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以及空调格栅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4906阅读:5553来源:国知局
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以及空调格栅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安装部件上安装空调格栅(air conditioning grille)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以及空调格栅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设置在车厢的前部的仪表板上设置有用于使来自空调装置的空调用气体吹向车厢内的空调格栅(通风格栅(ventilator grille))(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2)。

这种仪表板具备有:仪表板本体;以及安装在该仪表板本体的乘坐人员侧的面的装饰件(安装部件)。在这种仪表板中,将空调格栅的气体吹出部安装于设置在装饰件上的格栅安装口中,从而使来自空调装置的空调用气体从安装在装饰件上的空调格栅的气体吹出部吹向乘坐人员。

在该空调格栅的向装饰件安装的安装结构中,空调格栅的对装饰件的格栅安装口的安装是,一般情况下向气体吹出部的开口方向(几乎为车辆前后方向)安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408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121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依据设计上的需求,考虑到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将装饰件的格栅安装口的上下的边框设成细的横条状,在此横条状部分的背面侧突设形成有用于安装空调格栅的安装凸台(mounting boss),并对该安装凸台安装空调格栅的结构,但是,如果将格栅安装口的上下的边框设成细的横条状的话,上述的安装凸台不得不从与空调格栅中的呈筒状的格栅本体干涉的位置突出,因此存在有难以设置用于安装空调格栅的安装凸台的问题。

此外,在设计上,欲使形成于空调格栅的乘坐人员侧的气体吹出部的周围的外周法兰部配设于比装饰面还要靠乘坐人员侧的情况下,通过从乘坐人员侧插入筒状的格栅本体而格栅安装口中而使外周法兰部抵接于装饰面来在装饰件上安装空调格栅。

而且,通常,从乘坐人员侧安装空调格栅时,在空调格栅的格栅本体的外侧面安装弹簧,并使装饰件中的格栅安装口的周缘部的两面夹持于该弹簧和空调格栅的外周法兰部之间,据此使空调格栅的气体吹出部保持于装饰件上。

在这种情形中,在设计上,当将设置于装饰件上的格栅安装口设成并不是开口状的、例如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的情况(尤其是,设成在上下的边框具有细的横条状部分的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的情况)下,筒状的格栅本体的气体吹出部的外周会出现对装饰件的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的周缘部无法固定的部分,因此无法使格栅本体的气体吹出部稳定地保持在装饰件上。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在设计上,将安装部件的格栅安装部形成为缺口状的情况下,能够使空调格栅的格栅本体的气体吹出部稳定地保持于安装部件的格栅安装部上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构成为将格栅安装部设置在安装部件,并将具有气体吹出部的空调格栅安装于该格栅安装部。其中,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格栅安装部形成为能够将所述空调格栅从与所述气体吹出部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的缺口状,并且所述安装部件的背面侧设置有格栅固定部,所述空调格栅设置有比所述安装部件的表面还要靠表面侧配置的外周法兰,并且所述空调格栅设置有从背面侧安装于所述格栅固定部的格栅保持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此结构,在设计上,即使将安装部件的格栅安装部形成为缺口状,也能够使空调格栅的格栅本体的气体吹出部稳定地保持于安装部件的格栅安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备有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的仪表板的概略立体图。

图2为示出安装有图1的装饰件的仪表板本体的乘坐人员侧的面的图。

图3为卸下了图1中的空调格栅单元的状态下的装饰件的背面图。

图4为在省略了图3的空调格栅的风向调节部以及关断门的同时卸下了图3的格栅固定螺丝的状态下示出的装饰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卸下了图3的空调格栅单元的状态下的说明图。

图5B为图5A的格栅安装部的放大说明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右侧视图。

图8为沿图1、图3的A1-A1线以及A2-A2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7的右侧视图。

图10为沿图4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沿图4的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空调格栅安装结构所涉及的实施方式。

(构成)

图1的整体立体图所示的仪表板1具备有:仪表板本体2、以及设置在该仪表板本体2的乘坐人员侧的面的增饰用的装饰件3(安装部件)。该装饰件3安装在仪表板本体2的副驾驶座侧部分的外表面(车厢内侧的面),并从车宽方向的中央向车宽方向的右端侧细长地延伸。

如图2所示,该仪表板本体2设置有多个爪安装孔2a,这些爪安装孔2a几乎沿着用于安装装饰件3的部分的周缘部而设置。此外,仪表板本体2的用于安装装饰件3的部分的内侧设置有格栅插入孔2b以及格栅插入孔2c、2d,该格栅插入孔2b位于车宽方向的右端部,该格栅插入孔2c、2d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格栅插入孔2d的上方设置有格栅安装孔2a’。

如图1所示(一并参见图6、图7),上述的装饰件3具有:纵壁W、以及设置在该纵壁W的上缘部的位置的法兰部F。该法兰部F从纵壁W的上缘部朝着仪表板本体2以前倾并向上倾斜的方式延伸。另外,仪表板本体2以及装饰件3具有复杂的三维(弯曲)形状。

该装饰件3的背面构成为如图3所示那样,纵壁W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卡止爪Cp。该卡止爪Cp插入并嵌合于图2的仪表板本体2的多个爪安装孔2a中,据此装饰件3如图1所示那样被安装于仪表板本体2。

另外,图3示出左右反转图1的装饰件3的状态下的背面侧,图3的装饰件3的右端部与图1的装饰件3的左端部相对应。

而且,如图1所示,装饰件3的右端部安装有右侧的乘坐人员用的空调格栅4(侧方通风格栅(side ventilator grille)),装饰件3的左端部安装有右侧以及左侧的乘坐人员用的空调格栅单元5(中央通风格栅(center ventilator grille))。

其中,空调格栅单元5一体地具有左侧的乘坐人员用的空调格栅6和右侧的乘坐人员用的空调格栅7。这些空调格栅4、6、7用于与配设在仪表板1内的未图示的空调装置连接而使已被调和的气体向车厢内吹出。

为了安装空调格栅4、6、7,图1的装饰件3的纵壁W的右端部(图3的左端部)形成有向图3的左方开放的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3a。此外,图1的装饰件3的左端部(仪表板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侧的端部)形成有如图4、图5A那样向右方(在图1中为左方)开放的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3b。格栅安装部3a以及格栅安装部3b呈进深侧比入口侧变窄的缺口状。

其中,格栅安装部3a与仪表板本体2的格栅插入孔2b对应而设置,格栅安装部3b与仪表板本体2的格栅插入孔2c、2d对应而设置。

上述的空调格栅6为如图6~图11所示那样的部件,主要如图8的剖视图所示那样,具有:筒状的格栅本体6a、设置在该格栅本体6a的乘坐人员侧的气体吹出部6a1、设置在该气体吹出部6a1的风向调节部(louver)6b、以及设置在格栅本体6a内的关断门(shutoff door)6c。

同样地,空调格栅7具有:筒状的格栅本体7a、设置在该格栅本体7a的乘坐人员侧的气体吹出部7a1、设置在该气体吹出部7a1的风向调节部7b、以及设置在格栅本体7a内的关断门7c。

此外,空调格栅单元5的气体吹出部6a1、7a1的开口端侧一体地具有构成表面装潢的外周法兰5a。该外周法兰5a具有如下的形状:即,在嵌入于呈复杂的三维形状的装饰件3的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3b中的状态下抵接配置于格栅安装部3b的外表面侧的复杂的三维形状。

以下,说明具备有空调格栅6、7的空调格栅单元5的、向装饰件3安装的安装结构。另外,由于空调格栅4和空调格栅6、7的向装饰件3安装安装结构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对空调格栅6、7的向装饰件3安装的安装结构的说明来省略掉空调格栅4的向装饰件3安装的安装结构的图示以及说明。

该安装结构具有:如图5A所示那样的、设置在装饰件3(安装部件)的背面的格栅固定部8、8a及格栅固定部9、9a、以及针对格栅固定部8、8a及格栅固定部9、9a,如图4所示那样,用于安装空调格栅6、7的被安装部10、10a及被安装部11、11a。

(关于装饰件3的格栅固定部8、8a以及格栅固定部9、9a)

如图5A所示,该格栅固定部8、8a采用凸台(boos)。其中,设置在装饰件3的格栅固定部8位于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3b的上缘部。设置在装饰件3的格栅固定部8a位于格栅安装部3b的车宽方向中的与开放端3b1(图5A的右端或者入口侧)相反一侧(进深侧)的端部附近。

此外,设置在装饰件3的格栅固定部9、9a分别位于格栅安装部3b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附近(格栅固定部8的两侧)。如图5A、图5B所示,这些格栅固定部9、9a同时具备有:设有格栅安装孔12a的格栅安装用的凸台12、以及相对装饰件3定位空调格栅6的定位用突部13(定位部)。另外,作为格栅固定部8的凸台和格栅固定部9的凸台12被设定成相同高度。

在此,上述的空调格栅6、7通过将空气吹出部6a1、7a1从图5A的开放端3b1侧向进深侧插入而设置于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3b内(格栅插入方向Ig)。因此,上述的凸台12及定位用突部13对格栅插入方向Ig从跟前侧向进深侧相邻而并排设置。另外,该格栅插入方向Ig成为与筒状的格栅本体6a、7a几乎正交的方向、即与空气吹出部6a1、7a1的气体吹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几乎为车宽方向)。

而且,上述的格栅固定部9、9a具有十字状的凸条部,该十字状的凸条部由向车宽方向延伸并与凸台12一体设置的橫凸条14和相对于橫凸条14向纵方向延伸的纵凸条15构成。该橫凸条14和纵凸条15的、交叉部16(含交叉部附近的部分)成为上述的定位用突部13并形成为比凸台12的端面还要高出(参见图10),除了交叉部16以外的部分则形成为与凸台12的端面相同高度。

而且,橫凸条14形成有:如图10的横剖图所示那样从凸台12向交叉部16倾斜并达到交叉部16的高度的倾斜引导部14a、以及位于与交叉部16相反一侧的定位用台阶部14b(参见图5B)。此外,如图5B、图11所示,纵凸条15形成有位于交叉部16的两侧的定位用台阶部15A、15B。

(关于空调格栅6、7的被安装部10、10a以及被安装部11、11a)

如图8所示,空调格栅6、7的格栅本体6a、7a在乘坐人员侧具有上述的气体吹出部6a1、7a1。其中,气体吹出部6a1的外侧面设置有图3、图4的被安装部10、11,气体吹出部7a1的外侧面设置有被安装部10a、11a。

该被安装部10、11与图5A的装饰件3的格栅安装部8、9对应而设置,被安装部10a、11a与图5A的装饰件3的格栅固定部8a、9a对应而设置。

如图4所示,被安装部10、10a为在向气体吹出部6a1、7a1的外侧面突设的突出片17(格栅保持片)上设置有插入孔18的部分。另外,图4为在省略了图3的空调格栅6、7的风向调节部6b、7b以及关断门6c、7c的同时,卸下了图3的格栅固定螺丝的状态下示出的装饰件的局部放大图。

此外,被安装部11、11a分别具有从图8的气体吹出部6a1、7a1的外侧面的上缘部(上面)如图4那样突设的格栅保持片19。该格栅保持片19具备有:与气体吹出部6a1、7a1一体设置并沿上方延伸的厚壁(参见图10)的基端板部19a、以及从基端板部19a的前端部朝着横向几乎垂直地设置的薄壁的弹性板部19b。如图4所示,从装饰件3的背面侧观察格栅保持片19时,格栅保持片19由基端板部19a和弹性板部19b形成为L字状。

在此,如上所述,若将空调格栅6、7的向格栅安装部3b插入的方向设定为格栅插入方向Ig,弹性板部16b则从基端板部19a的前端部朝着与格栅插入方向Ig相同的方向突出。而且,基端板部19a设置有与凸台12的格栅安装孔12a相配的插入孔20,弹性板部19b设置有用于收容橫凸条14和纵凸条15的交叉部16的长方形状的定位孔(locating hole)21。

据此,将空调格栅6、7的气体吹出部6a1、7a1从开放端侧插入于格栅安装部3b时,弹性板部19b由设置在定位用突部13的倾斜引导部14a引导而变形同时向与格栅插入方向Ig相同的方向移动。

若弹性板部19b伴随着该移动而面向定位用突部13的交叉部16(定位部),弹性板部19b则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从而如图10、图11那样交叉部16嵌合于定位孔21中(参见图4)。在此位置处,如图10所示那样定位孔21的车宽方向的端缘抵接于定位台阶部14b,并且如图11所示那样定位孔21的上下方向的端缘以几乎无缝隙的状态面向于定位台阶部15a、15b,据此如图4所示那样插入孔20与装饰件3侧的凸台12相配合。此时,设置在空调格栅6、7的被安装部10、10a的插入孔18、18与装饰件3侧的作为格栅固定部8、8a的凸台相配合。

在此状态下,如图8、图10那样插入孔18中插入格栅固定螺丝22,并将该格栅固定螺丝22从背面侧螺合于设置在装饰件3侧的作为格栅固定部8(8a)的凸台中。此外,如图10那样插入孔20中插入格栅固定螺丝23,并该格栅固定螺丝23从背面侧螺合于设置在装饰件3侧的格栅固定部9(9a)的凸台12中。据此,空调格栅6、7的气体吹出部6a1、7a1安装于装饰件3的格栅安装部3b。

将安装在该装饰件3上的空调格栅6、7的格栅本体6a、7a插入于仪表板本体2的格栅插入孔2c、2d中,并连接于未图示的空调装置。此时,如图8所示,格栅本体6a、7a的外周面安装有弹性保持片24、25。在将格栅本体6a、7a插入于格栅插入孔2c、2d的时,该弹性保持片24、25的倾斜板部24a、25a与格栅插入孔2c、2d弹性接触而弯曲。

在这种状态下,设置在装饰件3的上述各卡止爪Cp已被嵌合于设置在仪表板本体2的上述各爪安装孔2a中时,格栅本体6a、7a的弹性保持片24、25的倾斜板部24a、25a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从而设置在弹性保持片24、25的自由端的卡止台阶部24b、25b卡止于仪表板本体2的格栅插入孔2c、2d的卡合台阶部2c1、2d1(参见图8)。据此,装饰件3固定于仪表板本体2。

进而,空调格栅6设置有与图2的格栅安装孔2a’嵌合保持的格栅安装爪6cp(格栅固定机构)。除此以外,如图9所示,空调格栅6、7的外周法兰5a的下缘部还设置有一对安装片26、26,从车辆后方侧将固定螺丝(未图示)插入至设置在该安装片26、26的螺丝插入孔26a、26a中之后,将该固定螺丝螺固于仪表板本体2,据此将空调格栅6、7的外周法兰5a的下缘部固定于仪表板本体2。

据此,空调格栅6、7的外周法兰5a通过作为固定机构的格栅安装爪6cp以及固定螺丝(未图示)来固定于仪表板本体2,因此即使在装饰件3的设置有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3b的部分上无法设置向仪表板本体2固定的固定部,也能够将装饰件3的设置有缺口状的格栅安装部3b的部分借助空调格栅6、7来固定于仪表板本体2。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以下,汇总并说明上述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的作用、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中,将格栅安装部3b设置在安装部件(装饰件3),并将空调格栅(6、7)的气体吹出部(6a1、7a1)安装在格栅安装部3b。而且,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所述格栅安装部3b形成为能够将所述空调格栅(6、7)的所述气体吹出部(6a1、7a1)从与该气体吹出部(6a1、7a1)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的缺口状。所述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背面侧设置有定位用突部13及安装孔(格栅安装孔12a)。所述空调格栅(6、7)设置有格栅保持片19(参见图4),该格栅保持片19具有:外嵌于所述定位用突部13而进行定位保持的定位孔21、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孔(格栅安装孔12a)的固定机构(格栅固定螺丝23)的插入孔20。该格栅保持片19设置有至少位于所述插入孔20和所述定位孔21之间的铰链部19c,在将所述气体吹出部(6a1、7a1)从与该气体吹出部(6a1、7a1)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于所述格栅安装部3b时,所述铰链部19c在所述定位用突部13处部分地弹性变形。

在此,将格栅保持片19由厚壁的基端板部19a和连设在该基端板部19a的薄壁的弹性板部19b形成,并将该基端板部19a和弹性板部19b之间的连设部当作铰链部19c也可。此外,格栅保持片19上设置划分沟而将其划分为设置有定位孔21的部分和设置有插入孔20的部分,并通过将该格栅保持片19的设置有划分沟的部分设成薄壁来将该薄壁的部分当作铰链部19c也可。

根据此结构,在设计上,即使将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格栅安装部3b形成为缺口状(尤其是,只有上边具有细的横条状部分的缺口状等),也能够使空调格栅(6、7)的格栅本体(6a、7a)的气体吹出部(6a1、7a1)稳定地保持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

即,在给安装部件(装饰件3)安装空调格栅(6、7)时,空调格栅(6、7)从与所述气体吹出部(6a1、7a1)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格栅安装部3b中,据此在定位用突部13的作用下弹性板部19b克服自身的弹性力而弯曲之后,若定位孔21面向了定位用突部13,弹性板部19b则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据此,定位用突部13嵌合于弹性板部19b的定位孔21中而空调格栅(6、7)相对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定位,并且(相互成为复杂的三维形状的)空调格栅(6、7)嵌入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格栅安装部3b中而安装部件(装饰件3)位于空调格栅(6、7)的外周法兰5a和格栅保持片19之间,从而相互限制(约束)彼此,据此空调格栅(6、7)暂时保持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上。此时,例如,将格栅安装部3b设成进深侧比入口侧(非常微量地)变窄的缺口状,从而能够利用楔嵌效果来提高空调格栅(6、7)和安装部件(装饰件3)之间的相互约束力。而且,在此状态下,将安装部件(格栅固定螺丝23)从背面侧插入于格栅保持片19的插入孔20中,并将安装部件(格栅固定螺丝23)安装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侧的安装部9(9a)的安装孔(格栅安装孔12a)中,据此空调格栅(6、7)的气体吹出部(6a1、7a1)被安装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格栅安装部3b。

如此给安装部件(装饰件3)安装空调格栅(6、7)时,通过使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定位用突部13与格栅保持片19的插入孔20嵌合(卡合)来使安装部件(装饰件3)保持(夹持)于格栅保持片19和外周法兰5a之间,据此使空调格栅(6、7)的气体吹出部(6a1、7a1)简单且迅速地暂时保持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

而且,在此暂时保持状体下,将安装部件(格栅固定螺丝23)插入于格栅保持片19的插入孔20中并将安装部件(格栅固定螺丝23)插入固定(螺固)于安装孔(格栅安装孔12a),据此将空调格栅(6、7)的气体吹出部(6a1、7a1)确切且稳定地安装于安装部件(装饰件3)的格栅安装部3b。

(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中,所述格栅保持片19具备有:与所述空调格栅(6、7)的气体吹出部(6a1、7a1)的外侧面一体设置的厚壁的基端板部19a、以及从该基端板部19a的前端部沿着向所述格栅安装部3b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薄壁的弹性板部19b。而且,所述基端板部19a设置有所述插入孔20,所述弹性板部19b设置有所述定位孔21,并且所述铰链部19c设置在所述弹性板部19b向所述基端板部19a过渡的连设部上。

根据此结构,弹性板部19b的、从向所述基端板部19a过渡的连设部至前端为止的部分在铰链部19c的作用下其弯曲变得容易,因此将空调格栅(6、7)从格栅插入方向Ig插入于格栅安装部3b时,格栅保持片19的弹性板部19b在定位用突部13的作用下其整体弹性变形之后,当定位孔21面向了定位用突部13时,弹性板部19b的整体则在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恢复为平板状,从而弹性板部19b的定位孔21容易外嵌于定位用突部13。

(3)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部件为安装在仪表板本体2上的装饰件3。

根据此结构,能够将空调格栅(6、7)利用装饰件3来容易安装于仪表板本体2。

(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中,所述装饰件3具有:纵壁W、以及设置在该纵壁W的上缘部并向所述仪表板本体2侧延伸的法兰部F,并且所述格栅安装部3b是保留所述法兰部F并部分切除所述纵壁W而形成的部分。

根据此结构,能够将装饰件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缩小至与空调格栅(6、7)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几乎相同的高度。据此,能够提高装饰件3的设计的自由度,从而将装饰件3的设计能够根据空调格栅(6、7)的形状等而自由设计。而且,即使是装饰件3的法兰部F没能保持于空调格栅(6、7)的外周法兰5a和弹性保持片24、25之间的状态下也能够将空调格栅(6、7)安装于装饰件3上。

(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中,所述装饰件3利用卡止爪Cp来安装于仪表板本体2,并且在设置有所述格栅安装部3b的位置处,所述空调格栅(6、7)利用格栅固定机构(格栅安装爪6cp、固定螺丝(未图示)等)来安装于仪表板本体2。

根据此结构,格栅安装部3b即使为缺口状,也能够将固定有空调格栅(6、7)的装饰件3利用设置在装饰件3上的卡止爪Cp来安装于仪表板本体2,并且在设置有所述格栅安装部3b的位置处,将所述空调格栅(6、7)利用格栅固定机构(格栅安装爪6cp、固定螺丝等)来安装于仪表板本体2,据此能够将装饰件3以及空调格栅(6、7)以稳定的状态安装于仪表板本体2。

附图标记说明

1:仪表板;3:装饰件(安装部件);3b:格栅安装部;5:空调格栅单元;5a:外周法兰;6:空调格栅;6a:格栅本体;6a1:气体吹出部;6cp:格栅安装爪(格栅固定机构);7:空调格栅;7a:格栅本体;7a1:气体吹出部;8:格栅固定部;8a:格栅固定部;9:格栅固定部;9a:格栅固定部;10:被安装部;10a:被安装部;11:被安装部;11a:被安装部;12a:格栅安装孔;13:定位用突部;19:格栅保持片;19a:基端板部;19b:弹性板部;19c:铰链部;20:插入孔;21:定位孔;22:格栅固定螺丝(固定机构);23:格栅固定螺丝(固定机构);Ig:格栅插入方向;Cp:卡止爪;F:法兰部;W:纵壁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发明基于2014年4月25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90766主张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全部通过引用而并入本说明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