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714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包括:座垫框架(3),其有置于左侧和右侧的座垫侧框架(20);靠背框架(2),其有置于左侧和右侧的靠背侧框架(10);用作旋转接头的倾角调节器(40),各座垫侧框架(20)和对应的靠背侧框架(10)经对应的倾角调节器(40)联接;和倾角调节器板(30),各倾角调节器(40)和对应的座垫侧框架(20)经对应的倾角调节器板(30)联接。各倾角调节器板(30)有弯曲部(31)和增强部(36),在弯曲部处,倾角调节器板(30)弯曲,使得倾角调节器板(30)在倾角调节器(40)的下方的下部相对于倾角调节器板(30)的另一部分在座椅框架(1)的宽度方向上偏移,增强部增强下部的在座椅框架(1)的上下方向上的强度。
【专利说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0002]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0.2003-335162 (JP2003-335162A)描述了一种用作汽车座椅(在下文中被称作座椅)的框架的座椅框架,在该座椅框架中,用于后碰撞的能量吸收部被设置在倾角调节器下方的座垫框架中,使得在后碰撞时座椅框架的其它部分较不可能变形。


【发明内容】

[0003]在某些座椅中,存在如下情形,由于座椅的结构而难以设置上述能量吸收部。本发明提供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在该座椅框架中,当座椅接收来自座椅的后部的载荷时,倾角调节器和座垫框架的联接部分能够吸收能量,并且由此增强了座椅框架的设计灵活性。
[0004]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该座椅框架包括:座垫框架,该座垫框架具有被布置在左侧和右侧上的座垫侧框架;靠背框架,该靠背框架具有被布置在左侧和右侧上的靠背侧框架;倾角调节器,该倾角调节器用作旋转接头,每个座垫侧框架和对应的靠背侧框架经由对应的倾角调节器而被联接起来;和倾角调节器板,每个倾角调节器和对应的座垫侧框架经由对应的倾角调节器板而被联接起来。每个倾角调节器板具有弯曲部和增强部,在该弯曲部处,倾角调节器板被弯曲,使得倾角调节器板的在倾角调节器的下方的下部相对于倾角调节器板的另一部分在座椅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偏移,该增强部增强下部的在座椅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强度。根据本方面,倾角调节器板在弯曲部处弯曲并且能量吸收部由此形成,并且弯曲部吸收能量时的弯曲受到在座椅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强度得到增强的增强部的抑制。结果,通过使用将倾角调节器和座垫侧框架联接起来的倾角调节器板,当座椅接收来自座椅的后部的载荷时,能够执行能量吸收。因此,能够增强座椅框架设计的灵活性。
[0005]增强部可以被设置成当增强部接收来自倾角调节器的向下的载荷时,控制在倾角调节器板的弯曲部处的弯曲量的增加。增强部可以包括隆起部,该隆起部是倾角调节器板的在弯曲部的下方的一部分,该一部分朝向在宽度方向上与弯曲部相对的一侧隆起。在该情形中,增强部可以被形成为山形形状,该山形形状以隆起部的与弯曲部相邻的一部分作为基部,而以离开弯曲部的一部分作为顶部。根据以上构造,因为增强部包括在倾角调节器板的在弯曲部的下方的一部分上形成的隆起部并且被形成为具有朝向弯曲部展开的基部的山形形状,所以当座椅接收来自座椅的后部的载荷时,通过使用增强部能够有效地接收作用为使得倾角调节器板在弯曲部处弯曲的压缩载荷,并且能够抑制弯曲部的弯曲。此外,通过适当地调节与山形形状中的隆起部的山的高度对应的尺寸、与基部的展开程度对应的尺寸和隆起部的高度,能够理想地控制能量吸收的程度。另外,弯曲部可以在座椅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0007]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0008]图2是该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0009]图3是该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0010]图4是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0011]图5是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0012]图6是沿着图5的线V1-VI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
[0013]图7是在该实施例中的倾角调节器板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图1到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示出本发明被应用于汽车前座椅(在下文中简单地被称作座椅)的实例。在每幅图中,座椅的方向由箭头示意。在以下说明中,将通过使用以上方向作为基准给出与方向有关的说明。用作座椅的框架的座椅框架I包括座垫框架3和靠背框架2。座垫侧框架20被布置在座垫框架3的左侧和右侧上,并且靠背侧框架10被布置在靠背框架2的左侧和右侧上。座椅框架I进一步包括倾角调节器40和倾角调节器板30,该倾角调节器40用作旋转接头。每个座垫侧框架20和对应的靠背侧框架10经由对应的倾角调节器40联接到彼此。由此,靠背框架2在前后方向上绕倾角调节器40相对于座垫框架3枢转,并且座椅靠背(靠背框架2)的倾斜角度能够由此得到调节。具体地,通过使用螺栓52倾角调节器板30被联接到座垫侧框架20的后端部。另外,靠背侧框架10经由倾角调节器40而被联接到倾角调节器板30的座椅中心侧(与外侧相对的一侧)。倾角调节器40和倾角调节器板30与倾角调节器40的凸部焊接到一起,该倾角调节器40被装配在倾角调节器板30的中央部分中的装配孔39中。倾角调节器40和靠背侧框架10与靠背侧倾角调节器40的凸部焊接到一起,该靠背侧倾角调节器40被装配靠背侧框架10的装配孔中。
[0015]每个倾角调节器板30具有第一弯曲部31和第二弯曲部32。在侧视图诸如图2到4中,倾角调节器板30在第二弯曲部32处被弯曲,使得倾角调节器板30的从倾角调节器40倾斜地向前并且在倾角调节器40的下方定位的一部分相对于倾角调节器板30的另一部分朝向在座椅框架I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偏移,并且倾角调节器板30具有在第二弯曲部32上方的上板33和在第二弯曲部32下方的中间板35。类似地,倾角调节器板30在第一弯曲部31处被弯曲,使得倾角调节器板30的从倾角调节器40倾斜地向后并且在倾角调节器40的下方定位的一部分相对于倾角调节器板30的另一部分朝向在座椅框架I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偏移,并且倾角调节器板30具有在第一弯曲部31上方的上板33和中间板35以及在第一弯曲部31下方的下板34。具体地,第二弯曲部32被形成为沿着倾角调节器40的轮廓弯曲。在另一方面,第一弯曲部31被形成为在侧视图诸如图2到4中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具体地,第一弯曲部31被形成为沿着在向后方向上以大约5度向上倾斜的基本直线延伸。上板33和中间板35被形成为具有第二弯曲部32,并且上板33和中间板35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偏移,由此能够适当地设置在上板33和侧框架10之间的间隙使得能够在倾角调节器板30和靠背侧框架10之间接收倾角调节器40。即,通过改变上板33在座椅框架I的宽度方向上的高度和/或中间板35的在座椅框架I的宽度方向上的高度,能够提供分别地适配于具有不同厚度的多种类型的倾角调节器40的倾角调节器板3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由于汽车的后碰撞座椅接收来自后部的载荷时,倾角调节器板30在第一弯曲部31处变形,并且由此防止了座椅框架I中其它部分的变形。即,当座椅接收来自后部的载荷时,靠背框架2被座椅中的乘客向后推动,载荷从倾角调节器40向下施加到将靠背框架2固定到座垫框架3的倾角调节器板30,并且倾角调节器板30在第一弯曲部31处弯曲并且变形。
[0016]隆起部36a在倾角调节器板30的下板34中形成在从倾角调节器40倾斜地向后并且在倾角调节器40的下方的位置处。作为增强部的加强筋(凸部)36包括隆起部36a。通过利用压力加工使下板34的一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向外隆起来获得隆起部36a。隆起部36a距下板34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中间板35距下板34的高度。另外,加强筋36被形成为山形形状,该山形形状以隆起部36a的被连接到第一弯曲部31的一部分作为基部部分36c并且以最远离第一弯曲部31的部分作为顶部部分36b。因为加强筋36以该方式形成,所以当由于后碰撞座椅接收来自后部的载荷并且倾角调节器板30在第一弯曲部31处变形时,加强筋36操作以抑制变形并且控制变形量使得变形并不变得过大。
[0017]根据至此描述的该实施例,倾角调节器板30在第一弯曲部31处被弯曲并且由此形成能量吸收部,并且当弯曲部31吸收能量时的弯曲程度由被设置在第一弯曲部31处的加强筋36控制。结果,通过使用将倾角调节器40和座垫侧框架20联接起来的倾角调节器板30,当座椅接收来自座椅后部的载荷时,能够执行能量吸收。结果,能够增强座椅框架I的设计灵活性。例如,即使在不能在座椅框架I的其它部分中确保所需的能量吸收结构的情形中,也能够通过使用倾角调节器板30在座椅接收来自座椅的后部的载荷时吸收能量。
[0018]另外,在下板34上形成的隆起部36a被形成为山形形状,该山形形状具有朝向第一弯曲部31展开的基部。相应地,当座椅接收来自座椅的后部的载荷时,能够利用加强筋36有效地接收施加到在上板33和下板34之间的一部分的压缩载荷,其中第一弯曲部31介于该上板33和下板34之间,并且能够抑制第一弯曲部31的弯曲。此外,通过适当地调节与在山形形状中形成的隆起部36a的山的高度对应的尺寸(在第一弯曲部和顶部部分36b之间的距离)、与基部的展开程度对应的尺寸(基部部分36c的宽度)和隆起部36a距下板34的高度,能够可选地控制能量吸收程度。
[0019]倾角调节器板30被形成为在第一弯曲部31处被弯曲,并且下板34朝向座椅的中心凹陷。结果,倾角调节器板30朝向右侧和左侧的突出量是小的。相应地,在座椅被布置于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窄的宽度的位置处的情形中,根据本发明的座椅框架是有利的。近来的汽车趋向于降低高度并且座椅的附接位置不可避免地降低,并且结果,座椅的下部可能位于如下区域中,该区域具有由于在汽车的中央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通道的基础部分而在左右方向上减小的宽度。此时,如上所述,在倾角调节器板30朝向右侧和左侧的突起数量是小的的情形中,能够将座椅附接到低的位置并且满足降低汽车的高度的要求。
[0020]注意,第一接合件37被与倾角调节器板30的装配孔39的周缘部一体地设置,并且第一接合件37在座椅的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第二接合件38与中间板35的下端部一体地设置,并且第二接合件38在座椅的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螺旋弹簧51的内端部与第一接合件37接合,并且螺旋弹簧51的外端部与弹簧托架11接合,该弹簧托架11通过焊接被固定到靠背侧框架10的下部的外侧。相应地,靠背框架2恒定地被螺旋弹簧51偏压从而前倾。被设置成覆盖座垫框架3的座椅外套(未示出)的端与第二接合件38接合。
[0021]虽然至此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的外观和构造,并且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添加和删除。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的倾角调节器板30中,虽然设置了两种类型的弯曲部并且除了上板33和下板34还形成了中间板35,但是可以设置仅仅一种类型的弯曲部并且可以不形成中间板35。另外,虽然上述实施例的倾角调节器板30在第一弯曲部31和第二弯曲部32处被弯曲使得下板34和中间板35朝向在座椅框架I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偏移,但是倾角调节器板30可以被弯曲使得下板34和中间板35在座椅框架I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偏移。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加强筋36的隆起部36a的外表面被形成为平坦表面,但是外表面还可以被形成为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具有距下板34的如下高度,该高度从山形形状中的隆起部36a的基部部分36c一侧朝向其顶部部分36b —侧逐渐地减小。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本发明被应用于汽车座椅,但是本发明还可以被应用于安装在交通工具诸如飞机、船和电车上的座椅。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包括: 座垫框架(3),所述座垫框架(3)具有被布置在左侧和右侧上的座垫侧框架(20); 靠背框架(2),所述靠背框架(2)具有被布置在左侧和右侧上的靠背侧框架(10); 倾角调节器(40),所述倾角调节器(40)用作旋转接头,每个座垫侧框架(20)和对应的靠背侧框架(10)经由对应的倾角调节器(40)而被联接起来;和 倾角调节器板(30),每个倾角调节器(40)和对应的座垫侧框架(20)经由对应的倾角调节器板(30)而被联接起来,所述座椅框架的特征在于: 每个倾角调节器板(30)均具有弯曲部(31)和增强部(36),在所述弯曲部(31)处,所述倾角调节器板(30)被弯曲,使得所述倾角调节器板(30)的在所述倾角调节器(40)的下方的下部相对于所述倾角调节器板(30)的另一部分在所述座椅框架(I)的宽度方向上偏移,所述增强部(36)增强所述下部的在所述座椅框架(I)的上下方向上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其中,所述增强部(36)被设置成当所述增强部(36)接收来自所述倾角调节器(40)的向下的载荷时,控制在所述倾角调节器板(30)的所述弯曲部(31)处的弯曲量的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其中,所述增强部(36)包括隆起部(36a),所述隆起部(36a)是所述倾角调节器板(30)的在所述弯曲部(31)的下方的一部分,所述一部分朝向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弯曲部(31)相对的一侧隆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其中,所述增强部(36)被形成为山形形状,所述山形形状以所述隆起部(36a)的与所述弯曲部(31)相邻的一部分作为基部,而以离开所述弯曲部(31)的一部分作为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框架,其中,所述弯曲部(31)在所述座椅框架(I)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文档编号】B60N2/68GK104512296SQ201410495667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鬼头秀和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