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9695发布日期:2019-03-22 20:4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其由坐在车辆的鞍座座椅上的驾驶员通过操作把手而驱动。



背景技术:

当车辆(诸如汽车或者摩托车)行驶时,保持车辆速度恒定是麻烦的操作。因此,已经提出了各种车辆,其能够自动实现保持车辆速度恒定的定速巡航控制(例如见以下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的定速巡航控制部件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车辆速度设定开关能够实现设定车辆速度或者改变车辆的设定速度,以及通过操作取消开关能够实现解除定速巡航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6-347508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以上现有技术中,因为除了车辆速度设定开关之外还需要与定速巡航控制相关的多个开关(诸如取消开关)等,所以问题是,改善开关的可操作性需要较宽安装空间。

尤其在由坐在车辆的鞍座座椅上的驾驶员通过操纵把手来驱动的鞍乘型车辆中,需要在行驶期间通过抓取安装在把手末端端部上的抓取手柄以及节流阀手柄来操作开关,因而需要在把手和周围布置各种开关。当多个开关用来控制定速巡航控制部件时,布置在把手和周围上的开关的布局的自由度将显著被限制,并且使用的开关越小,开关的紧密相邻布置将越恶化开关可操作性。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因为当通过制动部件执行制动操作时定速巡航控制被解除,所以如果定速巡航控制施加至鞍乘型车辆(诸如摩托车),当在车辆转向或者拐弯的情形下后轮被制动时定速巡航控制也被解除。因此,驾驶员必须操作定速巡航控制设定开关或者恢复开关(用于在制动之前返回到设定车辆速度的开关),因而用于再次设定定速巡航控制的操作将比较麻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减少开关数量以及用于定速巡航控制所需的开关操作数量,并且改善涉及定速巡航控制的可操作性。

实现该目的的手段

根据本申请的第1发明,提供了一种鞍乘型车辆,其由坐在鞍座座椅上的驾驶员通过操纵把手来驱动,包括:把手,在该把手的两个末端分别设置有由驾驶员抓取的抓取手柄以及用于加速操作的节流阀手柄;两个操作部件,用于执行前轮和后轮的制动操作,即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每个均具有不同的制动操作目标;以及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用于通过将车辆控制至任意控制程度来执行车辆的自动行驶,其特征在于,定速巡航控制部件进行的控制是通过根据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的操作情况改变控制程度来执行的。

本申请的第2发明是根据第1发明的鞍乘型车辆,进一步包括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用于基于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的操作情况来判定用于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驾驶员需求,并且其中,定速巡航控制部件进行的控制是基于由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判定的驾驶员需求来执行的。

本申请的第3发明是根据第1或第2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对车辆的控制程度是设定车辆速度。

本申请的第4发明是根据第3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当至少前轮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被制动时,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

本申请的第5发明是根据第4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在由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进行的前轮的制动操作已经连续执行预定时间段的条件下,定速巡航控制部件执行设定车辆速度的改变。

本申请的第6发明是根据第4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当由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进行的前轮的制动操作被执行时,在车辆的减速度已经达到预定值以上的条件下,定速巡航控制部件执行设定车辆速度的改变。

本申请的第7发明是根据第3至第6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当仅后轮已经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被制动时,定速巡航控制部件保持设定车辆速度。

本申请的第8发明是根据第7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当车辆低于预定速度时在仅后轮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已经被制动的条件下,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

本申请的第9发明是根据第3至第8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当通过节流阀手柄执行加速操作时,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加速操作时的车辆速度。

本申请的第10发明是根据第1至第9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在车辆速度低于预定值的条件下,在节流阀手柄没有加速操作以及在驱动源怠速的状态,通过控制离合器来执行用于行驶的缓行控制。

本申请的第11发明是根据第10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当操作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两者时,车辆在缓行控制中变成空档状态。

本申请的第12发明是根据第1或第2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进一步包括驱动力限制部件,并且其中,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对车辆的控制程度是由驱动力限制部件确定的限制程度。

本申请的第13发明是根据第12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第一制动部件在靠近节流阀手柄的位置处安装在把手上,第二制动部件安装在其他位置上,并且其中,第二制动部件的驱动力限制程度被设定为小于第一制动部件的驱动力限制程度。

本申请的第14发明是根据第1至第13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定速巡航控制档位和驱动档位是可选择的,并且其中,当选择定速巡航控制档位时执行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并且当选择驱动档位时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

本申请的第15发明是根据第1至第14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中,进一步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于将车辆保持在站立位置的脚架的操作位置;以及检测部件,用于检测鞍座座椅上存在或者不存在驾驶员,并且其中,当检测部件已经检测到脚架的操作位置或者检测部件已经检测到座椅上不存在驾驶员时,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1发明,因为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是通过根据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的操作情况改变控制程度而执行的,能够降低用于定速巡航控制所需的开关数量以及开关操作数量,并且改善涉及定速巡航控制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2发明,相比于具有单个制动部件的车辆,通过鞍乘型车辆特有的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的不同操作,能够确定地获得用于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驾驶员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第3发明,因为由定速巡航控制部件进行的车辆的控制程度是设定车辆速度,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涉及定速巡航控制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4发明,因为当至少前轮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制动时,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当改变设定车辆速度时的可操作性。也即,因为当制动前轮时在大多数情形下通常预期速度降低,所以通过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能够符合驾驶员需求。这能够消除滑行开关(用于降低设定车辆速度的开关)的操作,因而能够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5发明,因为在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进行的前轮的制动操作已经连续执行预定时间段的条件下定速巡航控制部件执行设定车辆速度的改变,所以能够抑制不同于驾驶员的意图而改变设定车辆速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6发明,因为当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进行的前轮的制动操作被执行时,在车辆的减速度已经达到预定值以上的条件下定速巡航控制部件执行设定车辆速度的改变,所以能够抑制不同于驾驶员的意图而改变设定车辆速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7发明,因为当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仅后轮已经被制动时,定速巡航控制部件保持设定车辆速度,所以能够抑制不同于驾驶员的意图而改变设定车辆速度,因而能够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也即,因为当仅制动后轮时在大多数情形下通常意图较弱的速度降低、细微调节或者在转动或者转弯车辆的情形下制造改变姿势,所以当已经完成制动操作时如果保持设定车辆速度,则能够返回至制动之前的设定车辆速度。这能够消除恢复开关(用于在制动之前返回设定车辆速度的开关)的操作,因而能够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8发明,因为当车辆低于预定速度时,在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仅后轮已经被制动的条件下,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所以当车辆速度降低为低速时(例如在需要低速的十字路口)通过改变设定车辆速度能够实现低速度行驶,以及相应地能够防止在解除制动操作之后违背驾驶员的愿望而加速。

根据本申请的第9发明,因为当通过节流阀手柄执行加速操作时,定速巡航控制部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加速操作时的车辆速度,所以能够消除加速开关(用于增加设定车辆速度的开关)的操作,因而除了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能够通过节流阀手柄的操作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改变设定车辆速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10发明,因为在车辆速度低于预定值的条件下,在节流阀手柄没有加速操作以及在驱动源怠速的状态下,通过控制离合器来执行用于行驶的缓行控制,所以驾驶员能够执行车辆速度的细微调节,因而能够实现在定速巡航控制期间在交通阻塞等时无需加速操作而平稳行驶。

根据本申请的第11发明,因为当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都操作时车辆在缓行控制中变成空档状态,所以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意图执行控制。也即,因为当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都操作时在许多情形下驾驶员通常意图是停止车辆,所以能够通过换档至空档状态来执行匹配驾驶员需求的控制。

根据本申请的第12发明,因为鞍乘型车辆进一步包括驱动力限制部件,并且定速巡航控制部件进行的车辆的控制程度是由驱动力限制部件确定的限制程度,所以节流阀开口在定速巡航控制期间由节流阀控制自动地控制。但是,因为当驾驶员已经操作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时,通过用优先制动限制驱动力能够控制节流阀开口朝向关闭侧,所以能够获得确实的制动。这能够消除如现有技术那样的用以解除定速巡航控制的制动操作。此外,因为当在定速巡航控制期间驾驶员同时利用节流阀手柄错误地操作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时,驱动力能够优先被限制为制动,所以能够防止无意识的突然加速。

根据本申请的第13发明,因为第一制动部件在靠近节流阀手柄的位置安装在把手上,第二制动部件安装在其他位置上,并且将第二制动部件的驱动力限制程度设定为小于第一制动部件的驱动力限制程度,所以能够防止在解除第二制动部件的操作期间在上坡道路上车辆倒退,因而当为了执行上坡道路起动同时操作第二制动部件和节流阀手柄时,能够通过将驱动力限制降低至车辆不向后移动的程度而实现平稳的起动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第14发明,因为定速巡航控制档位以及驱动档位是可选择的,并且当选择定速巡航控制档位时执行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当选择驱动档位时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所以能够消除用于解除定速巡航控制的单独开关。

根据本申请的第15发明,因为当检测部件已经检测到脚架的操作位置时或者当检测部件已经检测到座椅上不存在驾驶员时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所以能够消除用于解除定速巡航控制的单独开关以及更可靠地解除定速巡航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的构思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鞍乘型车辆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在鞍乘型车辆的定速巡航控制期间的行驶状态的时间图;

【图4】是示出了在鞍乘型车辆的定速巡航控制期间的行驶状态的时间图;

【图5】是示出了鞍乘型车辆的档位选择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鞍乘型车辆的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驱动力限制和车辆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示出了鞍乘型车辆的发动机的定速巡航控制(节流阀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在鞍乘型车辆的定速巡航控制开始的初始时间节流阀开口和车辆速度之间关系的图表;

【图10】是用于判定当前车辆速度相对于鞍乘型车辆的设定车辆速度的适宜性的图形;

【图11】是示出了节流阀开口和节流阀手柄的操作程度(加速开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2】是示出了控制鞍乘型车辆的传动比控制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绘制鞍乘型车辆的传动比设定表的图表;

【图14】是示出了鞍乘型车辆的离合器控制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离合器转矩容积的特性的图表;

【图16】是示出了在鞍乘型车辆缓行期间的离合器控制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了在鞍乘型车辆行驶期间的离合器控制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的构思的框图;以及

【图19】是示出了图18的鞍乘型车辆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示出为是由坐在鞍座座椅上并且操纵把手的驾驶员驱动的两轮车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驱动源(在本实施例中为发动机)E;把手H;变速器(在第一实施例中是无级变速器(CVT))Y;离合器K;两个操作部件,用于制动车辆,包括第一制动部件1和第二制动部件2;驱动源ECU(发动机ECU)3,其包括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以及变速器ECU6,其包括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4;变速器控制部件7;以及离合器控制部件8。图2中的参考字符“ST”指代用于起动驱动源E的起动器。

把手H用来操纵车辆,在其两个末端上分别安装有被驾驶员的左手抓取的抓取手柄Gb以及被驾驶员的右手抓取以及旋转的用于加速操作的节流阀手柄Ga。用于选择车辆期望行驶模式的操作部件9安装在把手H的安装有抓取手柄Gb的末端(抓取手柄Gb的底端侧)上。通过利用驾驶员的手抓取抓取手柄Gb来操作操作部件9,能够选择性地切换空档档位(N档位)、驱动档位(D档位)和定速巡航控制档位(C档位)。

该本发明的实施例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部件9能够选择定速巡航控制档位(C档位)和驱动档位(D档位)作为行驶档位,当选择C档位时通过稍后描述的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执行定速巡航控制,当选择D档位时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定速巡航控制。这能够消除用于解除定速巡航控制的单独开关。选择的档位(N档位、D档位或者C档位)能够由布置在驾驶员可见位置的指示部件10所指示。

节流阀手柄Ga通过被驾驶员抓取能够执行加速操作,并且旋转预定角度以根据其旋转角度通过打开以及关闭驱动源E的燃料喷射阀Ea和节流阀开口调节阀Eb来向驱动源E的气缸供给期望量的燃料,从而以期望的旋转驱动驱动源E。用于操作车辆的各种电子部件的合适的开关箱安装在把手H上,位于节流阀手柄Ga的底端处。

第一制动部件1安装在把手H的末端上(节流阀手柄Ga的底端)。第一制动部件1包括可摆动杆,可摆动杆被抓取节流阀手柄Ga的驾驶员的手操作,例如,当通过制动器操作检测传感器S1检测到摆动运动时前轮制动器FB被操作,此时车辆被制动。

第二制动部件2安装在把手H的末端上(抓取手柄Gb的底端)。类似于第一制动部件1,第二制动部件2包括可摆动杆,可摆动杆被抓取抓取手柄Gb的驾驶员的手操作,例如,当通过制动器操作检测传感器S2检测到摆动运动时后轮制动器RB被操作,此时车辆被制动。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制动部件1能够通过操作前轮制动器FB制动前轮,第二制动部件2能够通过操作后轮制动器RB制动后轮。但是,如果制动器系统包括用于制动前轮和后轮的两个操作部件并且用于制动的目的是彼此不同的,那么其可以构造为,使得第一制动部件1能够制动前轮,第二制动部件2能够通过操作前轮和后轮制动器FB、RB制动前轮和后轮二者。

本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包括:检测传感器S9和S10,它们分别用于检测侧脚架12和主脚架13的状态(操作状态或者非操作状态);检测传感器S8,用于检测鞍座座椅11上存在或者不存在坐着的驾驶员;检测传感器S3,用于检测存在或者不存在对节流阀手柄Ga的抓握(接触);发动机旋转传感器S4,其电连接至驱动源ECU3;以及车辆速度传感器S7,用于检测车辆速度。

变速器Y和离合器K布置在从驱动源E至驱动轮D的功率传递路径的中间。本实施例的变速器Y包括CVT,其根据由操作部件9设定的档位能够自动改变传动比。当操作部件9设定在D档位(驱动档位)和C档位(定速巡航控制档位)中时,变速器Y由传动比控制部件7控制,并且占据将驱动源E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D的条件,以及通过使离合器K在“N”档位(空档档位)时处于“关停”而切断功率传递来占据不将驱动源E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D的条件。

在该实施例中离合器K是多盘离合器,其布置在变速器Y和驱动轮D之间的功率传递路径上,并且适于在任意正时传递以及切断驱动源E至驱动轮D的驱动力。离合器K能够在“开启(ON)”状态和“关停(OFF)”状态之间切换,在“ON”状态中驱动源E的驱动力能够传递至驱动轮D,在“OFF”状态中驱动源E的驱动力不能够传递至驱动轮D。

本实施例的离合器K设置有离合器位置角度传感器S5和离合器旋转传感器S6,来自这些传感器S5、S6的检测信号能够传递至变速器ECU6。能够从检测的信号获取离合器盘的按压接触条件,因而能够检测离合器K的转矩容量(TC)。

变速器ECU6包括微计算机等,用于控制变速器Y和离合器K并且电连接至驱动源ECU3,驱动源ECU3用于在其间传递以及接收电信号并且电连接至变速器Y和离合器K的致动器等。如图1所示,变速器ECU6包括: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4;传动比控制部件7,用于控制变速器Y;以及离合器控制部件8,用于控制离合器K。

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4旨在基于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的操作情况来判定用于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驾驶员需求。也即,根据本实施例,其构造为基于通过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4判定的驾驶员需求在定速巡航控制档位中执行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控制。

驱动源ECU(发动机ECU)3由微计算机等形成,微计算机用于控制驱动源E并且连接至装备在有待被供给电能的车辆上的电池B,并且利用电连接至变速器ECU6传递以及接收电信号。本实施例的驱动源ECU3包括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

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旨在能够通过以定速巡航控制档位(C档位)中的任意控制程度来控制车辆而使车辆自动行驶,并且构造为通过根据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的操作情况改变控制程度来执行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控制。通过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进行的车辆控制程度被确定为设定车辆速度,设定车辆速度被初始设定为当通过操作部件9改变至定速巡航控制档位(C档位)时的车辆速度。

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构造为,使得当至少前轮被第一制动部件1或者第二制动部件2制动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制动部件1),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根据其操作程度来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车辆速度可降低,设定车辆速度被自动改变为当已经完成第一制动部件1的操作时的速度。这使得当改变设定车辆速度时能够进一步改善可操作性。也即,因为当制动前轮时在许多情形下通常意图速度降低,所以能够通过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来符合驾驶员的需求。这能够消除滑行开关(用于降低设定车辆速度的开关)的操作,因而能够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构造为,使得在通过第一制动部件1或者第二制动部件2(在该实施例中为第一制动部件1)进行的前轮的制动操作已经连续完成预定时间段T的条件下,其改变设定车辆速度。这使得能够抑制不同于驾驶员意图的设定车辆速度的改变。

虽然该实施例的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构造为,使得在至少前轮通过第一制动部件1或者第二制动部件2(第一制动部件1在该实施例中)被制动的情况下,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当制动操作已经完成时的车辆速度,但是,在车辆的减速度已经达到预定值或更多的条件下,能够执行设定车辆速度的改变。这使得能够抑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不同于驾驶员的意图速度的车辆速度。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构造为,使得当仅后轮已经通过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在该实施例中为第二制动部件2)制动时,其保持设定车辆速度。因而,能够抑制不同于驾驶员意图的设定车辆速度的改变,因而能够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也即,因为当仅制动后轮时在大多数情形下通常意图较弱的速度降低、细微调节或者在转动或者转弯车辆的情形下进行姿势改变,所以当已经完成制动操作时如果保持设定车辆速度,则能够返回至制动之前的设定车辆速度。这能够消除恢复开关(用于返回至制动之前的设定车辆速度的开关)的操作,因而能够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构造为,使得当车辆低于预定速度时,在仅后轮已经被第一制动部件或者第二制动部件(第二制动部件2在该实施例中)制动的条件下,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制动操作时的车辆速度。因而,即使仅后轮被制动,仍能够当车辆速度降低为低速时(例如在十字路口需要低速),能够通过改变设定车辆速度实现低速度行驶,以及相应地能够防止在解除制动操作之后违背驾驶员的心愿加速。

另外,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构造为,使得当通过如图3和图4所示的节流阀手柄Ga执行加速操作时,其将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为完成加速操作时的车辆速度。因而,能够消除加速开关(用于增加设定车辆速度的开关)的操作,因而能够改善车辆的可操作性,并且除了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能够通过节流阀手柄Ga的操作改变设定车辆速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因为在车辆速度低于预定值的条件下,在节流阀手柄Ga没有加速操作以及在驱动源E怠速的状态,通过控制离合器K来执行可行进的缓行(不完美的离合)控制,所以驾驶员能够通过第一制动部件1或者第二制动部件2执行车辆速度的细微调节,因而能够在定速巡航控制期间实现平稳的行驶而没有交通堵塞等时的加速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鞍乘型车辆构造为,使得当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和第二制动部件2两者时(即操作前轮制动器FB和后轮制动器RB时),在缓行控制中其变成空档状态(即离合器K切换为OFF并且任何驱动力不能够传递至驱动轮D)。因而,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意图执行控制。也即,因为在许多情形下当操作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两者时驾驶员通常意图是停止车辆,所以能够通过换档至空档状态执行匹配于驾驶员需求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执行的车辆的控制程度是设定车辆速度。但是,代替此或者与此一起,能够更进一步向鞍乘型车辆提供驱动力限制部件,用于限制驱动源E的驱动力,并且使通过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进行的车辆的控制程度是通过驱动力限制部件确定的限制程度。在该情况下,在定速巡航控制期间通过节流阀控制自动控制节流阀开口。但是,因为当驾驶员已经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或者第二制动部件2时,通过利用优先制动来限制驱动力将节流阀开口朝向关闭侧控制,确实能够获得制动。这能够如现有技术那样的用以解除定速巡航控制的制动操作。此外,因为当在定速巡航控制期间驾驶员利用节流阀手柄Ga错误地同时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或者第二制动部件2时,驱动力能够优先限制为制动,所以能够防止意外的突然加速。

如上所述,当通过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进行的车辆的控制程度是通过驱动力限制部件确定的限制程度时,能够优选将通过第二制动部件2将驱动力的限制程度设定为小于通过第一制动部件1的驱动力的限制程度。也即,根据本实施例,因为第一制动部件1在靠近节流阀手柄Ga的位置处安装在把手H上,第二制动部件2安装在其他位置上(靠近抓取手柄Gb),并且将第二制动部件2的驱动力限制程度设定为小于第一制动部件1的驱动力限制程度,能够防止在解除第二制动部件2的操作期间车辆在上坡道路上倒退,因而当同时操作用于执行上坡道路启动的第二制动部件2和节流阀手柄Ga时,能够通过将驱动力限制降低至车辆不向后移动的程度来实现平稳的启动车辆。

鞍乘型车辆包括:检测传感器(检测部件)S9、S10,用于检测将车辆保持在站立位置的脚架(侧脚架12和主脚架13)的操作位置;检测传感器S8,用于检测存在或者不存在坐在鞍座座椅的驾驶员。当检测传感器S9、S10检测到车辆处于站立位置并且检测传感器S8检测到驾驶员未坐在鞍座座椅11上时,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控制。这能够消除用于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控制的单独开关,并且能够更确实地解除定速巡航控制。

根据本实施例,因为控制程度能够改变,并且能够根据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的操作情况来执行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控制,所以能够降低用于定速巡航控制所需的开关数量,并且能够改善涉及定速巡航控制的可操作性。更尤其在本实施例中,相比于具有单个制动部件的车辆,通过鞍乘型车辆特有的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的操作差异,能够确实获得用于定速巡航控制部件的驾驶员的需求。此外,因为通过定速巡航控制部件进行的车辆的控制程度是设定车辆速度,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涉及定速巡航控制的可操作性。

然后,将参考图5的流程图描述在本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中通过档位选择来操作以及解除定速巡航控制。首先,判定是否操作操作部件9来选择D档位(驱动档位)(S1)。当判定出操作其来选择D档位时,前进至S12和S13,并且在车辆的档位已经设定在D档位之后,在指示部件10中指示D档位的指示。当在步骤S1判定出不操作其来选择D档位时,前进至步骤S2,判定是否操作操作部件9来选择N档位(空档档位)。

当判定出操作其来选择N档位时,前进至步骤S10和S11,并且在车辆的档位已经设定在N档位之后,在指示部件10中指示N档位的指示。当在步骤S2判定出不操作其来选择N档位时,前进至步骤S3,判定是否车辆在N档位。当判定出车辆在N档位时,在该情况下也前进至步骤S10和S11,并且在车辆的档位已经设定在N档位之后,在指示部件10中指示N档位的指示。

另外,当在S3判定出其不在N档位时,前进至步骤S4,判定车辆速度是否低于预定值(定速巡航控制上限车辆速度)。当判定出车辆速度低于预定值时,前进至步骤S5,判定侧脚架12或者主脚架13是否在操作位置或者驾驶员是否未坐在鞍座座椅11上。当判定出侧脚架12或者主脚架13不在操作位置或者驾驶员不坐在鞍座座椅11上时,前进至步骤S6,判定车辆的档位是否在C档位(定速巡航控制档位)。

当在S6判定出其不是C档位时,前进至步骤S7,判定是否操作其来选择C档位。当判定出操作其来选择C档位时,前进至步骤S8、S9,并且在车辆的档位已经设定在C档位之后,在指示部件10中指示C档位的指示。另一方面,当判定出车辆速度不低于预定值时(定速巡航控制上限车辆速度)(步骤S4),其通过检测部件检测(步骤S5)并且不操作其来选择C档位(步骤S7),前进至步骤S12和S13,在车辆的档位已经设定在D档位之后,在指示部件10中指示D档位的指示。另一方面,当判定出车辆在C档位时,跳过步骤S7前进至步骤S8。

然后,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描述通过本实施例的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4进行的用于判定驾驶员需求的控制。

首先,在步骤S1判定车辆是否在C档位。当车辆在C档位时,在步骤S2选择C档位并且判定其是否是第一次控制处理。当判定出其不是第一次控制处理时,在步骤S3进一步判定是否已经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当在步骤S3判定出已经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时,在步骤S4进一步判定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段。

当在步骤S4判定出尚未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前进至步骤S5,判定是否车辆的减速超过预定值。当判定出减速未超过预定值时,前进至步骤S6,判定是否通过节流阀手柄Ga已经执行加速操作。当在步骤S6判定出还未执行加速操作时,前进至步骤S7,判定车辆速度是否低于预定值(通过第二制动部件设定车辆速度改变上限)。当判定出车辆速度低于预定值时,前进至步骤S8,判定是否已经操作第二制动部件2。

此外,当在步骤S8判定出还未操作第二制动部件2时,在步骤S10判定是否已经操作第一制动器1。当判定出已经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在步骤S12例如通过驱动力限制部件将驱动力限制设定为100%。如图7所示,当驱动力限制为最大(节流阀开口为怠速节流(怠速TH)的状态)并且根据车辆速度变化时,驱动力限制是限定为100%的指数。

当在步骤S2、S4、S5、S6和S8的判定不同于上述判定时,前进至步骤S9,在已经将设定车辆速度设定为当前车辆速度之后,然后是步骤S10。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判定出车辆不在C档位时,前进至步骤S18,在步骤S18已经将设定车辆速度设定为0(零)之后,在步骤S19将驱动力限制设定为0%(没有驱动力限制),然后在步骤S20判定离合器控制要求是“行驶”。此外,当在步骤S3判定出不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时,跳过步骤S4和S5前进至步骤S6。此外,当在步骤S7判定出判定不同于上述判定时,跳过步骤S8前进至步骤S10。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判定出不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时,前进至步骤S11,并且当在步骤S11操作第二制动部件2时,前进至步骤S13将驱动力限制设定为预定值。当在步骤S11不操作第二制动部件2时,前进至步骤S14并且将驱动力限制设定为0%(没有驱动力限制)。在步骤S12、S13以及S14之后,在步骤S15判定车辆速度是否低于预定车辆速度(缓行控制上限车辆速度)。当判定出车辆速度低于预定车辆速度时,在步骤S16判定是否操作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两者。

当在步骤S16判定出不操作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两者时,在S17判定是否操作加速器。当不操作加速器时,在步骤S21判定离合器控制要求是否是“缓行”。当在步骤S16判定出操作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1、2两者时,在步骤S22判定出离合器控制要求是“OFF”(即,当离合器是OFF时驱动力被切断)。当在步骤S15和S17的判定不同于上述判定时,前进至步骤S20判定离合器控制要求是“行驶”。

然后,将参考图8的流程图描述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定速巡航控制(节流阀控制)。

首先,在步骤S1判定车辆是否在C档位。当车辆在C档位时,在步骤S2判定是否已经执行加速操作。当判定出还未执行加速操作时,前进至步骤S3并且判定是否已经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当还未操作第一制动部件1时,前进至步骤S4并且判定车辆速度是否低于预定车辆速度(缓行控制上限车辆速度)。当车辆速度不低于预定车辆速度时,前进至步骤S5并且判定从定速巡航节流(定速巡航TH)输出起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段。当在步骤S5判定出从定速巡航节流输出起还未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在步骤S10将节流阀开口设定为[(定速巡航TH×(100-驱动力限制)/100]。设定定速巡航TH,使得其具有图9示出的节流阀开口和车辆速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至S4的判定不同于上述判定时,前进至步骤S13将节流阀开口设定为[节流阀手柄Ga的操作程度(AP)×{(100-驱动力限制)/100}+怠速TH]。图11示出了节流阀手柄Ga的操作程度(AP)和节流阀开口(TH)之间的关系。

相反,当在步骤S5判定出从定速巡航节流输出起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前进至步骤S6并且判定是否已经操作第二制动部件2。当在步骤S6判定出还未操作第二制动部件2时,前进至步骤S7并且判定车辆速度是否高于设定车辆速度。当判定出车辆速度高于设定车辆速度时,前进至步骤S11并且将节流阀开口设定为通过从当前节流阀开口(TH)减去ΔTH获得的值。当在步骤S6判定出已经操作第二制动部件2时,前进至步骤S10将节流阀开口设定为[定速巡航TH×(100-驱动力限制)/100]。

当在步骤S7判定出车辆速度不高于设定车辆速度时,前进至步骤S8并且判定车辆速度是否低于通过从设定车辆速度减去Δ车辆速度获得的值。当判定出车辆速度高于该值时,前进至步骤S10并且将节流阀开口设定为{定速巡航TH×(100-驱动力限制)/100}。另一方面,当判定出车辆速度低于该值时,前进至步骤S9并且判定车辆的加速度是否小于预定值(定速巡航控制的控制加速上限)。当车辆的加速小于预定值时,前进至步骤S12并且将节流阀开口设定为通过将ΔT H添加至当前节流阀开口(TH)获得的值。

然后,将参考图12的流程图描述本实施例的传动比控制。

首先,其判定是否已经通过操作部件9选择C档位(步骤S1),是否已经执行加速操作(步骤S2),是否已经操作第一制动部件(步骤S3),是否已经操作第二制动部件(步骤S4),节流阀开口(TH)是否小于预定节流阀开口(用于发动机制动的比率控制节流阀开口上限)(步骤S5)以及车辆速度是否高于设定车辆速度(步骤S6)。当还未选择C档位,已经执行加速操作,已经操作第一或者第二制动部件,节流阀开口大于预定节流阀开口,并且车辆速度低于设定车辆速度,所有这些前进至步骤S9,通过图13示出的传动比设定表来设定目标比率。

另一方面,当已经选择C档位,还未操作加速器,还未操作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节流阀开口小于预定节流阀开口,并且车辆速度高于设定车辆速度时,前进至步骤S7并且判定减速度是否大于0(即车辆是否减速)。当在步骤S7判定出车辆的减速度小于0时,前进至步骤S8,设定通过将Δ比率添加至当前目标比率所获得的目标比率,然后前进至步骤S10,基于设定目标比率来执行反馈(FB)控制。当在步骤S7判定出车辆的减速度大于0时,跳过步骤S8,前进至步骤S10。

然后,将参考图14的流程图描述本实施例的离合器控制。

首先,在步骤S1判定在驾驶员需求判定(见图6)中设定的离合器控制要求是否是OFF。当判定出其是OFF时,前进至步骤S3并且将离合器K变为OFF,当判定出其不是OFF时,前进至步骤S2,判定离合器控制要求是否是缓行。当在步骤S2判定出离合器控制要求是缓行时,在步骤S4对离合器K执行缓行控制。当在步骤S2判定出离合器控制要求不是缓行时,对离合器K执行正常行驶。离合器K具有的转矩容量(TC)特性如图15所示。

然后,将参考图16的流程图描述在本实施例的缓行时的离合器控制。

如上所述,缓行控制是在驱动源E的怠速条件下移动车辆的控制,无加速操作,以便能够低速度行驶而无任何加速操作。通过将离合器位置角度设定为θC1来执行这种缓行控制,使得离合器转矩容量(TC)变成如图15所示的预定值。

首先,在步骤S1判定从输出至致动器以将离合器设定到离合器位置角度(θC1)起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段。当还未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前进至步骤S9,将缓行控制中的初始离合器位置角度设定为θC1(θC=θC1)。当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开始用于缓行控制的反馈控制(反馈控制用于保持驱动源E的怠速旋转以及用于保持离合器转矩容量)。

下文为用于保持怠速旋转的反馈控制。也即,判定驱动源E的怠速旋转是否高于预定值1(步骤S2)以及驱动源E的怠速旋转是否低于预定值2(步骤S3)。当在步骤S2驱动源E的怠速旋转高于预定值1时,前进至步骤S5,降低怠速旋转以获得“怠速TH=怠速TH-ΔTH”,当在步骤S3驱动源E的怠速旋转低于预定值2时,前进至步骤S6,增加怠速旋转以获得“怠速TH=怠速TH+ΔTH”。

另一方面,下文为用于保持离合器转矩容量的反馈控制。也即,在步骤S4判定供给至驱动源E的燃料(喷射的燃料)是否多于预定值。当喷射的燃料不多于预定值时,将离合器位置角度设定为通过在步骤S8从离合器位置角度(θC)减去微小角度(ΔθC)获得的值(θC-ΔθC)并且增加离合器转矩容量。当喷射的燃料多于预定值时,将离合器位置角度设定为通过在步骤S7将微小角度(ΔθC)添加至离合器位置角度(θC)获得的值(θC+ΔθC)并且降低离合器转矩容量。

然后,将参考图17的流程图描述本实施例的行驶的离合器控制。

如上所述,对于行驶的离合器控制是基于加速操作等用于行驶或者起动车辆的控制。首先,判定离合器差动旋转是否在预定值内(步骤S1)。当判定出离合器差动旋转在预定值内时,判定出将执行正常行驶并且前进至步骤S7以将离合器位置角度(θC)设定为0(离合器:开启)。当判定出离合器差动旋转不在预定值内时,前进至步骤S2,判定从输出至致动器以设定离合器位置角度(θC2)起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段。

当在步骤S2判定出还未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判定出将执行起动控制,然后前进至步骤S4以设定起动控制中的初始离合器位置角度(θC=θC2)。当在步骤S2判定出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实施用于行驶控制的反馈控制。下文为行驶的反馈控制。也即,判定发动机旋转是否高于预定值(步骤S3)。当其高于预定值时,在步骤S5将离合器位置角度设定为通过从离合器位置角度(θC)减去微小角度(ΔθC)获得的值(θC-ΔθC)以增加离合器转矩容量。当在步骤S3判定出发动机旋转不高于预定值时,在步骤S6将离合器位置角度设定为通过将微小角度(ΔθC)添加至离合器位置角度(θC)获得的值(θC+ΔθC),以降低离合器转矩容量。

然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如图18和图19所示,该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的类型也是由坐在鞍座座椅上的驾驶员通过操纵把手驱动,并且包括:驱动源(发动机)E;把手H;两个操作部件,用于执行制动操作,包括第一制动部件1和第二制动部件2’;变速器Z,其由步进变速器形成;离合器K;驱动源ECU3,其作为发动机控制部件;以及变速器ECU6。在第二实施例中还使用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两轮车辆中,安装了由驾驶员的脚操作的第二制动部件2’。第二制动部件2’包括脚制动器,其由坐在鞍座座椅上的驾驶员的脚操作,当通过制动器操作检测传感器S2检测到驾驶员的脚运动时,两轮车辆能够通过后轮制动器RB制动。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变速器Z和离合器K布置在从驱动源E至驱动轮D的功率变速器路径中间。变速器Z是设置有爪形离合器的步进变速器,其能够根据通过操作部件9设定的模式自动换档至预定齿轮级。变速器Z能够由传动比控制部件7控制,并且当其设定为D档位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自动齿轮换档)适于将驱动源E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D,当其设定为N档位时不将驱动源E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D。

如图19所示,变速器ECU6进一步电连接至车辆速度传感器S7和换档鼓角度传感器S12,换档鼓角度传感器S12用于根据变速器Z的换档鼓Za的旋转角度来检测爪形离合器的状态(传输状态以及功率中断的状态),以获取车辆速度和爪形离合器的状态。附图标记S4指代电连接至驱动源ECU3的发动机旋转传感器。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变速器ECU6包括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4,用于基于第一制动部件1和第二制动部件2’的操作情况来判定用于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驾驶员需求,并且被构造为使得其能够基于通过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4判定出的驾驶员需求来执行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控制。这使得能够根据第一制动部件1和第二制动部件2’的操作情况改变控制程度来执行定速巡航控制部件5的控制,能够降低用于定速巡航控制所需的开关以及开关操作的数量,因而能够改善涉及定速巡航控制的可操作性。

虽然描述了本实施例的鞍乘型车辆,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描述及图示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使用不同于操作部件9的其他部件作为用于起动定速巡航控制的部件。此外,除了通过驱动力限制部件的设定车辆速度以及限制程度,定速巡航控制部件进行的车辆的控制程度能够是用于定速巡航控制的其他控制度,诸如加速度、减速度、车辆距离等。此外,除了发动机(内燃机)能够使用其他驱动源,诸如电动机等。此外,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并不限于描述及图示的两轮车辆,因而能够应用至任何其他类型车辆,诸如由坐在鞍座座椅上的驾驶员驱动以及通过把手操纵的车辆。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其他鞍乘型车辆,虽然它们具有不同外观以及该申请中未描述的其他功能,只要它们是能够根据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的操作情况改变控制程度并且能够通过定速巡航控制部件控制的鞍乘型车辆即可。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第一制动部件

2、2’ 第二制动部件

3 驱动源ECU

4 驾驶员需求判定部件

5 定速巡航控制部件

6 变速器ECU

7 传动比控制部件

8 离合器控制部件

9 操作部件

10 指示部件

11 鞍座座椅

12 侧脚架

13 主脚架

H 把手

E 驱动源(发动机)

K 离合器

Y、Z 变速器

FB 前轮制动器

RB 后轮制动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