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047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包括后视镜,后视镜包括上盖、下盖、镜框和玻璃,其中,汽车后视镜组件还包括:除雨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设置在镜框侧边上的出风格栅;第一导流管的第一端与空调风道相连通,第一导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导流管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二导流管设置在镜框与上盖之间的空腔内,第二导流管的侧壁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出风格栅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通过在空调风道的一侧引出第一导流管,将第一导流管与出风格栅相连通,利用空调风将雨水将玻璃的一侧吹向玻璃的另一侧,以保证后视镜的清晰,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后视镜是汽车上的必不可少的部件,车辆在雨天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后视镜上的雨水未被及时去除,会有碍于行驶员对后方车辆行驶状况的观察,使得雨天行驶的安全性降低。
[0003]现有技术中,后视镜的设计通常是从尽可能不让雨水直接打击到后视镜玻璃上的角度来考虑的,在高端车型或改装车型上后视镜设置有辅助电加热的功能,用于去除雨水。但是在中低端车型上没有对后视镜除雨水的功能。那么在雨天驾驶的过程中,由于后视镜雨水的影响,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0004]因此,有必要涉及一种新型的后视镜,带有除雨装置,来改善汽车雨天行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汽车雨天行驶的安全性。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包括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上盖、下盖、镜框和玻璃,所述玻璃固定安装在所述镜框上,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与所述镜框组装在一起,其中,所述汽车后视镜组件还包括:
[0007]除雨装置,所述除雨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设置在所述镜框侧边上的出风格栅;
[0008]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一端与空调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第一端相连通;
[0009]所述第二导流管设置在所述镜框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侧壁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格栅相连通。
[0010]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导流管竖直设置在所述镜框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管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二端相连通。
[0011]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导流管为棱柱状。
[0012]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流管为橡胶管。
[0013]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除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风道侧壁上的旁通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旁通管固定连接。
[0014]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旁通管通过第一卡箍固定连接。
[0015]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旁通管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在所述空调风道上。
[0016]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后视镜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后视镜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导流管穿过所述连接件内的腔体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相连通。
[0017]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后视镜连接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管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管口相对接。
[0018]如上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二卡箍固定连接。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通过在空调风道的一侧引出第一导流管,将第一导流管与设置在后视镜的镜框和上盖之间的空腔内的第二导流管相连通,再将第二导流管与设置在镜框侧边的出风格栅相连通,从而将空调风引送到后视镜的镜框上,将雨水将玻璃的一侧吹向玻璃的另一侧,以保证后视镜的清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主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A-A向示意图;
[0023]图4为后视镜镜框与第二导流管固定后的后视图;
[0024]图5为后视镜镜框与第二导流管固定后的主视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示意图。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包括后视镜1,该后视镜包括上盖11、下盖12、镜框13和玻璃14,玻璃14固定安装在镜框13上,上盖11和下盖12分别与所述镜框13组装在一起。
[0029]其中,该汽车后视镜组件还包括除雨装置,该除雨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2、第二导流管3和设置在所述镜框13侧边上的出风格栅4。
[0030]第一导流管2的第一端与空调风道5相连通,第二端与第二导流管3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导流管2在安装完成后,呈水平状态,第一导流管2优选的是选择内外表面光滑,且柔性较好的橡胶管,是水平状态的第一导流管2不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从连接处脱开。优选的是,在空调风道5的侧壁上设置旁通管6,旁通管6可以与空调风道5为一体注塑成型,将第一导流管2的第一端与旁通管6相固定。第一导流管2与旁通管6的固定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卡箍将二者连接。
[0031]与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结构相同,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还包括后视镜连接件7,用于将后视镜I固定在车身上,该后视镜连接件7在成型时具有腔体。第一导流管2穿过该连接件7内的腔体与第二导流管3相连通。
[0032]优选的是,在该后视镜连接件7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第一导流管2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管固定连接。第二连通管也可以是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后视镜连接件7 —体成型,将第一导流管2穿过车身进入到该后视镜连接件7中,与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二卡箍固定连接。
[0033]第二导流管3设置在镜框13与上盖11之间的空腔内,第二导流管3的侧壁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出风格栅4相连通。
[0034]图4为后视镜镜框与第二导流管固定后的后视图,图5为后视镜镜框与第二导流管固定后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局部分解示意图。优选的是,第二导流管3竖直设置在镜框13与上盖之间的空腔内,可以先将第二导流管3粘接在镜框13上,再将镜框13与上盖11以及下盖12进行装配,在镜框13与上盖11之间会形成空腔,将第二导流管3竖直设置在该空腔内。在第二导流管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通管8,第一连通管8的管口用于与第二连通管9的管口相对接后连通。第一连通管8的管口与第二连通管9的管口对接的部分是后视镜能够绕轴旋转的部分,由于是运动区域,不适合使用橡胶管等软管连接,因此设置第一连通管8的管口与第二连通管9的管口具有相同直径的截面,车辆行驶时,后视镜一定是打开的状态,二者对接后,空调风可以通过第一导流管2进入到第二导流管3中。
[0035]进一步地,可以设置第二导流管3为棱柱状。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管3为三棱柱状,其中三棱柱的一个侧面是完全敞开的,这个敞开的侧面即是上述出风口,可以与出风格栅4相通,第二导流管3的顶面为封闭状态,使空调风经过该三棱柱状的第二导流管3吹向出风格栅4,进而将玻璃14上的雨水吹向另一侧。
[00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通过在空调风道的一侧引出第一导流管,将第一导流管与设置在后视镜的镜框和上盖之间的空腔内的第二导流管相连通,再将第二导流管与设置在镜框侧边的出风格栅相连通,从而将空调风引送到后视镜的镜框上,将雨水将玻璃的一侧吹向玻璃的另一侧,以保证后视镜的清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00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包括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上盖、下盖、镜框和玻璃,所述玻璃固定安装在所述镜框上,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与所述镜框组装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视镜组件还包括: 除雨装置,所述除雨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设置在所述镜框侧边上的出风格栅; 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一端与空调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第一端相连通; 所述第二导流管设置在所述镜框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侧壁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格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竖直设置在所述镜框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管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二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为棱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为橡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风道侧壁上的旁通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旁通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旁通管通过第一卡箍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在所述空调风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视镜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后视镜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导流管穿过所述连接件内的腔体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连接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管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管口相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除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二卡箍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0S1/60GK204161319SQ20142052152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武亚娇, 严鹏, 陈鸿明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