侧装饰件由比上述侧壁硬的树脂成形物构成。
[0017]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优选的是,上述侧壁由上述垫状基材的冲压成形物构成,上述座椅侧装饰件由注射模塑成形物构成。
[0018]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树脂纤维聚合体含有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纤维,上述树脂发泡体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发泡体。
[0019]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树脂纤维聚合体由在主体纤维混合利用粘合剂树脂构成的粘合剂纤维而得到的物质构成。
[0020]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座椅侧装饰件由热塑性树脂的树脂成形物构成。
[0021]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侧壁具有能够保持其本身的形状的刚性并且当承受外力时成为弯曲的状态。
[0022]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由上述后方凸部、上述下方凸部、上述后方支承部以及上述下方支承部构成的收纳部以在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后备箱的左右两侧。
[0023]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收纳部设置为左右对称的形态。
[0024]在上述板体的收纳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板体由在上述车辆的上述后备箱中利用的构件构成。
[0025]实用新型的效果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板体的收纳构造,该板体的收纳构造配置于车辆的后座椅后方,并且能够在侧壁由垫状基材的成形物构成的后备箱中将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的背面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示意性表示设置于车辆的后部的后备箱的立体图。
[0028]图2是示意性表示从车辆左侧观察到的后备箱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0029]图3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下方箱部侧内饰件的说明图。
[0030]图4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座椅侧装饰件的说明图。
[0031 ]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座椅侧装饰件的说明图。
[0032]图6是示出座椅侧装饰件与下方箱侧内饰件彼此组装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3]图7是图2的A — A’线剖视图。
[0034]图8是图2的B — B’线剖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I…板体的收纳构造;10...后备箱;11...后座椅;12...后窗台(板体);13...后部开口部;14…后门;15…座椅靠背;15a…座椅靠背的背面(后备箱的前壁);16…上方箱侧内饰件;17…后备箱台面板;18…下方箱侧内饰件(后备箱的侧壁);19…收纳部;19a…后方凸部;19b…下方凸部;20…座椅侧装饰件;21…延伸设置部;22…支承部;22a…后方支承部;22b…下方支承部;S…间隙(前壁与收纳部之间的间隙);S1...后方凸部的外侧(背面侦D的空间;S2…下方凸部的 外侧(背面侧)的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实施方式I
[0038]参照图1~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置于车辆的后部的后备箱(行李室)中的后窗台(板体的一例)的收纳构造I。图1是示意性表示设置于车辆的后部的后备箱10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从车辆左侧观察时的后备箱10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0039]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后备箱10形成于车辆的后部(也就是,后座椅11的后方),在该后备箱10的上方设直有后窗台12。另外,在后备箱10的后方设直有成为后备箱10的出入口的后部开口部13。该后部开口部13借助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身侧的后门14成为能够开闭的状态。
[0040]后窗台12主要使用于通过从上方封堵存在于后座椅11的座椅靠背15与后门14之间的空间(间隙)而从外部遮挡后备箱10内的货物。后窗台12整体形成为板状,在其前侦仪水平姿态下的前侧)的左右分别设置有切口状的铰接轴套12a。
[0041]此外,如图1所示,在后备箱10的左右两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上方箱侧内饰件16。该上方箱侧内饰件16是配置于后备箱10的侧壁18的上方的部分,由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物构成。在左右两侧的上方货架侧部内饰件16分别设置有朝向后备箱10内侧突出的圆柱状的铰接销(未图示)。这些的铰接销在后备箱10内成为彼此相对的形态。
[0042]后窗台12以在上述铰接销上载置铰接轴套12a的形态被支承。因此,后窗台12成为以铰接销作为中心轴并且能够在水平姿态与前倾姿态之间转动的状态。此外,在后备箱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后窗台12支承为水平姿态的载置部16a。载置部16a设置于上方箱侧内饰件16。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水平姿态的后窗台12。[0043]水平姿态下的后窗台12的后端经由未图示的悬挂器连结于后门14侧(例如,未图示的后门内饰件的侧部装饰件等)。因此,后窗台12构成为与后门14的开闭动作连动地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例如,当为了打开后部开口部13而使后门14向上方转动时,后窗台12从水平姿态转动为前倾姿态。与此相对,当为了关闭后部开口部13而使后门14向下方转动时,则后窗台12从前倾姿态转动为水平姿态。
[0044]这样的后窗台12被以相对于铰接销等能够卸下的状态支承。在不使用后窗台12的情况下,如后所述,该后窗台12在后座椅11的后方以立起的状态(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备箱10内。
[0045]在后备箱10的前方配置有后座椅11的座椅靠背15。座椅靠背15的背面15a配置为朝向后备箱10的后方,该背面15a成为后备箱10的前壁15a。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座椅靠背15以些许向后方倾斜的形态成为以从后备箱10的底侧朝向上方延伸的方式立起的状态。因此,后备箱10的前壁15a也相同地成为些许向后方倾斜的形态。
[0046]在后备箱10的底侧设直有后备箱台面板17。在该后备箱台面板17的上表面载直容纳于后备箱10内的货物。
[0047]另外,在后备箱10设置有构成后备箱10的侧壁18的下方箱侧内饰件18。下方箱侧内饰件(侧壁)18分别设置于后备箱10的左右两侧。在图1中,为了方便说明,仅示出了右侧的下方箱侧内饰件18。此外,有时将“下方箱侧内饰件18”简称为“侧内饰件18”。
[0048]侧部内饰件18由具有挠性的垫状基材(预成形板)的成形物构成。垫状基材由用作这种车辆的后备箱的侧壁等使用的一般材料构成。具体而言,垫状基材利用含有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纤维的树脂纤维聚合体(以下为树脂纤维聚合体)或者热塑性树脂的发泡体(以下为树脂发泡体)的物质构成。上述垫状基材整体形成为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状(片状)。这样的垫状基材例如能够通过冲压成形(加热冲压成形)成形为预定形状。此外,虽然成形后的垫状基材充分具备能够保持其本身形状的程度的刚性(强度),但当因与其他部件的接触等而承受外力时,该垫状基材成为弯曲的状态。
[0049]上述树脂纤维聚合体也可以包括不织物状、编织物状等各种形态。作为上述树脂纤维聚合体,例如也可以利用在由对聚苯二甲酸乙酯纤维等构成的主体纤维中混合由聚丙烯等粘合剂树脂构成的粘合剂纤维而得到的物质。上述主体纤维也可以利用树脂以外的纤维(玻璃纤维等)。另外,上述树脂纤维聚合体既可以采用单层构造,也可以采用多层构造。上述树脂发泡体既可以采用独立发泡构造,也可以采用连续气泡构造。另外,上述树脂发泡体既可以采用单层构造,也可以采用多层构造。
[0050]侧部内饰件18以覆盖用于容纳后轮胎的车轮外罩等形态安装于车身侧(车身面板(未图示)等)。侧部内饰件18以正面侧朝向后备箱10内侧并且背面侧朝向后备箱10外侦仪车身面板侧)的形态配置。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侧部内饰件18形成为在后座椅11的后方、且是后备箱台面板17的周边竖立设置的状态。图3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下方箱侧内饰件18的说明图。侧部内饰件18主要包括大体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置的主体部18a、设置于该主体部18a的周边的多个安装部18b、18c、以及设置于主体部18a的前端18d侧的下方的呈凸状隆起的收纳部19。
[0051]主体部18a以仿照车身侧的形状等的形态在表面形成有预定的凹凸部分。在利用合成树脂制等的夹紧部件(未图示)将侧部内饰件18安装于车身侧时利用安装部18b。安装部18b分别设置于主体部18a的前端18d、上端以及后端。安装部18b包括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主体部18a的孔部,且使侧部内饰件18以上述夹紧部件插入到该孔部的形态安装于车身侧。此外,在设置于主体部18a的下端的安装部18c也设置有相同的孔部,且使侧部内饰件18的下端以与上述夹紧部件同种类的物品插入到该孔部的形态安装于车身侧。
[0052]收纳部19是用于将后窗台12以沿着上述背面15a立起的状态收纳在该收纳部19与后座椅11的座椅靠背15的背面(前壁)15a之间的部分。收纳部19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侧部内饰件18。设置于各侧部内饰件18的收纳部19成为彼此左右对称的形态,且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形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设置于右侧的侧部内饰件18的收纳部19为例进行说明。
[0053]收纳部19整体以在侧部内饰件18的外侧(背面侧)形成空间(后述的空间S1、S2)的形态成为朝向后备箱10内侧呈凸状隆起的形态。收纳部19成为从后备箱10的外侧朝向内侧被挤压成凸状的形态。另外,收纳部19以与座椅靠背15的背面15a之间形成间隙S的方式配置在侧部内饰件18的主体部18a上(参照图1等)。该间隙S设定为能够将后窗台12以立起的状态收纳,在收纳时,后窗台12从该间隙S的上方插入。
[0054]收纳部19包括:后方凸部19a,其由与座椅靠背15的背面(前壁)15a相对的部分构成;以及下方凸部1%,其配置于背面(前壁)15a与后方凸部19a之间且是比后方凸部19a靠下方的位置。
[0055]后方凸部19a设置于侧部内饰件18 (主体部18a)的前端18d侧的下方部分。后方凸部19a以沿着座椅靠背15的背面15a所延伸的方向的形态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态。因此,后方凸部19a以上端侧些许向后方倾斜的形态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后方凸部19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主体部18a的上下方向长度的一半左右。此外,后方凸部19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容易将后窗台12插入到间隙S内,并且在收纳于间隙S内时后窗台12不会向后方倾倒。因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所收纳的板体的大小、形状等将后方凸部19a的上述长度设定地更加长。后方凸部19a中的、与座椅靠背15的背面15a相对的部分(以下称为后方相对部19al)成为大体平坦的形状。
[0056]下方凸部19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体地(连续地)形成于后方凸部19a。下方凸部19b成为以从后方凸部19a的下端朝向前方的座椅靠背15的背面15a的方式延伸的形态。下方凸部1%中的、朝向上方与后窗台12的下端12c相对的部分(以下称为下方相对部19bl)成为大体平坦的形状。
[0057]由于收纳部19由侧部内饰件18的一部分构成,因此其本身不具有以使后窗台12立起的状态支承后窗台12的足够刚性(强度)。但是,如后所述,由于为了支承后窗台12而具有足够刚性(强度)的部件(支承部22)插入到位于收纳部19的外侧(背面侧)的空间(空间S1、S2)内,因此能够利用该部件支承收纳在上述间隙S内的立起状态的后窗台12。
[0058]在后座椅11的侧方配置有座椅侧装饰件20 (参照图2)。座椅侧装饰件20以覆盖后座椅11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相对于从下方支撑座椅靠背15的框架(未图不)设置于车宽度方向的侧方。图4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座椅侧装饰件20的说明图,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座椅侧装饰件20的说明图。座椅侧装饰件20由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物构成,整体成为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状。座椅侧装饰件20具备与在这种车辆中使用的一般座椅侧装饰件同等的刚性(强度),比侧部内饰件18硬。
[0059]座椅侧装饰件20以厚度方向大体沿着车宽度方向的形态配置于后座椅11的侧方。另外,座椅侧装饰件20以与构成后备箱10的侧壁18的侧部内饰件18的前方邻接的形态配置。座椅侧装饰件20的后端形成为比后备箱10的前壁15a向后方露出的形态。并且,向该后方露出的部分成为从背面侧(后备箱10外侧)与侧部内饰件18的前端18d重叠的形态。
[0060]座椅侧装饰件20主要包括沿着座椅靠背15的侧面配置的主体部20a以及从该主体部20a朝向后方延伸的板状的延伸设置部21。主体部20a是安装于从下方支承座椅靠背15的上述框架(未图不)的部分,成为大体沿着座椅靠背15的上下方向(立起方向)延伸的形态。此外,主体部20a的前方部分成为朝向后座椅11的座垫115侧延伸的形态。在主体部20a的背面侧设置有多个加强肋20b。加强肋20b设置为大体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形态。
[0061]延伸设置部21成为从配置于后座椅11 (座椅靠背15)的侧方的主体部20a朝向后方延伸的形态。另外,延伸设置部21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20a中的下方侧。延伸设置部21的厚度与主体部20a的厚度大致相同。此外,与主体部20a相同,在延伸设置部21的背面侧也设置有多个加强肋24。该加强肋24也设置为大体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形态。
[0062]延伸设置部21以从侧部内饰件18的背面侧(后备箱10的外侧)覆盖设置有收纳部19的侧部内饰件18的前端18d侧的形态从主体部20a朝向后方延伸。也就是,延伸设置部21成为从侧部内饰件18的背面侧与设置有收纳部19的侧部内饰件18的前端18d侧重叠的状态。在这样的延伸设置部21上形成有朝向后备箱10内侧呈凸状隆起的支承部22。
[0063]支承部22成为大体沿着前后方向扩展的板状的延伸设置部21的一部分从延伸设置部21的背面侧向正面侧进一步延伸的形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部22成为从延伸设置部21呈凸状隆起的形态。该支承部22成为容纳在空间(空间S1、S2)内,该空间形成于侧部内饰件18的收纳部19的背面侧。并且,支承部22以插入到收纳部19的空间(空间S1、S2)内的状态支承收纳于上述间隙S的立起状态的后窗台12。
[0064]支承部22包括:后方支承部22a,其插入到形成于后方凸部19a的背面侧的空间SI内;以及下方支承部22b,其插入到形成于下方凸部19b的背面侧的空间S2内。
[0065]与后方凸部19a同样,后方支承部22a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态。此外,后方支承部22a中的、在空间SI内从背面侧与后方凸部19a的后方相对部19al相对的部分(以下为后方支承相对部22al)形为平坦的形状。
[0066]下方支承部22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体地(连续地)形成于后方支承部22a。下方支承部22b成为从后方支承部22a的下端朝向前方的主体部20a侧延伸的形态。下方支承部22b中的、在空间S2内以从背面侧与下方凸部19b的下方相对部19bl相对的方式朝向上方的部分(以下为下方支承相对部22bl)成为平坦的形状。
[0067]此外,在延伸设置部21除了支承部22以外还设置有从延伸设置部21的背面侧(后备箱10的外侧)朝向其正面侧(后备箱10的内侧)突出的凸部25。该凸部25在延伸设置部21的正面侧配置于后方支承部22a与主体部20a的后端之间、且是比下方支承部22b靠上方的位置。凸部25朝向后备箱10内侧隆起的高度设定为比支承部22 (后方支承部22a以及下方支承部22b)的高度低。凸部25在从正面侧俯视延伸设置部21时呈大致四边形状。另外,凸部25配置在下方支承部22b的正上方。该凸部25分别配置于左右的侧部内饰件18,从左右方向与后窗台12的下端部分接触,该后窗台12的下端部分收纳于收纳部19与座椅靠背15的背面15a之间的间隙S中,该凸部25具有限制后窗台12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功能。此外,在设置于延伸设置部21的凸部25覆盖凸部18e,该凸部18e在设置于侧部内饰件18侧的外侧(背面侧)具有空间。也就是,凸部25在覆盖有侧部内饰件18的凸部18e的状态下与后窗台12的下端部分接触,对后窗台12进行定位(位置限制)。
[00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侧装饰件20中,且是在延伸设置部21的下方部分还延伸设置有安装部23。该安装部23利用于将座椅侧装饰件20的后方部分固定于车身侧时。
[0069]图6是示出座椅侧装饰件20与下方箱侧内饰件18彼此组装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在图6中示出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状态下的座椅侧装饰件20以及下方箱侧内饰件18。如该图6所示,侧部内饰件18的前端18d侧配置成从正面侧覆盖座椅侧装饰件20的后方部分(延伸设置部21)。
[0070]图7是图2的A— A’线剖视图,图8是图2的B— B’线剖视图。在此,进一步参照图7以及图8等对本实施方式的后备箱10中的后窗台12的收纳构造I进行说明。
[0071]如图7所示,在侧部内饰件18所具有的后方凸部19a的背面侧(外侧)形成有空间SI。后方凸部19a以在外侧形成空间SI的形态成为朝向后备箱10的内侧呈凸状隆起的形态。并且,后方凸部19a中的、与座椅靠背15的背面15a相对的后方相对部19al成为平坦的形状。以从侧部内饰件18的外侧与这样的后方凸部19a重叠的方式设置有座椅侧装饰件20的延伸设置部21。
[0072]并且,如图7所示,从延伸设置部21以插入到位于后方凸部19a的外侧的空间SI内的形态延伸有后方支承部22a。换而言之,成为后方凸部19a从正面侧覆盖后方支承部22a的状态。此外,后方凸部19a的背面侧与后方支承部22a的正面侧没有相互粘合,而成为相互分离的状态。另外,后方支承部22a中的、从背面侧与后方凸部19a的后方相对部19al相对的后方支承相对部22al成为平坦的形状。并且,在后窗台12收纳于间隙S时,后方支承部22a的后方支承相对部22al经由后方凸部19a (后方相对部19al)从后方支承后窗台12。换句话说,后方支承部22a的后方支承相对部22al形成为以与后方凸部19a (后方相对部19al)接触的状态支承后窗台12的后端12b的部分。此外,如图7所示,在收纳后窗台12时,也可以在后方支承部22a的后方部分与后方凸部19a之间形成间隙。此外,在图7中,为了方便说明并明确各部件之间的配置关系,示出了在支承后窗台12的后方支承相对部22al与后方相对部19al之间的间隙。
[0073]此外,如图7所示,在延伸设置部21的前方侧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范围内延伸的槽部26。该槽部26设置于比后座椅11的背面15a略微靠后方的位置。侧部内饰件18的前端18d以插入到设置于延伸设置部21的槽部26内的形态被定位于座椅侧装饰件20。
[0074]另外,如图8所示,在侧部内饰件18所具备的下方凸部19b的背面侧(外侧)形成有空间S2。下方凸部19b以在外侧形成空间S2的形态成为朝向后备箱10的内侧呈凸状隆起的形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空间S2与上述空间SI彼此相连。并且,下方凸部19b中的、朝向上方与后窗台12的下端12c相对的下方相对部19bl成为平坦的形状。以从侧部内饰件18的外侧与这样的下方凸部19b重叠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设置部21。[0075]如图8所示,并且从延伸设置部21以插入到位于下方凸部19b的外侧的空间S2内的形态延伸有下方支承部22b。换而言之,成为下方凸部19b从正面侧覆盖下方支承部22b的状态。此外,下方凸部19b的背面侧与下方支承部22b的正面侧相互不粘合,而成为相互分离的状态。另外,下方支承部22b中的、从背面侧与下方凸部19b的下方相对部19bl相对的下方支承相对部22bl成为平坦的形状。并且,在后窗台12收纳于间隙S时,下方支承部22b的下方支承相对部22bI经由下方凸部19b (下方相对部19bI)从下方支承后窗台12。也就是,下方支承部22b的下方支承相对部22bl成为以支承后窗台12的下端12c与下方凸部19b (下方相对部19bl)接触的状态支承后窗台12的下端12c的部分。总之,下方支承部22b的下方支承相对部22bl成为经由下方凸部19b (下方相对部19bl)载置后窗台12的下端12c的部分。此外,如图8所示,在收纳后窗台12时,也可以在下方支承部22b的下方部分与下方凸部1%之间形成有间隙。此外,在图8中,为了方便说明并明确各部件之间的配置关系,示出了在支撑后窗台12的下方支承相对部22bl与下方相对部19bl之间的间隙。
[0076]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后窗台12的收纳构造I中,在后备箱10中,通过将后窗台12从上方插入到位于后座椅11的背面15a与收纳部19之间的间隙(空间)S中,能够将后窗台12以立起状态收纳于后座椅11的背面15a侧。
[0077]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收纳构造I中,成为作为侧部内饰件18的一部分而设置的收纳部19的刚性(强度)由作为座椅侧装饰件20的一部分而设置的支承部22补充的形态。也就是,通过使用座椅侧装饰件20的一部作为用于加强分收纳部19的部件,能够抑制收纳构造I中的部件数量增加、组装工序增加等。
[007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收纳构造I中,由于在侧部内饰件18 (收纳部19)的背面侧配置有支承部22,因此支承部22不会出现在后备箱10的内侧,抑制了有损于侧部内饰件18 (后备箱10)的外观性的情况。另外,相同地,由于在侧部内饰件18 (收纳部19)的背面侧配置有支承部22,因此抑制了收纳于后备箱10内的货物直接与支承部22等硬质的座椅侧装饰件20接触,进而抑制了货物损伤。
[0079]<其他实施方式>
[0080]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以及【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0081](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窗台12以被夹在后座椅11的背面15a与收纳部19的后方凸部19a之间的状态收纳,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后窗台12也可以倚靠于收纳部19的后方凸部19a的状态收纳。
[0082](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收纳部19的后方凸部19a与下方凸部19b—体地形成,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后方凸部19a与下方凸部19b也可以相互分离。此外,在后方凸部19a与下方凸部1%相互分离的状态下,支承部22也与之相应地使后方支承部22a与下方支承部22b相互分离。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在收纳部19的后方凸部19a与下方凸部19b —体地形成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可以利用后方支承部22a与下方支承部22b相互分离的支承部22。
[0083](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后窗台12作为板体的一例,但在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构造中收纳的板体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构造中,例如,只要收纳后备箱台面板、后备箱遮物帘、后备箱隔板等在车辆的后备箱中使用的一般板体即可。
[0084](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支承部22成为从延伸设置部21呈凸状隆起的形态,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成为支承部从延伸设置部21呈板状延伸的形态。
[0085](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窗台12被以夹在后座椅11的背面15a与收纳部19的后方凸部19a之间的状态收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后窗台12也可以倚靠于收纳部19的后方凸部19a的状态收纳。
【权利要求】
1.一种板体的收纳构造,其在形成于车辆的后座椅的后方的后备箱中将板体以立起状态收纳,其特征在于, 该板体的收纳构造包括: 上述后备箱的前壁,其由上述后座椅的背面构成; 上述后备箱的侧壁,其由挠性垫状基材的成形物构成;以及 座椅侧装饰件,其配置于上述后座椅的侧部, 上述侧壁具有:后方凸部,其以在外侧形成空间的形态朝向上述后备箱内侧呈凸状隆起,并且以能够在该后方凸部与上述前壁之间收纳上述板体的方式与上述前壁相对;以及下方凸部,其以在外侧形成空间的形态朝向上述后备箱内侧呈凸状隆起,并且配置于上述前壁与上述后方凸部之间、且是比上述后方凸部靠下方的位置, 上述座椅侧装饰件具有:延伸设置部,其以从外侧与上述后方凸部以及上述下方凸部重叠的方式朝向后方延伸;后方支承部,其以插入到上述后方凸部的上述空间的形态从上述延伸设置部延伸,并且经由上述后方凸部从后方支承上述板体;下方支承部,其以插入到上述下方凸部的上述空间的形态从上述延伸设置部延伸,并且经由上述下方凸部从下方支承上述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挠性垫状基材的成形物含有树脂纤维聚合体或者树脂发泡体, 上述座椅侧装饰件由比上述侧壁硬的树脂成形物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壁由上述垫状基材的冲压成形物构成, 上述座椅侧装饰件由注射模塑成形物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纤维聚合体含有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纤维, 上述树脂发泡体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发泡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纤维聚合体由在主体纤维混合利用粘合剂树脂构成的粘合剂纤维而得到的物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椅侧装饰件由热塑性树脂的树脂成形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壁形成为具有能够保持其本身的形状的刚性并且当承受外力时成为弯曲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后方凸部、上述下方凸部、上述后方支承部以及上述下方支承部构成的收纳部以在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向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后备箱的左右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纳部设置为左右对称的形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的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体由在上述车辆的上述后备箱中利用的构件构成。
【文档编号】B60R13/08GK203611888SQ20132085390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3日
【发明者】盐田尊, 加藤隆则, 冈本贤治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