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毂与包含该花毂的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70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花毂与包含该花毂的轮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花毂与包含该花毂的轮组,花毂包含一轴管本体,具有一轴向且于一端设有径向延伸的花盘,花盘具有于轴向上相对的内侧及外侧,内侧于环向上设有复数间隔且不相连通的组装孔,各组装孔供辐条穿设,外侧于环向上设有复数斜槽,各斜槽供一辐条嵌抵定位,斜槽包括交错设置的复数浅斜槽及复数深斜槽,各斜槽与一组装孔连通,各斜槽与其一侧相邻的斜槽相对斜向靠近、并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斜槽相对斜向远离,各斜槽于至少一侧上开放。包括上述花毂的轮组,还包括:一轮框,环设于该花毂;复数辐条,各辐条的一端穿卡于相对的组装孔及斜槽中、另一端组设于轮框的内周侧,辐条并绕该轴向彼此互相交错且交叠地配置。本实用新型可形成稳定扎实的轮组结构。
【专利说明】花穀与包含该花穀的轮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花毂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花毂与包含该花毂的轮组。

【背景技术】
[0002]按,一般花毂辐条固定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M463202中所揭露,其包括有一花毂以及复数辐条;该花毂设有一轴向贯穿的轴孔,该花毂的至少一端成型有一花盘部,该花盘部表面环设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通孔,这些通孔相对该轴孔呈水平设置,进一步于各通孔孔壁形成有一剖槽自各通孔向花盘部周缘延伸,剖槽末端形成有一定位槽端;各福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头端与一自由端,各辐条由以各自由端分别穿设于各通孔,且各辐条分别经各剖槽移动至各定位槽端并以各头端抵顶于各定位槽端,并以各自由端连接于轮圈。
[0003]然而,如上所述的辐条固定结构具有一定的组装强度限制,例如如需增加固定辐条的数量以增加组装强度,则如上所述的辐条固定结构仅能供一般组装需求使用,如遇到组装强度需增加(辐条组装数量增加)的需求,则无法办到。
[0004]并且一般辐条组装于定位槽中后,容易因过大之间隙导致辐条于使用中摇晃造成磨损,进一步导致辐条容易断裂,产生淘汰率高、支出成本高等问题。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花毂与包含该花毂的轮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毂与包含该花毂的轮组,供形成稳定扎实的轮组结构,当辐条于轮组使用状态下断裂时,辐条不会于断裂时自轮组脱落并破坏轮组的正常部分,可供保护轮组并增加安全性,交错配置的设计可增加组装辐条的数量以增加组装强度。
[0007]此外,各组装孔彼此互相独立的设计,可供独立完成各辐条的组装作业,可有效避免于组装辐条过程中因组装顺序相反而导致组装错误、浪费工时的问题产生。
[0008]并且,可通过于花毂的斜槽内设有抵凸的结构,供与辐条的大径头部产生紧密抵接的效果,可减少间隙、使辐条不易晃动,供产生稳定可靠的功能。
[0009]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花毂,包含一轴管本体,具有一轴向且于一端设有一径向延伸的花盘,该花盘具有于该轴向上相对的内侧及外侧,该内侧于环向上设有复数间隔且不相连通的组装孔,各该组装孔供一辐条穿设,该外侧于环向上设有复数斜槽,各斜槽供一辐条嵌抵定位,这些斜槽包括交错设置的复数浅斜槽及复数深斜槽,各斜槽与一组装孔连通,各斜槽与其一侧相邻的斜槽相对斜向靠近、并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斜槽相对斜向远离,各斜槽是于至少一侧上开放。
[0011]进一步的,
[0012]各相邻浅斜槽与深斜槽彼此互不连通。
[0013]所述组装孔未贯穿至所述外侧。
[0014]每一相邻组装孔之间形成一第一抵壁,每一相邻斜槽之间形成一第二抵壁,每一相连通的组装孔及斜槽之间形成一颈缩部,所述辐条包括一身部及一设于该身部的一末端的大径头部,所述组装孔供所述辐条的身部穿设后转置于所述斜槽中,该颈缩部供卡抵该辐条的大径头部于所述花盘内部。
[0015]各第二抵壁于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朝所述浅斜槽凸设的第一抵凸、以及一朝所述深斜槽凸设的第二抵凸,于轴向上该第一抵凸薄于该第二抵凸。
[0016]每一相连通的组装孔及斜槽之间形成一颈缩部。
[0017]各组装孔斜向地开设于所述内侧。
[0018]所述内侧环凹形成一环凹面,所述组装孔开设于该环凹面。
[0019]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轮组,包含一如上所述的花毂,还包括:一轮框,环设于该花毂;复数辐条,各辐条的一端穿卡于相对的组装孔及斜槽中、另一端组设于该轮框的内周侧,这些辐条并绕该轴向彼此互相交错且交叠地配置。
[0020]进一步的,
[0021]所述花毂还包含一设于该花盘的相对一侧的组装部,该轮组还包含复数一端卡设于该组装部且另一端组设于所述轮框的内周侧的辐条,这些辐条绕该轴向辐射地配置。
[002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3]本实用新型可形成稳定扎实的轮组结构,当辐条于轮组使用状态下断裂时,辐条不会于断裂时自轮组脱落并破坏轮组的正常部分,可供保护轮组并增加安全性,交错配置的设计可增加组装辐条的数量以增加组装强度;
[0024]各组装孔彼此互相独立的设计,可供独立完成各辐条的组装作业,可有效避免于组装辐条过程中因组装顺序相反而导致组装错误、浪费工时的问题产生;
[0025]通过于花毂的斜槽内设有抵凸的结构,供与辐条的大径头部产生紧密抵接的效果,可减少间隙、使辐条不易晃动,供产生稳定可靠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00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00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轮组示意图。
[0035]图10为图9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但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事先声明。
[0037]请参考图1至图6,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花毂1,包含一轴管本体10。
[0038]轴管本体10具有一轴向且于一端设有一径向延伸的花盘20,花盘20具有于轴向上相对的内侧21及外侧22,花盘20例如于外侧22可设有一可供齿盘组设的嵌设部23,内侧21于环向上设有复数间隔且不相连通的组装孔30,于本实施例中,内侧21并环凹形成一环凹面24,这些组装孔30开设于环凹面24,各组装孔30供一辐条40穿设,当辐条40组设于环凹面24的组装孔30时,辐条40的一端深设于环凹面24内,因此不容易外露且可受到保护。
[0039]外侧22于环向上设有复数斜槽50,各斜槽50供辐条40嵌抵定位,这些斜槽50包括交错设置的复数浅斜槽51及复数深斜槽52,于本实施例中,各相邻浅斜槽51与深斜槽52彼此互不连通,然而于其他可能实施例中,各相邻浅斜槽51与深斜槽52也可能互相连通,更进一步地说,各斜槽50与一组装孔30连通,各斜槽50与其一侧相邻的斜槽50相对斜向靠近、并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斜槽50相对斜向远离,例如于本实施例中,各浅斜槽51与其一侧相邻的深斜槽52相对斜向靠近、且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深斜槽52相对远离,各深斜槽52同样地分别与其一侧及另一侧相邻的浅斜槽51相对斜向靠近或斜向远离,各浅斜槽51与各深斜槽52彼此间并可概为V形,更仔细地说,各斜槽50于至少一侧上开放,举例而言,各斜槽50可延伸出花盘20的环侧边并形成开放。
[0040]更进一步地说,每一相邻组装孔30之间形成一第一抵壁31,每一相邻斜槽之间形成一第二抵壁32,每一相连通的组装孔30及斜槽50之间形成一颈缩部33,举例而言,各第二抵壁32于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朝浅斜槽51凸设的第一抵凸34、以及一朝深斜槽52凸设的第二抵凸35,该第一、第二抵凸34,35分别部分阻挡于浅、深斜槽51,52与组装孔30间的通道而形成颈缩部33。
[0041]于实际使用中,辐条40例如包括一身部41及一设于身部41末端的大径头部42,组装孔30供辐条40的身部41穿设后转置于一斜槽50中,颈缩部33供卡抵辐条40的大径头部42于花盘20内部。值得一提的是,各组装孔30彼此互相独立的设计,可供独立完成各辐条40的组装作业,可有效避免于组装辐条40过程中因组装顺序相反而导致组装错误、浪费工时的问题产生。
[0042]在如图7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较佳地,于轴向上第一抵凸34a薄于第二抵凸35a,更进一步地说,当辐条40组设于浅斜槽51中时,大径头部42可与第一抵凸34a互相抵接,产生较紧密的抵接效果,当辐条40组设于深斜槽52中时,相较于第一抵凸34a,第二抵凸35a的厚度较厚而可与大径头部42产生紧密抵接的效果,可减少间隙、使辐条不易晃动,供产生稳定可靠的功能。
[0043]在如图8所示的又一实施例中,各组装孔30a斜向地开设于内侧21,使组装孔30a未贯穿至外侧22,于组装过程中,辐条可斜向地沿组装孔30a穿设并转置于斜槽50内,同样可达到组装的功效与目的。
[0044]在如图9至图10所示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轮组2,包含一如上所述的花毂1,还包括一轮框60与复数辐条40。
[0045]轮框60环设于花毂1,各辐条40的一端穿卡于相对的组装孔及斜槽中,组装方式可与上述方式相同,故此处不再叙述,辐条40的另一端组设于轮框60内周侧,这些辐条40并绕轴向彼此互相交错且交叠地配置,花毂I并包含一设于花盘20的相对一侧的组装部70,轮组2还包含复数一端卡设于组装部70且另一端组设于轮框60内周侧的辐条40,这些辐条40绕轴向辐射地配置,形成稳定扎实的轮组2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些辐条40于使用轮组2的状态下(例如于自行车骑乘状态下)断裂时,通过斜槽与辐条40互相卡设的设计,辐条40不会于断裂时自轮组2脱落并破坏轮组2的正常部分,可供保护轮组2并增加安全性。
[0046]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花毂与包含该花毂的轮组,供形成稳定扎实的轮组结构,当辐条于轮组使用状态下断裂时,辐条不会于断裂时自轮组脱落并破坏轮组的正常部分,可供保护轮组并增加安全性,交错配置的设计可增加组装辐条的数量以增加组装强度。
[0047]此外,各组装孔彼此互相独立的设计,可供独立完成各辐条的组装作业,可有效避免于组装辐条过程中因组装顺序相反而导致组装错误、浪费工时的问题产生。
[0048]并且,可通过于花毂的斜槽内设有抵凸的结构,供与辐条的大径头部产生紧密抵接的效果,可减少间隙、使辐条不易晃动,供产生稳定可靠的功能。
[004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实用性及效益上,确实是完全符合产业上发展所需,且所揭露的结构创作也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所以其具有「新颖性」应无疑虑,又本实用新型可较已知结构更具功效的增进,因此亦具有「进步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花毂,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轴管本体,具有一轴向且于一端设有一径向延伸的花盘,该花盘具有于该轴向上相对的内侧及外侧,该内侧于环向上设有复数间隔且不相连通的组装孔,各组装孔供一辐条穿设,该外侧于环向上设有复数斜槽,各斜槽供一辐条嵌抵定位,该斜槽包括交错设置的复数浅斜槽及复数深斜槽,各斜槽与一组装孔连通,各斜槽与其一侧相邻的斜槽相对斜向靠近、并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斜槽相对斜向远离,各斜槽是于至少一侧开放于该花盘的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浅斜槽与深斜槽彼此互不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孔未贯穿至所述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每一相邻组装孔之间形成一第一抵壁,每一相邻斜槽之间形成一第二抵壁,每一相连通的组装孔及斜槽之间形成一颈缩部,所述辐条包括一身部及一设于该身部的一末端的大径头部,所述组装孔供所述辐条的身部穿设后转置于所述斜槽中,该颈缩部供卡抵该辐条的大径头部于所述花盘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抵壁于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朝所述浅斜槽凸设的第一抵凸、以及一朝所述深斜槽凸设的第二抵凸,于轴向上该第一抵凸薄于该第二抵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每一相连通的组装孔及斜槽之间形成一颈缩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各组装孔斜向地开设于所述内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环凹形成一环凹面,所述组装孔开设于该环凹面。
9.一种轮组,包含一如权利要求1至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花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轮框,环设于该花毂; 复数辐条,各辐条的一端穿卡于相对的组装孔及斜槽中、另一端组设于该轮框的内周侦牝这些辐条并绕该轴向彼此互相交错且交叠地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毂还包含一设于该花盘的相对一侧的组装部,该轮组还包含复数一端卡设于该组装部且另一端组设于所述轮框的内周侧的辐条,这些辐条绕该轴向辐射地配置。
【文档编号】B60B1/00GK204222541SQ20142063590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蔡杜淑姿 申请人:蔡杜淑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