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973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该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得座椅位置信息;座椅记忆开关,用于座椅位置的调用和储存;座椅调节开关,用于进行座椅前后调节并且获得前后开关量信号;车身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位置传感器、座椅记忆开关、座椅前后条件开关的信号生成用于控制座椅前后电动调节的控制信号;以及座椅总成,集成座椅前后调节电机以及导轨,根据来自车身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实现座椅前后的电动调节。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中,将信号处理以及储存集成在车身控制器内部,比大多数独立的多功能座椅记忆模块节约了成本,因此,能够用简单、集成的低成本的方式在中低端车型上实现座椅记忆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实现座椅位置记忆和控制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带有座椅记忆功能的大多都是中高端轿车市场,且座椅记忆的位置都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为了满足精确的位置记忆,通常都采用精度较高的霍尔传感器,在每个调节电机周围安装一个传感器,将位置信号和记忆开关信号由单独的座椅调节模块处理,能够实现主驾座椅的前后、上下、靠背角度、腿部支撑角度等多方向的调节和记忆功能。
[0003]但是这样的座椅位置记忆系统构造复杂,成本高,不能广泛应用于中低端车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构造、较低成本实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得座椅位置信息;座椅记忆开关,用于座椅位置的调用和储存;座椅调节开关,用于进行座椅前后调节并且获得前后开关量信号;车身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所述位置传感器、座椅记忆开关、座椅前后条件开关的信号生成用于控制座椅前后电动调节的控制信号;以及座椅总成,集成座椅前后调节电机以及导轨,根据来自所述车身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实现座椅前后的电动调节。
[0006]优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座椅导轨内侧。
[0007]优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将座椅的位置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作为座椅位置信息输出。
[0008]优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是电阻式直线位置传感器。
[0009]优选地,所述座椅调节开关布置在主驾座椅。
[0010]优选地,所述座椅记忆开关布置在仪表台板并且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车身控制器还用于储存所述座椅记忆开关记录的当前座椅位置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获得的座椅位置信息。
[0012]优选地,所述车身控制器采集所述座椅记忆开关的档位信号以及位置传感器获得的座椅位置信息,计算并且和已储存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输出用以控制所述座椅总成的前后调节电机到预期位置的控制信号。
[0013]优选地,所述座椅记忆开关采用非自锁式点触并且用于将开关量信号传送到所述车身控制器以完成位置调用和储存的信号请求。
[0014]本实用新型涉中采用电阻式的位置传感器,根据座椅在导轨上的位置不同和反馈的电压信号成线性关系,将位置信息记录在车身控制器内,通过位置记忆开关存储、调用位置信息,车身控制器驱动座椅前后调节电机和存储的位置相匹配,实现低成本的座椅前后位置记忆控制系统。
[0015]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采用低成本的电阻式位置传感器,电机位置记忆、驱动和开关信号的处理集成于车身控制器中,目前市面上中低端轿车很多都采用集中式的车身控制器,且车身控制器能够预留少数的I/o端口以及大功率的输出驱动端口。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低成本精度要求不高的位置传感器,并且将控制逻辑及电机驱动集成于车身控制器,因此,比大多数独立的多功能座椅记忆模块节约了成本,能够在中低端车型中以低成本能够实现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的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中的直线式位置传感器的原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座椅调节开关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中采用的逻辑判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的框图。下面参照图1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0022]如图2所示,本于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包括:座椅调节开关100、座椅记忆开关200、位置传感器300、车身控制器400、座椅总成500。
[0023]其中,座椅调节开关100用于进行座椅前后调节并且获得前后开关量信号;座椅记忆开关200用于座椅位置的调用和储存;位置传感器300用于获得座椅的位置信息;车身控制器400用于根据来自位置传感器、座椅记忆开关、座椅前后条件开关的信号生成用于控制座椅前后电动调节的控制信号;座椅总成500用于集成座椅前后调节电机以及导轨,根据来自所述车身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实现座椅前后的电动调节。
[0024]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位置传感器300采用直线式位置传感器。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中的直线式位置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位置传感器300是通过将电阻传感器布置在金属导轨内侧,当给传感器通电,座椅滑动导轨和固定在地板的导轨导通,通过位置不同和反馈回来的反馈电压U2信号成线性关系,即能够将电压信号和座椅位置一一对应起来,由此能够准确测量到座椅的位置。
[0025]座椅调节开关100安装在主驾座椅左侧,作为调节前后方向的开关量输入给车身控制器400。
[0026]座椅记忆开关200主要用于座椅位置的调用和存储,开关布置在仪表台板上和车身控制器相连,采用非自锁式的点触,将开关量信号传给控制器,完成位置调用和存储的信号请求。车身控制器400 —般安装在仪表台板内,通过将座椅记忆开关200设置在仪表台办内,座椅记忆开关200和车身控制器400之间的距离短,不仅节省线束,而且比用接插件间接过度的可靠性要高。[0027]座椅总成500集成了滑动导轨和座椅前后调节电机,滑动导现在滑动过程中和通电的位置传感器300导通,在滑轨最大最小行程范围内和反馈电压U2成线性的关系,集成的座椅前后调节电机根据来自车身控制器400的驱动信号实现座椅的电动调节。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座椅调节开关的安装示意图。如图3所示,座椅总成500涉及的前后调节开关信号、电机驱动信号、电压反馈信号通过一个接插件和车身控制器400连接,形成硬线通讯。
[0029]车身控制器400和大多数车身控制器一样,包含灯光、门锁、雨刮、遥控、防盗等控制功能。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位置传感器300的位置信息以及电机驱动集成在车身控制器400内,负责座椅记忆的全部判断逻辑。
[0030]车身控制器400能够实现座椅前后电动调节功能以及记忆功能。
[0031]首先,电动调节功能是通过车身控制器400采集座椅调节开关200的信号,驱动电机根据来自车身控制器400的控制信号要求向前或者向后转动。
[0032]其次,记忆功能中又包含位置储存功能以及位置调用功能。
[0033]记忆功能中的位置存储功能是通过是车身控制器400采集当前座椅记忆开关200的位置存储信号以及当前传感器的电压信号,将当前信息记录到车身控制器400内部而实现。
[0034]记忆功能中的位置调用功能是通过车身控制器400采集座椅记忆开关200的档位信号以及采集位置传感器100反馈回来的电压信号,计算并且和存储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调节前后电机达到预期的位置。
[0035]另外,在车身控制器400中,通过不同的电源档位,能够实现的功能不同。例如,OFF、ACC档:能够实现礼让功能和座椅电动调节功能,当四门解锁,打开主驾车门,主驾座椅从当前位置自动向后调节规定距离例如,IOcm (该规定距离可标定),方便驾驶员进入,同时也能实现电动调节功能。ON档:当电源档位切换到ON档,车身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位置信号,调节电机往前移动规定距离,例如IOcm(该规定距离可标定),达到一个较舒服的驾驶距离。同时在此电源档位能够通过按压记忆开关上的数字按键调用之前存储的座椅位置。根据个人身高不同,可以电动调节到舒适位置,按压记忆按键M,然后按压想要存储到的数字档位,听到蜂鸣器提示一声,表示存储完成,并且当前位置将覆盖之前存储的数据。当电源档位回到OFF档并且打开主驾车门,根据当前位置将座椅往后移动规定距离例如IOcm (该规定距离可标定),方便驾驶员出门,待四门闭锁座椅自动往前移动规定距离例如IOcm (该规定距离可标定)回到初始位置。
[003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中采用的逻辑判断流程图。
[0037]如图4所示,在开始之后,首先判断是否总线被唤醒,如果总线唤醒的话,判断主驾门是否打开。如果主驾门打开的话,则车身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由当前位置往后移动10cm(这里以IOcm为例,当然也可以设定为其他适当的距离,后文相同)。接着,判断当前电源档位是否为0N,如果是的话,则ON档上电后自动调节座椅往前10cm,同时在此电源档位能够通过按压记忆开关上的数字按键调用之前存储的座椅位置,而且,根据个人身高不同,可以电动调节到舒适位置,按压记忆按键M,然后按压想要存储到的数字档位,听到蜂鸣器提示一声,表示存储完成,并且当前位置将覆盖之前存储的数据。
[0038]若电源档位不是ON档的情况下,接着判断是否电源档回到OFF档并且打开主驾车门,如果判断电源档回到OFF档并且主驾车门打开的情况下,根据当前位置将座椅往后移动规定距离例如IOcm以方便驾驶员出门,接着,判断四门是否完成闭锁,如果完成闭锁的情况下,座椅自动往前移动10cm,然后结束本次判断过程。
[0039]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低成本精度要求不高的位置传感器,并且将控制逻辑及电机驱动集成于车身控制器,能够在中低端车型中以低成本能够实现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
[0040]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得座椅位置信息; 座椅记忆开关,用于座椅位置的调用和储存; 座椅调节开关,用于进行座椅前后调节并且获得前后开关量信号; 车身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所述位置传感器、座椅记忆开关、座椅前后条件开关的信号生成用于控制座椅前后电动调节的控制信号;以及 座椅总成,集成座椅前后调节电机以及导轨,根据来自所述车身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实现座椅如后的电动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座椅导轨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将座椅的位置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作为座椅位置信息输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传感器是电阻式直线位置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调节开关布置在主驾座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记忆开关布置在仪表台板并且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控制器还用于储存所述座椅记忆开关记录的当前座椅位置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获得的座椅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控制器采集所述座椅记忆开关的档位信号以及位置传感器获得的座椅位置信息,计算并且和已储存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输出用以控制所述座椅总成的前后调节电机到预期位置的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位置记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记忆开关采用非自锁式点触并且用于将开关量信号传送到所述车身控制器以完成位置调用和储存的信号请求。
【文档编号】B60N2/07GK203780343SQ20142001758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3日
【发明者】黄臣君, 蓝文彬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