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547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包括:支架底板,第一支座结构,位于支架底板顶部的一端,包括:第一支座,其一端固定在支架底板顶部的一端;第一安装部,其固定在第一支座的另一端处;第一支撑板,其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一支座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第一支架定位套管,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第一支撑板上;以及第一螺栓孔支架,其包括第一螺栓孔;第二支座结构的组成部件与第一支座结构相同,其位于支架底板顶部的另一端;以及至少四个脚轮,固定在支架底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预留了大量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工人操作,且对于Y向定位销为基准定位的仪表模块具有通用性,可有效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专利说明】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模块化生产是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模块化后的零部件系统进行整体装配,是总装车间一个非常实用的保证节拍和缩短主装配线的解决方案。仪表模块是汽车上一个集成了众多零部件与总成的重要模块,装配结构复杂,装配精度和强度要求极高且操作空间狭窄,包含多个高成本的零部件和外观件,因此装配过程中要求要有稳定的支撑和定位,以保证装配精度。目前,每款车型对应一个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定位方式也各有不同,各车型之间不能通用,导致仪表模块分装支架种类繁多,占地面积大且不便管理,对材料和人工都是较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种类繁多,占地面积大且不便管理所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该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包括:支架底板;第一支座结构,位于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座结构包括:第一支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一端;第一安装部,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端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一支座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用于与仪表板管梁定位销插接的第一支架定位套管,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架定位套管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一支撑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用于通过螺栓固定仪表板管梁的第一螺栓孔支架,其包括第一螺栓孔;第二支座结构,位于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座结构包括:第二支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另一端;第二安装部,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座的另一端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二支座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用于仪表板管梁定位销插接的第二支架定位管套,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定位套管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用于通过螺栓固定仪表板管梁的第二螺栓孔支架,其包括第二螺栓孔;以及至少四个脚轮,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的底部。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形状为三角形。
[0009]可选地,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的材料为方形管材。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仪表模块分装支架采用定位套筒与仪表管梁定位销匹配的方式对整个仪表模块进行Y向定位,该定位销为仪表模块在总装时的主定位销,采用主定位销作为定位基准可保证仪表模块安装时定位的一致性。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预留了大量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工人操作,且对于采用Y向定位销为基准定位的仪表模块具有通用性,可有效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0013]进一步地,螺栓孔支架与管梁上的螺栓孔匹配,将管梁装配到本支架上后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将仪表板管梁锁定在支架上,保证仪表板模块分装时管梁的刚度和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仪表模块分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工作状态图。
[0016]其中图中:101、第一支座;102、第一安装部;103、第一支撑板;104、第一支架定位管套;105、第一螺栓孔支架;201、第二支座;202、第二安装部;203、第二支撑板;204、第二支架定位管套;205、第二螺栓孔支架;3、支架底板;4、脚轮;5、仪表板管梁;6、仪表模块分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8]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仪表模块分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该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包括:支架底板3 ;第一支座结构,位于所述支架底板3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座结构包括:第一支座101,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3顶部的一端;第一安装部102,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101的另一端处;第一支撑板103,所述第一支撑板103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一支座101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用于与仪表板管梁定位销插接的第一支架定位套管104,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第一支撑板103上,所述第一支架定位套管104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一支撑板103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03连接的用于通过螺栓固定仪表板管梁5的第一螺栓孔支架105,其包括第一螺栓孔;第二支座结构,位于所述支架底板3顶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座结构包括:第二支座201,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3顶部的另一端;第二安装部202,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座201的另一端处;第二支撑板203,所述第二支撑板203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二支座201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用于仪表板管梁定位销插接的第二支架定位管套204,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第二支撑板203上,所述第二支架定位套管204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二支撑板203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3连接的用于通过螺栓固定仪表板管梁5的第二螺栓孔支架205,其包括第二螺栓孔;以及至少四个脚轮4,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3的底部。支架定位套管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支撑板上,套管可随仪表板管梁定位销直径的变化相应更改,该仪表模块分装支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预留了大量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工人操作,且对于采用如图1所示Y向定位销为基准定位的仪表模块具有通用性,可有效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0019]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部102上。
[0020]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203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部202上,通过更换第二支撑板203可调节两个定位套管间的Y向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仪表板管梁。
[0021]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01和第二支座201的形状为三角形,结构稳定。
[002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轮4为万向脚轮,可自由转动与移动,停止时可随时锁止。
[0023]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01、第二支座201、第一安装部102、第二安装部202的材料为方形管材。
[0024]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底板; 第一支座结构,位于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座结构包括:第一支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一端;第一安装部,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端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一支座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用于与仪表板管梁定位销插接的第一支架定位套管,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架定位套管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一支撑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用于通过螺栓固定仪表板管梁的第一螺栓孔支架,其包括第一螺栓孔; 第二支座结构,位于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座结构包括:第二支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顶部的另一端;第二安装部,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座的另一端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二支座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用于仪表板管梁定位销插接的第二支架定位管套,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定位套管所在平面的方向与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用于通过螺栓固定仪表板管梁的第二螺栓孔支架,其包括第二螺栓孔;以及 至少四个脚轮,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形状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模块分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的材料为方形管材。
【文档编号】B60K35/00GK203920445SQ20142030128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张福弟, 陆永刚, 左安亮, 胡功贵, 贾雪, 赵雪双, 丁晖, 吕国权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