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917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作为一项为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交通工具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车辆的各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寒冷地区,尤其是北欧、北美、中国北方等地区,停放在户外的车辆的前窗会经常覆盖有冰雪或霜,特别是霜降凝结在挡风玻璃上难以去除,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进而影响行车安全。或者必须等到冰霜溶化后才可以开车,浪费时间。车辆的除霜性能是检验车辆安全性标准之一,一直被强制执行。对车窗玻璃的除污也是一项必不可少却繁琐的工作。

目前,一般做法有车辆发动机往前挡风玻璃上吹热风使雪霜融化或用热毛巾擦拭除霜,费时费力。也有采用雨刷反复刷来除霜除雪的,这样长期使用会对雨刷造成极大的磨损,影响雨刷的工作效果。并且,以上除霜方法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开车,对驾驶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操作不便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霜装置,包括:供液装置、加热装置和雨刷器;所述供液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雨刷器连接,所述雨刷器上开设有与所述管道连通的出水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用于对清洁液体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雨刷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刷片,两个所述刷片之间设置有用于喷洒清洁液体的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与两个所述刷片共同围成中空腔体;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渗水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供液装置连通、且一直延伸至所述雨刷器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供液装置包括水泵和用于储存清洁液体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管道的一端连接;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的管道部分,用于将所述水箱中的所述清洁液体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所述中空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以环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水泵与所述雨刷器的之间的管道上,即所述管道穿过所述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电阻丝。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水泵和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为车辆中的玻璃水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雾系统,包括:供液装置、加热装置和雨刷器;供液装置通过管道与雨刷器连接,雨刷器上开设有与管道连通的出水孔;加热装置设置于管道上,用于对清洁液体加热。管道用于将供液装置中的清洁液体输送到雨刷器,在输送的过程中,加热装置负责将液体加热,输送到雨刷器的清洁液体经由出水孔作用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由于其温度较高,能够及时将雪霜融化,雨刷器将融化后的雪霜和清洁液体一起刷下,由车辆的排出通道排出。同时,经过加热的清洁液体会有更好的清洁能力,挡风玻璃被除霜的同时回复干净透亮。还可以可以在对挡风玻璃除霜的同时进行除污操作,方便快捷,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的雨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雨刷器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雨刷器;101-出水孔;102-刷片;103-渗水板;200-管道;300-水泵;400-水箱;500-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雨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的的雨刷器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冬天行车,挡风玻璃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结霜落雪的情况。对于驾驶车辆的驾驶员来讲,不仅仅会影响驾驶视野,更可能会造成驾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去除霜雪非常必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除污系统,包括:供液装置、加热装置和雨刷器100;供液装置通过管道200与雨刷器100连接,雨刷器100上开设有与管道200连通的出水孔101;加热装置设置于管道200上,用于对清洁液体加热。

雨刷器100是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重要附件,其作用即是扫除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雨刷器100都基本实现了电机驱动,一般由刮水刷臂、刮水刷片总成、刷片102、刷片支座、驱动杆系、减速机构、电动机、开关等组成。在未使用状态下,雨刷器100的刷片102被刮水刷臂压靠在挡风玻璃外表面上。在使用时,启动开关,电动机驱动减速机构旋转,进而驱动杆系作往复运动,带动刮水刷臂和刷片102左右摆动,实现对挡风玻璃的刮刷运动。

由于霜雪其特殊的物性,在去除的时候都会比较麻烦。虽然雨刷器100可以实现部分的除霜除污功能,但是需要雨刷器100长时间反复刮刷,费时费力。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雨刷器100开设有出水孔101,该出水孔101与管道200连通,供液装置中的清洁液体通过管道200从出水孔101中喷出作用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该清洁液体在管道200的输送过程中被加热装置加热,喷射到挡风玻璃上,其较高的温度可以迅速将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雪霜融化。其后,雨刷器100作往复运动,将融化后的雪霜的水以及清洁液体一起刷下,经由车辆的排出通道排出。

经过加热装置加热的清洁液体会有更好的清洁能力,除污效果更佳,在对挡风玻璃进行除霜操作的同时进行除污操作,使挡风玻璃回复干净透亮。

一般情况下,水作为一种常见的溶液可以作为清洁液体来使用,经加热的热水可以达到除霜除污的效果。

为了增强除霜除污的效果,还可以采用玻璃水作为清洁液体。玻璃水是车辆挡风玻璃清洗剂的俗称,属于车辆使用中的易耗品。

玻璃水主要由水、酒精、乙二醇、缓蚀剂以及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具有去污、房东、抗静电、防腐蚀等功能。其中,酒精、乙二醇可以显著降低液体的冰点,从而起到防冻的作用,可以快速溶解雪霜。而表面活性剂通常具有润湿、渗透、增溶等功能,从而起到清洁除污的作用。

具体地,雨刷器1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刷片102,两个刷片102之间设置有用于喷洒清洁液体的渗水板103,该渗水板103与两个刷片102共同围成中空腔体。

雨刷器100的刷片102就如同紧紧贴合挡风玻璃表面的扫帚,由刮水刷臂带动其在挡风玻璃表面来回移动,通过反复摩擦刮掉挡风玻璃表面的水渍、污垢以及雪霜。

刷片102的材质一般选择橡胶,因为橡胶具有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以及可塑性,是最适合制作刷片102的材料。早期的刷片102大多选用天然橡胶,天然橡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优于其他的橡胶组成,加工性能好,但是耐热、耐氧化以及耐油性能较差。随着技术的进步,合成橡胶开始广泛应用。合成橡胶具有优越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在保证刮水性能的同时,还增加了刷片102的使用寿命。根据化工工艺以及添加剂的不同,刮片的质量好坏区分比较明显,质量优的刷片102刮刷后很干净,在反复刮刷的过程中组里也较小,无噪音无振动。

在选择刷片102的材质时,还需要考虑橡胶的硬度。当橡胶硬度过大时,会导致刷片102的胶条刃口与挡风玻璃的表面的角度过大,进而增大了雨刷器100在工作中产生抖动的隐患。反之,当橡胶的硬度过小时,雨刷器100在工作中的力度不够大,存在漏刮和刮不干净的隐患。

雨刷器100在工作中,通过刮水刷臂向刷片102均匀施加垂直压力,使刷片102胶条的刃口垂直于车辆挡风玻璃的曲面,并与其贴合。

雨刷器100一般分为有骨雨刷和无骨雨刷。有骨雨刷即传统雨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骨架上的若干支撑点把刷片102压在挡风玻璃上,使刷片102上的各个支撑点的压力平均。但是由于其结构关系,不可能使得刷片102与挡风玻璃完美贴合,造成刮不干净、刷片102易磨损、噪音大等问题。而无骨雨刷依靠一整根导力条老分散压力,刷片102的各个部分受力均匀,可以减少水痕的产生,达到更好的刮刷效果。

本实施例中,雨刷器100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刷片102,在两个刷片102之间设置有渗水板103。该渗水板103和两个刷片102围成一个中空腔体。管道200的一端与供液装置连通,另一端一直延伸至雨刷器100与中空腔体连通。经由管道200输送到雨刷器100的清洁液体进入该腔体,从渗水板103排出。此时,出水孔101设置在渗水板103上。

供液装置中的清洁液体由管道200输送至雨刷器100,清洁液体进入中

渗水板103的形状应与两个平行设置的刷片102形成的空间相适应,且渗水板103与刷片102连接的位置不在刷片102与挡风玻璃接触的端部,即不与挡风玻璃接触且与之存在一定间隙。这是因为,刷片102在工作中由于橡胶的弹性会产生变形,若渗水板103设置在刷片102与挡风玻璃接触的端部,雨刷器100工作时,刷片102产生变形,渗水板103与挡风玻璃接触,一则影响雨刷器100正常工作,二则会对渗水板103造成损坏。

由于渗水板103沿着两个刷片102之间的间隙设置,其形状应该为狭长的面。设置在渗水板103上的多个出水孔101优选地沿着渗水板103的长度方向单排设置。并且,为了雨刷器100在工作中能够均匀地喷洒清洁液体到挡风玻璃表面,出水孔101沿着渗水板103的长度方向均匀延伸设置,布满整个渗水板10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出水孔101的形状设置为圆形,但并不仅限于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菱形以及其他形状,圆形只是一种优选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供液装置包括水泵300和用于储存清洁液体的水箱400,水箱400与所述管道200的一端连接。

具体地,水箱400可以直接采用车辆中存储玻璃水的水箱,经济且方便。

水泵300是输送液体或者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发动机的机械能或者其他外部能力传送给液体,使液体的能量增加。

水箱400一般放置在车辆的发动机位置附近,相较于挡风玻璃的位置处于低处。水泵300的作用即将存储在水箱400中的清洁液体抽取并输送到位于雨刷器100中由两个刷片102和渗水板103构成的中空腔体中,清洁液体再经由渗水板103上的出水孔101排出喷射到挡风玻璃上。

需要说明的是,水泵300设置在水箱400与加热装置之间的管道200部分,也就是说,管道200的一端连接水箱400,从水箱400开始,沿着管道200依次设置水泵300、加热装置,管道200的另一端连接雨刷器100。

具体地,加热装置以环绕的方式设置于水泵300与雨刷器100的之间的管道200上,即所述管道200穿过加热装置。

将加热装置以环绕的方式设置在管道200上,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将管道200内的清洁液体加热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沿着管道200中清洁液体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水泵300的后方。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加热装置将清洁液体加热后,清洁液体温度升高,若此时再经过水泵300,温度较高的清洁液体相较于普通的清洁液体会对水泵300产生更强的损害,会导致水泵300的使用寿命缩减。

具体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器500。该电加热器500为管状,套设在管道200上。

电加热器500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电加热设备,主要用于对流动的液态、气态介质进行升温、保温或者加热操作。当需要被加热的介质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电加热器500的加热腔,该介质由于流体热力学原理均匀地带走电热元件工作中产生的巨大热量,从而该介质达到被加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需要被加热的介质即经由管道200输送到电加热器500的清洁液体。

根据电能转换方式的不同,电加热器500的电加热方式一般分为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弧加热、电子束加热、红外线加热和介质加热等。

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器500采用的是电阻加热,其电热元件为电阻丝。

电阻加热是利用电流的焦耳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加热物体。一般分为直接电阻加热和间接电阻加热。前者的电源电压直接加到被加热物体上,当有电流通过,被加热物体本身便发热。可直接电阻加热的物体必须是导体且具有较高的电阻率。间接电阻加热需要由专门的金属或者合金制成发热元件,由发热元件产生热能,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等方式传输到被加热物体上。由于被加热物体与发热元件分为两部分,因此被加热物体的种类不受限制,且操作简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加热器500外部设置有引出片,该引出片内与电加热器500内部的电阻丝连接、外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其中,引出片与电源之间由导线连接。引出片相对于电加热器500的位置不作限制。

并且,电阻丝在电加热器500内部的排布方式不作限制,可以环绕管道200设置,也可以沿管道200延伸方向蛇形迂回设置。但是,排布方式优选使得电阻丝之间的间隔相同,以取得对清洁液体加热均匀的效果。

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分别与水泵300和加热装置电连接。

该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水泵300以及电加热器500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水泵300和电加热器500的控制电路是分别独立设置的,可以独立对水泵300以及电加热器500进行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