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123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借助于上部连结线(41)而将承受乘客的背部的受压部件(40)以能够在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支承于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框架(20),在受压部件(40)设置抵接部件(40h),所述抵接部件(40h)在该挠曲量超过规定的量时与上部连结线(41)抵接而限制受压部件(40)的挠曲量。由此,能够限制对乘客的背部进行支承的受压部件的挠曲量而稳定地支承乘客。
【专利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其设置于汽车等交通工具,并具备座垫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与该座垫的后端部连结。

【背景技术】
[0002]在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公知这样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所述座椅靠背由形成其骨架的矩形的座椅靠背框架、对乘客的后背面进行支承的受压部件、和将该受压部件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部件等构成(参照以下的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3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所述专利文献I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关于所述座椅靠背,受压部件20通过连结线21、22而与座椅靠背框架I连结,在来自乘客的载荷作用于受压部件20时,利用连结线21、22的伸长而使受压部件20向后方挠曲,从而缓和作用于乘客的冲击,但由于未实施用于限制受压部件20的挠曲量的技术手段,因此存在这样的课题:在过度的载荷作用于受压部件20时,受压部件20无限制地发生挠曲,载荷集中于受压部件20与连结线21、22的支承部位,从而有可能导致支承部位发生变形。
[0008]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通过对座椅靠背框架稍加改进,能够限制受压部件的一定量以上的挠曲,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垫,其设置在交通工具的适当位置而供乘客落座;和座椅靠背,其与该座垫的后端部连结,承受乘客的背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将连结部件桥架式地连结于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将承受乘客的背部的受压部件以能够在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支承于该连结部件,在所述受压部件设置有抵接部件,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受压部件的挠曲量超过规定的量时与所述连结部件抵接而限制受压部件的挠曲量。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受压部件的端部。
[001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或者第二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受压部件作用朝向后方的负荷时,所述连结部件进入到形成于所述抵接部件的收容空间内,并沿着该收容空间而与所述抵接部件抵接。
[0013]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三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具有与连结部件卡合的弯折部,抑制了所述连结部件从抵接部件脱离。
[001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四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受压部件。
[001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五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件在设置于其左右两端的抵接部件之间设置有中央支承片,所述中央支承片保持所述连结部件的中间部。
[001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六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一体地设置于加强用肋,所述加强用肋设置于受压部件。
[001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七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受压部件中的挠曲量比下部侧大的上部侧。
[001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八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于,至少在受压部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所述抵接部件。
[0019]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九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十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向所述受压部件的左右方向伸出,其左右两端桥架式地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侧框架。
[002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十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抵接部件的受压部件的厚度形成为承受乘客的胸部的上部侧比承受乘客的腰部的下部侧薄。
[002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除了上述第一至第十一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抵接部件的受压部件的刚性形成为承受乘客的腰部的下部侧比承受乘客的胸部的上部侧高。
[0022]发明效果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在借助于连结部件而被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受压部件设置有抵接部件,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受压部件的挠曲量超过规定的量时与连结部件抵接而限制受压部件的挠曲量,因此能够抑制受压部件过度沉陷,抑制载荷集中于连结部件与受压部件的支承部位而使支承部位发生变形。
[002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由于抵接部件设置于受压部件的端部,因此能够使连结部件与受压部件的支承部位避开乘客的背部的中间部分,能够确保乘客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抑制受压部件过度沉陷,抑制载荷集中于连结部件与受压部件的支承部位而使支承部位发生变形。
[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朝向后方的负荷作用于受压部件时,连结部件进入到形成于抵接部件的收容空间内并沿着该收容空间而与抵接部件抵接,因此能够反复地顺畅地抑制受压部件过度沉陷,能够使连结部件对受压部件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02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由于抵接部件具有与连结部件卡合的弯折部并抑制了连结部件从抵接部件脱离,因此能够使抵接部件对受压部件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027]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由于抵接部件一体成型于受压部件,因此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简化结构而降低成本。
[0028]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由于受压部件在设置于其左右两端的抵接部件之间设置有中央支承片,所述中央支承片保持连结部件的中间部,因此能够抑制连结部件从受压部件脱离,并且能够使从受压部件施加于连结部件的载荷分散,能够使连结部件对受压部件的支承稳定。
[0029]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由于抵接部件一体地设置于加强用肋,所述加强用肋设置于受压部件,因此能够增加抵接部件的强度,不会由于来自连结部件的载荷而发生变形,能够使对受压部件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030]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特征,由于抵接部件设置在受压部件中的挠曲量比下部侧大的上部侧,因此能够限制受压部件的挠曲量大的上部侧的移动量,能够高效率地实现限制受压部件的挠曲量的效果。
[0031]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特征,由于至少在受压部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抵接部件,因此能够使受压部件左右均等地挠曲,能够使限制受压部件的挠曲量的作用稳定。
[0032]根据本发明的第十特征,由于连结部件沿着受压部件的左右方向伸出,并且其左右两端桥架式地连结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侧框架,因此能够使来自受压部件的载荷均等地分散向左右侧框架,能够使对受压部件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033]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由于设置有抵接部件的受压部件的厚度形成为承受乘客的胸部的上部侧比承受乘客的腰部的下部侧薄,因此,在抵接部件对受压部件的沉陷抑制作用中,能够确保受压部件的胸部侧的沉陷量大于其腰部侧的沉陷量,能够使乘客的头部迅速地抵靠于头部靠枕,能够提高对乘客头部的保护效率。
[0034]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由于设置有抵接部件的受压部件的刚性形成为承受乘客的腰部的下部侧比承受乘客的胸部的上部侧高,因此,在抵接部件对受压部件的沉陷抑制作用中,能够确保受压部件的胸部侧的沉陷量大于其腰部侧的沉陷量,能够使乘客的头部迅速地抵靠于头部靠枕,能够提高对乘客头部的保护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座椅的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0036]图2是向图1的箭头2方向观察的座椅的将局部切断的前方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0037]图3是向图2的线3箭头方向观察的座椅的主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0038]图4是向图2的线4箭头方向观察的座椅的后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0039]图5是沿着图3的5-5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0]图6是向图5的线6箭头方向观察的假想线包围部分的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1]图7是向图5的线7箭头方向观察的假想线包围部分的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2]图8是沿着图3的8-8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3]图9是向图3的线9箭头方向观察的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4]图10示出了对受压部件施加负荷的状态,是与图7相同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5]图11示出了对受压部件施加负荷的状态的受压部件与上部连结线之间的关系,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6]图12是沿着图11的12-12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0047]标号说明
[0048]2座垫
[0049]3座椅靠背
[0050]20座椅靠背框架
[0051]21侧框架
[0052]40受压部件
[0053]40a肋(侧部纵肋)
[0054]40f中央支承片(上部中央支承片)
[0055]40h抵接部件
[0056]b弯折部
[0057]c收容空间
[0058]41连结部件(上部连结线)
[0059]41e端
[0060]M乘客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对将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用于汽车而实施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2]第一实施方式
[0063]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设置有座椅的汽车的前后称为“前后”,将其左右称为“左右”,将其上下称为“上下”。
[0064]如图1、图2所不,汽车用座椅I具备座垫2、座椅靠背3和头部靠枕4。
[0065]座垫2具有下部设置有多个支承腿7、7的座垫框架6,该支承腿7、7固定于汽车的地板F。
[0066]在座垫框架6的后端部连续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左右一对托架8,构成座椅靠背3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0经以往公知的放倒机构10而以能够绕枢轴9放倒的方式与这些托架8连结。
[0067]此外,在座椅靠背框架20的上端部、即上部框架22固定设置有左右一对支承筒11、11,利用这些支承筒11、11而使头部靠枕4被以往公知的支承装置(未图示)支承成能够升降和固定。
[0068]下面,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的座椅I的座椅靠背3的具体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0069]座椅靠背3具备:座椅靠背框架20,其构成座椅靠背3的骨架;发泡聚氨酯制的靠垫部件14,其将该座椅靠背框架20的整个区域包覆起来,并且其表面被表皮15覆盖;和背板16,其被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20的背面。
[0070]如图2?图4所示,座椅靠背框架20形成为在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形状,其由在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隔着间隔彼此并行地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框架21、焊接结合在左右侧框架21、21的上端之间的上部框架22、和焊接结合在左右侧框架21、21的下端之间的下部框架23形成为在上下方向较长的矩形。
[0071]所述左右侧框架21、21形成为使彼此对置的内表面敞开的横截面为3字状的形状,其下半部形成为向前方呈弯曲状鼓出,此外,所述上部框架22由管部件形成为门型。
[0072]下面,对下部框架23的结构进行说明。
[0073]该下部框架23具备:中央部件24,其沿着车宽方向在左右侧框架21、21之间延伸;和左右连接部件25、25,其将该中央部件24的左右两端和左右侧框架21、21的下端间焊接结合成一体。所述中央部件24由钢板等板材形成为横截面呈3字状、且形成为在车宽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另一方面,左右连接部件25、25由钢板等板材形成为截面呈3字状、并且形成为三角形状。在中央部件24的左右两端部以与之重叠的方式连接有左右连接部件25、25的内端部,它们被焊接结合成一体。此外,左右连接部件25、25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框架21、21的下端焊接结合成一体。并且,下部框架23整体上从前后方向观察形成为凹状。
[0074]所述中央部件24和左右连接部件25、25也可以由相同原材料或者不同的原材料形成,此外,它们也可以形成为相同厚度或者不同的厚度。
[0075]如图3、4、5、7所示,在所述中央部件24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地一体地突出形成有沿着车宽方向细长的长方形状的突出部26。在该突出部26的左右两端与中央部件24的左右两端部和左右连接部件25、25之间分别形成有凹部27、27,突出部26能够单独地在前后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该突出部26形成为与下部框架23相同的厚度、或者不同的厚度、例如形成得比其薄。
[0076]下面,对所述突出部26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该突出部26在乘客M落座于座垫2上的状态下比后述的受压部件40靠后方,并且在突出部26的上端与受压部件40的下端间在前后方向保持有距离d (参照图5、图7),避免带给乘客M带来不适感,当汽车急加速时、后表面受到碰撞时等来自乘客M的载荷作用于座椅靠背3时,突出部26的上端和受压部件40的下端在上下方向大致处于同一个面,此外,突出部26的上端面被设定成最接近受压部件40的下端面(参照图10)。
[0077]如图5、图7所示,所述突出部26比中央部件24朝向前侧(乘客侧)倾斜,在所述突出部26的上下方向的中间区域26a形成有载荷承受面,该载荷承受面由朝向前方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面构成、并且与靠垫部件14的后表面接触,在所述突出部26的上端(自由端)形成有朝向前方弯折的上端弯折部26b,并且,在所述突出部26的下端形成有朝向后方弯折的下端弯折部26c,突出部26的刚性得以提高。所述上端弯折部26b能够作为表皮15的下端缘的挂住部而使用,此外,所述下端弯折部26c与中央部件24连接成一体。突出部26的上端面与后述的受压部件40的下端面隔开间隔地大致平行。
[0078]另外,所述上端弯折部26b的上端(自由端)也可以朝向后方弯折。
[0079]如图2至图4所示,在座椅靠背框架20上部、即上部框架22的左右侧部上下隔开间隔地架设有第一限制部件30和第二限制部件31。
[0080]第一限制部件30由钢丝线等线状部件构成,在车宽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其左右两端30e、30e与座椅靠背框架20的上部框架22的左右侧部焊接结合。并且,如图5、图6所示,该第一限制部件30绕过上部框架22而夹着向其后部下方垂下的后部靠垫部件14a的下端部对背板16的上缘进行支承,限制后部靠垫部件44的变形。
[0081]另一方面,如图3、图4所示,第二限制部件31也由钢丝线等线状部件构成,其左右两端31e、31e与上部框架22的左右侧部焊接结合。并且,该第二限制部件31比第一限制部件30靠前方(参照图5、图6)并在上下方向弯曲形成为波状,该第二限制部件31的限制部31a、一对表皮安装部31b、31b和一对背板安装部31c、31c形成为一体,所述限制部31a抑制后部靠垫部件14a向前方的变形,所述一对表皮安装部31b、31b安装后部靠垫部件44a的表皮15,所述一对背板安装部31c、31c将背板16的上缘卡定。具体而言,所述限制部31a形成于第二限制部件31的中央部,并具有突出部分31a-l和垂下部分31a_2而形成为倒U字状,所述突出部分31a-l与所述第一限制部件30交叉并向上方突出、且沿着横向成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垂下部分31a_2自突出部分31a_l的两端向下方垂下。此外,所述表皮安装部31b与所述垂下部分31a-2的下端连续地在横向成直线状地延伸,并且,所述背板安装部31c在表皮安装部31b的左右两侧经大致铅垂的连结部分31d、31d而在横向成直线状地延伸。
[0082]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二限制部件31的限制部31a的突出部分31a_l比设置于上部框架22的一对头部靠枕支承筒11、11的下端向上方突出,并且配置于该支承筒11、11之间,从而有效地抑制了一对头部靠枕的支承筒11、11附近的后部靠垫部件14a向其前方侦U、即乘客侧变形而侵入。
[0083]如图3、图4、图5、图6所不,设置于覆盖座椅靠背16的背面的背板16的上端内侧的一对安装钩16a、16a卡定于所述第二限制部件31的背板安装部31c、31c,背板16的上端被安装于第二限制部件31。此外,覆盖靠垫部件14的表皮15的末端结合于第二限制部件31的表皮安装部31b、31b。
[0084]另外,在汽车急加速时、后表面被碰撞时等有过大的外力作用于座椅靠背3时,设置于第二限制部件31的限制部31a能够抑制比座椅靠背框架20靠后方侧的靠垫部件14a向其前方侧变形而侵入,能够使靠垫部件14对乘客的保护稳定。
[0085]此外,即使在座椅靠背3的制造时、搬运时等,在来自后方的过大的外力作用于座椅靠背3时,第二限制部件31的限制部31a也能够抑制比座椅靠背框架20靠后方侧的后部靠垫部件14a向其前方侧变形而侵入。
[0086]如图2至图7、图11、图12所不,在座椅靠背框架20内在其四周隔开间隙地配设有对落座于座垫2上的乘客M的上半身、即其胸部和腰部进行支承的受压部件40。该受压部件40由PP (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制的板材形成为从前后方向观察呈四边形,并且所述受压部件40借助于作为上部连结部件的上部连结线41和作为下部连结部件的下部连结线42而以在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被弹性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20。与下部连结线42相比,上部连结线41的轴向的伸长量大,由此,受压部件40的上部的前后方向的挠曲量比下部大。
[0087]如图3、图4所示,受压部件40的上部的车宽方向的横宽比其下部宽,并且其上部的壁厚〖2形成得比其下部的壁厚t ^薄(参照图5)。在受压部件40的左右两侧朝向其背面侧鼓出地形成有左右侧部纵肋40a、40a,进一步,在其下半部,在其大致整个区域朝向其背面侧鼓出地形成有多个纵肋40b......、与这些纵肋交叉的横肋40c、和其它多个小肋40d.....,这些肋对受压部件40的左右两侧部和下半部进行加强。并且,在来自乘客M的载荷作用于受压部件40时,其上部比下部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其沉陷量变大,如后面所述,能够提高受压部件40对乘客M的保护效率。
[0088]如图3、图4所示,受压部件40的上部和下部借助于上部和下部连结线41、42而被支承成能够以在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0089]在受压部件40的背面的上方角部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朝下敞开的钩状的左右上部支承片40e、40e,此外,在其上方中央部一体地形成有朝上敞开的对上部连结线41的中间部进行保持的钩状的上部中央支承片40f,并且,在比这些支承片40f靠下方的位置,在左右上部支承片40e、40e与上部中央支承片40f之间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朝下敞开的钩状的左右中间支承片40g、40g。
[0090]另一方面,上部连结线41向受压部件40的左右方向伸出,并在上下方向弯曲形成为波状,其两端41e、41e桥架式地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侧框架21、21连结。受压部件40的左右上部支承片40e、40e以能够分别沿着横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于上部连结线41的沿着横向延伸的左右上部分41a、41a,此外,该上部中央支承片40f被支承于上部连结线41的沿着横向延伸的上部分41b,并且,该左右中间支承片40g、40g以能够分别沿着横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于上部连结线41的沿着横向延伸的左右下部分41c、41c。
[0091]此外,如图3、图4、图8所示,在受压部件40的左右上端部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上部连结线41抵接而限制受压部件40的挠曲量的左右一对抵接部件40h、40h。S卩,在受压部件40的左右侧部纵肋40a、40a的上部一体地形成有抵接部件40h、40h,所述抵接部件40h、40h具有与该受压部件40的背面之间隔着间隙地朝向内方弯折的弯折部b、b (参照图8、图12)。并且,在抵接部件40h、40h的弯折部b、b与受压部件40的背面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c、c(参照图8、图12),在朝向后方的负荷作用于受压部件40时,该收容空间c、c收容上部连结线41的左右侧部41d、41d。并且,进入到该收容空间c、c中的上部连结线41的左右侧部41d、41d沿着收容空间c、c而与所述抵接部件40h、40h分别抵接,从而抑制受压部件40朝向后方挠曲,由此,能够抑制受压部件40朝向后方的挠曲量(沉陷量)。并且,与抵接部件40h、40h抵接的上部连结线41的左右侧部41d、41d借助于弯折部b、b不会越过抵接部件40h、40h而脱开。
[0092]受压部件40的下部利用下部连结线42而被支承成能够向后方移动。如图3、图4所示,在受压部件40的背面的下方左右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朝下敞开的钩状的左右下部支承片401、40i,此外,在其中央部一体地形成有朝上敞开的钩状的下部中央支承片40j。
[0093]另一方面,下部连结线42在上下方向弯曲地形成,其两端42e、42e分别借助于转动部件44和拉伸弹簧46而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侧框架21、21连结。如图9所示,转动部件44以在前后方向能够自如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45于侧框架21,在该转动部件44的下端与侧框架21之间张设有拉伸弹簧46,该拉伸弹簧46的拉伸力对转动部件44以使其向上方(在图9中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式施力。此外,下部连结线42的端部42e与转动部件44的下端连结。因此,若通过乘客M而对受压部件40作用朝向后方的负荷,则该受压部件40的下部经转动部件44和拉伸弹簧46而朝向后方挠曲。在转动部件44 一体地设置有止挡片44a,该止挡片44a与侧框架21的缘部卡合,从而限制受压部件40的下部向后方的挠曲量。
[0094]而且,利用上部连结线41和下部连结线42而被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受压部件40被设定成:在乘客M对其作用朝向后方的负荷时,主要对乘客M的胸部进行支承的上部比主要对乘客的腰部进行支承的下部的挠曲量大,即其沉陷量大。
[0095]受压部件40受到来自座垫2上的乘客的载荷而通过上部连结线41和下部连结线42的伸长向后方挠曲,从而对乘客的胸部和腰部进行保护。
[0096]另外,在汽车急加速时、后方受到碰撞时等有过大的负荷作用于受压部件40、受压部件40的挠曲量超过一定量时,如图11、图12所示,上部连结线41的伸长量增大,其左右上部分41a、41a和左右下部分41c、41c相对于受压部件40的左右上部支承片40e、40e和中间支承片40g、40g的朝向外侧的滑动量增大,其左右侧部41d、41d分别进入到左右抵接部件40h、40h内而直至与那里抵接,由于上部连结线41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能够限制受压部件40朝向后方的挠曲量,能够防止其过度的沉陷而能够使受压部件40对乘客M的支承稳定。
[0097]由于抵接部件40h、40h设置在受压部件40的端部,因此能够使上部连结线41和受压部件40的支承部位避开乘客M的背部的中间部分,能够确保乘客M的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抑制受压部件40过度沉陷,抑制载荷集中于上部连结线41与受压部件40的支承部位而使支承部位发生变形。
[0098]在朝向后方的负荷作用于受压部件40时,上部连结线41进入到形成于抵接部件40h、40h的收容空间c、c内并沿着该收容空间c、c而与抵接部件40h、40h抵接,因此能够反复地顺畅地抑制受压部件40的过度沉陷,能够使上部连结线41对受压部件40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099]由于抵接部件40h、40h具有保持上部连结线41的弯折部b、b,因而无需担心上部连结线41越过抵接部件40h、40h而脱开,能够使抵接部件40h、40h对受压部件40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100]由于抵接部件40h、40h —体成型于受压部件40,因此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简化结构而降低成本。
[0101]由于受压部件40在设置于其左右两端的抵接部件40h、40h之间设置有中央支承片40f,所述中央支承片40f保持上部连结线41的上部分41b,因此能够抑制上部连结线41从受压部件40脱离,并且能够使从受压部件40施加于上部连结线41的载荷分散,能够使上部连结线41对受压部件40的支承稳定。
[0102]由于抵接部件40h、40h —体地设置于加强用的左右侧部纵肋40a、40a,所述左右侧部纵肋40a、40a设置于受压部件40,因此能够增加抵接部件40h、40h的强度,不会因来自上部连结线41的负荷而发生变形,能够使对受压部件40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103]由于抵接部件40h、40h设置在受压部件40中的挠曲量比下部侧大的上部侧,因此能够限制受压部件40h、40h的挠曲量大的上部侧的移动量,能够高效率地实现限制受压部件40h、40h的挠曲量的效果。
[0104]由于至少在受压部件4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抵接部件40h、40h,因此能够使受压部件40左右均等地挠曲,能够使限制受压部件40的挠曲量的作用稳定。
[0105]由于上部连结线41向受压部件40的左右方向伸出,并且其左右两端桥架式地连结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侧框架21、21,因此能够使来自受压部件40的载荷均等地分散向左右侧框架21、21,能够使对受压部件40的沉陷抑制作用稳定。
[0106]由于设置有抵接部件40h、40h的受压部件40的厚度形成为承受乘客M的胸部的上部侧比承受乘客M的腰部的下部侧薄,因此,在抵接部件40h、40h对受压部件40的沉陷抑制作用中,能够确保受压部件40的胸部侧的沉陷量大于其腰部侧的沉陷量,能够使乘客M的头部迅速地抵靠于头部靠枕4,能够提高对乘客M头部的保护效率。
[0107]由于设置有抵接部件40h、40h的受压部件40的刚性形成为承受乘客M的腰部的下部侧比承受乘客M的胸部的上部侧高,因此,在抵接部件40h、40h对受压部件40的沉陷抑制作用中,能够确保受压部件40的胸部侧的沉陷量大于其腰部侧的沉陷量,能够使乘客M的头部迅速地抵靠于头部靠枕4,能够提高对乘客M头部的保护效率。
[0108]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0109]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用于汽车而进行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将其实施于铁路车辆、船舶等其它交通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垫(2),其设置在交通工具的适当位置而供乘客(M)落座;和座椅靠背(3),其与该座垫(2)的后端部连结,承受乘客的背部,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 将连结部件(41)桥架式地连结于构成所述座椅靠背(3)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0),将承受乘客(M)的背部的受压部件(40)以能够在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支承于该连结部件(41),在所述受压部件(40)设置有抵接部件(40h),所述抵接部件(40h)在所述受压部件(40)的挠曲量超过规定的量时与所述连结部件(41)抵接而限制受压部件(40)的挠曲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40h)设置在所述受压部件(40)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受压部件(40)作用朝向后方的负荷时,所述连结部件(41)进入到形成于所述抵接部件(40h)的收容空间(c)内,并沿着该收容空间(c)而与所述抵接部件(40h)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40h)具有与连结部件(41)卡合的弯折部(b),抑制了所述连结部件(41)从抵接部件(40h)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40h) —体成型于所述受压部件(4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压部件(40)在设置于其左右两端的抵接部件(40h)之间设置有中央支承片(40f),所述中央支承片(40f)保持所述连结部件(41)的中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40h) —体地设置于加强用肋(40a),所述加强用肋(40a)设置于所述受压部件(4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40h)设置在所述受压部件(40)中的挠曲量比下部侧大的上部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受压部件(4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所述抵接部件(40h)。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41)向所述受压部件(40)的左右方向伸出,其左右两端(41e)桥架式地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侧框架(21)。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所述抵接部件(40h)的受压部件(40)的厚度形成为承受乘客(M)的胸部的上部侧比承受乘客(M)的腰部的下部侧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所述抵接部件(40h)的受压部件(40)的刚性形成为承受乘客(M)的腰部的下部侧比承受乘客(M)的胸部的上部侧高。
【文档编号】B60N2/42GK104507745SQ20138004030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阿久津武志, 奥尚人, 中岛亮辅, 斋藤健一 申请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