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胎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1859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防脱胎轮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胎轮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轮辋外侧上设有若干个可顶紧轮胎的顶紧装置,顶紧装置包括两块固定在轮辋外侧的第一凸块和滑块,第一凸块与滑块沿轴孔轴线方向滑移连接,第一凸块与两滑块的相对面上均设有齿条,两齿条中间设有与两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柱,轮辋内侧设有固定块,齿轮柱一端可转动地穿过在轮辋和固定块且设有操控端,操控端上设有环形块,固定块与轮辋上分别设有相应的通孔,固定块相对于操控端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壁与操控端之间固设有拉紧弹簧,第一凸块与滑块长度均小于轮辋的宽度,齿条的长度大于轮辋宽度的一半,凸块与滑块的厚度之和小于轮缘的高度。该防脱胎轮毂可有效防止出现脱胎的现象。
【专利说明】防脱胎轮毂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脱胎轮毂。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轮胎往往会因为轮毂上的轮缘与轮胎的配合不好而出现脱 胎的现象,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有时候热胀冷缩的原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轮胎与 轮毂的摩擦力,使轮胎与轮毂发生摩擦,造成两者互相磨损,久之就会出现脱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胎轮毂,该轮毂 增大了轮毂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解决了轮毂与轮胎之间发生磨损的现象,防止出现脱胎 的现象。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胎轮毂,包括轮辋、 轮辐和设置在轮辋外侧边缘的轮缘,所述轮辐上设有轴孔,所述轮辋外侧上设有若干个可 顶紧轮胎的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两块固定在轮辋外侧的第一凸块和滑块,所述第 一凸块与滑块沿轴孔轴线方向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两滑块的相对面上均设有齿 条,所述两齿条中间设有与两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柱,所述轮辋内侧设有固定块,所述齿轮柱 一端可转动地穿过在轮辋和固定块且设有操控端,所述操控端相对于轮辋一侧设有可在操 控端上转动的环形块,所述固定块与轮辋上分别设有相应的通孔,所述操控端的宽度大于 通孔直径,所述固定块相对于操控端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壁与环形块之间固设有拉 紧弹簧,所述第一凸块与滑块的长度均小于轮辋的宽度,所述齿条的长度大于轮辋宽度的 一半,所述第一凸块与滑块的厚度之和小于轮缘的高度。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轮胎组装到轮毂上后,通过旋转操控端,带动齿轮柱转 动,使两滑块分别往两边侧移,第一凸块与滑块的厚度之和小于轮缘的高度,当滑块碰到轮 胎内壁后,会形成一个滑块与轮缘将轮胎夹紧的状态,这样就增大了轮胎与轮毂之间的摩 擦力,防止轮胎出现脱胎的现象;凹槽底壁与环形块之间固设有拉紧弹簧,操控端相对于轮 辋一侧设有可在操控端上转动的环形块,拉紧弹簧可使操控端在不转动的情况下一直保持 贴合在固定块上,拉紧后产生的摩擦力不会使操控端转动,转动块可使操控端在转动的情 况下弹簧不会被缠绕在齿轮柱上。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控端为正方体,所述固定块相对于操控端一侧 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设有与操控端相适配的通槽,所述操控端的厚度大于通槽 的深度,所述齿轮柱相对于操控端的另一端延伸到滑块外且到滑块的距离大于通槽的深 度。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有效地防止操控端发生转动而造成顶紧装置失效; 当需要旋转操控端时,可以先将操控端拉出通槽,然后在旋转。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柱相对于操控端的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限位 块,所述齿轮柱与限位块同轴设置,所述齿轮柱的直径小于限位块的直径。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柱的直径小于限位块的直径,可以防止在拉操控端 的时候出现齿轮柱与齿条不啮合的现象。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相对于第一凸块一侧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一 凸块上设有与滑移槽相适配的滑移凸块,所述滑移凸块与滑移槽卡接且可在滑移槽内滑 移。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块相对于操控端一侧设有环形凸块,所述操 控端上设有与环形凸块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环形凸块与环形槽卡接且可在环形槽内转 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脱胎轮毂局部剖视图;
[0013] 图2为顶紧装置的立体图;
[0014] 图3为A的放大图。
[0015] 附图标记:1、轮胎;2、轮缘;3、轮辋;4、轮辐;5、轴孔;6、顶紧装置;61、滑块;611、 滑移槽;612、齿条;62、第一凸块;621、滑移凸块;63、齿轮柱;631、操控端;632、限位块; 633、环形块;634、环形槽;635、环形凸块;64、固定块;641、第二凸块;642、凹槽;643、拉紧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防脱胎轮毂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7] 一种防脱胎轮毂,包括轮辋3、轮辐4和设置在轮辋3外侧边缘的轮缘2,所述轮辐 4上设有轴孔5,所述轮辋3外侧上设有若干个可顶紧轮胎1的顶紧装置6,所述顶紧装置6 包括两块固定在轮辋3外侧的第一凸块62和滑块61,所述第一凸块62与滑块61沿轴孔5 轴线方向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凸块62与所述两滑块61的相对面上均设有齿条612,所述两 齿条612中间设有与两齿条612相啮合的齿轮柱63,所述轮辋3内侧设有固定块64,所述 齿轮柱63 -端可转动地穿过在轮辋3和固定块64且设有操控端631,所述操控端631相对 于轮辋3 -侧设有可在操控端631上转动的环形块633,所述固定块64与轮辋3上分别设 有相应的通孔,所述操控端631的宽度大于通孔直径,所述固定块64相对于操控端631 - 侧设有凹槽642,所述凹槽642底壁与环形块633之间固设有拉紧弹簧643,所述第一凸块 62与滑块61的长度均小于轮辋3的宽度,所述齿条612的长度大于轮辋3宽度的一半,所 述第一凸块62与滑块61的厚度之和小于轮缘2的高度。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轮胎1组装到轮毂上后,通过旋转操控端631,带动齿 轮柱63转动,使两滑块61分别往两边侧移,第一凸块62与滑块61的厚度之和小于轮缘2 的高度,当滑块61碰到轮胎1内壁后,会形成一个滑块61与轮缘2将轮胎1夹紧的状态, 这样就增大了轮胎1与轮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轮胎1出现脱胎的现象;凹槽642底壁与环 形块633之间固设有拉紧弹簧643,操控端631相对于轮辋3 -侧设有可在操控端631上 转动的环形块633,拉紧弹簧643可使操控端631在不转动的情况下一直保持贴合在固定 块64上,拉紧后产生的摩擦力不会使操控端631转动,转动块可使操控端631在转动的情 况下弹簧不会被缠绕在齿轮柱63上。
[0019] 所述操控端631为正方体(此处需说明的是,所述操控端631也可以是三菱柱和六 菱柱或其他多边柱体,边越多的话更容易在转动的时候进行调节),所述固定块64相对于操 控端631 -侧设有第二凸块641,所述第二凸块641上设有与操控端631相适配的通槽,所 述操控端631的厚度大于通槽的深度,所述齿轮柱63相对于操控端631的另一端延伸到滑 块61外且到滑块61的距离大于通槽的深度。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有效地防止操控端631发生转动而造成顶紧装置6 失效;当需要旋转操控端631时,可以先将操控端631拉出通槽,然后在旋转。
[0021] 所述齿轮柱63相对于操控端631的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限位块632,所述齿轮柱 63与限位块632同轴设置,所述齿轮柱63的直径小于限位块632的直径。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柱63的直径小于限位块632的直径,可以防止在拉 操控端631的时候出现齿轮柱63与齿条612不啮合的现象。
[0023] 所述滑块61相对于第一凸块62 -侧设有滑移槽611,所述第一凸块62上设有与 滑移槽611相适配的滑移凸块621,所述滑移凸块621与滑移槽611卡接且可在滑移槽611 内滑移。
[0024] 所述环形块633相对于操控端631 -侧设有环形凸块635,所述操控端631上设有 与环形凸块635相适配的环形槽634,所述环形凸块635与环形槽634卡接且可在环形槽 634内转动。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脱胎轮毂,包括轮辋、轮辐和设置在轮辋外侧边缘的轮缘,所述轮辐上设有轴 孔,其特征是:所述轮辋外侧上设有若干个可顶紧轮胎的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两块 固定在轮辋外侧的第一凸块和滑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滑块沿轴孔轴线方向滑移连接,所述 第一凸块与所述两滑块的相对面上均设有齿条,所述两齿条中间设有与两齿条相啮合的齿 轮柱,所述轮辋内侧设有固定块,所述齿轮柱一端可转动地穿过在轮辋和固定块且设有操 控端,所述操控端相对于轮辋一侧设有可在操控端上转动的环形块,所述固定块与轮辋上 分别设有相应的通孔,所述操控端的宽度大于通孔直径,所述固定块相对于操控端一侧设 有凹槽,所述凹槽底壁与环形块之间固设有拉紧弹簧,所述第一凸块与滑块的长度均小于 轮辋的宽度,所述齿条的长度大于轮辋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一凸块与滑块的厚度之和小于 轮缘的高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胎轮毂,其特征是:所述操控端为正方体,所述固定块相 对于操控端一侧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设有与操控端相适配的通槽,所述操控端 的厚度大于通槽的深度,所述齿轮柱相对于操控端的另一端延伸到滑块外且到滑块的距离 大于通槽的深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脱胎轮毂,其特征是:所述齿轮柱相对于操控端的另 一端设有圆柱形的限位块,所述齿轮柱与限位块同轴设置,所述齿轮柱的直径小于限位块 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胎轮毂,其特征是:所述滑块相对于第一凸块一侧设有 滑移槽,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与滑移槽相适配的滑移凸块,所述滑移凸块与滑移槽卡接且 可在滑移槽内滑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脱胎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块相对于操控端一侧设有 环形凸块,所述操控端上设有与环形凸块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环形凸块与环形槽卡接且 可在环形槽内转动。
【文档编号】B60B21/12GK203902140SQ20142012614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黄将勇 申请人:浙江金圈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