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渡板及车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3027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上车渡板及车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上车渡板及具有该上车渡板的车辆运输车,上车渡板包括能够与车辆运输车的尾部相接的主渡板,还包括辅助渡板;所述辅助渡板的一端能够与地面接触,其另一端与所述主渡板相接,所述辅助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小于主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通过设置辅助渡板,并使辅助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小于主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先利用辅助渡板预先提升轿车的角度,再用主渡板将轿车运到车辆运输车上,能够有效地避免轿车保险杠与主渡板发生碰撞,不易造成轿车的损坏;同时,由于辅助渡板与主渡板相连接,能够避免轿车与主渡板接触时主渡板发生移动,提高了装卸轿车时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上车渡板及车辆运输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车渡板以及一种具有该上车渡板的车辆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车辆运输车是专门装运轿车、皮卡、商务车等商品车的专用车辆。装卸商品车时,商品车自行驶上或驶下车辆运输车的货台,货台的表面为货台面。由于货台面与地面之间有高度差,需在货台面与地面间放置过渡装置一一上车渡板。在装卸车时,上车渡板为工作状态,一端与车辆运输车尾部相接,另一端放置在地面上;装卸车完毕(或车辆运输车行驶时),上车渡板为存放状态,其存放位置一般在车辆运输车的两侧、车架下方或车架中间部位。
[0003]轿车前保险杠处接近角和后保险杠处离去角角度较小,轿车在装卸过程中,如果上车渡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偏大,轿车前后保险杠可能会碰撞上车渡板或地面,发生前后保险杠损坏,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目前,装卸过程中前后保险杠损坏约占轿车质损总量的92%。
[000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向车辆运输车装卸轿车时不易造成轿车损坏的上车渡板;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上车渡板的车辆运输车。
[0007]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上车渡板,用于车辆运输车,包括一端能够与车辆运输车的尾部相接的主渡板,还包括辅助渡板;所述辅助渡板的一端能够与地面接触,其另一端与所述主渡板另一端相接,所述辅助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小于主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为8°以下,所述主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为8°以上。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渡板通过销轴铰接于主渡板,所述销轴的轴线高于主渡板的上表面,所述辅助渡板能够绕着销轴旋转并贴于主渡板的上表面。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渡板与辅助渡板为一体结构。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渡板远离辅助渡板的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能够支撑该主渡板的滚轮。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渡板包括一矩形框架和设置在矩形框架内纵向排列的多个支撑板,在支撑板的表面设有防滑槽。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车架,还包括能够与车架尾部相接的上车渡板,所述上车渡板为上述的上车渡板。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车架上设有位于其货台面下部的沿该车架长度方向布置的导轨,所述上车渡板从车架尾部插设于所述导轨,在车架尾部设有对所述上车渡板限位以防止该上车渡板从导轨中脱出的卡板。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轨的截面为侧向开口的槽型。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轨分为水平延伸的直段区以及斜向上延伸的斜段区,所述直段区远离所述车架尾部。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车架尾部设有栓钩和翻板,所述翻板通过铰链铰接在导轨下方并能够向上翻动以封挡所述导轨,在翻板上设有至少一处锁扣,所述栓钩包括一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的转轴以及位于所述转轴端部的钩挂部,当翻板封挡导轨后在转动所述转轴时,能够利用钩挂部与所述锁扣相卡合,以将所述翻板锁紧于车架。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上车渡板的远离辅助渡板的一端设有能够支撑该主渡板的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主渡板两侧;在车架尾部设有位于上车渡板下方的用于支撑所述上车渡板的支撑轮。
[002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1]本实用新型上车渡板,通过设置辅助渡板,并使辅助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小于主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先利用辅助渡板预先提升轿车的角度,再用主渡板将轿车运到车辆运输车上,能够有效地避免轿车保险杠与主渡板发生碰撞,不易造成轿车的损坏,同时,由于辅助渡板与主渡板相连接,能够避免轿车与主渡板接触时主渡板发生移动,提高了装卸轿车时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车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俯视不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车渡板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车渡板用于装卸轿车时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运输车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8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运输车的车架与导轨布局示意图;
[0031]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运输车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图7中A-A线剖视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图11的左视示意图;
[0035]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4是图7中I处局部放大图;
[0037]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栓钩的主视示意图;
[0038]图16是图15的俯视示意图;
[0039]图17是图15的左视示意图。
[0040]图中:1、上车渡板;10、主渡板;11、矩形框架;12、支撑板;13、防滑槽;14、销轴;15、滚轮;20、辅助渡板;30、车架;301、转管;31、导轨;311、直段区;312、斜段区;32、卡板;321、弧槽;322、弧槽;33、翻板;331、锁扣;3311、竖直槽;332、铰链;34、栓钩;341、转轴;342、水平臂;343、纵臂;344、横臂;345、螺母;35、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42]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车渡板1,该上车渡板I用于在车辆运输车装卸被运送的轿车时,供轿车开上或者开下车辆运输车。本上车渡板I包括主渡板10和辅助渡板20,主渡板10长度较长,其长度大致在3米至4米之间,辅助渡板20的长度比较短,其长度大致在I米左右。
[0043]辅助渡板20的一端能够与地面接触,它的另一端与主渡板10连接在一起。主渡板10的一端与车辆运输车相接,另一端接近地面。辅助渡板20与地面接触的该端为其前端,另一端为其后端,主渡板10与辅助渡板20连接的一端为其前端,与车辆运输车相接的一端为其后端。
[0044]辅助渡板20和主渡板10连接形式并不限制,可以固连或者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渡板20通过一销轴14铰接于主渡板10靠近地面的一端,也就是铰接在主渡板10的前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辅助渡板20与主渡板10之间是固连的,两者为一体结构。当辅助渡板20和主渡板10活动连接时,主渡板10的前端与地面接触,而当辅助渡板20和主渡板10为一体结构时,主渡板10的前端可以与地面接触,也可以为悬空状态,此时仅依靠辅助渡板20的前端与地面接触即可。
[0045]销轴14的轴线高于主渡板10的上表面,使得辅助渡板20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较大,而且,还使得辅助渡板20能够绕着销轴14旋转至主渡板10的上方并贴于主渡板10的上表面,参见图4,在不用本上车渡板I的情况下,可以将辅助渡板20向上翻动,使本上车渡板I处于折叠状态,从而有效地减少上车渡板I的长度,方便上车渡板I的存放。
[0046]主渡板10和辅助渡板20都是平板型的或弧形的,其中,如图2及图3所示,主渡板10可以包括一矩形框架11和设置在该矩形框架11内纵向排列的多个支撑板12,支撑板12可以采用铝板制造以减轻重量,在支撑板12的表面设有防滑槽13,设置防滑槽13能够防止轿车的车轮打滑,并能够减轻支撑板12的重量。
[0047]在主渡板10的后端,也就是它远离辅助渡板20的一端设置有滚轮15。滚轮15设置为两个,这两个滚轮15分别位于主渡板10的两侧。在移动本上车渡板I的时候,操作者抬起主渡板10的前端,滚轮15可以支撑起主渡板10的后端,然后就可以推拉主渡板10向车辆运输车的前方移动。
[0048]如图5所示,辅助渡板20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小于主渡板10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在使用时,先让轿车驶上辅助渡板20,由于辅助渡板20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因此,轿车在驶上辅助渡板20的时候,它的车头会稍微翘起,当轿车继续向上行驶时,车头的保险杠将不会与主渡板10发生碰撞,车尾的保险杠也不会与辅助渡板20发生碰撞,因此在轿车上车的过程中,本上车渡板I可以使得轿车不会轻易发生损坏。当轿车要驶下车辆运输车时,轿车的运动与上车相反,同样能够保证前后保险杠的安全。另外,在装车时,由于轿车是先与辅助渡板20接触,此时轿车的车轮压在辅助渡板20上,此时不会造成主渡板10的晃动,而现有的上车渡板在使用的时候,轿车的车轮可能会对上车渡板产生冲击作用,使上车渡板与车辆运输车连接的地方发生错位,造成上车渡板连接不可靠的情况,影响装车安全,因此,本上车渡板提高了安全性。
[0049]辅助渡板20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可为8°以下,比如4°至6°,主渡板10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可为8°以上,比如11°至13°,这样能够使得辅助渡板20和主渡板10的比例合适,使用性能好,重量也较轻。
[0050]本实施例的上车渡板I可以与车辆运输车分离设置,在使用时将其连在车辆运输车上,也可以将其整合在车辆运输车之中,在使用时将其从车辆运输车中抽出来,放到地面上直接使用即可。
[0051]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上车渡板I的车辆运输车,该车辆运输车包括车架30,还包括上车渡板1,在车架30上设置有位于其货台面下部的导轨31,导轨31的设置方向是沿着车架30的长度方向,即车架30的纵向。
[0052]导轨31 —共设置为两组,两个左右对称的导轨31构成一组。请参见图10,每组导轨31与一个上车渡板I配合,在车辆运输车上共设置有两个上车渡板I,这两个上车渡板I分别与轿车的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辆接触。上车渡板I能够插设于导轨31内,在使用时,将上车渡板I从导轨31中向外抽出,主渡板10的后端被抽到车架30时,将主渡板10的前端搭在地面上,再将辅助渡板20从主渡板10上翻转下来,使辅助渡板20的前端也搭在地面上即可。导轨31的截面可设置为侧向开口的槽型,主渡板10上的滚轮15进入到导轨31时,能够受到导轨31在上方、下方和侧方的限制,因而滚轮15只能够前后滚动。导轨31可以直接采用槽钢制造。
[0053]由图9可知,本导轨31可由两段组成,这两段分别是水平延伸的直段区311以及斜向上延伸的斜段区312。斜段区312位于车架30的尾部,直段区311远离车架30的尾部。将上车渡板I插入到导轨31中时,先将主渡板10上的滚轮15插入到斜段区312,然后继续向前推动主渡板10,滚轮15会从斜段区312移动到直段区311,在此过程中,主渡板10的高度会下降,由此,在主渡板10上方会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辅助渡板20。而在向外抽动主渡板10时,滚轮15从直段区311运动到斜段区312,主渡板10能够靠近车架30的货台面,减少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保证轿车顺利地上下车。
[0054]参见图8、图10、及图13,在车架30靠近尾部的地方设置了位于上车渡板I下方的支撑轮35,当滚轮15倒达直段区311之后,由于主渡板10的高度降低,此时支撑轮35就能够接触到主渡板10的下表面,对主渡板10进行支撑。主渡板10在滚轮15和支撑轮35的支撑下能够非常轻便地推入到导轨31之中。在车架30的尾部设置了卡板32,当向外抽动上车渡板I时,该卡板32能够对上车渡板I进行限位,以免它从导轨31中脱出。卡板32是三角形的结构,它的一个斜边开设有弧槽321,它的底边上开设有弧槽322,弧槽321能够在主渡板10到位时与滚轮15接触,达到对主渡板10的定位效果,弧槽322能够避让支撑轮35。
[0055]参见图7、图11、图12及图14,在车架30的尾部设置有栓钩34和翻板33。翻板33用于封挡导轨31。该翻板33下方连接有铰链332,它通过铰链332铰接在导轨31的下方并能够向上翻动。当上车渡板I完全推入到导轨31之中以后,向上翻动翻板33,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可以将上车渡板I封挡在导轨31之中。翻板33上设有至少一个锁扣331,本实施例中,锁扣331设置为两个,锁扣331上加工有一个与它本身的上表面连通的竖直槽3311,当翻板33向上翻转时,竖直槽3311呈竖直状态。栓钩34设置有两个,每个栓钩34与一处锁扣331相对应,该栓钩34能够在翻板33处于竖直状态时,与锁扣331扣合,从而将翻板33锁紧在车架30上。
[0056]具体地,参见图15至图17,栓钩34包括转轴341和一个钩挂部。钩挂部位于转轴341的端部,该钩挂部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臂342、纵臂343及横臂344。转轴341和钩挂部可由一根钢柱弯制而成。水平臂342、纵臂343和横臂344的轴线在同一个与转轴341垂直的平面内。纵臂343和水平臂342垂直,横臂344又和水平臂32相平行。在转轴341与水平臂342相对的一端加工有螺纹,该端可旋入螺母345。
[0057]参见图14,在车架30上固定有水平的转管301,栓钩34的转轴341插入该转管301之后,旋入螺母345,将栓钩34安装在车架30上。当翻板33向上翻动后,用手持横臂344,带动栓钩34转动,能够使水平臂342落入都竖直槽3311之中,从而将翻板33锁紧。
[0058]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车渡板,用于车辆运输车,包括一端能够与车辆运输车的尾部相接的主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渡板;所述辅助渡板的一端能够与地面接触,其另一端与所述主渡板另一端相接,所述辅助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小于主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为8°以下,所述主渡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为8°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渡板通过销轴铰接于主渡板,所述销轴的轴线高于主渡板的上表面,所述辅助渡板能够绕着销轴旋转并贴合于主渡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渡板与辅助渡板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渡板远离辅助渡板的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能够支撑该主渡板的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渡板包括一矩形框架和设置在矩形框架内纵向排列的多个支撑板,在支撑板的表面设有防滑槽。
7.—种车辆运输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与车架尾部相接的上车渡板,所述上车渡板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上车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设有位于其货台面下部的沿该车架长度方向布置的导轨,所述上车渡板从车架尾部插设于所述导轨,在车架尾部设有对所述上车渡板限位以防止该上车渡板从导轨中脱出的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截面为侧向开口的槽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分为水平延伸的直段区以及斜向上延伸的斜段区,所述直段区远离所述车架尾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在车架尾部设有栓钩和翻板,所述翻板通过铰链铰接在导轨下方并能够向上翻动以封挡所述导轨,在翻板上设有至少一处锁扣,所述栓钩包括一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的转轴以及位于所述转轴端部的钩挂部,当翻板封挡导轨后,在转动所述转轴时能够利用钩挂部与所述锁扣相卡合,以将所述翻板锁紧于车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渡板的远离辅助渡板的一端设有能够支撑该主渡板的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主渡板两侧;在车架尾部设有位于上车渡板下方的用于支撑所述上车渡板的支撑轮。
【文档编号】B60P3/07GK204210364SQ201420660672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邬世锋, 陆康鉴, 马浚, 郭东伟 申请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