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5196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儿童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和安全带通常是专门为成人设计的,当身材和成人相差很大的儿童在使用普通安全带时,丝毫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在车祸发生时,还会因为此种原因造成儿童致命的腰部挤伤和脖子、脸颊等处的压伤。因此,儿童乘坐汽车时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有束缚设备,仅供儿童乘坐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儿童以保障儿童安全的座椅。如专利公告号CN102009606B公开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身和底座,椅身与底座连结并且两者间相对位置可调,借助椅身与底座相对位置的不同,该儿童座椅可选择性地处于直立状态或斜躺状态。由于椅身与底座之间是活动可调的连结关系,因此椅身与底座之间连结的稳固程度决定了汽车安全座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身与底座调节时相对位置不稳固,安全性较低,且椅身的倾角调节机构结构复杂,调节不方便。此外,市场上出售的儿童安全座椅,其头靠调节机构的结构也非常多,如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0820037452.7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头靠调节机构”,其披露了一种插板配合分段齿进行调节的头靠调节机构;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120485026.1的“一种在汽车上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其披露了一种螺杆式调节的头靠调节机构;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320127358.1的“儿童安全座椅”,其披露了一种拉杆式调节的头靠调节机构。上述专利所披露的头靠调节机构都有各自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随着人们对于儿童乘车安全的不断关注,能在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上推出更多的、具有不同结构和操作方式的头靠调节机构,也必然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位置调节可靠、安全性较高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椅身及头靠,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道座,所述椅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滑槽,所述滑道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杆,所述椅身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提拉块,所述滑道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相对应的第二导向滑槽,所述提拉块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所述提拉块通过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椅身铰接,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的壁上并列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提拉块与所述椅身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用于使所述提拉块具有相对于所述滑道座转动的趋势,以迫使所述第三滑杆卡入相应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椅身的椅背上固定连接有背靠板,所述椅背与所述背靠板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有头靠板,所述头靠安装于所述头靠板的顶部;所述头靠板上竖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头靠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限位柱,所述拉杆与所述头靠板之间设置有拉杆弹簧,所述拉杆弹簧用于使所述拉杆具有相对于所述头靠板下移的运动趋势;所述拉杆的底端通过下联动臂铰接有下锁定块,当所述拉杆相对于所述头靠板竖直运动时,所述下锁定块在所述下联动臂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头靠板横向往复运动;所述背靠板的侧边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下锁定块锁定配合的背靠板锁定孔。进一步地,所述椅身上设置有椅身骨架,所述椅身骨架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椅身的底部,所述椅身上还设有与所述椅身骨架相配合的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滑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椅身骨架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椅身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杆滑移配合的活动槽,当所述提拉块相对于所述滑道座转动时,所述第三滑杆在所述活动槽内往复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头靠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靠,所述侧靠通过滑动板与所述头靠板横向滑移配合;所述背靠板上具有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个斜滑槽,每个所述滑动板上均设有与相应所述斜滑槽对应设置的斜滑块;当所述头靠板通过所述滑动板带动所述侧靠竖直运动时,所述滑动板也在所述斜滑块与所述斜滑槽的配合作用下,驱动所述侧靠相对于所述头靠板横向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底端铰接有两个所述下联动臂,两个所述下联动臂呈“八”字形设置,两个所述下联动臂的自由端均铰接有所述下锁定块,所述背靠板的两条侧边对称设置有若干所述背靠板锁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头靠板与所述背靠板之间还设有肩带板,所述肩带板具有供肩带穿出的肩带孔;所述肩带板与所述头靠板竖向滑移配合,所述肩带板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头靠板对应设置的限位块,所述肩带板与所述头靠板之间设置有肩带板弹簧,所述肩带板弹簧用于使所述肩带板具有相对于所述头靠板上移的运动趋势;所述拉杆的上部通过上联动臂铰接有上锁定块,当所述拉杆相对于所述头靠板竖直运动时,所述上锁定块在所述上联动臂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头靠板横向往复运动;所述肩带板的侧边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锁定块锁定配合的肩带板上锁定孔和肩带板下锁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头靠板上设有导向滑块,所述肩带板设有与所述导向滑块滑移配合的肩带板导向滑槽。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上部铰接有两个所述上联动臂,两个所述上联动臂呈“八”字形设置,两个所述上联动臂的自由端均铰接有所述上锁定块,所述肩带板的两条侧边均对应设有所述肩带板上锁定孔和所述肩带板下锁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ISOFIX连接支架,所述ISOFIX连接支架包括连接轴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两端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与所述连接轴配合连接的固定座、套接于所述固定座外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自由端设置有ISOFIX接口,所述固定座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定位销孔,所述伸缩臂上设置有定位锁,所述定位锁上具有与所述定位销孔相适配的定位销。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锁包括与所述伸缩臂铰接的锁扣,所述锁扣上设置有所述定位销,所述锁扣与所述伸缩臂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用于迫使所述锁扣驱动所述定位销插入相应所述定位销孔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椅身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固可靠、连接强度较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当需要调整椅身的倾斜角度时,只需先扳动提拉块,使提拉块相对于滑道座转动,迫使第三滑杆脱离限位槽并进入到第二导向滑槽中,限位槽对第三滑杆的限位作用消失,此时拉动提拉块,使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同步沿第二导向滑槽滑动,由于提拉块与椅身通过第二滑杆铰接,也使得椅身随提拉块同步运动,此时第一导向滑槽与第一滑杆之间也相应地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实现对椅身的角度调节;当需要调节头靠的高度时,只需先向上拉动拉杆,使拉杆弹簧被压缩,拉杆在上移过程中,通过下联动臂对下锁定块施加横向拉力,迫使下锁定块脱离背靠板锁定孔,拉杆处于解锁状态,此时通过头靠板的升降移动,便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头靠高度的调节。本发明整体结构设置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椅身与头靠之间的爆炸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头靠板与侧靠之间的配合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肩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ISOFIX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ISOFIX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7中:1、底座;2、椅身;21、第一导向滑槽;22、椅身骨架;23、支撑骨架;24、活动槽;25、椅背;3、头靠;4、滑道座;41、第一滑杆;42、第二导向滑槽;43、限位槽;5、提拉块;51、第二滑杆;52、第三滑杆;53、复位拉簧;6、背靠板;61、背靠板锁定孔;62、斜滑槽;7、头靠板;71、限位柱;72、导向滑块;8、拉杆;81、限位孔;82、下联动臂;83、下锁定块;84、上联动臂;85、上锁定块;86、拉杆弹簧;9、侧靠;10、滑动板;101、斜滑块;11、肩带板;111、肩带孔;112、肩带板导向滑槽;113、限位块;114、肩带板弹簧;115、肩带板上锁定孔;116、肩带板下锁定孔;121、连接轴;122、固定座;1221、定位销孔;123、伸缩臂;1231、避让孔;124、固定螺栓;125、ISOFIX接口;126、锁扣;127、定位销;128、复位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1、椅身2及头靠3,底座1上设置有滑道座4,椅身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滑槽21,滑道座4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滑槽21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杆41,椅身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提拉块5,滑道座4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滑槽21相对应的第二导向滑槽42,提拉块5上安装有分别与第二导向滑槽42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杆51和第三滑杆52,提拉块5通过第二滑杆51与椅身2铰接。第二导向滑槽42的壁上并列设有若干限位槽43,提拉块5与椅身2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53,复位拉簧53用于使提拉块5具有相对于滑道座4转动的趋势,以迫使第三滑杆52卡入相应限位槽43内。优选地,为了提高提拉块5的复位效果,提拉块5与椅身2之间设置有一对复位拉簧53,更具体地说,为了安装方便,复位拉簧53的一端连接至椅身2的底部,复位拉簧5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滑杆52。初始状态下,第三滑杆52在复位拉簧53的作用下卡设于限位槽43中,此时无法拉动提拉块5,使得椅身2也无法相对于底座1运动;当需要调整椅身2的倾斜角度时,只需先扳动提拉块5,使提拉块5相对于滑道座4转动,迫使第三滑杆52脱离限位槽43并进入到第二导向滑槽42中,限位槽43对第三滑杆52的限位作用消失,此时拉动提拉块5,使第二滑杆51和第三滑杆52同步沿第二导向滑槽42滑动,由于提拉块5与椅身2通过第二滑杆51铰接,也使得椅身2随提拉块5同步运动,此时第一导向滑槽21与第一滑杆41之间也相应地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实现对椅身2的角度调节;角度调节完成后,松开提拉块5,提拉块5在复位拉簧53的作用下再次相对于滑道座4转动,并使第三滑杆52重新卡入相应限位槽43中,从而实现对椅身2位置的再次锁定。椅身2上设置有椅身骨架22,椅身骨架22的底端延伸至椅身2的底部,椅身2上还设有与椅身骨架22相配合的支撑骨架23,第一滑杆41活动设置于椅身骨架22与支撑骨架23之间。通过设置椅身骨架22,有效提高了椅身2的整体强度,另外通过设置与椅身骨架22相配合的支撑骨架23,当第一导向滑槽21与第一滑杆41相对滑动时,椅身骨架22与支撑骨架23相互配合,有效对第一滑杆41起到了支撑的效果,从而减小了第一滑杆41对第一导向滑槽21施加的作用力,延长了椅身2的使用寿命。椅身2的底部设有与第三滑杆52滑移配合的活动槽24,当提拉块5相对于滑道座4转动时,第三滑杆52在活动槽24内往复滑动。通过在椅身2上设置活动槽24,既有效提高了提拉块5与椅身2之间的联动性,也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椅身2与底座1之间的稳定性。椅身2的椅背25上固定连接有背靠板6,椅背25与背靠板6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有头靠板7,头靠3安装于头靠板7的顶部。头靠板7上竖直设置有拉杆8,拉杆8上设有限位孔81,头靠板7上设置有与限位孔81相对应的限位柱71,通过限位孔81与限位柱71实现拉杆8与头靠板7的滑移配合。拉杆8与头靠板7之间设置有拉杆弹簧86,拉杆弹簧86用于使拉杆8具有相对于头靠板7下移的运动趋势;拉杆8的底端通过下联动臂82铰接有下锁定块83,当拉杆8相对于头靠板7竖直运动时,下锁定块83在下联动臂82的带动下相对于头靠板7横向往复运动;背靠板6的侧边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与下锁定块83锁定配合的背靠板锁定孔61。具体地说,为了提高对拉杆8的锁定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拉杆8在锁定状态时的位置度,拉杆8的底端铰接有两个下联动臂82,两个下联动臂82呈“八”字形设置,两个下联动臂82的自由端均铰接有下锁定块83,背靠板6的两条侧边对称设置有若干背靠板锁定孔61。初始状态时,在拉杆弹簧86的作用下,拉杆8通过下联动臂82向下锁定块83施加横向推力,使得下锁定块83卡入在背靠板锁定孔61中,拉杆8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头靠板7无法相对于背靠板6上下移动;当需要调节头靠3的高度时,先向上拉动拉杆8,拉杆弹簧86被压缩,拉杆8在上移过程中,通过下联动臂82对下锁定块83施加横向拉力,迫使下锁定块83脱离背靠板锁定孔61,拉杆8处于解锁状态,此时通过头靠板7的升降移动,便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头靠3高度的调节;头靠3高度调节完成后,松开拉杆8,在拉杆弹簧86的作用下,拉杆8相对于头靠板7下移,并通过下联动臂82驱动下锁定块83横向移动,迫使下锁定块83重新卡入相应背靠板锁定孔61中,再次实现对拉杆8的锁定。头靠板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靠9,侧靠9通过滑动板10与头靠板7横向滑移配合;背靠板6上具有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个斜滑槽62,每个滑动板10上均设有与相应斜滑槽62对应设置的斜滑块101。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当用户调节头靠3的高度时,一方面,头靠板7会通过滑动板10带动侧靠9竖直运动,另一方面,滑动板10也在斜滑块101与斜滑槽62的配合作用下,驱动侧靠9相对于头靠板7横向往复运动,从而保证了头靠3与侧靠9能够始终处于合适的相对位置,使得用户乘坐更为舒适。头靠板7与背靠板6之间还设有肩带板11,肩带板11具有供肩带穿出的肩带孔111;肩带板11与头靠板7竖向滑移配合,具体地说,为了使肩带板11在相对于背靠板6移动时位置度更高,头靠板7上设有导向滑块72,肩带板11设有与导向滑块72滑移配合的肩带板导向滑槽112。肩带板11的上端设有与头靠板7对应设置的限位块113,肩带板11与头靠板7之间设置有肩带板弹簧114,肩带板弹簧114用于使肩带板11具有相对于头靠板7上移的运动趋势;拉杆8的上部通过上联动臂84铰接有上锁定块85,当拉杆8相对于头靠板7竖直运动时,上锁定块85在上联动臂84的带动下相对于头靠板7横向往复运动;肩带板11的侧边设置有分别与上锁定块85锁定配合的肩带板上锁定孔115和肩带板下锁定孔116。具体地说,为了进一步提高肩带板11的位置度,拉杆8的上部铰接有两个上联动臂84,两个上联动臂84呈“八”字形设置,两个上联动臂84的自由端均铰接有上锁定块85,肩带板11的两条侧边均对应设有肩带板上锁定孔115和肩带板下锁定孔116。当向上拉动拉杆8时,上锁定块85也会受到来自拉杆8的横向拉力作用,使得上锁定块85对肩带板11的锁定消失,肩带板11便会在肩带板弹簧114的弹力作用下相对于头靠板7上移,直至其限位块113与头靠板7相抵触,此时肩带板下锁定孔116与上锁定块85的位置相对应,此时若松开拉杆8,便能够使上锁定块85插入至肩带板下锁定孔116中;若用户认为肩带板11的位置相对于头靠板7过高时,用户只需在拉动拉杆8的同时,向下按压肩带板11,迫使肩带板11相对于头靠板7下移,使肩带板上锁定孔115与上锁定块85的位置相对应,然后松开拉杆8,使上锁定块85插入至肩带板上锁定孔115中。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用时能够有效调整肩带板11与头靠板7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用较为方便。底座1上还设置有ISOFIX连接支架,ISOFIX连接支架包括连接轴121及分别设置于连接轴121两端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与连接轴121配合连接的固定座122、套接于固定座122外的伸缩臂123,具体地说,固定座122通过固定螺栓124与连接轴121固定连接。伸缩臂123的自由端设置有ISOFIX接口125,固定座122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定位销孔1221,伸缩臂123上设置有定位锁,定位锁上具有与定位销孔1221相适配的定位销127,伸缩臂123上设有供定位销127穿过的避让孔1231,避让孔1231保证了定位销127能够顺利插入到定位销孔1221中。优选地,为了使定位锁结构设置简单,并且安装方便,定位锁包括与伸缩臂123铰接的锁扣126,锁扣126上设置有定位销127,锁扣126与伸缩臂123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128,复位扭簧128用于迫使锁扣126驱动定位销127插入相应定位销孔1221内。初始状态时,定位销127在复位扭簧128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在定位销孔1221中,此时伸缩臂123无法相对于固定座122移动;当需要调节ISOFIX连接支架的整体长度时,先扳动锁扣126,将定位销127从定位销孔1221中抽出,然后拉动伸缩臂123,待伸缩臂123相对于固定座122运动至适当位置时,再松开锁扣126,通过复位扭簧128驱动定位销127再次插入相应定位销孔1221中,使定位锁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完成对ISOFIX连接支架的长度调节。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