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半挂车等的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052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用于半挂车等的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其优选地用于诸如半挂车等商用车辆,该支撑装置包括: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它们两者能够沿着纵向轴线在缩回方向和伸展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而产生位移;主轴,所述主轴能够通过齿轮部而被旋转,且所述主轴被布置成使得它相对于所述外支撑管是静止的;以及主轴螺母,所述主轴螺母被安装于所述主轴上,其中所述主轴螺母被固定于所述内支撑管的安装区上,所述安装区被形成为面向所述纵向轴线的支撑边缘部。
【专利说明】
用于半挂车等的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半挂车等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特别地是高度可调的。这样的支撑装置优选地被成对地布置于半挂车的前部,且较便利地可以是可伸缩的,即在支撑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是可调的,此外,在钩住的状况下如果有需要,那么该对支撑装置可以被用来使半挂车的前部区域升起。

【背景技术】
[0002]从例如DE 196 16 704 Al和DE 198 36 635 C5中已经知道了所讨论的类型的支撑装置。这里,在各种情况下,升降主轴驱动器的主轴螺母被刚性地固定至可伸展的内管。例如,假使已停车的半挂车因为轴悬架(axle suspens1n)的漏气而受到沿车辆的纵长方向的力或者推力,或者在加载或空载状况下受到沿车辆的横向方向的力或者推力,那么该支撑装置除了吸收垂直载荷之外还必须吸收横向力。这特别地导致了伸展出来的内支撑管上的弯曲载荷,所述伸展出来的内支撑管的上部利用引导间隙而位于附着至车辆底盘的外支撑管中。这里,存在如下的危险,即:内管和外管发生倾斜,这导致了弯曲,以致于在主轴螺母与内支撑管的刚性连接的情况下,主轴可能会被弄弯,从而使得通常会被设置的曲柄传动器很难移动,或者使得支撑装置无法工作。US 6,099,016公开了一种用于半挂车的支撑装置,其中主轴螺母和内支撑管被布置成能够相对于彼此而移动,并且主轴螺母具有比内支撑管大的横向运动间隙,从而防止了主轴变弯。在这种支撑装置中,该支撑力将会借助于被安装在内支撑管中的主轴螺母的下方的平板而被吸收。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基础目的是提供一种优选地用于诸如半挂车等商用车辆的支撑装置,在该支撑装置中在使用时能够减小或者防止主轴上的弯曲载荷,并且该支撑装置所要求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都较少,且允许简单的安装和拆卸。
[0004]该目的是借助于优选地用于诸如半挂车等商用车辆、且具有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14中所给出的特征的支撑装置来实现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优选实施例。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地用于诸如半挂车等商用车辆或多用途车辆的支撑装置,其包括: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它们两者能够沿着纵向轴线在缩回方向和伸展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而产生位移或移动;主轴,它能够通过齿轮部而被旋转,且它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外支撑管是静止的;主轴螺母,它被安装于所述主轴上,其中所述主轴螺母被固定于所述内支撑管的安装区上,所述安装区被形成为面向所述纵向轴线的支撑边缘部。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特别地为支撑半挂车而服务,且为了这个目的,较便利的是该支撑装置被成对地固定在半挂车的前部或者半挂车的车架上。为了使得可以在支撑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调节所述支撑装置,所述内支撑管和所述外支撑管沿着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是可移动或可滑动或可伸缩的。这里,所述内支撑管可以被可伸缩地插入至所述外支撑管中。通常,所述外支撑管被牢固地连接至车辆的车架。被可移动地布置于所述外支撑管内的所述内支撑管在与该紧固点相反的一端处或在所述内支撑管的自由端处具有支脚或支撑脚。为了使得所述内支撑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支撑管而发生位移,设置了主轴,该主轴优选地被设置成与所述支撑装置的纵向轴线是共轴的或同心的。所述主轴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借助于齿轮部而被驱动,该方式是:借助于手动曲柄或由电机驱动的驱动机构来使齿轮装置拥有转矩,该齿轮装置优选地通过锥齿轮装置将转矩传递给所述主轴,且因此使所述主轴转动。当沿可伸缩方向观看时,所述主轴有利地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外支撑管是静止的。换句话说,有利的是,所述主轴被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外支撑管中。为了将所述主轴的旋转转变成所述内支撑管的位移,设置了主轴螺母,它被支撑于所述主轴上。特别是在所述主轴螺母的圆周区域中,所述主轴螺母被固定于所述内支撑管的紧固区域,以使得所述主轴螺母被稳固住而避免绕所述纵向轴线发生转动或旋转。根据本发明,所述内支撑管的所述紧固区域(所述主轴螺母借助于该紧固区域而被固定至此处)被形成为支撑边缘部,所述支撑边缘部面向所述支撑装置的纵向轴线或所述内管的纵向轴线或所述外管的纵向轴线。换句话说,所述支撑边缘部可以面朝内部,即所述支撑边缘部的边缘部轮廓面向所述支撑装置的纵向轴线或对称轴线。特别有利地,所述支撑边缘部被形成得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便利地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当然,所述支撑边缘部也可以按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某一角度而倾斜,例如60°与89°之间的角度,优选地70°与88°之间的角度,且特别优选地75°与85°之间的角度。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边缘部具有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该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是弯曲的或拱形的。该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是所述支撑边缘部的在所述支撑装置中面向上方或者背对所述支撑脚或者面朝所述齿轮部的表面。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提供了用于所述主轴螺母的轴承,使得从车辆引入至所述外支撑管中的力(或垂直力)可以通过所述主轴而被传递给所述主轴螺母并且从这里通过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而被传递给所述内支撑管。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特别有利地是弯曲的,且特别便利地是以圆形的方式弯曲的,以致该弯曲部面向所述齿轮部。因此,优选地,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被形成为朝着所述齿轮部弯曲,其中至少在特定区域上球面状弯曲部是优选的。于是,能够将所述内支撑管的上端稳定化,以使得当存在弯曲载荷时它的行为是最优化的。
[0007]便利地,所述主轴螺母具有支撑凸缘以用于将载荷传递至所述内支撑管上。因此,作用于所述主轴螺母上的力通过被形成为支撑凸缘的区域而被传递给所述内支撑管的所述支撑边缘部。便利地,所述支撑凸缘被布置于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的上方,即朝着所述齿轮部。
[0008]优选地,当沿可伸缩方向观看时,所述支撑边缘部被布置于所述主轴螺母的所述支撑凸缘与所述主轴螺母的至少一个联锁部之间,所述联锁部背离所述纵向轴线而径向地延伸。特别有利地,设置有两个沿径向突出的联锁部,这两个联锁部彼此相反地布置着。也可以设置有其他的多数个沿径向突出的联锁部。所述联锁部与所述支撑凸缘之间在可伸缩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边缘部的厚度,从而有利地使得所述支撑边缘部可以被容易地安装在里面。进一步便利地,所述支撑凸缘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得比各个加固部或联锁部更远。
[0009]有利地,所述支撑凸缘具有凸缘侧支撑表面,所述凸缘侧支撑表面至少在特定区域上与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在形状上是一致的。因此,形成所述支撑凸缘的底部的所述凸缘侧支撑表面是与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接触或者进入接合状态的表面,或者是要被借助用来把力传递给所述内支撑管的表面。为了保证最佳的力传递,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和所述凸缘侧支撑表面被形成得至少在特定区域上是形状一致的,这意味着它们都具有弯曲的表面几何图形和实质上相同的曲率角。
[0010]优选地,所述内支撑管特别地在它的所述支撑边缘部的区域中是与所述主轴螺母可以相对于彼此且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而发生位移的。换句话说,为了减小所述主轴上的可能的弯曲载荷,可以使所述内支撑管在它的所述支撑边缘部的区域中横向于所述主轴螺母的旋转轴线而移动。为此,在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与所述主轴螺母之间设置了径向距离。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支撑管和所述主轴螺母可以相对于彼此且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而发生位移。因此,优选地,在所述主轴螺母与所述外支撑管之间设置了径向自由空间。
[0012]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管与所述外支撑管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主轴螺母与所述内支撑管之间和/或所述主轴螺母与所述外支撑管之间的、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最大位移路径。所述内支撑管与所述外支撑管之间的间隙毕竟是所述两个元件之间的间隙。有利地,所述间隙小于所述主轴螺母与所述内支撑管之间的、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最大位移路径。换句话说,所述间隙小于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与所述主轴螺母之间的径向距离或径向自由空间。相应地,所述内支撑管与所述外支撑管之间的间隙也小于所述主轴螺母与所述外支撑管之间的径向自由空间。
[0013]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边缘部形成所述内支撑管的一体化部分。因此,所述支撑边缘部可以相应地是从所述内支撑管的上部壁部而被成形的。
[0014]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边缘部可以被形成为与所述内支撑管是多个部分。这里,所述支撑边缘部可以是被安置于所述内支撑管上的单独元件,该单独元件优选地与所述内支撑管固定在一起。
[0015]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边缘部具有用于形成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的开口部,该开口部适合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主轴,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不是恒定的。于是,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是所述支撑边缘部的开口部或嘴部,且因此,该轮廓形成了在所述纵向轴线的整个圆周上延伸的、且可以让所述主轴插入进来的边缘。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而观看的平面内,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然而,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具有并非恒定的横截面,即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距所述纵向轴线的距离在不同区域中是不同的。优选的几何形状是如下的不规则八边形:其具有不同长度的两对或三对相对侧面。
[0016]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撑装置能够按如下方式或者是按如下方式而被制造出来:
[0017]-设置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它们两者能够沿着纵向轴线在缩回方向或伸展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而产生位移,其中所述内支撑管具有用于固定主轴螺母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被形成为面向所述纵向轴线的支撑边缘部,
[0018]-设置主轴和所述主轴螺母,所述主轴螺母被支撑于所述主轴上,其中所述主轴螺母包括至少一个联锁部,所述联锁部横向地或径向地背离于所述纵向轴线而延伸,
[0019]-将所述主轴螺母相对于所述内支撑管而定向,以使得所述联锁部被布置成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径向上离所述支撑边缘部的支撑边缘部轮廓最远,
[0020]-将所述主轴螺母布置于所述内支撑管中,以使得当所述主轴螺母朝着所述内支撑管旋转时,所述联锁部进入与所述支撑边缘部接合的状态,特别地,所述联锁部被布置于所述支撑边缘部的下方或者在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支撑边缘部对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根据下面的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明白本发明的更多优点和特征。附图如下:
[0022]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3]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0024]图3示出了沿图2所示的支撑装置中的线A-A所取得的纵截面;
[0025]图4示出了沿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中的线B-B所取得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至图4所示的支撑件或支撑装置10被成对地用于半挂车上,其中支撑装置10借助于连接轴11而被可驱动地连接着。在运输位置中,所述支撑件是缩回的,即处于它们的缩短状态中。在能够将半挂车从半挂车货车上分离之前,为了支撑该半挂车,支撑装置10必须是伸展的。支撑装置10具有外支撑管12和内支撑管13,内支撑管13以如下的方式被布置于外支撑管12内:该内支撑管13沿缩回方向ER和沿伸展方向AR是可纵向移动的。较便利的是,外支撑管12和内支撑管13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利用被布置在外支撑管12上的螺旋板(screw-on plate) 14和支耳(brace lug) 15,支撑装置10被固定至半挂车的底盘且被该底盘支撑住。在内支撑管13的下端处,设置有用于着陆到地面上的支脚16。所述支撑件凭借齿轮部18而被手动曲柄17驱动。
[0027]如图3所示,内支撑管13在其上部处具有面向内的支撑边缘部(supportedge) 19。具有内支撑边缘部轮廓19a的支撑边缘部19在其形状上对应于面向齿轮部18或者朝着齿轮部18弯曲的凸面状(优选为球面状)弯曲部的局部部分。支撑边缘部19的内支撑边缘部轮廓19a被设计成使得它在与内支撑管13的对称轴线或者纵向轴线X相距的不同距离处前行。齿轮部18的下游设置有主轴20,主轴20与主轴螺母21接合。主轴螺母21具有支撑凸缘22,支撑凸缘22在所图示的支撑件10的加载状态下抵靠于内支撑管13的支撑边缘部19上,为了这个目的,支撑凸缘22被形成为在底部处或在凸缘侧支撑表面处与支撑边缘部19的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一致。
[0028]在主轴螺母21上,在它的支撑凸缘22的下方且在与支撑凸缘22相距比支撑边缘部19的壁厚略大的距离处,以相反布置的方式设有两个沿径向突出的联锁部23。里面拧入有主轴20的主轴螺母21以简单的方式被安装。为此,主轴螺母21被插入到内支撑管13中且处于如下的位置:在该位置处,主轴螺母21的联锁部23位于支撑边缘部轮廓19a的距离内支撑管13的对称轴线或者纵向轴线X最远的那些区域中,且被旋转45°。这里,联锁部23在支撑边缘部19的下方旋转或枢转。在支撑件10的空载状态下,支撑边缘部19抵靠于联锁部23上,并且内支撑管13和支脚16被联锁部23承载或者支撑着,从而这些部件不会下沉或者陷落于运输位置中。
[0029]主轴螺母21和主轴20以与如上所述的将它们安装起来的顺序相反的顺序被拆卸。因此,有缺陷的主轴螺母21或主轴20可以被容易地替换。
[0030]附图标记列表
[0031]10支撑件
[0032]11连接轴
[0033]12外支撑管
[0034]13内支撑管
[0035]14螺旋板
[0036]15支耳
[0037]16支脚
[0038]17手动曲柄
[0039]18齿轮部
[0040]19支撑边缘部
[0041]19a支撑边缘部轮廓
[0042]20主轴
[0043]21主轴螺母
[0044]22支撑凸缘
[0045]23联锁部
[0046]X纵向轴线
[0047]ER缩回方向
[0048]AR伸展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装置,其优选地用于诸如半挂车等商用车辆,并且包括:内支撑管(13)和外支撑管(12),所述内支撑管(13)和所述外支撑管(12)能够沿着纵向轴线(X)在缩回方向和伸展方向(ER/AR)上相对于彼此而产生位移或移动;主轴(20),所述主轴(20)能够通过齿轮部(18)而被旋转,且所述主轴(20)被布置成使得它相对于所述外支撑管(12)是静止的;以及主轴螺母(21),所述主轴螺母(21)被安装或者支撑于所述主轴(20)上,其中所述主轴螺母(21)被固定于所述内支撑管(13)的安装区上,所述安装区被形成为面向所述纵向轴线(X)的支撑边缘部(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19)具有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是弯曲的或拱形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的弯曲部面向所述齿轮部(18),并且所述弯曲部优选地至少在特定区域上被形成为球面状拱形。
4.如前面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主轴螺母(21)具有支撑凸缘(22),所述支撑凸缘用于将载荷传递给所述内支撑管(13),所述支撑凸缘优选地被布置于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19)被布置于所述主轴螺母(21)的所述支撑凸缘(22)与所述主轴螺母(21)的至少一个联锁部(23)之间,所述联锁部以背离所述纵向轴线(X)的方式而横向地或径向地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凸缘(22)具有凸缘侧支撑表面,所述凸缘侧支撑表面至少在特定区域上被设计成与所述支撑边缘部侧支撑表面在形状上—致。
7.如前面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尤其是在所述内支撑管(13)的所述支撑边缘部(19)的区域中,所述内支撑管(13)和所述主轴螺母(21)能够相对于彼此且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X)而发生位移。
8.如前面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外支撑管(12)和所述主轴螺母(21)能够相对于彼此且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X)而发生位移。
9.如前面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内支撑管(13)与所述外支撑管(12)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主轴螺母(21)与所述内支撑管(13)之间和/或所述主轴螺母(21)与所述外支撑管(12)之间的、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X)的最大位移路径。
10.如前面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19)形成所述内支撑管(13)的一体化部分,并且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19)优选地是从所述内支撑管(13)的上部壁部而被成形的。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19)被形成得与所述内支撑管(13)是多个部分,且所述支撑边缘部优选地是单独元件,所述单独元件能够被放置或安置到所述内支撑管(13)上。
12.如前面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19)包括用于形成支撑边缘部轮廓(19a)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适合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主轴(20),并且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轮廓(19a)的离所述纵向轴线(X)的径向距离不是恒定的。
13.如前面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边缘部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X)是倾斜的,并且其中该倾斜优选地介于60°与89°之间。
14.一种支撑装置,其优选地用于诸如半挂车等商用车辆,所述支撑装置能够按如下方式或者是按如下方式而被制造出来: -设置内支撑管(13)和外支撑管(12),所述内支撑管(13)和所述外支撑管(12)能够沿着纵向轴线(X)在缩回方向或伸展方向(ER/AR)上相对于彼此而产生位移,其中所述内支撑管(13)具有用于固定主轴螺母(21)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被形成为面向所述纵向轴线(X)的支撑边缘部(19), -设置主轴(20)和所述主轴螺母(21),所述主轴螺母(21)被支撑于所述主轴(20)上,其中所述主轴螺母(21)包括至少一个联锁部(23),所述联锁部以背离所述纵向轴线(X)的方式横向地或径向地延伸, -将所述主轴螺母(21)相对于所述内支撑管(13)而定向,以使得所述联锁部(23)被布置成在与所述纵向轴线(X)垂直的径向方向上离所述支撑边缘部(19)的支撑边缘部轮廓(19a)最远, -将所述主轴螺母(21)布置于所述内支撑管(13)中,以使得当所述主轴螺母(21)朝着所述内支撑管(14)旋转时,所述联锁部(23)进入与所述支撑边缘部(19)接合的状态,特别地,所述联锁部(23)被布置于所述支撑边缘部(19)的下方或者在所述纵向轴线(X)的方向上与所述支撑边缘部(19)对齐。
【文档编号】B60S9/08GK104203664SQ20138001693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赖因霍尔德·里德利 申请人: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