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靠背侧部和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064发布日期:2018-12-07 21:5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座椅靠背侧部和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靠背侧部和一种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座椅靠背侧部被布置在相对于后座椅的直立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



背景技术:

存在如图11中所示的座椅靠背侧部93。座椅靠背侧部93被布置在相对于以直立状态支撑乘客的背部的车辆后座椅靠背9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并且被固定至本体。当乘客开启车门95从而进入车辆时,乘客通常将他/她的手置于座椅靠背侧部93上。因此,作为座椅靠背侧部93的芯体的基材应被固定至本体。同时,基材与本体的固定是在狭窄车厢内的附接操作,并且是费力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提出发明以提高将基材附接和固定至本体的可操作性,并且提高质量(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4-148251(JP 2014-148251 A)、日本经审查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5-16022(JP 5-16022U))。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JP 2014-148251 A中,虽然在附接和固定时的可操作性方面的改进是优异的,但是插销突出体被插入插销孔内并且正好固定,所以在插销孔和插销突出体之间存在间隙,这可能使座椅靠背侧部稍微摇晃。此外,座椅靠背侧部为纵向细长的,并且难以在结构方面增加固定部分的数目。因而,座椅靠背侧部被固定在两个位置处,使得插销突出体被插入设置在上侧和下侧上的两个插销孔内。建议插销孔和插销突出体具有不是完全圆形形状的卵形形状。然而,当向从连接用于固定的两个位置的线偏离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一个施加外力时,座椅靠背侧部趋向于摇晃。因此,不能获得如三点固定一样的稳定固定。在JP 5-16022 U中,为了获得质量提高而隐藏了发生在座椅靠背侧部边缘和本体之间的间隙。然而,与用于本发明的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对应的侧面覆盖件未解决如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的摇晃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已经出现了配备有处于座椅靠背侧部内部的气囊使得气囊被组装至基材的产品。因此,为了将基材固定至本体以便稳定气囊的弹出角度需要更苛刻的固定,并且需要对其中乘客在进入车辆时将他/她的手置于座椅靠背侧部的情况的措施。此外,对于安全性的措施,需要对座椅靠背侧部的稳固和坚固的固定,以便在碰撞时防止座椅靠背侧部被从本体移除。

本发明提供在进入车辆时将手放在其上时不摇晃的座椅靠背侧部,该座椅靠背侧部防止在碰撞时被意外地从本体移除,并且进一步在座椅靠背侧部配备有气囊的情况下稳定气囊的弹出角度,由此有助于安全性提高和质量提高。本发明也提供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是用于被固定至本体并且被布置在相对于后座椅的直立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的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基材包括本体部,该本体部包括突起部。突起部具有远端的板片表面,远端的板片表面从本体部相对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中设置在本体部的外侧上的外侧部向外延伸。板片表面与在本体的周缘部中突出的凸缘部的凸缘表面并排地放置。远端和凸缘部被密封条(weather strip)夹在一起。此外,在以上方面,可以沿外侧部的侧边缘放置多个突起部,以便彼此隔开。此外,在以上方面,可以沿外侧部的侧边缘放置突起部,并且突起部可以形成为肋形,其中沿外侧部的侧边缘的长度比从外侧部向外突出的长度更长。此外,在以上方面,本体部可以具有气囊储存凹部,该气囊储存凹部从外表面侧朝着内表面侧凹进。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座椅靠背侧部是被布置在相对于后座椅的直立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的座椅靠背侧部,并且包括:基材,该基材被固定至本体并且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相对于设置在本体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的外侧部从基材的本体部向外延伸;衬垫,该衬垫覆盖基材的外表面;和表皮,该表皮覆盖衬垫的外表面。突起部的远端的板片表面与在本体的周缘部中突出的凸缘部的凸缘表面并排地放置。远端和凸缘部被密封条夹在一起。在以上方面,可以沿外侧部的侧边缘放置多个突起部,以便彼此隔开。此外,在以上方面,本体部可以具有气囊储存凹部,该气囊储存凹部从外表面侧朝着内表面侧凹进。

根据以上方面的座椅靠背侧部和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能够获得以下效果:能够通过在彼此隔开的三个或者更多个固定位置处与本体固定而容易将基材附接至本体;即使将手置于座椅靠背侧部上,座椅靠背侧部也不可摇晃;在其中配备气囊的情况下,气囊的弹出角度稳定;并且进一步,基材能够被稳固地固定至本体,使得在碰撞时,基材不被意外地从本体移除。这在低成本下在可操作性、安全性提高、质量提高等方面产生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基材和支架的根据本发明的座椅靠背侧部以及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支架所附接的基材和气囊的外表面侧的透视图;

图3是座椅靠背侧部的横截面视图和与沿图11中的箭头III-III截取的视图对应的剖视图;

图4A是在突起部与图3的凸缘表面并排放置之前的局部放大图;

图4B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其中第一支架被固定至本体的状态的局部透视图;

图6示出其中第二支架被固定至本体的状态;

图7是示出气囊附接至具有作为配备有图2中的支架的基材的替换的另一构造的基材的透视图;

图8是座椅靠背侧部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其中气囊被组装至配备有图2中所示的支架的基材、然后设置衬垫和表皮以覆盖它们的状态;

图9是具有作为图3中的座椅靠背侧部的替换的另一构造的座椅靠背侧部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是作为图3中的座椅靠背侧部的替换的参考图;并且

图11是汽车的后座椅周围的解释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座椅靠背侧部和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的细节。图1至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座椅靠背侧部和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和支架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支架所附接的基材和气囊的外表面侧的透视图;图3是座椅靠背侧部的横截面视图;图4A是在突起部与图3的凸缘表面并排放置之前的局部放大图;图4B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示出其中第一支架被固定至本体的状态的局部透视图;图6是示出其中第二支架被固定至本体的状态的局部透视图;图7是具有作为配备有图2中的支架的基材的替换的另一构造的基材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其中设置衬垫和表皮以覆盖基材的状态的座椅靠背侧部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具有另一构造的座椅靠背侧部的横截面视图;并且图10是作为图3中的座椅靠背侧部的替换的参考图。应注意,为了容易理解附图,附图通过省略包括气囊8的、除了基材1的必要部分之外的加强肋等而简化整体形状,并且省略了示出截面的一些影线。此外,强调并且稍微更大地示出本体部2、突起部3等的厚度。

如图11中所示,座椅靠背侧部93可以被布置在相对于车辆后座椅90的直立后座椅靠背9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座椅靠背92可相对于作为座椅的座椅坐垫91倾斜,而座椅靠背侧部93维持为固定至本体7。本发明设计了稳固地固定至本体7的座椅靠背侧部BS。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1(下文仅称为“基材”)被配置成使得除了经由直接设置在基材1中的凸耳部或者作为另一本体设置的支架6(图3)而与本体7固定之外,还经由突起部3加强了与本体7的固定。本实施例的基材1具有用于将两个支架6固定至本体7的附接通孔。

基材1由树脂制成,并且突起部3以延伸方式设置在本体部2中。固定至本体7的基材1是在表皮5的后表面5b侧上与处于直立状态的后座椅90的纵向长度成直线拉长的树脂模制产品。基材1的外表面1a被衬垫4、然后是表皮5覆盖,并且由此获得座椅靠背侧部BS。这种座椅靠背侧部BS的外观通常与图11中被配置成填充从处于直立状态的座椅靠背92至靠近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上的车门开口的车厢侧壁的空间的座椅靠背侧部93的外观相同。基材1用作经由表皮5的后表面5b侧上的衬垫4而保持座椅靠背侧部BS的形状的芯体。这里,根据图11的座椅靠背侧部93中所包含的基材的姿态,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侧”和“车辆前侧”指示如图2中所示的基材1的透视图中的“纸平面上的左右方向”、“纸平面上的上侧”、和“纸平面上的向前方向”。基材1为在车辆行驶方向中定位于后座90的右侧上的座椅靠背侧部BS,并且“相对于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是图2的纸平面上的左侧。

基材1的本体部2包括前表面部21、内侧部23和外侧部2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座椅靠背侧部BS配备有气囊8(更特别地,气囊装置),并且前表面部21具有气囊储存凹部22。如图1、2中所示,前表面部21为在表皮5的后表面5b侧上与处于直立状态的后座90的纵向长度成直线的细长板形状,并且气囊储存凹部22在下部区域中形成,以便从外表面1a侧朝着内表面1b侧凹进。其中储存气囊8的前表面部21的一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垂直壁22被从外表面1a侧朝着内表面1b侧引导,并且其远端边缘被连接至比前表面部21低一个阶梯放置的平坦底壁221。因而,凹部22如图2中所示地形成。在底壁221中设置用于气囊8的附接孔22e、22f。附图标记220指示通孔。

在本体部2中,用于第一支架61的通孔21b、21c、21f作为前表面部21的上部区域中的支架6的附接通孔形成,并且用于板状第二支架62的通孔22b至22d、22h在凹部22的底壁221中形成。为了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第一支架61的凸耳61b、61c被配合到前表面部21的上部区域中的通孔21b、21c中,并且通孔21f和孔61f对齐,以便将螺钉插入它们中。如图5中所示,从第一支架61的主体61a突出的轴状突出部61d被钩在本体侧构件K的孔K1上,使得基材1的上部部分被固定至本体7。此外,设置在第二支架62中的通孔62b、62c被定位至底壁221的通孔22b、22c并且通过螺钉与其固定,并且第二支架62的顶端凸耳62d和凸耳(未示出)被配合到通孔22d和通孔22h中。如图6中所示,设置在从第二支架62的主体62a突出的弯曲远端62g中的孔经由螺钉螺纹V而螺纹附接至本体7,使得基材1的下部部分被固定至本体7。第一支架61和第二支架62被布置在基材1的内表面1b侧上。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经由支架6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设置用于支架6的附接通孔。然而,作为其代替,例如日本专利No.5408360中所述的,待锁定至本体7的直接凸耳部分(未示出)能够与基材1一体地设置。

内侧部23是从前表面部21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边缘弯曲延伸的侧板部分,其与直立座椅靠背92的外表面相对。由此从前表面部21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边缘弯曲延伸的内侧部23被配置成使得主要部分形成接触座椅靠背92的外表面的平坦板表面。附图标记23f指示设置在内侧部23中的外部肋,并且附图标记23l指示允许座椅靠背92倾斜的心轴的穿透槽口。外侧部24是从本体部2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边缘弯曲延伸的侧板部分。外侧部24被布置在后门95的侧本体71侧上,并且侧边缘24m缓和地弯曲。外侧部24设有突起部3。

突起部3是从本体部2、相对于在构成该本体部的前表面部21、外侧部24等中的外侧部向外突出的板片本体。在本实施例中,突起部3是形成为使得从本体部2的外侧部24开始、相对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中的外侧上的外侧部向外突出的板片本体。多个(三个)突起部3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形成,以便彼此隔开。由树脂制成并且与本体部2一体形成的突起部3形成为使得从外侧部24突出,使得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向外延伸的远端34从基础端721侧朝着远端边缘722侧与设置在本体7的周缘部中的凸缘部72a并排地放置。更特别地,如图4中所示,突起部3的突出第一板片部31首先在车辆宽度方向中从外侧部24向外延伸,并且然后其延伸方向改变,使得脱离板片部32朝着车辆后侧延伸。然后,在车辆宽度方向中指向外的第二板片部33延伸,并且然后指向车辆前侧的远端34的板片部延伸。突起部3形成为从外侧部24突出,使得远端34的板片表面34a从凸缘表面PT的基础端721侧至其远端边缘722侧与凸缘部72a并排地放置。凸缘部72a被放置在形成后门开口的车辆后侧的本体周缘部中。设置在两个本体71、72中的肋状凸缘部71a、72a形成后门开口的车辆后侧。然而,远端34的板片表面34a从车辆后侧朝着车辆前侧与布置在车厢侧上的凸缘部72a的凸缘表面PT并排地放置。

当密封条96被附接至凸缘部71a、72a时,与凸缘表面PT并排地放置的远端34能够与凸缘部夹在一起。突起部3具有树脂的柔性,并且也具有可变形的追随性,使得第一板片部31从外侧部24向外延伸,使得接近形成后门开口的凸缘部72a,并且脱离板片部32、第二板片部33和远端34形成U形。远端34的运动具有弹性,使得远端34能够容易附接,使得远端34和凸缘部71a、72a被密封条96夹在一起。在其中远端34的板片表面34a从基础端721侧朝着远端边缘722侧与凸缘部72a并排地放置、并且进一步板片表面34a抵接凸缘表面PT的状态下,如图3中所示,密封条96紧固两个凸缘部71a、72a和远端34。在图4A中,密封条96的开口960敞开,使得两个凸缘部71a、72a被夹在上颌部962和下颌部961之间。此时,基材1形成为使得远端34沿凸缘部72a放置,使得如图4B中所示地,突起部3的远端34被夹住,并且与两个凸缘部紧固在一起。当车门密封条96通过两个凸缘部71a、72a紧固突起部3时,突起部3被固定至本体7的凸缘部,同时防止风和雨、灰尘等从车门周围的间隙进入内部。除了第一支架61和第二支架62的两个位置之外,保证了通过突起部3在第三位置处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由于提供了与第一支架61、第二支架62分离的第三固定位置,所以基材1被以稳定状态、不摇晃地固定至本体7。

突起部3彼此隔开,并且被设置在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24m的几个位置处。突起部3与两个凸缘71a、72a被密封条96夹紧并且紧固在一起。除了通过第一支架61和第二支架62固定基材1之外,在与第一支架61和第二支架62隔开的位置处保证通过多个突起部3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因而,彼此隔开的固定位置的数目增大,并且因而获得更稳固地固定至本体7的期望基材1。此外,如图2中所示,设置三个突起部3。然而,作为其代替,例如能够使用如图7中所示的通过连接在上侧上的两个突起部3而获得的突起部3。图7中的突起部3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24m布置,并且形成为肋形,其中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的长度L1比从外侧部24向外突出的长度L2更长。通过这种配置,其中突起部3通过密封条96固定至凸缘部71a、72a的固定区域在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的突起部的长度L1上扩展。密封条96获得直线形状的被固定至本体7的宽区域的期望基材1。此外,在图9中示出作为对图1至6中的一个的替换的另一构造的突起部3。图9的突起部3是形成为使得从本体部2的前表面部21的内表面开始、相对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中的外侧上的外侧部24向外突出的突起部3。突起部3形成为不如图3中所示地从本体部2的外侧部24突出,而是如图9中所示地从前表面部21突出。此外,这里未设置图3中设置的第一板片部31。更特别地,在脱离板片部32从本体部2的前表面部21的内表面朝着车辆后侧延伸后,其延伸方向改变,使得第二板片部33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向外延伸。在基础端侧第二板片部331和远端侧第二板片部332之间的一部分处,第二板片部分33以阶梯方式朝着车辆后侧延伸,以便避开表皮5的远端。第二板片部33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向外延伸,并且然后指向车辆前侧的远端34的板片部延伸,以便从基础端721侧至远端边缘722侧与凸缘部72a的凸缘表面PT并排地放置。除了树脂突起部3的柔性之外,突起部3通过由脱离板片部32、第二板片部33和远端34形成U形而具有可变形的追随性。由此,突起部3形成为使得远端34容易从基础端721侧朝着远端边缘722侧与凸缘部72a并排地布置。具有图9的突起部3的基材1的其它构造与图1至6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在图9中,与图1至6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图1至6中的相同或者等效部分。

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侧部BS是如图11中所示的座椅靠背侧部93,并且采用基材1。座椅靠背侧部93被布置在相对于后座90的直立后座椅靠背9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以便将树脂基材1固定至本体7。在图11中,附图标记97指示头枕,附图标记98指示立柱,附图标记99指示后置物板(package tray),并且附图标记BT指示座椅安全带。基材1是树脂模制产品,其中板片形状的突起部3以突出方式形成。突起部3从设置在本体部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的外侧部24向外延伸,使得远端34的板片表面34a与从本体7的凸缘部72a的基础端721侧指向其远端边缘722侧的凸缘表面PT并排地放置。本体部2与处于直立状态的后座90的纵向长度成直线地拉长。当密封条96被附接至本体7的两个凸缘部71a、72a时,与凸缘表面PT并排放置的突起部3的远端34能够与其夹在一起。基材1被配置成使得多个突起部3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24m形成,以便彼此隔开,并且气囊储存凹部22在本体部2中形成,以便从外表面1a侧朝着内表面1b侧凹进。

除了基材1之外,座椅靠背侧部BS还包括衬垫4和表皮5。衬垫4是覆盖基材1的外表面1a的垫体。衬垫4是通过使用发泡树脂材料、诸如聚氨酯材料而以座椅靠背侧部形状模制的泡沫模制产品。在本实施例中,座椅靠背侧部BS配备有气囊8。如图2中所示,使从气囊8突出的轴部82穿过基材1的孔22e、22f,并且进一步穿过第二支架的孔62e、62f,使得气囊8通过使用紧固件(未示出)而固定至基材1。如图3中所示,衬垫4覆盖配备有气囊8的基材1的外侧,以便形成座椅靠背侧部BS的外部形状。衬垫4具有在侧面上形成的气囊8的气囊主体81在此处膨胀的狭缝40,使得气囊主体81在车辆碰撞时膨胀从而展开。

表皮5是覆盖衬垫4的至少外表面的片材。衬垫4的外表面是乘客抵接侧。作为表皮5,使用具有透气性的织物表皮或者具有许多小孔的穿孔皮革表皮。在配备有气囊8的座椅靠背侧部BS的情况下,如图8中所示,表皮5是具有设置在与衬垫4的狭缝40的外表面对应的位置处的线状缝合部50的缝合表皮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地进一步设置加固布(stay cloth)S,使得通过线52将其远端部与表皮5的外部接缝51缝合在一起。外部接缝51置于与狭缝40对应的位置处。同时,使加固布S的基础端部穿过被固定至基材1的加强片P的孔P1,使得以锁定方式保持基础端部。在碰撞时,加固布S引导并且支撑气囊主体81,以便膨胀,从而顺利地向前展开。应注意,图3中的上部加固布S也以锁定方式保持,使得其基础端部穿过加强片的孔(未示出)。在车辆碰撞时,线52被气囊主体81的膨胀压力切开,使得如图中的箭头所示,气囊主体81相对于座椅靠背侧部BS朝着前侧膨胀。气囊主体81在车辆行驶方向中从座椅靠背侧部BS向前膨胀,以便保护乘客。座椅靠背侧部BS被设置在相对于坐在后座90上的乘客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

座椅靠背侧部BS是车辆内部部分,其中在基材1的注塑成型时整体成型的凸耳部(未示出)或者图5、6中通过使用通孔而固定至基材1的支架6被锁定至本体侧构件,以便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并且此外,增加作为关于本体7的新紧固装置的突起部3。外侧部24设有突起部3,使得突起部3沿形成后门95的本体7的凸缘部72a放置。如图4A、4B中所示,当第一本体71、第二本体72的凸缘部71a、72a被密封条96夹住并且紧固时,突起部3也被夹住并且紧固在一起,使得突起部3被固定至本体7的凸缘部72a,由此形成座椅靠背侧部BS的期望固定结构。由于突起部3被密封条96夹住,所以稳固地固定了座椅靠背侧部BS的外侧部24。外侧部24被放置在后门95侧上。此外,配备有气囊8的座椅靠背侧部BS具有用于座椅靠背侧部BS的以下固定结构:气囊储存凹部22,其在本体部2中形成,以便从外表面1a侧朝着内表面1b侧凹进,并且气囊8附接至气囊储存凹部22;和放置在其外表面1a侧上的衬垫4和表皮5,衬垫4和表皮5分别在其中气囊主体81在车辆碰撞时膨胀从而展开的部分处具有狭缝40和缝合部50。

在如上所述地配置的座椅靠背侧部BS和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1中,设置从外侧部24突出的突起部3。在其中密封条96附接至形成后门95的第一本体71、第二本体72的凸缘部71a、72a的情况下,如果突起部3与凸缘部被夹在一起,则突起部3与凸缘部结合,由此使其可能在突起部3的位置处将基材1稳固地固定至本体7。在采用本体部2的内表面1b侧的传统凸耳部或者支架6中,座椅靠背侧部BS的形状和座椅靠背侧部BS的附接位置受限,并且进一步地,不存在用于提供夹紧工具空间的空间。为此原因,固定止挡(stop)被限于最多两个位置。为了增加固定位置,有必要在所设计的表面侧表皮5中设置孔或者槽口,但是不可能在其中设置孔或者槽口。仅在两个位置处设置JP 2014-148251 A中的插销突出体或者日本专利No.4892585的凸耳部。在其中仅在两个位置处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的情况下,当外力被施加于连接两个位置的线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一侧时,基材1都摇晃。相反,在本发明中,从与采用基材1的内表面1b的两个支架6(或者凸耳部)隔开的外侧部24突出的突起部3在第三位置处固定至本体7,所以基材1相对于本体7不可摇晃。由于通过其中三个点彼此隔开的三点固定首次稳定了目标(基材1),所以从外侧部24突出的突起部3具有合理的结构布置。当乘客通过后门95进入或者离开车辆时,乘客常将他/她的手置于座椅靠背侧部BS上。然而,通过使用三点固定的基材1,能够良好地接收乘客从前侧施加的压力。此外,在设置突起部3时,不强制地在所设计的表面侧表皮5等上形成孔或者槽口。突起部3能够容易在树脂模制基材1时与本体部2整体形成,这是极其优异的。突起部3正好沿着外侧部24的侧边缘24m布置。因此,基材1能够容易应用于各种形状,并且此外,由于基材1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能够设定加强材料。

发明人在基材1之前发明了以下基材93a。为了保证第三固定位置,基材93a设有从基材的内表面侧朝着外表面侧凹进的凹进部930,并且进一步地,L形加强片J的基础部J2通过螺钉固定至本体7,使得如图10中所示的,直立部J1可插入凹进部930中。通过被凹进部930固定在第三位置处,基材93a稳定而不摇晃。然而,与本体7的固定是其中直立部J1从基材的外表面插入凹进部930的盲操作。因此,其可操作性低。相反,在本发明的座椅靠背侧部BS及其基材1中,突起部3被设置在其中突起部3能够容易被操作者在固定操作时看到的位置处。突起部3能够容易与凸缘71a、72a被密封条96紧固在一起,并且在可操作性方面是优异的。仅通过由密封条96向凸缘部71a、72a的现有夹紧操作增加突起部3的夹紧操作而紧固突起部3。这并不成为特别的工作负荷。基材1与车辆本体7的附接固定非常容易。在不增加新的操作步骤的情况下获得基材1与本体7的稳定和加强,这有助于质量改进。

由于突起部3与凸缘71a、72a被密封条96夹在一起,所以基材1相对于本体7定位,这限制了座椅靠背侧部BS在车辆宽度方向中的变动,由此改进了后门开口周围的每个内部部分的向外外观。此外,由于突起部3与凸缘部71a、72a被密封条96夹在一起,所以本体7和突起部3、最终基材1定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中,这起到防止与布置在基材1的内表面1b侧上的狭窄空间内的导线线束WH干涉的作用(图3)。

此外,由于突起部3被设置在外侧部24中,所以可能沿外侧部的侧边缘提供多个突起部3,以便彼此隔开。鉴于此,能够在其中多个突起部3彼此隔开的多个位置处获得基材1与本体7的固定位置,由此使其可能能够稳固并且稳定地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此外,当突起部3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24m布置并且形成为其中沿外侧部的侧边缘的长度L1比从外侧部向外突出的长度L2更长的肋形时,突起部3与本体7的固定部分从点形状变为线形状。这使其可能更稳固地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即使在车辆碰撞等时,也能够防止座椅靠背侧部BS的基材1从本体7移除。

此外,在其中包括气囊8的座椅靠背侧部BS中,当基材1摇晃时,气囊主体81在碰撞时的弹出角度不稳定。然而,除了支架6和凸耳部之外,能够保证将设置在不同位置处的突起部3固定至本体7,由此使其可能在附接至车辆之后减少座椅靠背侧部BS的摇晃,并且稳定气囊主体81的弹出角度。这在安全性的措施方面起有效作用。当多个突起部3被设置在几个位置处、或者突起部3形成为使得沿外侧部24的侧边缘的长度L1比从外侧部24向外突出的长度L2更长时,其中基材1被固定至本体7的位置或者区域的数目进一步增加,由此使其可能稳定气囊主体81的弹出角度,并且提高其精确性。另外,关于随着弹出使气囊主体81向前移动的力,基材1能够耐受该力而不跟随气囊主体81,由此使其可能维持其中基材1被固定至本体7的状态。这样,座椅靠背侧部BS和用于座椅靠背侧部的基材1在将基材1固定至本体7而不摇晃的可操作性方面是优异的,并且从质量、安全性、成本等的观点看也极其有用。

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容,并且在根据目标和目的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多种多样地修改。能够根据使用目的适当地选择基材1、本体部2、突起部3、衬垫4、表皮5、支架6、本体7、气囊8等的形状、尺寸、数目、材料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