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530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遮阳帘。



背景技术:

汽车遮阳帘是用来遮挡汽车左右前后玻璃,有效遮挡阳光的汽车设备,汽车遮阳帘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前挡玻璃尺寸来设计,并且可以带有自动匀速机构,能够有效降低车内温度防止汽车内饰老化。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541087.8)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遮阳帘,包括外圆套、电机和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圆套下方的能折叠的支撑组件,每一组支撑组件上均设置有帘布所述帘布的顶端卷绕在所述外圆套内并由所述电机驱动,还包括拉环和拉环座;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为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帘布的底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支撑架连接,从而所述支撑架随所述帘布动作,两个支撑架互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导向套,所述拉环座设置在汽车内的后视镜下方,并且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间隙对应,所述拉环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导向套对应的端部、以及在两个端部之间过渡并能向上与所述拉环座抵接的底部,所述拉环的端部上可拆卸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和相应位置的导向套配合。该遮阳帘通过将外圆套穿过汽车内后视镜的上方,使得外圆套能够避开汽车内后视镜的干扰,从而与前挡风玻璃上边沿充分抵靠。

但是目前的汽车内后视镜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是内后视镜通过连接杆直接连接在前挡风玻璃内侧面上,而连接杆与前挡风玻璃的上边沿之间具有空隙,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620131874.5)公开的汽车内后视镜,直接通过固定支架连接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面上,上述遮阳帘的外圆套能够从固定支架的上方穿过,但是另外一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汽车内后视镜是通过一个安装壳体安装到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面上,在壳体内集成有行车记录仪、传感器、控制机构等部件,因此壳体较大,且壳体直接延伸到前挡风玻璃上边沿处的车顶盖上,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410490697.5)公开的一种内后视镜组件,内后视镜组件包括镜子和外壳,外壳联接到镜子,且包括外壳本体和沿远离镜子的方向从外壳本体突出的保持部。该种结构的内后视镜安装结构使得上述遮阳帘的外圆套难以从内后视镜上方穿过,即难以适用,而如果从外壳下方穿过,则外圆套上方会流出较大的空隙,遮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遮阳帘,该汽车遮阳帘对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遮挡更加全面,遮阳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遮阳帘,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固定杆和位于固定杆下方的升降杆,所述固定杆与升降杆之间通过能够使升降杆上下升降的连杆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杆与升降杆之间连接有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上边沿具有朝上的让位凹口,所述让位凹口位于固定杆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升降杆的两端还设有当升降杆下降时能够向两侧展开的侧帘。

固定杆通过吸盘、粘接片等部件安装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上边沿处,拆装方便,连杆组件对升降杆起到连接支撑和带动升降杆上下升降,即通过连杆组件实现遮阳帘的收拢和展开,其中升降杆与固定杆保持水平,帘布固定在固定杆与升降杆之间,在展开时整体呈矩形,起到遮挡作用,由于固定杆上开设有让位凹口,该让位凹口用于内后视镜的连接杆或者内后视镜组件的壳体嵌入,因此消除了内后视镜对固定杆安装的影响,使得固定杆能够与前挡风玻璃上边沿处的车顶盖边沿充分顶靠,避免固定杆与车顶盖边沿之间出现空隙,进一步的,由于汽车前挡风玻璃整体呈扇形,即上边沿较短,下边沿较长,两侧边沿倾斜,整体对称,呈矩形的帘布难以遮挡前挡风玻璃下侧两端处的边角,为此本遮阳帘在升降杆的两端处均设有侧帘,在升降杆下降使帘布展开时,两侧帘能够向两侧展开,两侧帘与帘布拼接成扇形,能够对前挡风玻璃下侧两端处的边角进行遮挡,从而实现对前挡风玻璃的全面遮挡,遮阳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让位凹口呈T形,且让位凹口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所述固定杆上具有向下凸出的板状连接部,所述让位凹口的下端延伸至连接部上。即让位凹口的上部较宽,下部呈长条状,当内后视镜采用如对比文件(201620131874.5)中的安装结构,即内后视镜通过杆状的固定支架连接在前挡风玻璃内侧面上时,固定支架直接嵌入让位凹口的下端,而当内后视镜采用如对比文件(201410490697.5)中的安装结构,即内后视镜通过外壳连接在前挡风玻璃内侧面上时,外壳较大,因此直接嵌入让位凹口宽度较大的上端,从而使得本遮阳帘能够适用内后视镜不同的安装结构类型。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让位凹口内固连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为不透光的塑料片或反光膜。由于不同车型用于连接内后视镜的连接杆或者外壳尺寸不同,使得让位凹口尺寸难以做到完全匹配,容易出现让位凹口内边沿处留有空隙,为此在让位凹口上覆盖有遮光片,遮光片能够手动进行裁剪,即根据车型上内后视镜连接结构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对遮光片进行裁剪,使得剩余的遮光片能够对让位凹口内边沿与内后视镜连接部件之间的空隙进行遮挡,从而做到全面遮挡,提高遮阳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升降杆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U形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位于升降杆长度方向的中部,当升降杆上升至与固定杆抵靠时避让部的内凹口与让位凹口重合。遮阳帘不使用时需要将升降杆上升,而固定杆上的连接部向下凸出,为了避免干涉,在升降杆的中部形成避让部,在升降杆上升后避让部能够套在内后视镜的连接部件上,从而使得升降杆与固定杆充分抵靠,减少遮阳帘收拢后的体积,减少对行车视线的影响。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帘布包括卷收帘和两折叠帘,所述连接部的下边沿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卷收帘的上端卷绕在卷轴上,下端固连在避让部的上边沿上,两所述折叠帘分别位于卷收帘的两侧,且折叠帘的上端固连在固定杆上,下端固连在升降杆上,当升降杆下降时卷收帘的两边沿分别与两折叠帘的内侧边沿重合。本遮阳帘将帘布分成卷收帘和折叠帘,在展开时遮阳效果相同,在收拢时折叠帘通过折叠收拢于固定杆与升降杆之间,卷收帘则卷绕在卷轴上,当然在卷轴上设有能够使卷轴转动的部件,如发条、扭簧等,带动卷轴转动的结构为常规现有结构,其中在帘布展开时,折叠帘的边沿与卷收帘的边沿相叠合,避免折叠帘与卷收帘之间出现缝隙,从而提高遮阳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连杆组件有两组,该两组连杆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杆的两端,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上端与固定杆的端部相铰接,所述下连杆的下端与升降杆的端部相铰接,所述上连杆的下端与下连杆相铰接,所述侧帘固连在下连杆上。遮阳帘展开时上连杆与下连杆在同一直线上,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收拢时上连杆与下连杆向内侧摆动,结构紧凑、简单。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侧帘呈长条状,且侧帘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侧帘沿下连杆的长度方向固连在下连杆上,当升降杆下降时侧帘位于下连杆的外侧。侧帘具有一定的硬度,其上端延伸至下连杆的上端,其下端延伸至下连杆的下端,通过宽度的渐变设置,使得展开后侧帘与折叠帘、卷收帘整体拼接成扇形,能够有效的遮挡前挡风玻璃两侧的玻璃,从而对前挡风玻璃实现全面遮挡,提高遮阳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下连杆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固定杆长度的1/2,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通过销轴相铰接,所述下连杆的长度大于上连杆的长度,且销轴到下连杆下端的距离与上连杆的长度相同。下连杆的长度不大于固定杆长度的一半,避免收拢时两下连杆的端部发生干涉,从而能够完全收拢,而下连杆的长度大于上连杆,尽可能的增大侧帘的长度,增加遮阳面积。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固定杆上还设有能够带动升降杆上升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两拉索和两线管,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卷绕轮,所述驱动电机固连在固定杆侧面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卷绕轮相固连,两所述线管沿固定杆长度方向固连在固定杆上,且两线管的一端均朝向卷绕轮,两线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固定杆的两端,所述上连杆上端的侧部具有连接凸部,两所述拉索分别穿设在两线管内,且拉索的一端伸出线管并卷绕在卷绕轮上,另一端伸出线管并固连在连接凸部上。通过驱动结构能够实现遮阳帘的自动收拢,具体的,驱动电机带动卷绕轮旋转,从而卷收两根拉索,线管与拉索的结构原理与自行车刹车线类似,即线管具有一定的硬度,无法在长度方向上收缩,因此能够对拉索起到支撑,拉索被卷收,因此能够带动上连杆向内侧摆动,从而实现遮阳帘的自动收拢。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一个电机带动一根上连杆的结构,即将两个电机直接固定在固定杆的两端,将上连杆的上端固连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而实现电机直接驱动上连杆摆动。

在上述的汽车遮阳帘中,所述销轴上还套设有扭簧,该扭簧的一端作用在上连杆上,另一端作用在下连杆上,在扭簧的作用下上连杆和下连杆具有展开的趋势。扭簧用于遮阳帘的自动展开,即驱动电机释放拉索,上连杆失去拉索的拉紧力,因此在扭簧作用下自动展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遮阳帘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固定杆上开设有让位凹口,该让位凹口用于内后视镜的连接杆或者内后视镜组件的壳体嵌入,因此消除了内后视镜对固定杆安装的影响,使得固定杆能够与前挡风玻璃上边沿处的车顶盖边沿充分顶靠,避免固定杆与车顶盖边沿之间出现空隙,提高遮阳效果。

2、由于在升降杆的两端处均设有侧帘,在升降杆下降使帘布展开时,两侧帘能够向两侧展开,两侧帘与帘布拼接成扇形,能够对前挡风玻璃下侧两端处的边角进行遮挡,从而实现对前挡风玻璃的全面遮挡,遮阳效果更好。

3、由于在帘布展开时,折叠帘的边沿与卷收帘的边沿相叠合,避免折叠帘与卷收帘之间出现缝隙,从而提高遮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遮阳帘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汽车遮阳帘收拢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汽车遮阳帘收拢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汽车遮阳帘展开时的结构正视图。

图6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固定杆;11、让位凹口;12、连接部;13、遮光片;2、升降杆;21、避让部;3、连杆组件;31、上连杆;311、连接凸部;32、下连杆;4、帘布;41、卷收帘;42、折叠帘;5、侧帘;6、卷轴;7、驱动结构;71、驱动电机;72、拉索;73、线管;74、卷绕轮;8、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遮阳帘,包括固定杆1和升降杆2,固定杆1通过吸盘、粘接片等部件安装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上边沿处,升降杆2位于固定杆1下方,固定杆1与升降杆2之间通过连杆组件3相连接,连杆组件3对升降杆2起到连接支撑和带动升降杆2上下升降的作用,固定杆1与升降杆2之间连接有帘布4,固定杆1的上边沿具有朝上的让位凹口11,让位凹口11位于固定杆1长度方向的中部。

具体来说,让位凹口11呈T形,且让位凹口11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固定杆1上具有向下凸出的板状连接部12,让位凹口11的下端延伸至连接部12上,让位凹口11内固连有遮光片13,所述遮光片13为不透光的塑料片或反光膜。升降杆2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U形的避让部21,避让部21位于升降杆2长度方向的中部,当升降杆2上升至与固定杆1抵靠时避让部21的内凹口与让位凹口11重合。

结合图3、图4所示,连杆组件3有两组,该两组连杆组件3分别设置在固定杆1的两端,连杆组件3均包括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上连杆31的上端与固定杆1的端部相铰接,下连杆32的下端与升降杆2的端部相铰接,上连杆31的下端与下连杆32相铰接,下连杆32的长度小于固定杆1长度的1/2,上连杆31与下连杆32通过销轴相铰接,下连杆32的长度大于上连杆31的长度,且销轴到下连杆32下端的距离与上连杆31的长度相同。下连杆32上固连有侧帘5,当升降杆2下降时侧帘5能够向两侧展开,侧帘5呈长条状,且侧帘5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侧帘5沿下连杆32的长度方向固连在下连杆32上,当升降杆2下降时侧帘5位于下连杆32的外侧。结合图5所示,帘布4包括卷收帘41和两折叠帘42,连接部12的下边沿转动连接有卷轴6,卷收帘41的上端卷绕在卷轴6上,下端固连在避让部21的上边沿上,两折叠帘42分别位于卷收帘41的两侧,且折叠帘42的上端固连在固定杆1上,下端固连在升降杆2上,当升降杆2下降时卷收帘41的两边沿分别与两折叠帘42的内侧边沿重合。

结合图6所示,固定杆1上还设有能够带动升降杆2上升的驱动结构7,驱动结构7包括驱动电机71、两拉索72和两线管73,固定杆1上转动连接有卷绕轮74,驱动电机71固连在固定杆1侧面上,且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与卷绕轮74相固连,两线管73沿固定杆1长度方向固连在固定杆1上,且两线管73的一端均朝向卷绕轮74,两线管73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固定杆1的两端,上连杆31上端的侧部具有连接凸部311,两拉索72分别穿设在两线管73内,且拉索72的一端伸出线管73并卷绕在卷绕轮74上,另一端伸出线管73并固连在连接凸部311上,销轴上还套设有扭簧8,该扭簧8的一端作用在上连杆31上,另一端作用在下连杆32上,在扭簧8的作用下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具有展开的趋势。

使用时根据车型上内后视镜连接结构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对遮光片13进行裁剪,将固定杆1固定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内侧面的上边沿,内后视镜的连接杆或者内后视镜组件的壳体嵌入让位凹口11内,从而使得固定杆1能够与前挡风玻璃上边沿处的车顶盖边沿充分顶靠,避免固定杆1与车顶盖边沿之间出现空隙。驱动电机71带动卷绕轮74旋转并释放拉索72,上连杆31失去拉索72的拉紧力,因此在扭簧8作用下自动展开,侧帘5具有一定的硬度,随着下连杆32展开,使得展开后侧帘5与折叠帘42、卷收帘41整体拼接成扇形,能够有效的遮挡前挡风玻璃两侧的玻璃,从而对前挡风玻璃实现全面遮挡,提高遮阳效果,收拢时通过驱动电机71带动卷绕轮74旋转,从而卷收两根拉索72,线管73与拉索72的结构原理与自行车刹车线类似,即线管73具有一定的硬度,无法在长度方向上收缩,因此能够对拉索72起到支撑,拉索72被卷收,因此能够带动上连杆31向内侧摆动,从而实现遮阳帘的自动收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固定杆1、让位凹口11、连接部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