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洗涤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191阅读:1915来源:国知局
车辆洗涤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洗涤壶及具有该车辆洗涤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用风窗清洗系统中通常具有洗涤壶,其作用是储存和提供风窗清洗系统工作所需要的洗涤液。在车辆装配至终端时以及用户日常使用中,为了保证洗涤壶内有足够的洗涤液,需要对洗涤系统进行洗涤液的加注操作。参见图1,洗涤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用于储存洗涤液的洗涤器壶体1和用于加注洗涤液的加注管2。洗涤器壶体1通常布置于发动机舱内,加注管2的一端和洗涤器壶体1连接,另一端略高于发动机舱内其它零件,以便于加注洗涤液。通常加注管2和洗涤器壶体1之间的连接采用单通道结构,即加注通道和排气通道共用,如图2所示。在加注洗涤液的过程中,洗涤液沿箭头A方向加注,洗涤器壶体内的空气沿箭头B方向排出。单位时间内洗涤液加注量越大,相应的洗涤液占用的通道就越大,留给排气用的通道就越少,加注速度越大,排气速度就越小,当加注速度大于排气速度时,如图2中标记C处所示的,洗涤液发生相对滞流,从而导致洗涤液无法加注的溢液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路径复杂且狭长的加注管转角位置处。

为了改善溢液现象,某些设计将加注管直径变大以满足加注速度,然而由于发动机舱紧凑的布置空间,加注管管径受限于和周边零件的动态间隙要求而无法设计成所需要的直径。某些设计是在洗涤器壶体上设计一个通气结构,该通气结构连接软管进行排气,这种设计需要提供额外的零件和相应的固定结构,而零件数量的增加会造成物料成本的上升。还有一些设计考虑在洗涤器壶体的顶部直接提供通气结构,使壶体内部空气可以及时排出。但是,在整车厂生产线大流量加注洗涤液时,该通气结构仍不可 避免地出现洗涤液外溢及飞溅现象,尤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当车辆行驶于颠簸路面且洗涤器壶体内满液时,一旦通气结构处的密封失效,洗涤壶将会发生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洗涤液的顺畅加注,并且无需对洗涤壶尺寸及周边零件进行额外改变的车辆洗涤壶,以克服生产现场及用户终端所面临的洗涤液的较高加注速度与加注管的较低洗涤液通过效率之间的矛盾。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洗涤壶,所述车辆洗涤壶包括储存洗涤液的洗涤器壶体和用于加注洗涤液的加注管,其中,所述加注管包括分隔开的加注通道和透气通道,所述透气通道从所述加注通道的出口端沿所述加注通道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加注管加注洗涤液时,壶体内部空气受到挤压,压力上升,空气通过透气通道向外排出,加注速度越快,排气速度越快。由于透气通道和加注通道相互分离,排气过程不会受到加注过程影响,动态维持壶体内部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一致,保证加注过程的流畅。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还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的优选形式。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透气通道包括围绕所述加注通道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通道。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透气通道的入口端和/或出口端被设置为喇叭形。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透气通道的入口端和/或出口端与所述加注通道的出口端和/或入口端齐平。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透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加注通道的入口端处于相交的两个不同平面上,邻近所述透气通道的出口端的所述加注通道的壁形成凸缘以覆盖所述透气通道的出口端。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透气通道的出口端设有透气密封件。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透气通道与所述加注通道一体成型。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透气通道与所述加注通道分体注塑成型,并 通过塑焊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上述的车辆洗涤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在于:在不增加额外零件且不改变加注管和洗涤器壶体外部尺寸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洗涤液加注通道和透气通道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以彻底解决因为洗涤液加注速度过快而引起的溢液问题,并减少了加注洗涤液的时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洗涤壶结构简单、节约材料、成本低廉,可应用于各种车型车辆。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常规车辆洗涤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车辆洗涤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溢液现象;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洗涤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洗涤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洗涤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3所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洗涤壶包括储存洗涤液的洗涤器壶体1和用于加注洗涤液的加注管2,为方便安装及密封配合要求,加注管2在与洗涤器壶体1配合部位的形状结构为圆柱形,并加装有密封件4,然而其它的形状结构也是可能的。优选地,加注管2包括分隔开的加注通道3和透气通道5,洗涤液沿箭头A方向加注,洗涤 器壶体1内的空气沿箭头B方向排出,洗涤液流动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但彼此隔离,以保证加注量和排气量的互不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透气通道5从加注通道3的出口端沿加注通道3延伸。在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透气通道5的入口端51和出口端52与所述加注通道3的出口端和入口端齐平。以这种方式,透气通道5和加注通道3的加工成型可采用相同或类似加工工艺而无需更改现有加注管的外部造型,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气通道5可与加注通道3一体成型,例如对现有模具加以改进以使得加注管的成型模具能够形成隔离透气通道与加注通道的隔离壁。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透气通道5还可与加注通道3分体注塑成型,并通过塑焊连接形成整个加注管2。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透气通道5的设置并不对加注通道3构成结构尺寸上的限制。换句话说,无论何种成型方式,以及无论加注通道和透气通道具有何种截面形状,透气通道5的截面尺寸仅占据加注管2的截面尺寸的相对小的一部分。图3示出的仅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尺寸允许的条件下,透气通道可以是围绕加注通道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形式。

在某些优选实施方式中,透气通道5的入口端和/或出口端可被设置为喇叭形。如图4所示一种实施方式,透气通道5的入口端51示例性示出为喇叭形,由此可使得洗涤器壶体1中的空气更顺畅地进入透气通道5。同样,透气通道的出口端52也可被设置为喇叭形以有利于空气的排出。

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杂物进入透气通道,透气通道的出口端可设有透气密封件。作为选择,还可使用覆盖整个加注管的盖部件将透气通道和加注通道整体遮蔽。图5示出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透气通道5的出口端52与所述加注通道3的入口端处于相交的两个不同平面上,此外,邻近所述透气通道5的出口端52的所述加注通道3的壁形成凸缘以覆盖透气通道的出口端52。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加注时飞溅的洗涤液或外来异物堵住透气通道,造成加注时空气无法排出而导致洗涤液溢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加注管结构的基础上从加注通道引出独立的透气通道导向加注管外部,使加注管的洗涤液加注通道和透气通道分离,切断相互之间的影响,即排气不受洗涤液加注的影响,有效避免了洗涤液加注过 快形成滞流导致的溢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应当理解的是,附图所示并加以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上述实施方式存在许多修改方式,这些方式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明显的。例如,图中示出的各部件的结构形状仅为示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